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眼全球SaaS行業,Zoho就是那頭紫色的奶牛。『紫色奶牛』思維是指一種與眾不同的風格、特色和優勢的思維方式。」卓豪(ZOHO)中國區營運長夏海峰接受中國軟體網採訪時喜歡打比方,從他的語氣中,總能感受到自信滿滿。
Zoho One要做Number one
Zoho One於2017年首次面世,是一整套企業管理軟體,目前提供45款強大且深度整合的SaaS軟體,滿足企業從辦公到協作、從CRM客戶管理到人才管理的所有需求,滿足企業運營所需。
推出Zoho One,主要考慮到廣大企業數位化轉型的需要。從信息化升級到數位化,中國企業摸索了很長時間,通常嘗試某一方面的數位化轉型,比如客戶數位化轉型,營銷數位化轉型,HR數位化轉型等。數位化轉型是現代企業的核心發展戰略,據夏海峰的觀察,企業數位化建設表現出兩大趨勢:一是全面的數位化轉型,「落實企業的發展戰略,它的營銷端、客服端,包括後端的人力,財務,IT等,每一個部分同時進行數位化轉型。」二是數位化轉型越來越強調敏捷。數位化轉型已經提了很多年,進展較慢,有固有系統和人的觀念束縛等原因。近兩年,隨著雲化、SaaS化、低代碼解決方案的問世,更加速了企業數位化轉型,而且速度越來越快。
暢通企業與外部的信息孤島,打破企業內部的數據壁壘,一直是企業數位化轉型過程中待解的難題,正如Zoho首席發言人Raju Vegesna所言:「現在企業級SaaS軟體廠商提供的產品都比較單一,企業需要從不同的供應商採購所需的各種軟體,不僅疊加成本高昂,而且產品之間的集成非常困難,員工使用起來也很不方便。Zoho One的出現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無論是價格,還是價值,Zoho One都有巨大的優勢。」
1. 45款應用互聯互通
Zoho one是一個涵蓋SaaS行業所有細分應用的系統,包含了市場、營銷、財務、項目協作等多個套件。除此它還是一個互聯互通、生態化的系統,通過底層的資料庫來實現所有應用之間的互聯互通。夏海峰表示,「如果你採購某家的CRM軟體,採購另一家的HR系統,這兩個系統的數據是隔離的,Zoho One不存在這個問題,它所有數據是一體化的,數據流可以在內部按需調動,因為這些數據都在Zoho的底層,這也是雲計算的優勢所在。」
2. 高性價比
目前很多提供商利用API接口方式解決數據的互聯互通,意味著成本和時間的提高,非常不划算。提到控制成本,Zoho One具有很高的性價比。用戶可以通過一個帳號使用Zoho One中所有的應用,所有業務集中整合在一個平臺上,價格無其他費用,一個技術支持團隊可為客戶提供所有的業務服務,而這種應用和數據層面的打通,正是企業數位化轉型必不可少的前提與基礎。假如沒有功能整合,一個企業就要分別採購很多款應用,算到人均員工成本必然增加。
夏海峰打比方說,Zoho One類似自助餐券,能按需按量提供服務,通常員工並不需要使用所有應用,比如銷售人員,只需要使用企業郵箱、CRM系統等,不需要財務、在線客服等應用。研發團隊需要項目管理,低代碼平臺,其它應用則不需要。這些功能集成起來後,性價比就很高,而別的供應商很難做到以同樣的價格提供40多種服務。
3. 隨時擴容,滿足企業成長所需
Zoho One還有一個優勢就是,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能夠及時擴容,不需考慮IT基礎設施和系統的擴展性。一般中小企業不會全部使用Zoho One提供的40多款應用,對於初創小微企業,一個網站、郵箱、客戶管理就能滿足需求;隨著規模擴大、員工增多,就會用到HR、BI系統,夏海峰說「我們能做到隨時擴充,包括Zoho未來的應用也將會納入這個系統中,為用戶提供更多的價值。」
不久前,洞見2021 · 中國企業服務年會上,Zoho旗下拳頭產品 - Zoho One榮膺「2020中國企業管理雲平臺年度卓越產品獎」。
