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一個男孩在浙江瑞安出生。他靠自學考入杭州大學物理系。後因父親逝世,不得不退學照顧家庭。為了讓家族振興,他將全部心血投到了孩子身上。最終,6個孩子,5個博士1個碩士。
這個男人就是蔡笑晚,一位普通的鄉村醫生,卻是不普通的「博士老爹」。
蔡笑晚
魯豫把他請上電視,請教教育孩子的秘方。他的教育理念可以歸結為6條。
他如何做的呢?堅持教孩子數數,大兒子1歲多就認識10以內的數字,2歲半會簡單的加減法。每天廣播裡放外語節目,孩子早早便對外語產生了興趣。
在他家兩層老樓裡,貼滿了各種科學家畫像:居裡夫人、愛因斯坦、牛頓……。孩子看到畫像就要問,畫裡人是誰。他告訴孩子,這些都是偉大的科學家,都和你們一樣,靠自己努力奮鬥成為令人尊敬的人。只要你們努力,有一天,也會成為他們。孩子心裡默默種下了一顆種子。
蔡笑晚會整理出書的難易點,告訴孩子先學重要的,再學簡次要的,逐漸讓孩子體驗如何去自學。
做事先做人。正確的人生觀:道德高尚、心態良好、意志堅強、自強自立。
把學習當作一種樂趣,不是負擔。這樣才不會產生厭學情緒。他利用旅遊、音樂、獎勵、文體活動等多種形式,幫助孩子避免厭學,寓教於樂。
把孩子當朋友,耐心聊天交流。他會耐心傾聽孩子的意見,從不破口大罵,慢慢引導孩子,讓他明白對自己負責。
【伊棋說】教育孩子,培養成人,家長的辛苦付出必不可少。給孩子提前規劃願景,讓他們對未來想做什麼、成為什麼樣的人,定一個目標,他們的人生就有方向,會為此努力。
引導孩子愛上學習,要形成自己學習的能力。引導孩子分析課本,告訴他重點在哪裡,要多讀,吃透課本,嚼爛知識點,才能爛熟於心。
陪伴孩子閱讀是最好的一種方式,因為小孩對於學習是沒有概念的,尤其是剛接觸課本,我們家長可以陪伴一起來,看這個書從目錄上去告他哪一部分是什麼樣子的,讓他如何來閱讀這本書籍。通過慢慢的陪伴和引導,就會形成一種自己閱讀書籍的習慣。
課外要有自己的興趣,要不然除了學習,什麼愛好都沒有,無法調節壓力。學習最終也是為了生活。所以,多從生活中發現樂趣,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
要讓孩子明白,成才的方式不是以成為碩士博士為評價標準,而是一個能在社會立足,對社會有價值的人。360行,都需要人去做。忠於自己,做自己喜愛的事。
我是伊棋,歡迎關注,了解更多學習方法技巧,討論教育新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