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湖北少年龔偉懷揣著當信息或者電氣工程師的夢想,被錄取到了交大合校後第一屆臨床醫學(本碩連讀)專業。前兩三年,這個高中時優秀的理科生被磚頭厚的醫學教材、背不完的專業知識點,壓得有點透不過氣來。到了上動物實驗課,龔偉突然看到未來職業大門縫裡透給自己的一束光:就像之前做過一樣,第一次給狗做盲腸實驗手術,龔偉就可以做漂亮的「荷包」縫合,打均實可靠的結。大學七畢業後,他留在了西安交大二附院的小兒外科。
在這裡,龔偉總有接診不完的病人和做不完的手術。每逢手術日,連著做十幾臺手術,早八點到晚九十點也是常有的事。在這裡,龔偉體會著小兒外科獨有的責任感和成就感。今年是龔偉晉升為副主任醫師後的第二年,他正卯足了勁和老師吳宣林在小兒泌尿外科專業上深入鑽研。就在他向著自己的專業小目標前進時,傳來選派陝西省第六批組團式援藏醫療隊小兒外科隊員的通知,他決定報名。
8月份,龔偉隨隊來到了阿里地區。阿里空氣含氧量僅有海平面的50%左右,缺氧、低氣壓、強輻射、極度乾燥。最讓龔偉吃不消的是,之前的頭疼病加重,吃點止疼藥,在工作中適應,在適應中工作。
在阿里開展小兒外科工作,龔偉琢磨著利用和改造手頭現有的器械和設備,帶著阿里地區醫院的同事不斷學習,成功開展了阿里地區第一例小兒單孔腹腔鏡闌尾切除術、第一例小兒單孔腹腔鏡疝修補術、第一例早產低體重兒腹腔鏡疝修補術,甚至遇上了在西安都沒有處理過的特殊病例。
來了阿里,龔偉是握得了手術刀的專才,還得是拿得了聽診器的全才。不僅小兒外科,阿里地區醫院小兒內科和新生兒科的日常工作,他都得負責。阿里的兒科病人中,新生兒多,早產兒多。有在西安處理兒科病患的日常經驗,有西安小兒內科、新生兒科的同事做後盾。龔偉的兒科「全科」大夫照樣當得有聲有色。
來阿里快4個月了,龔大夫手術時間長點還是得吸氧,還是會想西安上五年級的閨女果果,但他越來越感受到和阿里之間的聯繫,這裡有他和睦相處的新同事,有更需要他的孩子們。龔偉想好了,這一年,自己站好這一班崗再把守護孩子健康的責任傳下去。(張廷)
編輯:孔令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