員工造成重大損失能否追究法律責任

2020-09-20 法智律師

 

勞動者因嚴重不負責任,不正確履行職責,而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應當承擔賠償責任。但如果只是一般的輕微過失,用人單位損失是由其他原因造成的,勞動者不承擔賠償責任。那麼,員工造成重大損失能否追究法律責任?

接下來由孫悅律師帶您了解相關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一、員工造成重大損失能否追究法律責任

  勞動合同法規定,經濟補償金計算按勞動者在本單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標準:

  (1)每滿一年支付一個月工資的標準向勞動者支付。

  (2)六個月以上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不滿六個月的,向勞動者支付半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

  (3)勞動者月工資高於用人單位所在直轄市、設區的市級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標準按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的數額支付,向其支付經濟補償的年限最高不超過十二年。

  (4)此處所稱月工資是指勞動者在勞動合同解除或者終止前十二個月的平均工資。

  二、經濟補償金的標準有上限嗎?

  經濟補償金有上限,一是支付年限不超過12個月;二是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勞動者本人工資不超過本地區上年度職工月平均工資三倍。

  根據《勞動合同法》相關規定,勞動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單位不得裁減:

  1、從事接觸職業病危害作業的勞動者未進行離崗前職業健康檢查,或者疑似職業病病人在診斷或者醫學觀察期間的;

  2、在本單位患職業病或者因工負傷並被確認喪失或部分喪失勞動能力的;

  3、患病或者非因工負傷,在規定的醫療期內的;

  4、女職工在孕期、產期、哺乳期的;

  5、在本單位連續工作滿十五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齡不足五年的;

  6、法律、行政法規定的其他情形。也就是說,不在以上六種情形內的勞動者,才能被企業列入裁員的名單內。

  三、法律依據:

  《工資支付暫行規定》第十六條 因勞動者本人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經濟損失的,用人單位可按照勞動合同的約定要求其賠償經濟損失。經濟損失的賠償,可從勞動者本人的工資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過勞動者當月工資的20%。若扣除後的剩餘工資部分低於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則按最低工資標準支付。

孫悅律師小結:

  以上便是孫悅律師整理的關於「員工造成重大損失能否追究法律責任」的相關內容,從上面內容我們可以知道「工齡」是指計算發放一次性經濟補償收入的個人實際工作年限,如果實際工作年限超過12年的,按12年計算。如果您對上述內容仍有疑問,可以諮詢孫悅律師。

