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 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教學設計
張 傑
1. 教材分析
對於電壓的認識,教材設置了「水果電池能夠點亮發光二極體」這一出人意料的情景,讓學生體會到水果在這裡扮演了「電源「的角色,讓二極體中產生了電流,從而引出本節的核心概念。通過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電壓表和閱讀電壓表的使用說明,總結電壓表的連接和使用方法。教學中通過視頻等多媒體手段引導學生練習電壓表的連接使用和讀數,以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
教材通過兩個實驗引領學生完成對串聯和並聯電路中電壓規律的探究。教學中,可以先引領學生完成串聯電路電壓規律的實驗設計,觀察記錄和分析總結。讓學生自主完成並聯電路中電壓規律的實驗設計,實驗步驟等內容,培養學生的實驗能力。
2. 學情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電流和電路的相關知識,並且已經學會使用電流表,這對學生學習本節內容做好了準備。九年級的學生具備了一定的生活經驗,並且樂於用所學知識分析簡單直接的實驗或生活現象。在教學中,通過技術手段和交互情景設計,引導點撥學生自主探索得出結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慾。
3. 學習目標
①初步認識電壓,知道電壓的作用及其單位和換算
②認識並會使用電壓表
③通過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出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4. 學習重點難點
重點:會使用電壓表;通過實驗探究,歸納總結出串並聯電路中電壓的規律
難點:認識電壓的作用
5. 技術手段應用設計
製作播放水果電池、自製電池等小視頻;製作使用多媒體課件;錄製探究串並聯電路電壓規律的實驗視頻
6. 交互情境設計
通過討論水果電池,引入新課;互動問答引導學生理解電壓的作用;自主閱讀電壓表說明書+問題引導學習使用電壓表;引領學生完成串並聯電路電壓規律的探究實驗
7. 教學及學習活動(視頻展示)
8. 作業與拓展學習設計
作業:完成書後動手動腦學物理;拓展學習:自製一個水果電池,用電壓表測量它的電壓值並明確水果電池的正負極。
9. 教學特色與反思
(1) 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引導學生在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基礎的層面上進行實驗探究,並突顯交流與合作的教學氛圍;關注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喜歡物理;精心設計師生互動的活動,營造一種師生平等參與的氛圍;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體驗探究的愉悅,從而獲得知識並樹立足夠的學習信心。
(2) 通過學生對電壓存在和大小的感知,引出度量電壓大小的單位,再通過生活中的一些具體電壓值,進一步深化對電壓的認識。為了激發學生興趣,可向學生介紹電鰩可以產生電壓用來自衛的小知識,這些感性認識都是為建立初步的電壓概念服務的,教學中不可淡化處理,一帶而過,而應讓學生認真地體會和感受.「電壓是某電路(用電器)兩端的」,這一點在教學中教師有必要強調指出。
(3)電壓表的學習可以用電流表來對比理解.課前發給學生電壓表和電流表,指導學生找出電壓表與電流表外形結構上存在的相同和不同之處.這樣既認識了電壓表,又培養了學生的觀察能力,電壓表的使用規則可以讓學生採用閱讀說明書的方式完成,通過閱讀說明書來學會使用儀器,這是學生應養成的一項重要的科學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