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誰的比較奇葩

2021-01-08 筆寫趣史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愛好,就算古代的皇帝也不例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除了做皇帝,古代君王還有哪些愛好,其中誰的愛好比較奇葩。我們先來看一些比較正常的愛好。

琴棋書畫

歷史上有才的皇帝很多,比如南唐後主李煜,許多人都說,如果他不做皇帝,一定是位非常出色的詞人。不過要是李煜沒有經歷過國破家亡,他也許就寫不出那麼多含意深沉的詞出來了。

除了李煜之外,宋徽宗趙佶也很有才,他在書法、繪畫、詩詞方面都很有造詣。他獨創的「瘦金體」,瘦挺爽利,側鋒如蘭竹,更是獨步天下。可惜,宋徽宗是在文學方面成就極高,卻不是個合格的皇帝。

至於棋藝方面,唐肅宗李亨,就十分熱衷於象棋。他熱衷到什麼程度呢?就連在前線打仗時,他也不忘象棋。面對堆積如山的軍情,唐肅宗都置之不理,卻整日不忘要下棋。

戲曲迷

熱衷於戲曲,這一愛好也比較正常,畢竟古代沒多少消遣方式,戲曲就是深受大眾喜愛的一種。就好比讓人恨之入骨的秦二世胡亥,他就是個十足的戲曲迷。他登基之後,將政事交給趙高打理,自己整天就顧著看戲。不過也因此,秦二世命人在古戲上將曲譜配管弦樂,成為有情節的戲曲,這便是「秦腔」的前身,這一點秦二世還是有貢獻的。

要說起痴迷戲曲,就少不了唐玄宗李隆基。楊貴妃就是因為擅長歌舞,通曉音律,才深受唐玄宗寵愛。他登基之後,在宮中設教坊,專門培養戲曲演員,被稱為「梨園」,因此後世皆將戲班稱為「梨園」。唐玄宗自身也擅長作曲,作有《霓裳羽衣曲》、《小破陣樂》、《春光好》等等。

清朝的乾隆皇帝,也十分喜歡看戲。他在南巡時,在當地聽了戲久久不能忘懷,於是回京後,就將蘇、皖名伶召入京城,成為四大徽班入京的開始。乾隆為了更好地看戲,還下令在圓明園,修建了一座巨大的戲臺。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相比之下,較為特別的一些愛好。

做生意

皇帝貴為九五之尊,全天下都是他的,自然不需要做什麼生意。可正因為如此,有的皇帝就非常想體驗一下。比如漢靈帝劉宏,他就在宮中開設小鋪,自己穿上商人的服裝,讓宮女扮成商販,自己監督她們賣東西。

同樣,明朝的正德皇帝朱厚照,也有這樣的愛好。他讓宮女、太監扮成商販和買主,還叮囑他們一定要發生矛盾,再派別的太監出面調停,以此取樂。

養貓

養貓在現代看來,是再正常不過的愛好了,筆者之所以說他相對較為特別,是因為歷史上身為「貓奴」的皇帝,還是很「稀有」的。明朝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他曾下令同時廷杖一百三十四人,其中十六人當場死亡。如此讓人畏懼的皇帝,卻沒想到他竟然是貓奴。

他養了一隻叫「霜眉」的捲毛貓,對其愛如珍寶。後來霜眉死了,嘉靖帝十分傷心,甚至命令大臣為霜眉寫祭文。有一個叫袁煒的人,因為祭文寫得好,還被嘉靖帝提拔為禮部尚書,補入內閣。之後,嘉靖帝下令將霜眉埋在萬歲山北麓,並題碑「虯龍冢」。

鬥蟋蟀

宋度宗被稱為「蟋蟀皇帝」,是因為在南宋末年,蒙古和金國都對其虎視眈眈,南宋與雙方對戰也接連失敗。在這種情況下,宋度宗一點都不著急,反而整天和宮女、太監鬥蟋蟀玩,還說這就是軍國大事。

還有明宣宗朱瞻基,他也是喜好鬥蟋蟀,因為蟋蟀也被稱為「促織」,因此朱瞻基又有「促織天子」之稱。《明朝小史》中記載:

「帝酷好促織之戲,遣取之江南,其價騰貴,至十數金。」

當木匠

說起愛好當木匠,相信大家也已經想到,就是明朝的天啟皇帝朱由校。他在位時寵信宦官魏忠賢,將朝政大事交給魏忠賢打理,自己就整天忙著他的木工活。他很煩做木工時有人來打擾,魏忠賢深知這一點,所以專門挑這時候來奏事,而朱由校總是回應說:

