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數據的分析難嗎?這些定義別搞混!

2020-12-08 教育很有料

前言

在初中數學學習過程中,數據的分析這個章節,題型難度不是很大,相較於其他章節而言計算量也並不大,但是這章涉及的定義較多,總體、樣本、平均數、中位數、方差等都是什麼?這些需要大家理解並掌握。在中考中,這個章節的知識主要出現在選擇或填空題中,所以我們在學習時重點在於對概念的理解消化,然後再結合幾個經典題型加深認識,化為己用。

重點知識梳理

總體:我們把所要考察的對象的全體叫做總體。

個體:把組成總體的每一個考察對象叫做個體。

樣本:從總體中取出的一部分個體叫做這個總體的一個樣本。

樣本容量:一個樣本包含的個體數量叫做樣本容量。(只是數字,沒有單位)

算術平均數:把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

加權平均數:

(注意:當一組數據中各個數據的重要性不同時,我們才使用加權平均數。)

中位數:將一組數據按照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順序排列,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奇數,則處於中間位置的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如果數據的個數是偶數,則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就是這組數據的中位數。

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

(提醒:有時候不僅僅是一個哦!比如1,2,2,2,3,3,3,4這組數據中2和3都出現了3次,所以2和3都是眾數。)

極差:一組數據中最大值與最小值之差。

方差:用「先平均,再求差,然後平方,再求和,最後再平均」得到的結果表示一組數據偏離平均值的情況,這個結果叫方差,計算公式為:

標準差:方差的算術平方根。

(注意:方差和標準差都是反映一組數據的波動大小的一個量,其值越大,波動越大,越不穩定。)

經典例題

例1

思路分析:當平均數相同時,我們就可以比較方差。方差越大波動越大,生產的螺絲質量越不穩定。相反,方差越小代表生產的螺絲直徑都很接近標準直徑,質量就越好。所以最好的是乙工具機。

例2

-1,-3,0,1,5這組數據的方差是?

思路分析:這就考察大家是否記得方差的計算公式。在求解時,我們先求出這組數據的平均數,然後求出每組數據與平均數的差,然後再平方,再求和,最後再求平均數。如果記不住這個步驟的話,那麼就容易丟分了,所以大家一定要熟練掌握如何求方差。

求解如下:

例3

思路分析:我們首先得知道眾數和平均數的定義是什麼,然後才能知道如何去尋找答案。眾數:一組數據中出現次數最多的數據就是這組數據的眾數。算術平均數:把一組數據的總和除以這組數據的個數所得的商。通過觀察,我們可以發現這組數據中14出現的次數最多,所以眾數為14mm,而平均降雨量則可以這樣求:(10+12+13+13+20+15+14+15+14+14)÷10=14,所以平均數為14mm。

例4

思路分析:第(1)問,首先要審題,看清楚是增長還是下降。根據圖中看出,2005年相較於上一年增長最快。第(2)問平均數和方差只要大家記得公式就能求,但是我擔心的就是怕你不去記公式啊,想想就發愁=.=!!最後在用一句話概括時,就可以結合平均數和方差的性質來描述,特別要注意的是方差,方差反應的是波動情況,相反也能看出哪個景點遊客人數更穩定。第(3)問,題幹中已經告訴你人數的公式了,不超過4萬人,那就是小於等於4萬人,列出不等式求解即可。

求解如下:

本章總結

數據的分析不算很難,但是需要搞清楚的知識點不少。所以大家一定得花些時間去理解記憶這些概念。此外平方差是一個常考的點,計算量相對而言也會大一些,大家多留意。再強調一下中位數,特別是數據個數為偶數時的中位數,此時的中位數就是中間兩個數據的平均數,這點大家要搞清楚。

