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預留手機號被神秘篡改 卡內6300元不翼而飛

2020-12-12 中國網

  漫畫 牛力

手機沒有收到提醒簡訊,太原市民李先生卡裡的錢卻分幾次被轉走了。他經過大量調查發現,辦卡時在銀行所留的手機號碼,被莫名其妙地改了。1月14日、15日,記者詳細調查了此事,並就李先生反映的情況進行了試驗。目前,李先生已報案,警方已介入此事,正在調查中。

【蹊蹺】

身份證、銀行卡都在身上,卡裡的錢卻不見了

新年剛過,李先生無意中發現,自己工資卡裡的錢有些不對勁兒。於是,到工商銀行一個營業網點查詢明細。結果發現,從2014年12月23日開始,到12月28日,先後有4筆錢從卡上劃出。23日是通過網上銀行轉走10元,26日是通過「銀聯」先後消費500元、5500元,28日還是通過「銀聯」,消費300元。「身份證、卡都在自己身上,家人、朋友也沒有外借過,卡裡的錢怎麼就不見了?」正當李先生一頭霧水之際,突然想起了之前收到的兩條簡訊。他趕緊拿出手機進行查詢,兩條信息全都來自95588,一條是12月22日收到的,提示「您已成功註銷網上銀行、手機銀行」,還有一條的接收日期是12月23日,提示有10元錢通過網上銀行轉出,這條信息也正好能和消費明細對應上。但此後,李先生再沒有收到關於這張卡的任何消費提示簡訊。「前兩天單位剛讓提交了個人身份證、工資卡帳號的相關信息,說是簡訊服務到期了,要重新辦,所以就沒當回事。」李先生對自己的疏忽大意後悔不已,一下丟了6300多元錢,真有些心疼。

【調查】

錢已被轉到一個來自廣東的支付寶帳戶裡

那麼,李先生的錢都被轉到哪裡去了呢?銀行卡的交易明細顯示,李先生的錢是通過「銀聯」消費的。李先生撥打了銀聯的客服電話95516,客服人員查詢後告知:「三筆錢全都買了匯添富基金。」於是,李先生又聯繫匯添富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客服人員表示,基金買入沒多長時間,就被分批次賣掉了。賣掉的錢,被轉到一張同名的工行信用卡上。而通過核對信息,李先生發現,這張信用卡正是單位幾年前開通的年金卡,自己一直沒有使用過。

於是,李先生再次來到工商銀行,查詢信用卡交易明細。消費記錄顯示,錢已被轉到一個支付寶帳戶裡。幾天後,李先生接到工商銀行客服人員的電話,告知支付寶帳戶來自廣東。

自己的銀行卡與手機號碼綁定,為什麼銀行卡被消費6000餘元,自己只收到10元錢的簡訊提示?一番折騰之後,李先生忽然想到了這個問題。李先生通過銀行的自助查詢機查詢發現,自己這張工資卡上預留的手機號碼已經赫然變成一個陌生號碼,根本不是自己當初辦卡時所留的號碼。客服人員告訴李先生,如果開通網銀,客戶隨時可以登錄網銀更改相關信息,包括預留的手機號在內。

銀行工作人員推測:個人信息遭竊取

李先生的網銀怎麼會被無端註銷?預留的手機號不經過身份核對,怎麼就會被隨意篡改?

14日,記者跟隨李先生來到位於太原市南內環街的工商銀行大營盤支行。「回想一下,在使用網銀的過程中有沒有一些蹊蹺的事情發生?」待李先生說明來意後,網點負責人李傑提醒李先生,網銀被註銷,可能是在使用網銀的過程中帳戶信息被盜所致。

李先生自己回想,這張卡雖然開了網銀,但幾乎沒有用過。也就是在2014年12月10日左右,自己曾將網銀和微信綁定,莫非是這裡出了問題?