「朕已悉矣,汝輩好為之。」

不過,朱由校在做木匠方面,還別有一番成就。他心靈手巧,不管是刀鋸斧鑿,還是丹青髹漆之類的木匠活,全部都難不倒他。而他手造的漆器、床、梳匣等,均裝飾五彩,精巧絕倫,出人意料。

說完這些正常的,和相對較為特別的愛好,最後我們就要說說,最為奇葩的一些愛好了,看看都有哪些皇帝。

半夜嚇人

正所謂「人嚇人,嚇死人」,五代十國的前蜀後主王珩,就有嚇人的愛好。他常常在半夜,裝扮稱野獸,去驚嚇後宮嬪妃。有的妃子膽子小,就這樣被他給活活嚇死了。可看到自己的嬪妃被嚇死,王珩不但毫不在意,反而認為十分好玩。也真是心疼他的嬪妃們,看來要做皇帝的嬪妃,還必須要膽子大。

當盜匪

一個好好的皇帝,偏偏喜歡當盜匪,這個人就是五代時期南平國君主高從誨。他特別喜歡扮成強盜,搶誰呢?專門去打劫過路的使節,他會先款待使者,然後掠奪財物。成功之後,如果對方加以款待或讚賞,他便會將財物歸還。高從誨以此為樂,卻不知各國知道他的行為後,都將他稱為「高無賴」。

可見,皇帝也是人,他們也有各自的愛好。不過有愛好很正常,皇帝日理萬機,有的愛好可以令人陶冶情操,或是鍛鍊身體,益處良多。可有的皇帝愛好不僅奇葩,還因此誤國誤民,最終害了自己,丟了江山,還落得個遺臭萬年,這又何苦呢?

(參考文獻《舊唐書》《羯鼓錄》《明朝小史》《萬曆野獲編》等)

