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電子產品的不斷豐富,手機和Ipad等電子設備也逐漸進入到了我們的生活中,漸漸成為了我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僅大人需要用到手機進行打電話、買東西等,孩子也需要用手機進行上網課,或者通過手機查閱資料。
而孩子能不能對手機進行合理的使用,也就成為了困擾許多家長的問題,有的家長害怕手機會對孩子的學習和專注力造成影響,就儘量不允許孩子玩手機,而孩子又喜歡通過手機看電視或者玩遊戲 ,這就成為了親子關係之間一個矛盾爆發點,爸媽和孩子經常在是否能夠玩手機的這個問題上出現爭吵的情況。那麼孩子經常玩手機會給孩子的成長帶來哪些影響呢?
元旦的時候幾個父母帶著彼此的孩子一次出門去公園玩,但是在幾個孩子中有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孩子並沒有加入其他孩子玩耍的陣營,而是一個人拿著媽媽的手機坐在一邊玩起了電子遊戲,一開始媽媽也默許了這個行為。
但是過了一會媽媽見所有的孩子都去玩了,除了自己的孩子還坐在這裡玩手機,於是怒火中燒的母親一把搶過孩子手中的手機,一巴掌拍在孩子臉上,並對孩子說:&34;。孩子面對媽媽這突然的行為有些生氣,一個人怒氣衝衝的走到了一邊,直到玩耍結束,孩子的臉上也還是表現得很不開心。
1、影響孩子的學習興趣
孩子從小就喜歡玩手機的話,孩子的學習興趣容易受到手機中不良價值觀的影響,變得不愛學習。因為此時孩子的價值觀還不是很成熟,還處於世界觀正在形成中的狀態,非常容易受到外界價值觀的影響而致使孩子的價值觀產生偏差。
在現在的網絡上有許多不讀書,但是也擁有很多粉絲的網紅或者主播,孩子容易受到這種&34;的衝擊,認為讀書無用,如果孩子建立了這種價值觀,那麼是很不利於孩子將來的學習的。
2、影響孩子的智力發展
還在在智力發展的過程中,需要通過多方面對於孩子頭腦進行鍛鍊,比如通過一些益智類的玩具或者圖書促進孩子的智力發展。如果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沉迷於手機中的遊戲,只能讓孩子頭腦中接受一些無用的刺激,並不能對孩子的智力起到鍛鍊作用,還容易影響孩子的交友能力和與外界的交流。
3、影響孩子的視力水平
在玩手機的過程中,由於孩子長時間的盯著電子屏幕,容易影響孩子的視力,特別是有些孩子在玩手機時不注意玩手機的環境和姿勢,喜歡關燈或者是躺著玩手機,這樣的情況下會對視力產生非常嚴重的影響和傷害。
並且孩子在視力近視後就很難再恢復,會對孩子將來進行參軍或者是從事某些對視力有要求的職業產生不良的影響。
因此父母在意識到過度玩手機會對孩子各方面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後,父母應該對孩子的行為採取及時和正確的引導,減少孩子對於電子產品的依賴性,讓孩子的注意和興趣轉移到日常生活中。
但是父母面對孩子愛玩手機的行為,如果採取暴力的手段阻止孩子玩手機,可能會使親子關係破裂,孩子產生叛逆心理,那麼父母應該採取怎樣的行為對孩子愛玩手機的現象進行引導呢?
1、讓孩子擁有感興趣的事情
有時候孩子喜歡玩手機並不是因為孩子真的迷上了手機裡的某個遊戲或者動畫片,而是因為孩子在生活中缺少快樂和刺激點。
可能是因為孩子在日常的生活中感到了無聊和乏味,如果孩子總是一個人玩耍,缺少人陪伴或者是沒有找到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時候,孩子就會選擇手機這樣能夠給人短期內帶來快樂產品度過時間。
所以家長要讓孩子找到除了手機之外自己還感興趣的食物,比如說:一本有趣的書或者一項戶外運動,這類有益的興趣能夠幫孩子轉移注意力和衝淡孩子對於玩手機的興趣。
2、父母在與孩子相處時不玩手機
有時候父母在要求孩子放下手機的同時,自己卻是每天都手機不離手,一邊對孩子進行打罵讓孩子放下手機,自己則拿起手機在孩子身邊刷抖音的例子經常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
所以父母要珍惜和孩子相處的時間,做到對孩子高質量的陪伴,多陪孩子聊聊天,看看書,在要求孩子的時候自己也要給孩子樹立一個良好的榜樣。
當父母和孩子在一起的時候,父母可以把手機放在另一個房間或者是將手機設置為靜音狀態,這樣既能夠不讓手機打擾了你們的時光,也能夠一定程度上約束父母自己。
3、對孩子的行為適當的理解和接納
站在成年人的角度來說,玩手機也是一種正常的行為,所以父母可以告訴孩子:我理解你玩手機是你正常的需求,但是你不能夠沉溺其中。給孩子自由玩手機的權利的同時,也要給孩子一定的限制,讓孩子知道對孩子做出要求同時也是為了給孩子更多選擇的權利。
父母要接納孩子的行為,也要讓孩子知道電子產品只是一種工具,可以讓他豐富我們的生活,但是不能讓他綁架我們的生活。
只有受過一種合適的教育之後,人才能成為一個人。——誇美紐斯
孩子沉迷於玩手機的時候,需要家長進行管教,但是可以管,卻不能全管,這個尺度的把握需要家長根據孩子的情況做出不斷地調整。
在讓孩子不要玩手機的時候,家長也要自己對自己進行約束,做到家長少玩手機,才能促進孩子好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