我們都知道,要學數學,就離不開各種數學定義。數學和語文一樣,來源於生活,從我們牙牙學語,我們就開始接觸數學。
我們很小的時候接觸的加法口訣和乘法口訣,一般是父母口耳相傳,基本上每個人都很熟悉,能倒背如流,熟練到你隨便提問,都不帶卡殼的。
那時候,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這樣的文具盒,打開後,盒蓋內側就是印的加法口訣表或者乘法口訣表,這是我們小學的回憶。

小學時候呢,學習科目少,時間充足,每天的學習任務不重,老師要求定義背得滾瓜爛熟,家長也能時時監督,背定義是每天的日常任務。大部分的學生小學時候都能把數學定義背熟,自然做題的時候用著很方便。
但是升入初中後,背數學定義的學生就沒有以前多了。一方面初中生學習的科目增多,各科學習任務重,時間緊,背數學定義的時間大大壓縮,重要的是數學課沒有早自習。另一方面很多同學也會選擇住校,家長不能時時監督。因此很多學生漸漸就不背數學定義了,畢竟要背的科目很多,而且他們覺得數學定義知道大致意思就可以了,不用背。哪怕老師強調把定義背熟,也被當成了耳旁風,很少有人遵守。
那麼數學定義還要不要背?
我覺得數學定義必須背熟。
原因一:數學定義是前輩們嘔心瀝血凝練出來的精華,字字句句都透著前輩們的心血,就是為了學生學習時少走彎路。數學定義在數學學習中非常重要。

原因二:定義不背,做題不會。
初中數學基本上是根據定義出題,學習的就是對定義的理解和應用,定義不會或者一知半解,嚴重影響做題。
原因三:基礎題基本都是靠定義。
初中數學把定義背熟,才能做好基礎題,並為下一步做變形題打好基礎。數學定義就是數學的基石。

原因四:定義和例題結合緊密,有利於定義的運用。
初中數學課本例題的題型簡單,基本上就是圍繞定義出題,在做題中把定義運用熟練,加深對定義的理解。
原因五:理解的不準確,容易有疏漏。
一些學生認為數學定義知道大致意思就能做題,這點也沒錯,只是定義記得不清楚,做題也就糊裡糊塗,出錯率很高。
當然背定義也並不是非得一字不差,而是重點字句不動,其餘可以加上自己的理解,要的是理解透徹。有些學生很善於抓重點,再加上自己的理解,反而比死記硬背要好。
當然,如果理解不了,還是把定義原封不動背熟比較好,起碼做基礎題是沒有問題的。
數學學習中,定義很重要,是做題的依據,是學習的基礎。
如果孩子數學成績不好,又不知道從哪裡下手學習,那就從背數學定義做起吧,定義背熟了,基礎題也就知道怎麼做了。
喜歡這篇文章請及時點讚收藏,也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