相關焦點

  • 這幾個明朝皇帝的愛好真是奇葩,越看越搞笑,你知道的有哪些?
    在古代普通人看來,皇帝太遙遠,類似於天上神仙的那種存在,然而事實上,皇帝也是人,也跟平常人一樣,有自己的愛好。今天我們就要說到明朝皇帝的奇葩愛好,你知道的有哪些呢?上位的奇葩愛好,竟然害得底下人沒了命。第二個說的皇帝,就是明嘉靖皇帝,他統治明朝長達45年,是明朝實際掌權時間最長的皇帝。他的奇葩愛好是什麼呢?痴迷修道!現在我們很多人喜歡看修真玄幻小說,沒想到吧,人家嘉靖提前幾百年就幹這個事情了,而且是身體力行的去做。
  • 「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明朝,為什麼好皇帝這麼少呢?
    就是這麼一個王朝,在歷史記載中聖明的君王卻寥寥無幾,而奇葩的皇帝卻一堆堆。仿造的明朝寶船除了上面兩位暴君外,皇帝朱高熾因為肥胖,連走路都不能自理。由於身體原因,朱高熾僅在位十個月,就粹死了。嘉靖帝朱厚熜,他最喜歡的事情就是煉丹,不過他還有一手好書法。明穆宗朱載垕,如果說他是歷史上最好色的皇帝,一點兒都不為過。朱載垕特別好色,他為滿足自己的欲望,經常服用春藥。朱載垕曾因縱慾過度,導致頭暈眼花手打顫。萬曆皇帝更是奇葩,他作為一個皇帝竟然能三十年不上朝。
  • 宋徽宗是如何當上皇帝的,除了書畫還有什麼愛好
    宋徽宗怎麼當上皇帝的宋哲宗25歲就去世了,當時他沒有子嗣,根據當時父死子承,兄終弟繼的皇位繼承制,下一任皇帝只能從他兄弟之中選擇。宋神宗總共有十四個兒子,但在宋哲宗駕崩之前,有八位皇子已經死了,而宋徽宗在此時受到了垂簾聽政的向太后的賞識,於是便成為了皇帝。宋徽宗趙佶自幼就愛學習詩文,才華出眾。
  • 古代皇帝中,哪些比較善於用人,領導者從中能獲得哪些啟發?
    所以,一個繁榮的歷史時期,或者一家好的公司,都是皇帝或者帶頭人會用人的結果。鄙人以為,一個好的領導在用人上主要有如下三點啟示:識人用人一個領導者,最厲害的不是什麼方面都懂,而是知道哪個人可以充分勝任哪個崗位。
  • 古代的皇帝,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又是怎麼形成的這個稱呼?
    任何制度,凡先前的總是比較粗疏,而後起的就可以更加周到。——亞里斯多德古代的各種制度,雖然在不斷的更新和改進,但不得不說,陳舊的制度,正是奠定新制度的基本。也可以說,陳舊的制度,新制度的粗略雛形。就好比古代的君王制度,人類有了文明發展之後,就開始流行了,最開始的是三皇五帝,這三皇五帝中的三皇,則分別是:天皇氏,地皇氏,人皇氏,這部分歷史有些摻雜神話了,不過,也是存在的。直到後續的五帝,也有著一定的神話色彩,運用了五行劃分,分別為:東方青帝,南方赤帝,中央皇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
  • 同樣的爵位,皇帝兒子碰見皇帝兄弟,應當誰給誰行禮?
    對於中國古代的封建王朝,可能大家都在影視作品裡了解得差不多了,雖然大都都是虛構的,但是還是有一部分是切合歷史實際。不如在皇家生活中,都是先君臣,後父子,皇帝的地位是至高無上的,誰見到皇帝都要行禮,除了黃太后——皇帝的母親,就算是皇帝的哥哥也是要行跪拜之禮的。
  • 歷史冷知識:在中國古代,有哪些有趣奇葩的封號?
    古代封號一般是以地名、官名、榮耀等來彰顯被封之人的顯赫身份,比如白起的武安君、霍去病的冠軍侯、諸葛亮的武侯等等。但在歷史上,確實有一些非常奇葩的封號,讓人一聽就知道這個人的封號背後大有故事,以史為鑑之前寫過漢高祖劉邦的故事,這次接著聊漢高祖建國後封過的兩個奇葩封號。
  • 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為何這四人卻會被餓死
    在古代,別說戰亂時期了,就算是和平時期,也時常出現有人餓死的情況。不過這種情況,都發生在老百姓身上。古代君王高高在上,衣食無憂,要說他們被餓死,恐怕沒什麼人肯相信。不過歷史上,還真有四位君王被餓死。既然是高高在上的君王,為何這四人還會被餓死呢?
  • 為什麼古代皇帝都愛吃海參?答案在這裡!
    海參在古代是十分珍貴的食材,是作為皇家貢品被進獻給王公貴族的食物,普通百姓難得一見。它與人參、燕窩、魚翅等高級食材齊名,被譽為海味八珍之一,老話說「物以稀為貴」,海參一直受到歷代貴族們的偏愛。傳說自秦始皇時期開始,君王便命令尋找長生不老藥的官員們走遍天涯海角,去尋找那一樣永葆青春的美味食材。
  • 古代皇帝最愛什麼類型的女人?除了年輕漂亮,還有3點很關鍵
    中國古代幾千年歷史,王朝不斷更替,光產生的皇帝就有幾百位,而每位皇帝享盡榮華富貴,而且後宮佳麗三千人,妻天下之妻。但是,從古代歷史來看,皇帝真正喜歡的女人並不多,那麼按照當時的標準,皇帝到底喜歡什麼類型的女人呢?首先,年輕漂亮。
  • 古代是嫡長子繼承制,可為何他們即位後,卻很少出傑出君王
    古代講究嫡長子繼承制,嫡子一生下來,就確立了在家族中的地位。他們受到長輩的關注會更多,得到的東西會更好,將來還能繼承家業。特別在皇室,嫡長子就擁有繼承皇位的優先權。這一點,在明朝表現得淋漓盡致。當然,分封藩王還有多種目的,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總之,朱元璋在培養嫡長子這件事上,可謂是不遺餘力。可惜的是,他費盡心思培養出來的繼承人,卻早早就去世了。像朱元璋這種,對嫡長子額外上心的皇帝,還有很多。這些嫡長子備受關注,從小學習文治武功,可為何他們即位後,卻很少出現傑出的君王?