「作為2020中國企業管理雲平臺年度卓越產品,Zoho One秉承輕量級、高效率、低代碼的原則,依託AI人工智慧與BI商業智能分析技術,幫助企業實現『雲原生』。其雲端服務的特性,讓企業無需任何硬體投入,按需付費,永遠使用『最適合的版本』。豐富的SaaS應用具有高擴展性,可以像樂高積木一樣拆解組合,開箱即用,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的『科學之選』。」
或許,這段話說明了獲獎的原因吧。如果說Zoho One是企業能夠根據自身需求定製的「科學之選」,那CRM就是企業定製的首要之選。
CRM:人無我有,人有我精,人精我絕
「Zoho One是獨特的產品,也是代表和承載了Zoho的願景,企業的雲端作業系統。」說這句話時,夏海峰底氣十足。
Zoho從成立到現在,堅持不融資不收購,靠自有資金驅動發展,正是其獨特的經營理念,使得Zoho產品的廣度和深度在SaaS行業遙遙領先。「Zoho是一家是技術型產品導向的公司,不是營銷導向的。」夏海峰說,現在很多SaaS公司走營銷路線,Zoho 80%的員工是產品研發人員,而一般的公司研發人員配比不超過20%。
夏海峰一直強調持續打磨產品的重要性,CRM就是「十年磨一劍」的核心產品。
CRM在整個系統中是基礎應用,幾乎每家供應商都有自己的CRM,產品同質化的問題非常突出。未來,CRM的深度應用有待發掘,企業不再滿足於CRM的記錄能力,其強大的分析能力、預測能力、管理能力、數據整合能力、自動化能力等,將會是各家提供商競爭的方向。
CRM的深度應用主要體現在以下4個方面:基於業務數據的統計分析預測未來業務,為調整業務決策提供參考;充分利用已經積累起來的客戶數據,為深入挖掘更多銷售機會提供基礎數據;通盤梳理跨多個部門業務的流程,為突破單一部門,從整體提升管理效率;及時響應多渠道客戶信息整合和客戶觸點,以適應後疫情時代的競爭需要。
Zoho One體系有兩個中心,一個是CRM為代表的客戶為中心,一個是HR為代表的內部員工賦能為中心。用馬雲的話說,公司招攬到優秀員工,就不需要擔心客戶了,因為員工會發展客戶。Zoho在全球有6000多萬客戶,夏海峰發現,CRM能夠讓客戶滿意標準是不僅解決能夠解決客戶的痛點,而且能夠為客戶帶來驚喜。滿足客戶現在和未來的需求,靈活性很重要,就意味著CRM要具備不斷更新迭代的能力。客戶都有發展壯大的雄心壯志,在選擇CRM時候,通常會考慮長遠需要。當公司發展達到一定的規模,客戶和員工兩個中心會有緊密聯繫的傾向,二者間如何建立連接,需要技術、數位化的手段來支撐。總結起來,CRM要滿足公司未來的需求,滿足客戶與員工連接的需求。
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在未來,市場競爭不再只是企業之間的較量,更是平臺之間的較量,甚至是行業生態圈之間的較量。隨著SaaS企業不斷地跨界聯合,將形成各自的行業生態系統。「紫色奶牛」思維的更高境界就是超越競爭,打造多方共贏的生態圈。
從內部生態來看,Zoho有豐富的應用,內部可以互聯互通,基於做通用平臺的定位,會繼續保持產品的廣度。雖然提供40多款應用,覆蓋各個方面,但是不會僅限於此,Zoho會根據客戶需求不斷增加新的應用。同時,並不是品類繁多就不能深入各個領域,Zoho開發的每一個應用少則三五年,多則十幾年時間,這些都是不斷迭代的歷史,也是持續打造產品生態的過程。另外,除了打造良好的生態,還要實現產品無縫地整合。現在產品之間的集成,還不是最優的,最優的產品集成是形成無感的用戶體驗,讓用戶感覺不到從一個應用跳到另一個應用。
就外部生態而言,致力於打通產品的上下遊。比如買房,除了房子本身的戶型外,要更多考慮周邊的配套設施,有沒有學校,有沒有醫院,未來需要考慮這些東西。
Zoho有自己的應用商店(Marketplace),商店會納入第三方的應用,甚至競爭對手也不排斥,比如在Zoho應用商店中,都可以找到Salesforce、Microsoft Dynamics與Zoho BI工具集成的插件,用戶可以非常方便地運用到自己的系統中。
同時,Zoho做通用平臺,涉及到垂直解決方案時,發展合作夥伴基於Zoho構建自己的產品,比如教育培訓、旅行社、房地產、建築、醫療、保險等行業CRM。
一句話,Zoho的生態用戶可以藉助Zoho平臺構建自己的產品和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