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最希望看到的大概就是孩子健康成長,學習成績優異了。確實,孩子聰明健康,是每一位父母最大的心願,但是孩子是否健康,父母尚且可以「控制」,只要平時生活多注意,就可以避免生病,但是孩子是否聰明,學習成績是否名列前茅,似乎並不是父母能夠完全控制的。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篇文章,一位媽媽吐槽,自己了老公是985大學的博士,自己是985大學的碩士,兩位「學霸」的結合,生下來的孩子怎麼也應該是為「小學霸」吧!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每次考試孩子的成績在班上都是倒數,每次開家長會的時候,都儘量穿顏色深的衣服,儘量把自己的存在感降到最低。
可是孩子並不是不學習,他已經很努力在學習了,甚至自己主動要求媽媽在假期的時候給他報補習班,但是不管怎麼樣,成績依舊沒有名列前茅。
但是後來,孩子媽媽發現,雖然自己家的孩子成績一般,但是班裡的孩子都喜歡他,願意和他一起玩,因為他「團結同學」,「不愛生氣」,「樂於助人」,還是班裡的「開心果」。
我相信,在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有家長和這位媽媽有同樣的煩惱。孩子的父母都是比較優秀的人,為什麼自己的孩子就是資質平平呢?
1. 孩子發育有早有晚
在以前,學生上學的年齡沒有嚴格的要求,不管是早一年還是晚一年,只要學校有名額,都可以接收,因此有一些孩子在上學的時候,年齡會比別的孩子小。我記得我上學時候,班上有一個同學,年齡比我們小一歲,生日還是年尾,算起來就相當於比我們小兩歲。
我們上學時候老師講課,他有時候聽著聽著就哭了,因為太小了想家了。但是慢慢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情況就慢慢改變了,等到四五年級的時候,成績也慢慢趕上來了。
有一些孩子是小學時候成績一般,初中時候趕上來的。我還見過初中考高中時候是「擇校生」,高中第一次期中考試成績一下次衝上來,最後進入「尖子班」的學生。有些學生成績不理想,一方面是看他想不想學,另外一方面是看他的學習方法是否是適合他的,還有一方面是看他對於學習這件事是否「開竅」。
2. 學習成績好並不代表孩子絕對優秀
大部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都是品學兼優的好孩子,這也正是家長們所期望看到的。但是有少部分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生活裡除了學習,沒有別的事,因為他們接受的家庭教育就是「你只要學習好就可以,別的事情都不用管」。這樣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出現一些問題的,比如到了初高中或者大學,容易不合群,生活上也容易照顧不好自己等。
3. 家長要注重品德教育
有句話叫「不怕你是壞人,就怕你是有文化的壞人。」如果一個學生,學習成績特別好,但是「心術不正」,這將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這樣的孩子學習成績越好,越危險!所以做家長一定要從孩子小的時候就注重孩子品德的培養,哪怕學習成績一般,將來走向社會也會有一份工作可以養活自己,但是如果品行不好,再優秀也會被企業拒之門外!
4. 善於發現孩子的長處
雖然每一位適齡兒童都要到學校裡接受義務教育,但是我們不得不承認,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適合學習的。就好像有些孩子天生能歌善舞,有些孩子天生五音不全一樣,天賦這個東西,有時候還是很重要的。作為家長,在教育的過程中,一定要善於發現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
我的一位同事,她現在是一位美術老師,她的媽媽是音樂老師會唱歌跳舞,會彈鋼琴彈吉他。小的時候,媽媽一直想培養她的音樂天分,舞蹈班樂器班報了很多,她都學不進去,每個都是去個一兩次就不想去了,後來給她報的美術班,本以為她還會和以前一樣坐不住,沒想到這一畫就是將近二十年。
很多孩子不是沒有天分,是暫時還沒有被發現而已,所以作為家長,對孩子一定要多一些耐心。
其實不管孩子是「學霸」還是「學渣」,都會有優點和缺點,作為家長,不應該通過學習成績的高低來判斷孩子的優秀與否,要善於發掘孩子身上的優點和長處,讓它發揮出來,說不定給你會發現,你的孩子就是那顆最耀眼的星!
看了這篇文章,大家有什麼看法?歡迎下方評論區留言討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