「不排除這種可能性。」李傑表示,事情沒有水落石出前,任何猜測都有可能,「轉錢的人有可能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或者其他方式,竊取了你的個人信息,然後通過非法手段複製了銀行卡,又通過POS機刷卡買了基金,最後又通過信用卡將錢轉到支付寶。」李傑分析認為。

對於預留手機號碼被更改的事實,銀行一客服人員在電腦上給李先生做了演示。只要提供網銀的登錄密碼,可以直接在網上對預留手機號碼進行更改。

【檢驗】

第三方支付不需要交易密碼便可進行

這樣看來,除了個人信息的洩露,還有一個關鍵問題是李先生的預留號碼被惡意篡改。如果不是預留號碼被篡改,李先生會及時發現帳戶異常。這樣,就可以有效避免損失的進一步擴大。

記者在搜尋引擎上輸入「預留手機號被更改」後發現,與李先生一樣遭遇的人很多。很多網友預留手機號被篡改後,銀行卡上的錢被消費,有的網友損失甚至高達數十萬元。並且,與李先生一樣,這些網友的銀行卡並沒有丟失。

銀行預留的關聯手機號真的這麼容易變更嗎?1月15日,記者電話聯繫多家銀行的客服,詢問是否可以在網上,或是電話裡更改銀行卡的預留手機號,得到的答案大部分都是否定的。工作人員回答說,更改關聯手機號,需要本人帶身份證件到櫃檯辦理。但是,現實操作過程中,有些銀行的預留號碼是可以通過網上銀行進行更改的。這一點,連銀行工作人員都無法提供合理的解釋。

銀行的預留手機號如何被人動了手腳還是不解之謎,另一個環節也讓李先生感到不安:「如果我的預留手機號被人改了,第三方支付難道不需要交易密碼就能輕易轉走我帳戶裡的錢?」

關於這個環節,記者也做了一個試驗。記者用從來未綁定過銀行卡的第三方支付帳號,嘗試綁定他人的銀行卡。綁定過程要求輸入銀行卡的用戶名和卡號。隨後,對方會發送一條驗證碼到銀行預留手機號碼上。輸入驗證碼後,就完成了綁定。然後,就可以自行設置一個支付密碼。也就是說,通過第三方平臺進行交易時,只需要用到這個新設置的支付密碼。整個綁定和支付過程不涉及銀行卡本身的查詢密碼或交易密碼。這意味著,如果您的包被人偷了,恰好手機、銀行卡、身份證都在裡面,有心的人就可能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盜取銀行卡內的資金。

【提醒】

及時更改網銀初始密碼身份證銀行卡分開放

不管是註銷網銀,還是更改預留的手機號碼,甚至到後來的「銀聯」消費,毫無疑問,對方如果沒有李先生的確切信息,根本無從下手,銀行工作人員的猜測也不無道理。

然而,李先生在隨後重新註冊網銀時發現,通過櫃檯設置的網銀密碼很簡單,只是由6位數字組成,很容易被破解。「而初次登錄網銀後,系統會提示客戶,強制更改更安全的密碼,可以由數字、字母組合而成,從安全指數上來說,應該更安全。」李先生表示,之前開通網銀後,自己就一直沒有在電腦上登錄,不法分子也有可能是破解了初始密碼而後進入網銀,進行了隨後的一系列操作。

對此,李先生想提醒市民,在開通網銀後,一定要第一時間登錄,並更改更高級別的密碼。至於「包被人偷了,恰好手機、銀行卡、身份證都在裡面,有心的人就可能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盜取銀行卡內的資金」這一點,民警提醒,最好的方式,身份證、銀行卡、手機這三個關鍵物品,一定不要放在一起。民警還提醒市民,一定要注意保管個人信息,對存有大量現金的卡,不要帶在身邊。對於需要與第三方交易平臺關聯的銀行卡,最好不要存入太多現金。

目前,李先生銀行卡被盜刷一案並沒有定論。目前,李先生已經報案,警方也已介入,正在調查中。

○社會檔案

相似案件可不少大家都要當心了

●2014年9月,山東海陽楊女士銀行卡裡的5207元莫名其妙被以基金代收的名義划走。「銀行卡、身份證都在手裡,錢怎麼會被划走呢?」從來沒接觸過基金的楊女士找到銀行,銀行通過與基金公司溝通,將被划走的5000多塊錢追了回來。事發後,楊女士先報了警,然後找到了銀行。銀行工作人員查詢得知,楊女士的網銀密碼和綁定的手機號均被更改,5000多塊錢是劃到了一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的帳戶裡。經過銀行的溝通,基金公司答應退款。

