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智通財經網
智通財經APP獲悉,4月23日,杭州泰格醫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遞交主板上市申請,聯席保薦人為BofA SECURITIES、海通國際、中信裡昂證券、中金公司。
公司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生物製藥研發服務提供商,同時在全球的影響力正在不斷擴大。公司提供:臨床試驗技術服務,以及臨床試驗相關服務及實驗室服務,範圍主要涵蓋藥物和醫療器械的臨床前研究至上市後研究,公司經香港聯交所上市子公司方達控股(01521)提供實驗室服務及生物等效性研究。
公司總部位於中國,並於亞太地區、北美及歐洲的11個國家和地區設有15個海外經營地點,以滿足中國客戶在海外日益增長的需求,以及中國及國際申辦方客戶日益增長的跨區域項目研發需求。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按2019年收入及截至2019年底正在進行的臨床試驗數量計,公司是中國最大的臨床合同研究機構。按2019年收入計,公司亦位居全球臨床合同研究機構前十強。
業務模式
公司提供全面及綜合: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及臨床相關及實驗室服務,範圍主要涵蓋藥物和醫療器械的臨床前研究至上市後研究。公司的臨床試驗技術服務包含臨床試驗運作服務以及與臨床試驗直接相關的配套服務,包括醫學撰寫、翻譯及註冊服務、以及藥物警戒服務。公司的臨床相關及實驗室服務包括數據管理及統計分析、臨床試驗現場管理及患者招募,以及公司的子公司方達控股提供的實驗室服務。
公司提供全面的服務,能為客戶在研發過程中的許多最關鍵方面提供有效及量身定製的解決方案。多年來,公司在多個治療領域積累了科學專長、監管知識及項目管理專業知識。
公司的服務費安排主要可分為兩種模式:按服務收費模式(「FFS」)及按全職等值模式(「FTE」)。在兩種收費模式下,公司通常與客戶籤訂總服務協議,並按照根據總服務協議的預先約定的付款時間表收取付款。根據FFS模式,公司按照有關合同或工作訂單列明的付款時間表收取付款。根據FTE模式,公司為項目指定僱員,按每名FTE僱員每段時間的固定費率收取費用。
公司主要按FFS基準就所提供服務向客戶收費。公司基於所需服務範圍、所需服務的估計成本及開支、分配予該項目的預計時間、公司的競爭對手收取的類似服務的價格等因素決定每個項目的收費水平。
主要客戶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資料,於2019年,公司在全球向逾1898名客戶提供服務,包括全部前20大全球製藥公司及前十大中國製藥公司(均按收入計)。截至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在公司的五大客戶中,三家公司總部設在中國,兩家總部設在美國。
公司享有來自客戶的高忠誠度,並與許多客戶建立了長期關係。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別向1570、1788及1898名客戶提供服務。業績記錄期內,公司的前十大客戶實現年比100%客戶留存率。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自前十大客戶產生的收入分別為人民幣5.06億元、人民幣6.17億元及人民幣8.76億元,分別佔公司各年總收入的30.1%、26.8%及31.2%。
財務數據
於業績記錄期,公司增長強勁。公司的總收入由2017年的人民幣16.83億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23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28.03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29.1%。公司的淨利潤由2017年的人民幣3.94億元增至2018年的人民幣6.55億元,並進一步增至2019年的人民幣9.75億元,複合年增長率為57.3%。
公司研發開支主要包括與研發人員有關員工費用。截至2017年、2018年及2019年12月31日止年度,公司分別取得研發開支人民幣4970萬元、人民幣8800萬元及人民幣1.24億元。公司於研發開支的員工成本於同期分別為人民幣4590萬元、人民幣8160萬元及人民幣1.15億元。
風險因素
公司可能面臨的主要風險因素包括:
客戶對生物製藥研發服務的需求或開支下降;公司未能遵守現行法規或行業標準或其未來變動或政府部門對公司採取任何不利行動;未能取得或重續業務所需的若干監管批准、牌照、許可證及證書;公司的服務質量無法達到客戶標準或公司的服務未能滿足彼等變化的需求,公司或會流失客戶或無法吸引客戶;喪失主要客戶或公司任何大型合同的可能性;公司的業務營運及財務表現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不利影響,未來可能受到公共衛生事件的持續影響,並可能受到其他自然災害、流行病及其他不可預見的災難的影響。公司未能保留、招攬、招募及培訓合適資質的管理人員,公司的業務可能會受到重大不利影響。公司面臨競爭加劇,及無法有效進行競爭可能引致定價下行壓力及對公司服務的需求下降等。
募資用途
公司擬將有關募資淨額用作以下用途:
擴大及增強公司在臨床試驗技術服務服務以及臨床有關及實驗室服務方面的運營產能或能力;為潛在收購有吸引力的海外臨床合同研究機構及屬公司現有業務補充的其他有關業務提供資金;通過投資、支持及孵化在醫療保健行業具有創新業務模式及增長潛力的公司,投資於不斷構建公司的生物製藥研發生態系統;償還公司截至2020年2月29日的若干未償還借款;通過招募合格的技術及科學專業人員並開展特定的研發項目,開發先進的技術以提升公司綜合服務種類的質量及效率;營運資金及一般企業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