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吃飯的時候,會用牙齒把食物嚼爛,這就是咀嚼,小寶寶開始吃輔食之後,也會咀嚼,而且不用家長專門教,寶寶的小嘴巴吃到食物之後,會不由自主地動起來。
但是很多家長不願意讓寶寶咀嚼,認為寶寶的牙齒還沒有出全,不能把食物嚼爛,於是就做一些特別軟的食物,或者是一直餵寶寶吃流食,導致寶寶的咀嚼能力變得很差,對寶寶的發育造成了一定影響。
當寶寶到了6個月左右的時候,就要開始吃輔食了,寶寶在剛開始吃輔食的時候,要以米粉為主。
寶寶7個月左右的時候,可以吃粥和碎面等食物,此時家長就要讓寶寶開始鍛鍊咀嚼能力。
雖然寶寶此時可能只長出了幾顆牙齒,但是寶寶可以用牙齦咀嚼,這樣做對未來乳牙萌出有好處。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寶寶的牙齒還沒有全部長出來,所以家長不要給寶寶做太硬的食物,否則可能會導致寶寶牙齦和乳牙受傷。
寶寶通過咀嚼,不僅可以把食物嚼碎,而且對身體發育也有很多的好處。
1、鍛鍊語言能力
寶寶在咀嚼的過程中,面部肌肉和口腔肌肉會得到鍛鍊,這兩處肌肉發育得如何,和寶寶將來說話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寶寶經常咀嚼,說話會比較早,而且也比較清晰。
2、對智力發育有幫助
有些人會說,寶寶咀嚼和智力有什麼關係?事實真的是這樣,寶寶咀嚼能力得到了提升,會促進智力發育,雖然不會提升太多,但是對於年齡小的寶寶來說,還是非常關鍵的。
3、吸收到更多的營養
咀嚼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把食物嚼碎,寶寶吃下去之後,可以更好地消化,身體能夠吸收到更多的營養,從而使寶寶發育得更好。
4、專注力變強
有些家長會通過各種各樣的方式去鍛鍊寶寶的專注力,其實在提高寶寶咀嚼能力的同時,寶寶的專注力也會得到提高,寶寶咀嚼食物時會把注意力集中在吃飯這件事情上,以後做其他事情時,也不會輕易分神。
5、有利於口腔發育
寶寶通過咀嚼,可以鍛鍊口腔裡的肌肉,舌頭也變得很靈活,而且對乳牙發育也有幫助。
1、6-7個月
這個階段屬於寶寶吃輔食初期,以米粉為主,但不要一直讓寶寶吃糊狀的食物,偶爾要給寶寶吃一些碎面之類的食物,要讓寶寶練習咀嚼,家長要有耐心,不要催促寶寶。
2、8-9個月
寶寶進入這個階段之後,吞咽能力大大提高,而且會長出更多的乳牙,寶寶此時能夠使用乳牙和牙床把食物嚼碎,所以家長此時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小顆粒狀的食物或者是手指食物,比如南瓜泥、自製香腸等等。
3、10-12個月
此時的寶寶已經擁有很強的咀嚼能力,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碎末狀的食物,比如炒青菜,也可以給寶寶吃條狀和塊狀食物,不要把食物做得太爛。
4、一周歲之後
當寶寶到了一周歲之後,可以吃的東西有很多,慢慢可以和大人一起吃飯了,此時是訓練寶寶咀嚼能力的關鍵期。
家長可以給寶寶做肉丸、肉絲等等,一般的青菜都可以吃,但是要不要放太多的調味料,而且要儘量讓寶寶自主進食,鍛鍊寶寶的獨立能力,給寶寶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1、食物不要太長
家長在給寶寶做食物的時候,要切碎或者切成小段,不要太長,吃麵條的時候要把麵條剪斷,或者是引導寶寶把麵條咬斷,否則食物被寶寶吞下去一半,另一半還在嘴巴外面,寶寶很容易噁心,影響食慾。
2、家長不要離開
寶寶在吃飯時,家長不要離開,而是要在一旁陪著寶寶,因為寶寶年齡小,一旦被食物卡住的話,很容易發生危險,家長在這方面一定要多加注意。
3、要有耐心
寶寶自己吃飯,可能會把食物弄得到處都是,也可能會把衣服弄髒,家長不要批評寶寶,而是要有耐心,多鼓勵和誇獎寶寶,這樣才能夠讓寶寶對吃飯這件事情感興趣。
總之,咀嚼能力對於寶寶來說很重要,家長要重視,針對不同階段的寶寶,要採取不同的訓練方式,早日讓寶寶的咀嚼能力提升上來,會對寶寶的發育起到幫助。
我是夏橙媽咪,一名全職媽媽,經常與大家分享育兒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到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