●2014年8月25日,李先生去銀行還款時發現,自己的卡在一個多月的時間裡被盜刷了600多次,總共損失了近58萬元。隨後,李先生在登錄網銀的過程中發現,自己先前預留的手機號被修改,而且多出了5個陌生的手機號,而這也是李先生沒有收到簡訊提示的原因。警方通過調查發現,這些手機號都是來自河南地區的非實名制手機卡,網上消費記錄顯示這些錢都被人在網上用來購買網路遊戲點卡、虛擬遊戲幣等。目前,警方已經立案,相關案情正在進一步調查之中。

●卡未離身,也沒有收到銀行的簡訊通知,帳戶內的4萬多元錢卻不翼而飛。2014年6月16日,福州的王先生登錄網銀時卻發現,帳上少了4萬多元。交易信息顯示,當天他的卡上分別產生了四筆交易,都是通過一家名為天津榮程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融寶)的第三方支付平臺,總共刷走了43740元。平時帳戶的資金變動,都會通過簡訊通知,但這次被盜刷一點兒消息沒有。王先生覺得奇怪,再查竟然發現,網銀綁定的手機號被改成一個歸屬地為海南海口的號碼。

○特別提醒

上網時不要輕易輸入個人信息

隨著網絡支付和手機支付的普及,支付的便利性大大提高了,但一些環節的安全性也會受到影響。比如通過第三方支付平臺的一些快捷支付,不再需要銀行交易密碼這個驗證環節,簡訊驗證碼成為最後的屏障。本報提醒,在一些不能確認可信任的網站上,不要輕易輸入個人的身份證信息、銀行卡號和手機號碼。

①無論何種情況,都不要把他人的手機號碼設為銀行卡的「預留手機號碼」;

②保護好自己銀行帳戶的信息,不要隨意外洩,銀行卡的存取回執單據要收藏好或者銷毀,千萬不要亂扔亂丟;

③設為銀行卡「預留手機號碼」的手機一定要妥善保管,手機收到的驗證碼簡訊要及時刪除,更換手機號碼請到銀行櫃檯變更「預留手機號碼」,手機丟失要第一時間通過客服電話臨時凍結銀行卡帳戶;

④升級銀行卡和網上支付平臺的安全等級,經常查看帳戶的動態,注意異常情況;

⑤發現遭受不法侵害,立即凍結帳戶並及時報案,同時向網上支付平臺報告,請求對不法分子的帳號進行封號;