【溫馨提醒:目前專欄正在搞活動,折扣力度很大,專欄覆蓋了初中數學(初一至初三)的所有章節重難點講解,相信會對大家備考中考很有幫助。】

相關焦點

  • 初中數學,需要背定義嗎?
    小學時候呢,學習科目少,時間充足,每天的學習任務不重,老師要求定義背得滾瓜爛熟,家長也能時時監督,背定義是每天的日常任務。大部分的學生小學時候都能把數學定義背熟,自然做題的時候用著很方便。但是升入初中後,背數學定義的學生就沒有以前多了。
  • 就業數據統計和調查別搞混了
    就業數據統計和調查別搞混了 作者:熊丙奇 發布時間: 2021-01-05 15:34
  • 高中真的比初中難很多嗎?
    「高中真的比初中難很多嗎?」一名即將升入高中學校的考生問我。我只能說:會者不難,難者不會。我們必須搞清楚這麼一點:無論是小學六年還是初中三年,都是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屬於全民都必須接受的義務教育。既然是全民都必須接受的教育,那麼在難度上自然不會難到哪裡去。而通過中考進入高中,就不再屬於義務教育的範疇:在很多地區,初中畢業後不再就讀高中之人並不鮮見,有些地區高中的就讀率甚至只在六成左右。
  • 一張圖讀懂「初中數學」,請查收這份史上最強學習攻略!
    最近有蔥粉在後臺留言,說初中數學真的太難了,完全搞不定,今天洋蔥君就來帶大家搞懂初中數學,其實數學沒你想的那麼難! 初中數學攻略(人教版)其他版本的知識點略有不同但大體考點就這些強烈建議列印一份貼在書桌上(長按可保存圖片)
  • 初中數學比較難?堅持做到以下6點,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
    導語:初中數學比較難?堅持做到以下6點,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很多孩子到了初中以後,發現初中的數學一下子變難了。小學數學輕輕鬆鬆就能拿個滿分,但是初中的數學想要拿滿分是非常困難的。其實這是可以理解的,小學的數學學得都是一些基礎性的知識,比如四則混合運算、單位的換算、約分跟通分等。這些只要孩子上課認真聽講,一般是沒有任何問題的。但是到了初中就不一樣了,初中數學比較難,孩子上課認真聽講,已經不能夠滿足孩子學好數學的需求了,想要學好數學,讓數學成為孩子的提分科目。孩子還需要堅持做到以下6點。1.
  • 初中數學之8.1定義與命題
    初中數學之8.1定義與命題【學習目標】1、理解定義、命題、真命題、假命題、定理的含義,會區分命題的題設和結論.2、會表述定義和命題.【學習過程】一、課前準備【知識連結】(5')解釋下列名詞並分析其敘述形式:方程、平行線、同類項、分式、平行四邊形、矩形、菱形、正方形、梯形.
  • 幾套常用的自定義函數用於數據分析,數據分析小白一定要看!
    文中還提供了常用的數學函數:ABS(求絕對值)、sin(求正弦值)、cos(求餘弦值)、常用的統計函數:最大值(求最大值)、最小(求最小值)、和(和)等。這些功能可以應用於日常工作中的各種複雜場景,以滿足企業組織的需求。一信ABI是由一信ABI自主開發的一種萬能數據分析產品。
  •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定義新課講授,轉給基礎弱的孩子和新老師
    初中數學因式分解定義新課講授,轉給基礎弱的孩子和新老師很多家長都是孩子從小就基礎弱,對於數學這門科目從來不感冒,要想讓他的孩子考個好的數學成績很難,其實孩子學著有困難一是孩子的思維,二是孩子的基礎知識不紮實,定義什麼的都弄不明白,導致學生們覺得數學越來越難
  • 初中數學的不錯,高中數學就一定能學好嗎?
    數學在初中、高中的學習中佔據著重要的地位,初中的數學難度不是很大,但到了高中之後,很多同學都會驚嘆道,高中數學怎麼這麼難呢?到了高中之後,去詢問那些數學成績非常好的學生,基本上初中的時候數學成績一直都非常優異,在初中的數學學習中,為高中的數學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個基礎既包括知識儲備,還包括思維能力儲備。很多上了高中的學生都在驚嘆,與高中數學相比,初中數學簡直是小兒科,初中數學中最難的二次函數在高中數學中也屬於「小弟」級別的。
  • 基於OECD「學習框架2030」的初中數學課程內容分析及其啟示
    課程內容圖譜分析(curriculum content mapping,簡稱CCM)[1]是國際課程分析研究中的核心研究之一,旨在為課程比較提供重要的基準數據,對未來的課程開發提供重要參考.這裡圍繞CCM項目,聚焦數學學科領域,解讀課程內容圖譜分析項目中數學學科領域的內容框架,採用質性文本分析方法對《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2011年版)》[2]進行編碼研究,分析中國初中階段數學課程的對比結果
  • 高中數學難嗎?難學嗎?如何學?