相關焦點

  • 員工重大過失造成單位損失 應負賠償責任
    近年來,員工的法律意識逐年增強,當利益受損時越來越多的員工都會想到用法律武器維護自身的權益。可如果在工作中,因員工個人的過失給公司造成了損失,那麼員工需不需要賠償單位損失?   2015年4月27日,瀋陽某運輸有限公司提出仲裁申請,要求馬某某賠償貨物損失、違約金、租車費、醫藥費、蓋板維修費等,仲裁機關以不符合受理條件為由決定不予受理。該公司訴至法院。   【法庭裁判】   一審法院審理後認為,員工的過錯造成用人單位直接經濟損失,依法應當承擔賠償責任,用人單位可以從其工資中扣除賠償費。
  • 員工故意或過失造成傳染病傳播的,需承擔何種法律責任或用工責任
    甚至是有的患者在已有發熱等症狀後,除不主動積極實施自我隔離和診斷治療外,還依然從事上述行為,客觀上造成了疫情和病毒的不可控蔓延,波及和影響人數大量上升,給政府職能部門的防控工作帶來重大消極影響和負荷負擔,疫情防控周期進一步拉長。除經濟損失外,間接損失和其他損失不可估量。因此,各地政府職能部門已經開始對上述行為實施法律上的打擊。
  • 山西省國有企業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辦法
    第三條本辦法所稱國有企業重大決策終身責任,是指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任職期間對企業重大決策,未履行或者未正確履行決策程序以及執行中造成國有資產損失或者其他嚴重不良後果的,無論責任人是否在崗、離崗或者退休,都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 終身追責——《山西省國有企業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辦法》解讀
    2020年3月10日,山西省人民政府發布《山西省國有企業重大決策終身責任追究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針對山西省國有企業有關決策事項提出更高要求,對國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任職期間重大決策失職導致國有資產損失等情形責任追究事宜予以明確規定,《辦法》將於5月1日正式實施。
  • 經濟責任審計與違規責任追究
    違規責任追究,實際上有兩個必要條件:一是國有企業經營管理有關人員違反國家法律法規和企業內部管理規定,未履行或未正確履行職責;二是造成了國有資產損失,包括直接損失和間接損失。經濟責任審計發現的問題,只有同時滿足上述兩個必要條件才可能啟動責任追究程序。
  • 優酷員工打傷騰訊女員工 騰訊發飆:追究法律責任!
    優酷員工打傷騰訊女員工 騰訊發飆:追究法律責任!2017-05-11 20:50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騰訊就優酷員工打傷騰訊員工一事發表聲明,要求優酷公司及優酷肇事員工承擔法律責任,進行賠償,並公開道歉。
  • 重大過失責任能否預先免除
    車開到中途撞在路邊樹上,造成劉毅頭部受傷,花費治療費5000餘元。張力的車輛受損,損失2000餘元。雙方就劉毅的治療費承擔問題協商未果,劉毅將張力告上法院,要求其賠償因不當駕駛造成自己的損失。張力既已同意出車,應履行謹慎駕駛義務,其身為駕駛員,應知曉酒後不得駕車這一最普通的交通常識,但他輕信能夠避免危險的發生,張力對此負有重大過失。本案的交通事故與此有直接因果關係,故張力對劉毅之損害不能免責。點評:   筆者同意第二種意見。要確定張力應否承擔責任,關鍵是要搞清重大過失責任能否預先除這一法律命題。
  • 員工上當被騙,造成公司損失30多萬,是否應賠償?
    由於不法分子的詐騙行為與本案原、被告之間的爭議並非基於同一法律關係,故本案可以繼續審理,即原告向被告主張承擔賠償責任無訴訟法律上的障礙。2、關於被告應否對原告的損失承擔賠償責任的問題。原、被告雙方之間存在勞動合同關係。
  • 員工辭職公司能否不批?能否不辦離職手續?(還有更多)
    15、規章制度條款的設計原則與思路;16、案例解析規章制度違法導致的賠償責任及經濟補償金的支付責任。四、勞動合同解除實操技巧勞動合同解除環節是最容易產生勞動爭議的環節,本專題告訴你這解除勞動合同時如何把握操作細節,避免法律風險!
  • 騰訊與老乾媽:員工工作失職致公司損失,是否應當賠償?
    編輯 | 七月作者 | 王業子 槐城律師員工工作失職,給公司造成巨大損失的事屢見不鮮,最典型的就是前段時間騰訊和老乾媽的糾紛。騰訊公司如何處理相關員工,是否追究員工責任,我們不得而知。大家不禁會問,一般情況下,給公司造成損失的員工是不是要承擔相應的責任?
  • 江蘇:8月1日起對重大行政決策實行終身責任追究
    每經編輯:王曉波近日,《江蘇省重大行政決策程序實施辦法》經江蘇省政府常務會議討論通過,自2020年8月1日起施行。辦法對重大行政決策的全過程進行規範指導,並規定決策機關違反規定造成決策嚴重失誤,造成重大損失、惡劣影響的,應當倒查責任,實行終身責任追究,對決策機關行政首長、負有責任的其他領導人員和直接責任人員依法追究責任。
  • 員工洩密緻使公司損失千萬,是HR的責任嗎?
    通過這件事情也讓我們知道了:「員工洩密」對於企業來講,不僅僅是造成利益損失這麼簡單,這更是一件有損公司聲譽的大事。 近些年來,這樣的事件也無時無刻不在各大公司上演著,已經成為我們共同需要面對和預防的話題。
  • 淺析員工可能賠償公司損失或承擔違約責任的幾種情形
    10月16日下午,四川川豪律師事務所云霞律師團隊與錦江青年之家、錦江共青團、錦江區四川高校大學生創業基地、成都國家廣告產業園聯合主辦了法律主題沙龍活動:淺析員工可能賠償公司損失或承擔違約責任的幾種情形。雲霞律師團隊取名於團隊創始人楊雲霞律師的「雲霞」二字,「雲霞」即謂「霞之大者,為國為民」。雲霞律師團隊服務領域涵蓋公司常年法律顧問、民商案件代理、財稅籌劃、不良資產處置。
  • 火災事故責任追究
    火災事故責任追究,分別由司法機關或者監察機關進行。其中,引起火災發生的直接責任人可能構成放火罪、失火罪;對火災的發生或蔓延擴大負有責任的其他人員,可能構成消防責任事故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等。
  • 火災事故責任追究?
    火災事故責任追究,分別由司法機關或者監察機關進行。其中,引起火災發生的直接責任人可能構成放火罪、失火罪;對火災的發生或蔓延擴大負有責任的其他人員,可能構成消防責任事故罪、重大責任事故罪、強令違章冒險作業罪等。
  • 這些行為或被追究刑事責任
    我省出臺地震預警管理辦法    《辦法》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當加強對地震預警工作的領導,將地震預警工作納入本級防震減災規劃;按照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劃分相適應的原則,將所需經費列入同級財政預算。    此外,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地震工作主管部門應當加強地震預警工作人才隊伍建設,推廣應用地震預警先進技術,提高地震預警工作水平。
  • 大連:對拒不進行核酸採樣造成疫情擴散的將追究法律責任
    楊毅 攝中新網大連12月25日電 (記者 楊毅)大連市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總指揮部25日發布關於核酸檢測採樣補檢查漏工作的通告,通告稱,目前當地主城區已進入到補檢查漏階段,請未進行核酸檢測採樣的市民到就近點採樣,對拒不進行核酸採樣造成疫情擴散的,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 受賄10萬元已過5年,還會被追究法律責任嗎?
    由於其法定最高刑為三年,根據刑法溯及力的規定,經過5年會超過訴訟時效範圍,也就是一般情況下不會再追究刑事責任。受賄10萬元經過5年時間,是不是就肯定不會被追究刑事責任,這不一定,讓我們看看相關的法律規定。
  • 允知研習|用人單位要求失職員工賠償損失
    所以,法律明確規定的、用人單位可以向勞動者主張賠償的,僅有勞動者違法解除勞動合同、違反保密義務、違反競業限制。那麼,勞動者非上述三種原因,給用人單位造成損失的,用人單位能否要求勞動者賠償其損失呢?
  • 故意殺人者在自己也死亡的情況下還可以追究其什麼責任?
    (二)在小芬已經溺亡的情況下,已無法對死者追究刑事責任。刑事處罰剝奪的是犯罪分子的人身自由或生命,在犯罪分子已經死亡的情況下,其人身自由和生命權已經失去了被剝奪的可能性,故對死者追究刑事責任是沒有任何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