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艾德一站通了解,疫情當前,在大盤「跌跌不休」的情形下,一季度港股醫藥和醫療股穩健向上,表現不俗,也讓不少投資者「蠢蠢欲動」,想要投資醫藥股。而在最受港股投資者關注的港股打新領域中,醫藥新股掘金機會一路湧現,又有生物醫藥公司擬來港上市。
路透IFR報導稱,藥明康德(02359.HK)及啟明創投為股東之一的腫瘤藥研發商、中國罕見病領域的領跑者——北海康成,計劃最快今年上市。目前,北海康成正在挑選負責安排IPO的投行,雖然未決定上市地點,但與美國相比,較傾向於在中國香港上市。
而早前於今年2月份,北海康成便宣布完成9800萬美元的D輪融資,泛大西洋投資集團、藥明康德為領投方。此輪投資完成後,藥明康德持有北海康成13.11%的股份,而同系藥明生物(02269.HK)亦持有2.6%股份。
之所以能夠獲得全球著名投資機構、業界公認的醫藥研發服務龍頭的投資,是因為北海康成無論從業務模式、行業地位還是研發實力看,都無疑是領先者態勢。
作為一家創新型臨床階段的製藥企業,北海康成重點開發和商業化罕見病藥物和靶向腫瘤特藥,而鑑於這些領域存在大量未被滿足或急需的臨床需求,北海康成十分注重臨床後期階段的新藥開發,有針對性地獲取尖端的或國內新藥研發所急需的生產工藝方面的成果,通過再創新和技術轉化研發上市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醫藥產品,以加速高端、特效的醫藥產品在中國和亞洲的市場化。
圖為:北海康成產品線情況
現階段,北海康成已擁有豐富的罕見病產品管線,並已經進入產品上市運營階段:1)治療亨特症候群的Hunterase?,已於2019年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遞交新藥上市申請,並計劃於今年上市;2)兩款腫瘤產品,康普舒?和奈拉替尼已分別在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上市。同時,北海康成也與藥明生物達成全球戰略合作,共同開發有針對性的罕見病療法,並最終實現商業化。
此外,北海康成已成為生物藥「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MAH)」的第一批實踐公司,也是我國首個進入膠質母細胞瘤(GBM)臨床II/III期試驗的I類創新靶向生物藥創新企業。
毋庸置疑,相比常見病領域,罕見病領域依舊有著龐大的未滿足患者需求,前景廣闊。而通過這次上市,北海康成作為一家標誌性的新藥創製企業,有望能夠在資本的支撐下進行罕見藥物開發領域的技術創新,助推此領域新藥研發的進程和成果產業化。艾德一站通也會持續跟進北海康成的IPO進程,為投資者及時更新該公司的最新IPO動態。
當然,除了上文提及的北海康成之外,艾德一站通也觀察到,整個生物醫藥版塊的新股可以說是熱鬧非凡。自今年年初以來,先後有四家醫藥企業遞表港交所(00388.HK),分別是諾誠健華(09969.HK)、康方生物、永泰生物和海吉亞醫療。另外,也有兩家在A股上市的醫藥企業,海普瑞(002399.SZ)和泰格醫藥(300347.SZ)準備赴港二次上市。
其中,由世界知名結構生物學家施一公教授與崔霽松博士聯合創立的諾誠健華已於3月23日登陸港交所,掛牌高開5.03%,此後股價漲幅不斷擴大,盤中一度大漲近14%,收漲9.61%。按照諾誠健華公布的配髮結果,其公開發售最終數目1.25億股,每股上限定價8.95港元,每手1000股,一手入場費約為8950港元,不計手續費,港股打新投資者一手可賺860港元。
而另外一家搶佔具有80億美元潛力的雙抗研發賽道前列的生物科技公司——康方生物也預計最早於4月14日(周二)啟動香港IPO,計劃集資約23.3億港元至31億港元。摩根大通和摩根史坦利為康方生物科技聯席保薦人。據悉,康方生物科技主要專注於腫瘤學,免疫學和其他治療領域,並已開發出中國最豐富、最多樣化的創新抗體藥物在研管線之一,涉及20多個藥物開發項目。
圖為:康方生物核心候選產品及其他候選藥物開發狀態
鑑於上述生物醫藥公司強勢的基礎實力,在醫藥板塊價值提升的如今,以康方生物為首的醫藥新股或將再掀起一波港股打新高潮。看好這些醫藥新股的投資者也不妨早做準備,下載「艾德一站通」APP進行快速開戶,及時參與最臨近的康方生物打新以及待上市的新股打新,或投資醫藥板塊中的優質標的。
此外,投資者也可以持續關注艾德一站通,快速了解港美股新股市場最新動態!
(文章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艾瑞網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