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想給老師送禮嗎?我想,但不會送,又覺得不合適。
剖析一下,為什麼想送禮,原因無非有二:第一、表達對老師的謝意。孩子在學校學到了知識,回家也說老師好,父母自然想感謝。第二、希望老師能看到自己的孩子,平時多照顧,讓孩子變得更好。
如果老師是願意收禮的,送多貴的合適?便宜的看不上,太貴的送不起,又怕把老師養叼了。多久送一次啊,一年一次還是一次管整個小學?如果是不願意收禮的老師,送禮不僅讓自己顯得市儈,老師反而會覺得你在侮辱她。
家長們不要愁,卓立老師給你好建議。
卓立校長是北京史家小學的終身名譽校長。66歲從史家小學退休後,來到潤豐做校長,6年的時間,建立起了一所相比史家小學更加現代化的學校。至今已有50餘年在一線工作的經驗,被評為「全國十大明星校長」「北京市傑出校長」和「北京教育功勳人物」。最讓我感佩的是他提出的辦學願景:讓家長放心的把孩子和孩子的未來託付給你。
卓立老師在《歡迎來到一年級·幼小銜接家長手冊》裡寫到:
首先,我不反對給老師送禮。
我們中國人說「禮輕情意重」,禮物代表的是彼此敬重珍惜的心意,是表達情感的最好媒介。我們不應該怯於送禮表情誼,把老祖宗的好訓誡都丟光光。但正常的送禮絕對不能是小型的賄賂,它不需要價值來支撐,它只是飽滿情感的自然流露。
卓立校長說,他收到的最好的禮物之一,是一張演出票。他不僅收下了孩子的演出票,還自費邀請了別的老師一同前往,並且驕傲的告訴很多人,這個在聚光燈下陶醉了全場的人,是他的學生。
身為老師,最希望收到的禮物有兩種,一種是在校期間,孩子親手製作的賀卡和一些小手工。可能並不是很精緻,但他代表了孩子對老師最真摯的感情。親手製作的過程中,飽含了孩子對老師濃濃的感情,這比拿著父母的錢挑一個禮物,會更讓老師感動。另一種禮物是孩子離開學校後寫的書,畫的畫,作品等。孩子離開學校後,甚至很多年以後,獲得了自己的成就,還記得自己的啟蒙老師,專程給老師送來的自己著作的圖書、參加的演出票、設計的產品圖片等等。這說明老師當年的教導是有價值的,給了老師莫大的肯定,而多年後的謝意,更讓人覺得珍貴。
三八婦女節、教師節是孩子們給老師送禮物的重大節日。有一年婦女節我不在家,我囑咐奶奶給上中班的兒子買朵鮮花,早上送給老師。奶奶並沒有買,而是分別包了三個紅包送給兩個老師和阿姨,每人200塊錢。我知道後表達了我的不滿,但奶奶覺得自己做的特別對,以後他孫子在學校肯定吃的飯比別人多,欺負了人也不會挨罵。
但事實上並非如此。老師並沒有向著孩子,也沒有向著給紅包的家長。有次孩子因為上課說話被罰站了,回家無意說起,才知道經常被罰站。讀中班時4歲,小孩子上課說話,不至於每次都罰站吧。後來還發生了一些事情,我們就直接轉園了。
直到我看到李雪老師說的話,我才明白背後的心理原因。
有些家長以為給老師送禮送錢,對老師溜須拍馬處處順著來,老師就不會為難自己孩子。
事實上,恰恰相反。
一個精神正常的老師,不會折磨孩子,不用你送錢送禮鞍前馬後。
一個精神病態的老師,會選擇性的對孩子下手。選擇什麼樣的呢?
之前說了,變態選擇對誰下手,是看誰的精神力量弱,對老師點頭哈腰,老師說啥是啥的,自然是下手對象。
那種我就不叼你,你敢欺負我家孩子,看我不追究到底,這種家長的孩子,老師當然是不願意動。
老師花同樣的精力,是去剝削聽話的家長,滿足自戀,收錢收禮,還是啃硬骨頭,道理很簡單吧?
同樣是聽話順從的,當然要額外「照顧」容易送錢的,折磨你的孩子,有錢拿呀。
一些人做老師是因為喜歡孩子,一些人做老師是因為精神變態,可以吸食孩子和家長,滿足病態自戀,後者絕對不是少數。我從小到大的上學經歷,精神正常有愛的老師,屈指可數。精神病態以折磨學生為樂趣的老師,那是年年都有。
所以,如果你希望自己孩子被老師霸凌,就做個順從老師的聽話家長。
這段話我看到後讀了四五遍。回想我婆婆給老師包紅包,也是源自於她內心的恐懼,就怕自己孫子在幼兒園裡被欺負,所以成為了「點頭哈腰,諂媚順從」的那類家長。當我兒子跟別人的孩子發生衝突的時候,敢得罪的肯定是我兒子。
送禮、讓老師關注自己的孩子,唯一目的就是為了孩子的學習。想讓孩子學習好,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喜歡授課老師。我們家長可以這麼做:
第一、我們自己要接受孩子的老師,如果我們對老師有意見,孩子肯定是跟家長一條心的。對有意見的老師,孩子上課肯定不會用心聽講的。如果對老師的做法不理解、不贊同的地方,可以及時跟老師溝通。提前諮詢老師哪個時間有空,跟老師聊一聊。
第二、家長發掘老師的優點後,在家裡要跟孩子說出來,反覆說。
第三、告訴孩子,你跟老師的關係很好,不僅說,還要真實的去做。接孩子放學的時候,跟老師熱情的寒暄幾句。偶爾留下來,等孩子被接走的差不多時,跟老師聊幾句,讓孩子感覺到,你是真的跟老師關係不錯。
第四、及時扭轉孩子對老師的負面看法。給孩子和老師創造樹立積極評價的機會,比如孩子取得了什麼進步,及時跟老師溝通,爭取老師的配合,老師都會很樂意的。
第五、如果老師批評錯了孩子,家長聽取孩子和老師的雙方意見之後,再做結論。如果真的是老師錯了,我想老師也一定會願意跟孩子道歉的。
我還記得我上一年級的時候,有次老師當眾批評我,批評錯了,我很委屈,回家之後跟我媽說了,沒想到,第二天老師課後跟我解釋,確實是她錯了。印象裡老師並沒有跟我說對不起,但我成了她的小跟班,每天下課幫她拿著水杯課本送她回辦公室,上她的課之前,就去辦公室幫她拿課本。那時候不知道這就是課代表,還覺得自己是老師全班最喜歡的孩子。所以家長不要怕跟老師交涉。
下一篇文章教你,如何讓你的孩子在同學中受歡迎。
我是 專注身心靈成長,分享育兒知識。關注我,一起成為更優秀的自己,更好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