⑥根據消費需求,將錢少量多次地存放在與網上支付平臺綁定的銀行卡帳戶上。

相關焦點

  • 男子銀行預留手機號被神秘篡改 數千元不翼而飛
    李先生通過銀行的自助查詢機查詢發現,自己這張工資卡上預留的手機號碼已經赫然變成一個陌生號碼,根本不是自己當初辦卡時所留的號碼。客服人員告訴李先生,如果開通網銀,客戶隨時可以登錄網銀更改相關信息,包括預留的手機號在內。  銀行工作人員推測:個人信息遭竊取  李先生的網銀怎麼會被無端註銷?預留的手機號不經過身份核對,怎麼就會被隨意篡改?
  • 工行儲蓄卡內十多萬不翼而飛,預留手機號卻未收到信息
    記者 李娜 實習記者 彭鑫 報導劉某的工商銀行卡內10多萬元不翼而飛,但卻沒有收到銀行的簡訊提醒,原來是預留手機號被冒名更改。最終,因籤名有明顯差別、身份證有效期不一致等,法院判決工行一支行賠償劉先生存款損失140209.98元及相關利息損失。
  • 如何查詢預留手機號?如何修改銀行預留手機號
    結果問題來了,在註冊快捷付款時銀行預留電話死活過不了,麻煩呵。首先我們可以先查詢下銀行卡的預留手機號碼,免得真是時間長了自己給記錯了。如下圖所示,真是發現銀行記錄了太多隱私,很久遠的號碼還保留著,注意看第四列櫃面預留,是否為空白,如果記錄為<是>,那很幸運,只要記一下對應的號碼,這個就是預留手機號。
  • 篡改客戶預留信息 銀行客服盜刷28萬
    篡改客戶預留信息 銀行客服盜刷28萬 2015-09-14 10:03:34,利用工作之便,他偷偷篡改了多名客戶的預留手機號,然後利用新號碼掛失補辦信用卡,拿到卡後瘋狂套現28萬元。
  • 男子工行卡11多萬被轉沒收到簡訊 預留手機號被改
    西安市民胡先生:「我接到一個客戶的電話,說給我轉了一筆款,問我收到沒,我手機裡沒有收到任何信息,所以我就在中國工商銀行的官網上進行了查詢,發現我卡內的十四萬餘額現在只剩下兩萬三。」    調取了銀行帳單,胡先生發現自己工行卡裡的錢在4月17號到4月18號被人通過支付寶、京東等第三方交易平臺分30筆轉走了十一萬九千七百元。
  • 銅川男子信合卡近10萬元不翼而飛 綁定手機號莫名被換
    王先生就近到信用社的一個網點查詢,發現他銀行卡手機網銀綁定的手機號碼已經被修改為一個遼寧本溪的聯通號碼,查詢後更是讓王先生驚出了一身冷汗。王先生:「查了以後發現,有近10萬元被分五筆在11月27號、28號兩天被轉走。」王先生說,他通過到櫃檯了解到,自己網銀的手機號被修改了。
  • 莆田:銀行卡綁定他人手機號碼 3000元存款不翼而飛
    東南網莆田6月24日訊(通訊員 黃碧清)日前,有市民前往郵儲銀行莆田城廂區支行,稱自己帳戶資金不翼而飛。該支行工作人員通過查看帳戶明細,發現該客戶近期的轉帳交易渠道均為網上銀行。但該客戶對於自己是否開通手機銀行並不太清楚。該支行工作人員據此初步判定客戶可能被騙。
  • 如何在網上修改工商銀行預留手機號
    換手機號時,除了要通知親朋好友以及同事話,修改各種個人信息不可避免。而修改在辦理網銀時的預留手機號就是其中一項。如何在網上修改銀行預留手機號呢?小編以工商銀行為例向大家介紹如何操作。首先打開瀏覽器,登陸工商銀行官網,點擊頁面上的「個人網上銀行登陸」跳出登陸頁面,輸入帳號,密碼和驗證碼,然後登陸。在網上銀行頁面中,單擊菜單欄第三行倒數第二個「客戶服務」選項。選擇左側欄中的第二項「查詢修改客戶聯絡信息」,如圖所示。在頁面中的下拉菜單中選擇「行動電話」選項,單擊查詢按鈕。單擊最後一個表格中的「修改」。
  • 一起來看看手機號換了如何修改郵政儲蓄銀行預留手機號吧!
    當舊的手機號不再使用時或需要修改銀行預留手機號時大部分的用戶都不知道該怎麼處理,下面我來教大家如何更換銀行預留手機號吧!1.如果你是修改活期帳戶餘額變動的簡訊通知業務或個人網上銀行綁定的手機號碼需要攜帶有效身份證件、銀行卡或存摺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辦理修改。
  • 銀行辦理業務預留手機號必須是自己的實名下的嗎?
    讀者問:我自己還沒有成年,去銀行辦理業務時要求預留電話號碼,那麼,是一定要用自己實名下的電話號碼,還是可以用我母親的手機號?銀行在辦理業務時要求預留手機號,只是為了業務辦理時進行核對和銀行信息聯繫的方便,至於是不是辦理者自己的手機實名號碼應該並沒有嚴格的規定,一般只是要求最好是自己的手機號碼,這樣聯繫起來方便。
  • 銀行預留「手機號」更換,本人可以不用去銀行嗎?很多人不清楚
