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發達的21世紀,我們每個人都有著手機,同時為了更好地照顧孩子,我們也會給孩子配備手機。
雖然說手機能夠為我們照顧孩子孩子帶來更多的便利,但是有些孩子卻因為手機而變得上癮,他們特別熱衷於手機中的網路遊戲,而導致他們的生活出現了問題。
吳先生看到孩子身邊的同學都有手機了,所以也給自己的孩子買了一個手機,希望孩子不會因為自己缺少什麼而覺得自卑。
雖然說吳先生一開始的初衷是比較好的,但是沒過多久,孩子就開始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放在手機當中,而且逐漸地上癮了。
之後,孩子的學習成績開始不斷地下降,而且逐漸變得自閉了,他似乎把所有的時間全部都放在了手機上,並且每天都會把臥室的門關上,在裡邊靜悄悄的玩手機遊戲。
吳先生最不想要看到的這一幕也發生了,說也說過了打也打過了,但是都沒有用,孩子仍然忘我地沉迷其中。他現在也不知道該以怎樣的方式來教育孩子了。
其實手機的普及對於孩子來說也並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有些孩子正是因為手機的便利性,而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虛擬的世界當中。這樣的方式是最容易打破孩子的精神需求的,而且手機上癮對於孩子的危害非常大。
1.變得自閉
如果是一個孩子手機上癮的話,那麼最容易帶來的一個問題,就是他們很有可能變得自閉。因為他們已經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手機當中,久而久之他們就會忘記該如何跟別人交流,該如何傾聽別人的感受。
這樣一來他們就會變得人際關係非常差,以至於跟其他的小朋友距離變得非常遠。這種問題是不可小覷的,因為孩子一旦達到了這樣的狀況,他們就會成為這個世界上的異類。
2.早熟
手機裡有很多不良信息,這些不良信息是最容易讓孩子早熟的。本身孩子還沒有到達那個年齡,但是他們卻知道了更多的事情,這對於孩子的身心成長絕對是沒有任何幫助的。
因為孩子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本身就應該是清澈單純的,如果說孩子懂的東西特別多的話,那麼他們逐漸地就會有一種成人化的思維,這足以讓孩子學壞。
3.情緒弱視
如果說孩子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手機當中的話,那麼他們就會逐漸感受不到別人的情緒,那麼一旦別人在他們的面前發洩情緒的時候,他們就很難去察覺到這一點。
等到孩子連最身邊的人的基本情緒都沒有辦法察覺的話,那麼這個孩子終究會變得麻木冷漠。所以說手機上癮對於孩子來說絕對不是一件好事
那麼到底應該通過怎樣的辦法才能夠預防這個問題呢?其實心理學家早就表示過:預防比糾正更重要。
1.多跟孩子交流
其實日常生活當中,我們如果能夠抽出時間的話,應該多跟孩子進行一些交流,因為這樣的話可以大大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讓孩子不要把所有的精力全部都投入到手機當中。
其實孩子之所以會玩手機,就是因為他們在現實生活中是比較孤僻的,很多父母都從來沒有感受過孩子的內心想法,更不懂得該以怎樣的方式去理解孩子。所以我們必須要融入到孩子的世界當中解開他們的心扉,這樣的話才能夠保證孩子不拿手機去消遣。
2.設置時間
其實孩子玩手機也並不是一件錯誤的事情,我們只需要在給孩子設定一個限制就可以了。譬如我們規定孩子每天只能玩兩個小時的手機,超過這個時間的話,我們就給孩子的手機沒收。
這樣孩子就會清楚地意識到自己並不能玩太多時間的手機,所以他們上癮的風險也會大大降低。面對這個問題的時候,父母一定要做得堅決一些,我們越是心軟,那麼孩子犯錯的概率也就會越大。
3.多讓孩子接觸自然
有的時候我們也不妨讓孩子去多接觸一下自然環境,讓他們見識一下外界的色彩,又或者是讓他們跟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多多相處,因為人必須要經歷大自然,必須要與外界交流。這樣的話才不會讓自己的思想變得空洞。
我們一定要讓孩子清楚地意識到,這是人與人相處的世界,不應該在網絡中沉浸自己的人生。
所以說想要預防孩子手機上癮,這也並不是什麼困難的事情,只要通過正確的辦法來不斷地引導孩子,都有可能使得孩子有著一系列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