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寧波市「新時代好少年」頒獎儀式。 記者 崔引 攝
每天下午3點半過後,小學生陸續放學,而此時雙職工家長還在上班,於是孩子們走進「四點鐘學校」,開啟課後社區託管模式。他們或學習經典誦讀、優秀童謠等,或做起家庭作業,或跟著老師學習繪畫、陶藝、體操等,讓課後生活更加充實。「四點鐘學校」僅僅是寧波市關心關愛未成年人健康成長的一個縮影。
● 提升校園周邊環境
確保校園周邊200米無經營性娛樂場所
上下學最堵點、「五毛零食」、雷射筆……這些熱點詞,曾是學校周邊的「標籤」。不過,如今在寧波的校園周邊,已很難看到這些。
校園周邊200米內,必須確保無經營性網吧、遊戲廳、歌舞廳、卡拉OK廳等娛樂場所,為學生們創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這是寧波市在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工作中,堅持不懈在抓的。
市文明辦協調有關部門開展了專項測評,對網吧、校園周邊環境秩序、校外培訓機構、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中心等做了專項整治,推動有關部門整改落地。
● 立德樹人
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立德才能樹人,「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是我們時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為了培育品德高尚、富有理想、文明有禮、快樂健康、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寧波人,寧波市開展了2020年「爭做新時代好少年」學習宣傳活動。
歷經3個月,共評選出市級「新時代好少年」40名,鼓勵他們做好引領帶動作用,成為身邊同齡人可親、可近、可學的榜樣。
今年,寧波的各所中小學內,還多了不少「席地而坐」區。
在鄞州區王隘路149號的鎮安小學文昌圖書室內,擺放整齊的桌椅、擦得鋥亮的地板,給學生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在江北區慈城中心小學,設置了流動「書吧」,讓孩子們處處都能坐下來看書……
「相信在這樣的環境中,更能激勵學生們好好學習,通過立德樹人,培育人才。」市文明辦相關負責人表示。
● 豐富活動陣地
確保年內市級文明校園創成率達50%以上
文明校園也是寧波市一塊「金字招牌」。今年寧波市評選公布了第三批79所文明校園,啟動了第四批文明校園選樹活動,確保年內市級文明校園創成率達50%以上。
不過,並不是評上了文明校園就萬事大吉,寧波市還開展了全市329所市級文明校園「回頭看」,對未達標的學校,給予摘牌。
這是在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過程中實施活動陣地提升行動的一個縮影。
此外,寧波市還推出了「聽見校園文明力量」文明校園校長專訪活動;加大鄉村學校少年宮、活動課程開發;推進暑期「春泥計劃」、假日學校開設。在不斷探索中,豐富未成年人的活動陣地。
● 薰陶傳統文化
經典誦讀、戲曲、書法、傳統體育進校園
傳統文化的薰陶行動同樣必不可少。早上有晨讀,上課有誦讀,每所學校根據學生年齡特點,利用100多個經典誦讀校本教材開展經典誦讀進校園活動。
「誦讀只是一部分內容,還有戲曲、書法、傳統體育進校園活動,以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鎮安小學校長顧秋紅告訴記者。
端午、中秋等傳統節日期間,「我們的節日」主題實踐活動精彩紛呈,非遺民俗傳承、節日小報編寫、節日禮物製作等線上線下活動同步開展,在孩子們幼小的心靈中,埋下傳統文化、家國情懷的種子。
● 關愛特殊群體
開展暑期「小候鳥」關愛行動等多項活動
今年寧波市舉辦了百場「陽光心靈 快樂成長」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宣講活動。宣講現場,專業老師結合未成年人可能出現的焦慮、不安等情緒,總結了幾種可以疏導焦慮的方法,給大家提供借鑑。
在特殊未成年人群體的關愛方面,寧波市也一直不遺餘力。啟動了「童心『抗疫』 同愛『家園』」暑期「小候鳥」關愛行動,近300名從全國各地到寧波過暑假的外來務工人員子女紛紛「打卡」三大板塊、七場分站活動,豐富了假期生活。寧波市還組織開展了「守護童年」暑期牽手共成長、「把愛帶回家」寒假關愛等行動,全方位關愛服務困難兒童群體;積極開展農村地區困難留守兒童幫扶關愛活動等。記者 朱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