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瀏覽器不支持 video 標籤。
衡陽日報1月14日訊 小康承載初心、小康屬於人民。小康源自奮鬥、小康點亮生活。
全面小康路上,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是永恆的主題。錢袋子鼓起來,生活環境美起來,精神文化富起來,這些看得見摸得著的獲得感和幸福感,為全面奔小康增添了精氣神,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火熱實踐的生動註解。
2020年,衡陽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徵程中快馬加鞭,城鄉居民物質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同步提升,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大為增強。本報特別選取我市發生顯著變化的12個鄉村,一起盤點衡陽人闊步奔向小康的「幸福足跡」。
衡南縣怡海村:「來我們村的,都說太美了」
(記者周瑞華)
2019年12月底,怡海村榮登全國鄉村治理示範村榜單,成為衡南縣唯一入選的村。一年過去,2017年就成為全省美麗鄉村示範村的怡海更美了:精緻靚麗的小康住宅,平坦硬化的村組道路,圖文並茂的文化牆,村民幸福的笑臉……可謂村美民富產業興,處處和諧處處美。對此,村民陳和生的自豪之情溢於言表:「來我們村的,都說太美了。」
該村西臨耒水,有527戶、2680多人,人均年收入近2萬。近年來,該村大力開展綜合整治,實施道路硬化、河道淨化、改廁潔化、田園綠化、家園美化等工程,打造「沒圍牆有人住的鄉村公園」和「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的美麗鄉村,先後榮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示範村」「縣城鄉環境同治先進村」「農業綜合開發高標準農田建設先進村」等榮譽。
衡陽縣梅花村:村民變股東年終分紅利
(鄒紅輝 邱鵬)
梅花村位於西渡鎮以北,距縣城1.5公裡,因盛產梅花而得名。
近年來,隨著鄉村旅遊的迅速發展,梅花村吸引了一大批縣內外遊客前來賞花觀景。為做好做活鄉村旅遊文章,去年7月,村裡通過招商引資,成功引進衡陽市一家餐飲集團前來投資興業,還採取「入股村民自願入股、收益按股分紅」的方式,向村民募集資金,共同開設「梅花村的飯店」。消息一出,得到了廣大村民的積極響應,大家爭相出資入股,足不出戶變成了股東。
現在的梅花村,衡邵高速、西界公路穿境而過,蒸水河環繞整個村莊,瀝青路縱橫交錯,示範田連片成景,道邊屋旁花樹掩映,電梯房、別墅群錯落有致,車遊其中,仿佛置身「富春山居圖」。該村先後榮獲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省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村、第一批國家森林鄉村等榮譽稱號。
衡山縣雙全新村:水更清天更藍幸福指數節節高
(記者劉思遠)
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雙全新村地處衡山縣西南,距離縣城9公裡。走進該村皇茶文化園白茶種植基地,漫山遍野的茶樹便呈現眼前,數千畝茶葉蔥蔥鬱鬱。
除了大力發展鄉村產業外,該村還狠抓「廁所革命」,許多村民家中的廁所都進行了重新改造,村民的住房外都新建了一個「四格式」化糞池,村民在家裡入廁,糞水經管道排入戶外化糞池,再經化糞池的「四級處理」,能有效殺滅糞水中的細菌,除去蟲卵,實現糞便的無害化處理。
該村負責人何建新信心滿滿地說:「對於我們村來說,實現省級美麗鄉村示範村掛牌,並不是終點,而是新的起點。除皇茶基地外,村裡的千畝油茶林和種養合作社兩個產業已初具規模,探索農村的垃圾分類也已提上了日程,相信要不了多久,我們雙全新村的水會更清,地會更綠,天會更藍,村民的幸福指數會更高。」