    從事高中數學教學十幾年,一批又一批優秀孩子進入了高等學府,追逐著自己的夢想,這些年我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學生。其中有很多學生表現出了對數學學習的恐懼,難道高中數學就那麼難嗎?難學嗎?怎麼學?首先談談高中數學到底難不難。
  • 初中高中數學真的難學嗎?
    如何學好初中高中的數學?對於一位中學生來說,這是一個非常令人感興趣的問題。因為側重點不一樣,每個人都會有不同的回答。我與許多人探討過這個問題,同時我也看過很多網上專家的經驗,很多好的方法本質上都是殊途同歸的。我九十年代中期就讀於一所普通的鄉鎮初中,中考數學物理化學三門都考出了近乎滿分的好成績,順利進入縣城裡的省重點高中。三年後,在那年的高考中,數學物理也考出了近乎滿分的好成績。
  • 要上初中了,孩子反應說數學有點難,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推薦的呢
    【回答一個家長問題】小學的時候感覺孩子的成績還是不錯的,馬就要上初中了,孩子反應說數學有點難,有的題目聽不懂,大家有沒有好的學習方法推薦的呢具體回答:初中的學習是小學學習的繼續延續。初中後理解性的內容難度肯定會加大,因為孩子的年齡也在增長不是嗎?
  •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
    初中物理力學綜合計算題專題訓練,搞懂這些例題,想不考高分都難!力學是初中物理的難點之一,而力學知識中,「槓桿」又算是難點內容之一,有關槓桿的知識是初中物理中的重要知識點和考點,槓桿的綜合計算題更是全國各省市中考中重點考查的內容,在中考的壓軸題中通常把「槓桿」和「壓力與壓強」及「浮力」、「滑輪「的知識融合到一起進行考查大大增大了它的難度;要掌握此考點,不但要掌握槓桿的相關的知識,還要掌握「壓強」與「浮力」、「滑輪「相關知識
  • 2020初中數學知識點:實數定義
    中考網整理了關於2020初中數學知識點:實數定義,希望對同學們有所幫助,僅供參考。   實數由有理數和無理數組成,其中無理數就是無限不循環小數,有理數就包括整數和分數。   數學上,實數直觀地定義為和數軸上的點一一對應的數。
  • 上了高中數學變難了,難道就真的沒有辦法學好嗎?
    九年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起來真的挺容易,只要上課認真聽老師講課,作業認真完成,再加上細緻一點,考高分完全沒啥問題,差不多每個學生都能做到!但是到了高中就完全不是那麼回事了,想學好數學,除非少數有天賦的孩子,普通高中生幾乎都會拜倒在數學的難學之下。
  • 初中數學難及格?這份重點公式定律大全,「吃透」3年不下135!
    初中數學難及格?這份重點公式定律大全,「吃透」3年不下135!數學對於大多數同學來說都是比較難學,小學還能勉強跟得上,可升到初中難度加大就給不上老師的節奏了,上課就像聽「天書」。數學是非常具有連貫性的,如果小學基礎都沒有好好掌握,那麼上初中想要不回來是需要花費非常多的精力和時間的。都說數學難,但有些孩子覺得數學很簡單,所以經常發現一班上每次考試有考滿分得更有不及格,造成非常嚴重的兩極分化,覺得數學難學同學一般就難以及格。在學習數學時不管之前學得怎麼樣,基礎的公式定義是沒給孩子都是必須掌握。
  • 初中生數學知識,初探計算機編程中數組的奧秘,編程真的難嗎?
    利用初中生的數學知識,初探計算機編程中數組的奧秘,你覺得編程真的難嗎?今日目標:通過簡單的數學運算,深入了解計算機編程中javascript數組的歸併應用。今日討論:計算機編程真的難嗎?是英語基礎不好,編程語法難?還是自覺智商不高,邏輯思維欠缺,沒有自信?抑或是自制力差,無法持續的自我學習?
  • 數學真的像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嗎?
    今天我們聊一聊數學這們讓人又愛又恨的學科。很多人一聽數學這門學科渾身充滿恐懼,對之畏懼。看到難題時果斷選擇放棄,遇到簡單題時又很難得分。有些人久而久之就開始對自己產生懷疑,對之情不自禁地產生畏懼心理。然而真的是我們能力不夠嗎?數學真的如我們想像的那麼難嗎?
  • 初中數學:相交線與平行線的這些知識你必須要搞明白?
    大家好,歡迎進入Math實驗室— 專注於數學的我們是用心的!本文我們主要分享一下初中數學中相交線和平行線的相關知識,這部分屬於初中平面圖形的基礎知識,因而中考中考察的頻率也較低,難度一般,而本文主要是通過對相交線中的一些角的定義和平行線的性質與判定進行探究,後面我們會單獨講解平行線中的相關模型及其構造方法,來加深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希望能夠讓學生和老師有所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