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20日,由山東省高校教務與教學管理學會主辦,山東大學承辦的2020年山東省高校課程思政建設研討會在濟南召開。山東大學校長樊麗明、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長徐青森、山東省教育廳副廳長白皓,山東大學黨委副書記張永兵、副校長吳臻等出席會議。
白皓在致辭中表示,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陣地,在課程思政建設過程中應切實做到整體設計,提升課程教學的規範性;應依託學校教研平臺,匯聚課程思政資源;應創新工作開展思路,發揮好示範引領作用;應打造課程思政品牌,創新課程育人氛圍。下一步,應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共同發力,系統推進課程思政工作,爭取產出高水平建設成果。
徐青森在講話中指出,課程思政建設要注重「六個把握」,即把握課程思政的意義、把握課程思政的基本內涵、把握課程思政的方法路徑、把握課程思政建設分類推進的要求、把握課程思政的關鍵——教師、把握推進課程思政建設的基本方法。他強調,各高校要結合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將中央和教育部精神落地落實。
隨後,會議舉辦了「山東大學——新華網課程思政教學研究中心」籤約揭牌儀式。山東大學本科生院院長劉傳勇和新華網教育事業中心運營總監徐晶代表雙方在協議上簽字。樊麗明和新華網黨委常委、副總裁申江嬰為中心揭牌。申江嬰代表新華網致辭,表示將全面服務高校的課程思政建設和經驗推廣;張永兵代表山東大學致辭,表示山東大學承擔著文化引領的重要職責,今後將加強與新華網的合作,共同推動山東省課程思政建設走在前列,發揮示範。
會上,樊麗明、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齊魯工業大學副校長曹茂永、上海交通大學宣傳部副部長陳華棟、清華大學於歆傑教授、山東大學李賽強教授、湖南大學化學化工學院黨委書記王玉枝、山東大學藥學院郭秀麗教授、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沙風副教授和山東大學土建與水利工程學院宋娟副教授分別作報告。
樊麗明以「課程思政——共識·設計·行動」為題介紹了山東大學明確課程思政建設總體指導思想、構建六大體系、實施九項舉措、打造五個一批,加強研究和思想引領,推進部門協同聯動,促進課程思政建設走深走實的做法;以及學校加強研究實現思想引領、廣泛培訓全面提升能力、全面推進建設落地落實、選樹典型發揮示範輻射等建設經驗。
她強調,教師是課程思政的「主力軍」,專業課程是「主戰場」,專業課堂是「主渠道」,抓好課程思政建設,必須落實「四個堅持」,即堅持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價值塑造三者融合;堅持完善體系,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堅持分類推進,把握課程思政建設的重點內容;堅持健全機制,提高教師課程思政的意識和能力。
徐雷作了題為「專業不減量,育人提質量——『三全育人』整體格局下的復旦大學課程思政建設」的報告,分享了復旦大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經驗,通過典型案例介紹了復旦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特色做法和下一步的工作思路。曹茂永以「關於課程思政的幾點思考和齊魯工業大學工作實踐」為題,對課程思政的內涵和建設路徑進行了分析,介紹了齊魯工業大學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工作體系和階段性成果以及山東省課程思政研究立項申請情況。
其他幾位報告人分別從學校和部門層面、學院層面、基礎教學組織層面和教師個人層面,結合自己的研究和工作經驗,就如何做好理論研究、教師教學發展、案例建設和教學設計與落實分享了經驗和體會。會議分別由吳臻,山東省高校教務與教學管理學會理事長喬衛國,劉傳勇和山東大學本科生院副院長姜兆亮主持。劉傳勇對會議進行了總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