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祥順財稅俱樂部
不少朋友也有類似的疑問:專管員說我們稅負率偏低,怎麼才能知道自己的稅負率是不是異常?怎麼應對啊?今天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
1
稅負率是什麼,怎麼算?
一、稅負率的定義
稅負率一般指企業在某個時期內的稅收負擔的大小,一般用稅收佔收入的比重來進行衡量。最常用的稅負率為增值稅稅負率和所得稅稅負率。
二、企業增值稅行業預警稅負率
增值稅稅負率是指增值稅納稅義務人當期應納增值稅佔當期應稅銷售收入的比例。
具體計算如下:
稅負率=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應稅銷售收入*100%
當期應納增值稅=當期銷項稅額-實際抵扣進項稅額
實際抵扣進項稅額=期初留抵進項稅額+本期進項稅額-進項轉出-出口退稅-期末留抵進項稅額
2
什麼情況下,
企業會被約談?
通常,稅務部門會先找一個行業,然後從行業裡對稅負異常的企業展開稽查。那麼,都有哪些原因會讓企業被約談呢?
1、通過評估發現,企業稅負變動異常,或稅負率長期遠遠低於同行業水平。
2、企業沒有進行正常的申報。
沒有及時報稅,包括不按時報稅,報稅不完整等。同時還需要注意以下4點:
(1)納稅系統申報的銷售額與預防稅控中的開票銷售額以及財務報表中的銷售不一致;
(2)連續3個月或者6個月零負申報;
(3)企業的進項稅額變動率大大高於銷項稅額變動率;
(4)企業存在大量的運費抵扣,收入確實減少的。
3、發票相關數據存在異常!
(1)企業的增值稅發票增量、使用量情況與往期比存在異常。
(2)新辦企業短時間內,大量領用增值稅專用發票,且稅負偏低的情況。
(3)稅收分類編碼開錯等原因,需要作廢多張發票。
(4)公司的供應商因為目前屬於失聯狀態,你們公司買它的增值稅發票需要進項稅轉出。
4、企業的員工和經營場地跟收入不匹配。比如員工很多,工作場地很大,但收入很少;或人很少,收入卻很大等。
類似的還有:用電量、用水量以及設備數量等,跟收入不匹配。比如用水量、用電量等明顯增長了很多,但收入仍相比較少,可能存在少確認收入了。
5、員工工資長期在5000以下,尤其一些聘請了中高端人才的企業,員工平均工資卻一直很低,有可能在規避個人所得稅。
6、印花稅、房產稅等稅額長期是0。一般而言,在公司正常經營的情況下,印花稅和房產稅不可避免的會發生。
7、成本和毛利率等指標明顯不合理,或企業長期虧損卻一直不倒閉等。
以上,只是常見的一些原因會被稅局約談,但未談及的原因還有很多。
3
企業稅負率過低,
該如何應對?
企業稅負過低的應對方法:
一、企業:
1.接到稅務預警信息後,確定預警信息與企業自身原因有關,應該詳細整理相關的數據資料。
2.分析預警產生的原因
3.給出合理的解釋
4.最終確定解決方案
5.接到稅務預警信息後, 確定預警信息與企業自身原因無關,應出示相關的證據證明 。
二、會計:
1、每月報表報送之前,財務人員都應本著符合業務真實性的原則進行自查。
2、如果經自查,發現稅負率偏低的原因是由於自身發生銷售行為申報收入不及時,或者有漏報行為,再或者有不應抵扣進項稅額的事項沒有及時進行調整的行為造成的,就應該及時進行調整,補報增值稅。
3、當關鍵指標出現異常時,對異常原因及時自我檢查,內部處理,保證對系統報送的財務報表遠離指標異常預警的紅線。
4
附:六大預警指標、
2021各行業最新「預警稅負率」大全
金稅四期馬上就要實施了,結合以往稅收評估的六大預警指標,建議會計人員學習收藏!
各行業的「預警稅負率」(僅供參考)
5
送給老闆和會計6個重要提醒!
1、只要稅負率超標就一定會被預警嗎?
如果每個企業都正好卡在稅負率上也不正常,哪有那么正好的事呢。在稅負率指標上允許有一定偏差。
2、企業正常報稅、交稅,但還是稅負率低該怎麼辦?
只要交易真實、理由正常,比如產品更新換代、滯銷跌價等等真實業務造成的稅負率低。遇到稅務檢查,不用怕,如實告知就行!
3、遠離虛開發票,後果很嚴重!
很多稅負率偏低是與虛開發票有關的。現在的金稅三期非常強大,只要企業開發票就會納入金三系統的監控範圍,一旦出現異常,不僅是補稅、罰款那麼簡單,所以虛開發票要不得!
4、入帳的發票一定要合法合規!
不符合規定的發票,不得作為財務報銷憑證。所以收到不合法合規的發票一定要退回!更不能白條入帳!否則,向文章開頭的案例那樣白條入帳被罰款補稅。嚴重的,可能會涉嫌編制虛假財務會計報告,還涉嫌犯罪,被追究刑事責任呢!
5、企業做好稅收風險管理工作!
每月財務報表及納稅申報表報送之前,應進行自查。
如果發現稅負率偏低,或存在異常變動的情況,應及時查明原因。對於申報收入不及時、漏報、不應抵扣進項稅額的事項沒有及時進行調整的行為造成的,應該及時進行調整,補報或更正申報。
當關鍵指標出現異常時,對異常原因及時處理,儘量避免對報送的數據觸碰預警的紅線!當然如果經營結果確實如此,也不必驚慌,只要如實申報即可!
6、注意三類增值稅預警指標!
稅收預警指標通過面、線、點多維掃描功能,全面揭示稅收管理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問題疑點,指導基層更有針對性地加強徵管、堵塞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