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啟思維家庭教育的交流群裡,有一位媽媽吐槽自己6歲的孩子玩手機遊戲上癮。而且時間越來越長,不讓玩遊戲了就又哭又鬧!這位媽媽還說,孩子是因為爸爸愛玩手機,所以給慣的!媽媽很擔心孩子的眼睛,她很焦慮。
現在手機的普及率確實很高,基本都是人手一部,很多人還有好幾部。這也給孩子創造了更多接觸手機的機會。今天啟思維就和各位家長們詳細聊一下。
我首先調查一下:1、有多少家長給孩子配了手機?2、你家的孩子在家有玩手機嗎?3、孩子一天平均玩手機多少個小時?
自測之後,相信大家心裡都有數了吧。
啟思維教育也做了一個內部調查,數據顯示:有兩成家長有給孩子配手機;孩子在家有玩手機的人數達到八成左右;孩子一天平均玩手機一個小時的有42%,超過一個小時的26%,一個小時以下的有32%。
的確,孩子過早使用手機或使用時間過長,都會給身心帶來多方面的損害。其中以下五類最為常見:
1、引起視力下降
玩手機對視力影響尤為明顯,相信大家都感同身受。有數據顯示,小孩連續玩手機20分鐘,平均每分鐘眨眼7.67次,視力平均下降到43.8度,接近近視狀態。另外,淚膜破裂時間平均為5.3秒,而正常值是15-45秒,如果少於10秒,為病態。
2、脊椎問題
孩子玩手機時候總是喜歡歪著、躺著、窩著,反正怎麼舒服怎麼來。就算大人在手機面前也都是低頭族,但正是這些看似舒服的姿勢成了頸椎病的罪魁禍首。
福州某12歲男孩小新就得了手機常見病——頸椎病。經檢查,他的頸椎已退化得像50歲的人。孩子媽媽說,他喜歡縮在沙發裡玩手機,一玩就是幾小時,腰酸背痛也不停。不良的坐姿習慣,可能會出大問題,家長們要注意了。
3、妨礙大腦發育
長時間玩手機,不僅影響孩子的視力,而且還會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因為十幾歲孩子大腦都還處於發育階段)。
如果頻繁使用手機,被外界因素刺激,容易導致大腦發育不全。
4、阻礙身體發育
手機有輻射,大家都知道。而從手機中散發出來的電磁波對生長發育也非常不利的。有的嚴重的甚至還會引起哮喘等多種疾病。另外,小孩經常玩手機,活動少了,容易引起身體發育推遲、運動功能低下、長不高等。
此外,如果孩子長時間握著手機,手部保持同一姿勢,也會影響手指的發育。
4、導致睡眠障礙
研究發現,過於明亮的手機畫面會影響孩子褪黑激素的分泌,從而導致孩子睡眠障礙。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家健康機構調查後認為,手機光線比日常燈光對孩子的睡眠影響更大。如果孩子睡前看手機,普遍要在39分鐘後才能入睡,而普通小孩28分鐘內即能入睡。
5、容易誘發孤獨症、焦慮症
長期沉迷於玩手機會使孩子變得越來越孤僻,不願與外界交往,性格也越來越怪異。這很容易誘發自閉症、孤獨症等心理疾病;有的還會出現過度依賴網絡症,導致注意力、記憶力下降,導致抑鬱、焦慮等情緒問題。
手機成為親情殺手。世界上最遙遠的距離莫過於我們坐在一起,你卻在玩手機,會讓多少父母感到一些悲涼。
孩子過度使用手機,容易造成視力下降、頸椎問題、注意力分散等健康問題,這也是家長最大的擔憂。那麼,孩子玩手機上父母應該如何應對呢?
1、 嚴格控制時長
孩子玩電子產品,無論是過度放縱還是嚴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確的做法。爸媽可以給孩子規定玩的時間。
比如:一天玩手機不能超過1個小時,玩手機必須是在完成作業以後。目標具體、明確,孩子就更容易操作。
2、 篩選優質內容
關閉上網功能,經常更新WiFi密碼,讓孩子遠離網絡上錯綜複雜的劣質內容。給孩子準備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發展的動畫片、音樂視頻等,下載一些益智遊戲,讓孩子體會其中樂趣。
但同時也要避免連續觀看視頻和反覆玩一個遊戲,以防止孩子上癮。
3、轉移注意力
當孩子要玩電子產品或是不能停下來時,爸媽可以轉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和孩子一起畫畫,或者帶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園等,都是不錯的注意力轉移法。
孩子之所以沉迷玩電子產品,很大的原因是由於沒人陪同玩,或者父母陪伴太少,甚至是父母主動給孩子提供「電子保姆」所致。
4、 以身作則當榜樣
父母是孩子的榜樣,一言一行都會被模仿。如果爸爸媽媽就是「手機控」,經常在孩子面前玩手機,那孩子也自然也想玩,所以家長在孩子面前儘量減少電子產品的使用頻率。
其實,引導孩子正確使用手機的方式有很多,但是什麼方法都不如父母的陪伴有效。如果家長們願意花時間與孩子一起玩耍,相信你會看到一個不一樣的他。
如果看到該篇文章的你,也有孩子成長教育的疑惑。歡迎隨時跟我們留言聯繫溝通。啟思維家庭教育,專注青少年成長教育與學習提升,激發及開拓學生的潛能,培養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