衡東縣青鴉村:「青鴉」變「鳳凰」
(記者唐翔 通訊員顏伶俐)
近日,記者走進衡東縣青鴉村,看到一條條寬敞整潔的道路逶迤延伸,一棟棟小洋房鱗次櫛比,一口口水塘鑲嵌在蔥蘢的水稻田間,村級便民服務中心窗明几淨,村民文體活動廣場上繁花似錦,好一派秀麗的江南現代田園風光。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已經飛上枝頭變成了美麗的「鳳凰」。
青鴉村黨支部書記鄧文彬告訴記者,不少曾經離開鄉村到城裡發展的村民如今又回到了家鄉創業,青鴉村也已經成功摘掉了「省級貧困村」的帽子,接連被評為「湖南秀美村莊」「全省農村幸福社區建設示範單位」「衡陽市同心美麗鄉村」。
據悉,青鴉村已經與「國際國私會」開展合作,將引進海外華僑、歸國僑胞,規劃投資將青鴉村打造成「湖南第一村」特色小鎮,目前項目已經籤約立項,正在制定實施方案、土地流轉等相關工作。
祁東縣龍興村:挖掘文化底蘊打造「美麗樣板」
(記者唐翔 通訊員付姣龍)
祁東縣蔣家橋鎮龍興村於2019年被評為「衡陽市鄉村振興示範村」,近年來,該鎮黨委、政府精心規劃,合理布局,不斷挖掘龍興村文化底蘊,著力打造龍興村佛教文化、紅色文化和農耕文化,努力將龍興文化公園打造成為了全縣鄉村旅遊觀光的亮點,將龍興村打造成為了「美麗鄉村」和「鄉村振興」的樣板村。
同時,龍興村多次開展「星級文明戶」「美麗庭院」評選活動,推進移風易俗;大力推進「廁所革命」,2020年全村完成改廁350餘戶;發展500畝連片荷田養魚項目;拆除空心房,推進復墾復綠和集中建房……這些工作舉措既增加了集體收入,也美化了人居環境,龍興村的環境整治工作質量和村民幸福指數得到進一步提升。
常寧市石山村:「三產融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記者周瑞華)
來到西嶺鎮石山村,仿佛走進世外桃源:一幢幢白牆灰瓦的新房在青山綠水間拔地而起。安置小區,水清岸綠,青山環抱;百畝荷園,魚兒嬉戲,枯荷盼春。
石山村位於常寧市東南部,屬大義山脈山區,多巖石,曾被列為「省級貧困村」。「全村1100多人以前只有200畝水田,人均不到兩分田,現在家家戶戶都搞特色種養,有可供村民和貧困戶生產的產業園和加工車間。」駐村第一書記、扶貧工作隊隊長張秋生介紹石山村的變化,該村圍繞「一村一特、一組一品」的發展目標,成立了合作社,聚集種養業、加工業及旅遊業,推動「三產融合」發展,壯大集體經濟,該村貧困戶於2016年底全面脫貧摘帽,村裡還打造出石山地質公園、幸福竹園、百畝荷園等休閒旅遊項目。
耒陽市大元村:一條條馬路通了一盞盞路燈亮了
(記者周琪)
大元村位於耒陽市西南山區,山地、旱地多,家家都有種植黃花菜的傳統。近年來,該村緊緊圍繞「發展優勢產業、帶動貧困戶脫貧」這一核心,以培植「一村一品」產業項目為重點,大力推進傳統優勢產業黃花菜種植,作為大元村的主要產業扶貧項目,利用村民閒置的荒坡荒地,先後投資30餘萬元打造大元村「一村一品」扶貧產業發展黃花菜項目200畝,輔以養殖黃牛、竹鼠、生豬、羊、魚、雞、鴨等家禽家畜為貧困戶增收,同時為全村人民創收。
幾年前的大元村還是一個基礎設施薄弱、產業落後的省級貧困村,現在得益於黨和國家的好政策以及扶貧工作隊和當地村民的共同努力,一條條馬路通了、一盞盞路燈亮了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南嶽區紅星村:從美麗鄉村到田園綜合體
(通訊員文蘭 記者劉思遠)
南嶽區南嶽鎮紅星村是集綠道休閒、農耕體驗、花海觀光、主題民宿、戶外運動於一體文化休閒旅遊村落。2020年紅星村成功入選第二批全國鄉村旅遊重點村名單、首批國家級全域旅遊示範區單列鄉村。
在這裡,你可以在網紅橋上搖擺、在歡根木森林樂園體驗童年樂趣、在越野撒歡賽車區享受極速的快感,當然這遠遠不夠,湖南僅有的兩個國家級試點項目之一紅星田園綜合體也落戶紅星村,現在已完成了紅星購物街、露營基地、農家樂提質改造、傳統文化教育基地、大地藝術景觀、外立面改造等等項目。
