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抖音到停不下來,說好睡前刷10分鐘,結果一個小時過去了……
孩子玩手機、打遊戲,看視頻不能自拔,孩子可能已經「行為上癮」了!
孩子行為上癮由6種要素構成:可望而不可即的誘人目標;無法抵擋、無法預知的積極反饋;漸進式進步和改善的感覺;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困難的任務;需要解決卻又暫未解決的緊張感;強大的社會聯繫。
解決手機上癮的唯一辦法就是徹底拿掉手機
智慧型手機搶奪我們的時間,但除此之外,光是有手機在場也很有害。
國外兩位心理學專家邀請成對的陌生人坐在小房間裡,進行交談實驗。
為了讓整個實驗過程順暢起來,心理學家推薦了一個話題:為什麼不聊聊你們曾經碰到過的有趣事情?
一些受試者聊天時,手機放在旁邊;另一些受試者身邊沒放手機,放的則是紙質筆記本。
每組人都建立起了一定程度的紐帶,但有智慧型手機在場的人,在建立聯繫上是磕磕絆絆的,他們會時不時的去關注自己的手機。
他們所描述的雙方關係,質量較低,對方共情少,信賴感低。光是手機的存在(哪怕並不主動去使用),也極具破壞性。它們叫人分心,因為它們提醒我們,外面有個超越眼前對話的世界。
按研究人員的說法,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徹底拿掉手機。
說到罪魁禍首還是多巴胺。
多巴胺是在大腦的各個部位產生的,對各種腦功能至關重要,包括思考、移動、睡眠、情緒、注意力、動機、尋求獎勵。
多巴胺控制大腦的「愉悅」系統,它讓你感覺到快樂,並在人類尋求獎勵行為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促使你尋求被獎勵的快感。
當你在體驗新事物,或者期待新事物的時候,你的多巴胺水平會提高,這會刺激你進一步尋求這些獎勵。
利用網際網路、微信和發簡訊等給你帶來的多巴胺循環幾乎立刻滿足了你尋求的欲望。
想馬上和某人聊天,只需要發送一條信息,很多時候他們在幾秒鐘內就會作出反應。
想查找一些信息,只需打開度娘或者谷歌等瀏覽器查找即可。
……
你有沒有發現,停止查看電子郵件,停止發信息,或者停止檢查手機,看看你有沒有新消息變得越來越困難?
對老鼠的研究表明,如果你破壞多巴胺神經元,老鼠可以行走、咀嚼和吞咽,但即使食物正好在它們旁邊,它們也會餓死。
它們已經失去了對食物的期望和渴望,雖然想要和喜歡是相關的,研究也表明多巴胺系統沒有飽腹感。
事實上,即使當你在度娘上搜索了許多次,找到了答案,但半小時後你仍然在網上尋找更多的信息。
| 我們應該怎麼做?
調整手機和筆記本電腦、桌面或平板電腦的設置,以免收到自動通知。
自動通知被吹捧為硬體、軟體和應用程式的奇妙特徵,但它們實際上會讓你像籠子裡的老鼠一樣。
如果你想完成工作,你需要儘可能多地關掉聽覺和視覺線索,這是預防和破壞多巴胺循環的最好方法。
05| 我們該如何引導我們的孩子來正確使用手機?
積極跟孩子進行有效的溝通,約定手機的使用規則!比如:每天可以玩多久,該如何使用,出門的話可不可以帶手機等等。
給孩子的手機做特殊處理,屏蔽有害的網站,讓孩子沉迷的遊戲,或者其他娛樂化的APP,比如《XX榮耀》《吃雞》《某音》等這些極度上癮的的APP,這樣的APP可以完全佔用一個人碎片化的時間,讓人無法專心學習,工作,只想要打開這些APP來獲得短暫的快感...試問:那麼多努力的人都沒有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學,你的孩子還在娛樂,你真的可以望子成龍,望女成鳳嗎?人的一生極其短暫,許多父母嘔心瀝血,把最好的物質條件給了自己的孩子,卻沒辦法把最好的精神糧食送給自己的孩子,只能任由某些「網絡毒品」一步步摧毀孩子們!大家怎麼看呢?你們會約束自己的孩子玩手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