    銀行預留「手機號」更換,本人可以不用去銀行嗎?很多人不清楚現在大部分的人手上都會有一兩張銀行卡在使用,而在開通銀行卡的時候都需要綁定一個手機號碼,方便以後使用。特別是在現在網絡時代如此的便捷,只需要一個軟體便可以進行快速的交易,所以綁定一個手機號的重要性便體現出來了,在交易的過程中如果說你沒有成功輸入手機號的上驗證碼,那麼這個時候你的交易將無法再進行下去。如果說銀行預留「手機號」更換,本人可以不用去銀行嗎?很多人不清楚。
  • 如何變更工行預留手機號?秘笈在此!
    咪麥為您整理了一些常見的需要修改手機號的場景客官請對號入座~1、我在網上買東西付款時提示「與銀行預留手機號不符」修改後等待15分鐘左右就能使用啦2、太久沒登錄手機銀行,密碼不記得了修改密碼時要用手機驗證可是註冊時的手機號已經換了還能改嗎?
  • 身份證號和銀行卡號一報 沒幾分鐘,20萬元不翼而飛
    他借了20萬元打入自己的銀行卡中,幾分鐘後,這筆錢不翼而飛。  古先生一查,有人曾使用她老婆的網絡IP位址,通過網上銀行渠道,將原本捆綁銀行卡的他的手機號改為另一個手機號,又通過這個手機號,分三次,將卡裡的20萬元轉走。  古先生回想起來,當初一個「貸款公司」要了他和老婆的身份證、新開通的建行卡卡號等信息。當時他還以為是正常手續,痛悔不已。
  • 掃了一封郵件裡的二維碼 她銀行帳戶裡近3000元不翼而飛
    圖為翁女士銀行流水顯示帳戶裡近3000元被分六次轉出。  網絡詐騙套路實在太多,一不留心可能就中招。這兩天,市民翁女士心情十分鬱悶,她掃了一封郵件裡的二維碼,自己銀行帳戶裡的近3000元不翼而飛。「郵件裡有一封邀請函,說是掃一掃二維碼就能知道會議時間和地點。
  • 國內各個銀行更改預留手機號碼方法_操作流程
    更改手機銀行手機號碼方法:1、可以通過手機銀行app,登錄個人手機銀行更改手機號碼。有些手機銀行app不支持修改,可以考慮另外兩種辦法。2、通過個人網上銀行,修改手機銀行的手機號碼。3、攜帶身份證、銀行卡到銀行櫃檯辦理手機銀行預留號碼變更業務。
  • 海口女子信用卡被盜刷6000元 疑因手機快捷支付
    南海網海口12月30日消息(南海網記者 稅博)身在教室聽課,卻收到手機簡訊,告知其「銀行信用卡已在網上消費2540元」,吳小姐先是一驚,而後立馬意識到自己的信用卡有可能被盜刷了。今天,吳小姐告訴南海網記者,她曾了解過身份信息洩露、信用卡被盜刷的事情,但沒想到這種事也發生在了自己的身上。
  • 銀行卡餘額憑空消失,「張張嘴,點點頭」37000元就不見了
    銀行卡內餘額憑空消失,明明沒有取過錢,可錢為什麼不見了呢?近日,吳大爺趕到雲和縣城北派出所向警方求助,稱自己的銀行卡上有原本5萬元,但現在只剩下了1.3萬元,剩下的錢不翼而飛。這5萬元是吳大爺辛苦了一年的血汗錢,這一年來他省吃儉用,只為了存點錢打算春節期間回老家買年貨,可就在檢查銀行帳戶的時候,發現少了3.7萬元,吳大爺心急如焚。警方查看了吳大爺的銀行交易記錄,發現這筆錢被分批次的轉入一個微信帳戶,而吳大爺根本不會微信轉帳,這錢怎麼就到了別人的帳戶呢?經過調查,警方最終確定嫌疑人是吳大爺朝夕相處的工友唐某,與吳大爺在同一鋼鐵車間的工人。
  • 信用卡預留手機換號:9家即刻生效浦發需3天
    圖說:中新網金融頻道對13家銀行的信用卡預留手機號碼更換流程進行調查,9家銀行可以當即更新生效,另外3家延時生效。中國銀行、招商銀行、浦發銀行,分別為電話審核通過後5小時、次日24點和三天。光大銀行流程略微繁瑣,只能持信用卡及身份證去網點辦理,無法通過客服電話更改。  如今的年輕人,受花樣繁多的營銷影響,在幾大運營商之間更換手機號頻繁起來。由於眾多網絡信用消費都與手機捆綁,導致很多人在更換手機號後,會有很多後續的事情需要去處理。
  • 善良司法:不翼而飛的手機,莫名其妙的微信紅包
    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吳亞東 通訊員 蘭燕 王凱樂2019年12月8日21時,正在電動車店維修間幹活的被害人鄭某某發現自己放在桌面上的一部手機不翼而飛。「我手機有屏保密碼,裡面的錢應該不會丟吧。」心大的鄭某某既沒有第一時間去補卡也沒有立即凍結自己的支付寶、微信、手機銀行等軟體。
  • 微信和支付寶綁定銀行卡時,總提示與預留手機號不符是怎麼回事?
    銀行預留的手機號是對的,但在微信和支付寶綁卡時總提示與預留手機號不符是怎麼回事?這種情況下,不用懷疑,絕對就是你預留銀行的手機號碼與目前使用手機號碼不一致所導致的,最簡單的驗證方法就是直接跑一趟銀行的櫃面核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