近年來,紅星村推進美麗鄉村「精品村」建設,全面提升村居環境,推進「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完成項目範圍內約400戶居民生活汙水生態處理,啟動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完成汙水收集管網和溼地處理,完成改廁共計147戶,旱廁全面清零,空心房已基本拆除。此外,該村還實施鄉村振興「黨員掛牌」,黨員發揮先鋒作用,帶頭建設美麗鄉村。
雁峰區文昌村:以庭院「小美」帶動村子「大美」
(記者周瑞華)
近日,記者走進文昌村張家屋場「庭院革命」展示區,這裡通過最美庭院創建活動,鼓勵村民綠化、美化、亮化庭院,以庭院「小美」助力村子「大美」。
近年來,雁峰區推出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大革命,即「廁所革命」「風貌革命」「垃圾革命」「庭院革命」「物業革命」,將城郊村打造成城市的「後花園」。
嶽屏鎮文昌村積極響應號召,大力實施「五大革命」,紮實推進秀美屋場建設,動員村民人人動手美化家園。村裡籌集資金為村民住房「穿衣戴帽」,「黑化」村組公路,畫好醒目白色標線,沿途設立造型各異、風格別致的標語牌匾,宣傳幸福屋場「七子歌」「文明之約」、鄉賢文化展區等,家家籤訂「門前三包」承諾書。全村設有垃圾分類亭16處,每戶配分類垃圾桶,定期組織衛生、「文明家庭」「五星文明戶」評比,通過月評季獎、典型展示激發村民積極性。
石鼓區利民村:做好「荷花」文章農家美景變「錢景」
(記者唐翔 通訊員程曦)
走進石鼓區角山鎮利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幅桃花源般的田園山水畫:鳥語花香,綠樹成蔭,村民們怡然自得,經過「穿衣戴帽」、修葺一新的民居鑲嵌在青山綠水之間,令人賞心悅目。
2017年11月,利民村引進新豐生態農業有限公司,打造全市最大的千畝荷花基地山水蓮花田園綜合體,流轉土地2200畝。其中,種植荷花1700畝,溼地公園項目500畝。目前,項目已投資5000萬元,惠及10個村民小組,每年為村集體增收11萬元。
賞千畝荷花、玩叢林秘境、下河塘捉魚……如今,周末來利民村遊玩已經成為不少衡陽市民的首選。人居環境的變化,交通條件的改善,為利民村的休閒旅遊帶來全新的發展機遇。
珠暉區堰頭村:依山興產業傍水築新園
(記者周琪)
曾幾何時,由於地處遠山、交通不便,珠暉區堰頭村的美麗一直「藏在深閨人未識」,更因為簡單的生產生活方式,單一的經濟收入來源,堰頭村的發展被深深地烙上了「貧困」的烙印。
近年來,堰頭村緊抓發展機遇,立足自身實際,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落實市委、市政府「建設幸福村居,打造美麗鄉村」的工作部署,著力突出「以農促旅、以旅強農、農旅互促"的旅遊發展模式,使鄉村旅遊成為調整農業結構、改變農村落後面貌、促進農民增收致富的一把「金鑰匙」。
依山興產業,傍水築新園。在全村幹部群眾的共同努力下,堰頭村現已成為一個春賞花、夏採果、秋觀景、冬養生的生態休閒場地。先後被評為湖南省「同心鄉村」「湖南省美麗鄉村建設示範村」「湖南省休閒農業發展示範村」。
蒸湘區新竹村:對「美」的追求永不止步
(鄒紅輝 陸意)
走進蒸湘區雨母山鎮新竹村莫雅塘組,一幢幢簡約清新的住宅小樓星羅棋布,油化亮化的馬路通組入戶,乾淨整潔的垃圾箱有序排列,小廣場上籃球場、健身器材一應俱全。
過去的莫雅塘組是遠近聞名的「破落村組」,進出僅有一條2米寬的泥巴路,房子也多為老舊危房。隨著全市文明創建工作的深入推進,莫雅塘組發生了巨大變化:改廁、修路讓村容村貌煥然一新;針對畜禽放養出現的髒亂差問題,村裡開大會倡導畜禽圈養;村民爭做「文明勸導員」;組裡設立「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改造」後的莫雅塘組已成了遠近聞名的示範組。但大家對「美」的追求還沒有止步,村民們表示,組裡還將開闢幾個花園、果園和垂釣區,將原來的房子空出來做民宿,發展鄉村旅遊業,把城裡的客人請進來。
>>我要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