  • 古代君王自稱「朕、孤、寡人」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我們國家關於皇帝的自稱有很多種,比如說「朕、孤、寡人」都是君王用來自稱的。這些都是什麼意思,是怎麼來的,為什麼偏偏就要這麼叫,這裡面是有歷史有故事的。秦始皇作為中國的第一個皇帝,他除了統一文字統一貨幣度量衡等等之外,秦始皇對中國歷史的影響一隻傳到了今天。其中一個就包括把皇帝的稱謂定下來了。「寡人」和「孤」這兩個稱謂其實是沒有特別切實的說法,很多人說這是因為君王覺得自己的道德和才能不配是天子,是一種自謙的說法。
  • 和珅有兩大愛好,都是古代官場的傳統,任誰都不能免俗
    要說起古代的貪官,人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和珅,確實和珅實在是太有名了,這得益於影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在歷史中,和珅應該不算是貪的最多的人,但絕對是貪官中最有名的人,能做到這點也算是「青史留名」了。 說起和珅的兩大愛好,第一愛好肯定就愛錢了,要不他貪這麼多錢幹什麼呢?
  • 古代皇帝第1次都給了誰?並非皇后和嬪妃,而是這兩類人
    我們大家都知道皇帝所居住的場所是皇宮,在皇宮中伺候皇帝的人大部分都是一些太監和宮女,除此之外就是後宮中的嬪妃了。而皇帝之所以會有著眾多的後宮嬪妃,也不過是為了滿足自己的美色罷了,除此之外最為重要的就是傳宗接代了。而在古代的時候,皇帝傳宗接代的問題是非常重視的,所以說就會有專門的人去教皇帝一些男女之間的事情。那麼就因此讓許多人心中都產生了這樣一個疑惑,有時候高高在上的皇帝的第1次都是給了誰呢?
  • 古代皇帝的生理啟蒙老師,在教完皇帝後,她們的下場究竟是怎樣的
    在說起古代的時候,人們最先想到的就是皇帝的三宮六院以及七十二妃了,相信現在有很多男人都特別羨慕古代皇帝那後宮佳麗三千的嬪妃們,還有那專門伺候他們的宮女與太監們,這樣的生活誰不想要的,自己不用動手,動動嘴就能夠讓下人忙得團團轉。他們擁有著至高無上的權力,任何東西都能夠隨意挑選,稀世珍寶甚至是美人那都只不過是一句話的事情。總的來說,皇帝的生活簡直就像是神仙般的生活,沒有人不羨慕的。
  • 為啥當皇帝都活不久,除了白天上班「處理公務」,還有這事都愛做
    為啥當皇帝都活不久,除了白天上班「處理公務」,還有這事都愛做隨著近幾年穿越劇的流行,很多人都對穿越充滿興趣,而對於很多人來說,最想做的事就是穿越到古代當一下皇帝享受一下天下最大的主的奢侈生活。但實際上,古代擁有無上權力和享受的皇帝,卻基本上都不長命,除了幾個比較長命的皇帝外,古代皇帝很多都是三十幾歲的年齡就走到生命的盡頭了。本來能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享受最好的生活,不是應該過得很好嗎。為為啥當皇帝都活不久?
  • 奇葩說:在古代,皇帝取暖都是依靠女人的身體,長見識了
    進入冬季,我們身邊的取暖設備越來越多,但是在古代沒有這些設備,他們都是怎麼過來的?眾所周知,谷底啊皇帝為了取暖都興建很多的宮殿,例如建椒房、修暖閣、鋪火道、燒火爐、穿貂裘、吃火鍋,但是也是有些稍有的皇帝想到用女人的取暖的,這方法真是無恥至極一、最荒唐的取暖手段:妓圍禦寒「寄語長安眾年少,妓圍不似獵圍豪。」此詩句出自南宋著名詞人陸遊的筆下,詩中提到了「妓圍」一詞其實是古人的一種群暖方法。
  • 奇葩朝代:當「奴才」光榮,稱「臣」顯得生分,皇帝就喜歡奴才
    在注重尊嚴的現代社會,很明顯這是貶義詞,誰會這麼自我貶低呢?同樣在古代很長時間,有「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英雄氣節,也有「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家國尊嚴,誰又會如此犯賤呢?然而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什麼不可能,一個存在近300年的王朝就如此,滿朝文武以「奴才」為榮,以當「奴才」為傲,我是「奴才」我快樂……此等奇葩王朝即為著名的大清帝國。
  • 明朝皇帝誰比較正常?
    我們發現,明朝歷代帝王,每位都個性鮮明,與眾不同,甚至稱得上「奇葩」一、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年號:洪武,1368年-1398年在位。布衣天子、和尚皇帝,開國之君,享年70歲,在位30年,也是明朝壽命最長的皇帝。
  • 「道長當皇帝」?「木匠作天子」?淺談大明王朝的奇葩皇帝們!
    明代,無漢之外戚、唐之藩鎮、宋之歲幣,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清朝康熙皇帝對明太祖評價為「治隆唐宋」,《明史》評價明成祖為「遠邁漢唐」。剩下中間的那幾位皇帝,比如仁宗,宣宗等基本都算是守成之君吧,以下為大家列舉奇葩的幾位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