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談話節目《透明人》的主持人姜思達做了個有趣的項目,與四位公眾人物——範湉湉、蔣方舟、陳粒、馬思純展開對話,請她們分別用五個字、四個字、三個字、兩個字和一個字形容她們想要的人生。
越是簡單,就越難表態。或許在旁人看來,這是四個已經在通向自我實現之路上搭上了順風車的幸運兒,在她們的世界觀裡,理想的人生能不能用寥寥幾字來概括?她們敢不敢真實表態?
範湉湉:人生須盡歡、人生如戲、我是我、愛我、我
「範湉湉,是一個名詞,也是一個形容詞。」
範湉湉世界裡的黑白分明,早在她說出「不要壓抑自己的天性」時,就展現得淋漓盡致了。所以,當她今年宣布退出那個捧紅她的節目,轉而去做演員的時候,有人覺得出乎意料,但更多人覺得無可厚非——這樣一個敢說敢做、敢愛敢恨的人,還有什麼是她不能去嘗試的呢?
蔣方舟:心遠地自偏、無所畏懼、坦蕩蕩、自由、喜
「我選擇一種更極端的方式——成為一個沒有秘密的人。」
如果每個人的腦中世界是一間房間,那蔣方舟的那間一定是井井有條的那種。習慣於不斷自省,她把「坦蕩」兩個字看得很重,甚至比真實更重要,那意味著你會不再害怕暴露自己、表達自己——「你只有在海灘上走過,留下腳印,別人才可以從你的腳印中獲得足跡。」
陳粒:閃閃惹人愛、嚴肅活潑、差一點、孤獨、玩
「結果不重要,表達才是重要的。」
誰說嚴肅的人就不能活潑?誰說惹人愛的人就一定不孤獨?誰說不完美的人就不能自信?陳粒選擇的詞看起來都相互衝突、毫不相干,但又有什麼關係呢?關鍵是她表現出來了、唱出來了,而往往,人們就是會對充滿矛盾的複雜體充滿好奇和迷戀。
馬思純:瀟灑走一回、善良從容、不擰巴、得勁、爽
「一個字?那就是爽唄。」
馬思純很甜美,但即使漂亮乖巧如她,也剛剛開始學會反抗,學會對自己不想做的事情說不。不高興就是不高興,不想做就拒絕,當你問我我最理想的人生是什麼的時候,我也能毫不猶豫地大聲說出來——就一個字,爽。就這麼簡單。
「如果我問你,你想要的人生是什麼樣子的,你說你不知道,那一定是假話。」姜思達在視頻的最後說。
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說不知道,並不是真的不知道,而是不敢說。
幾千年來,「中庸」一直是很多中國人處世的準則。
前有老祖宗的警世名言「棒打出頭鳥」,後有十幾年學校教育反覆強化「要和主流社會保持一致」,所以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不支持,不反對,不評價」——
把自己框在一個穩定的安全區內,小到今天吃什麼,大到伴侶的選擇、職業的規劃,瞻前顧後、小心翼翼。 好像這麼做,就能為自己換來一個不出錯的圓滿結局。
但這樣,真的能收穫傳說中的幸福人生嗎?
有一個很新鮮的例子——最近剛剛完結的日劇《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由新垣結衣飾演的女主角深海晶,她看起來溫柔、美麗、懂事,是個旁人眼裡的完美女孩。
但她真的過得快樂嗎?面對社長無盡的刁難、她不敢說「no」,一味忍讓,為同事背鍋到想臥軌,面對男友和前女友分手後又一起住了4年,明明很生氣卻只能自己忍受。
晶不敢面對自己的心,不敢成為那頭在眾人面前大聲表態、說出自己真實想法的「野獸」。她把自己藏進了一個殼裡——這個殼有時候是蔣方舟說的「討好型人格」,有時候是馬思純口中的「依賴」、「不拒絕」。
看似是為了「安全感」所作出的退讓,但當你想要回過頭去找自己最精彩、最值得回憶的經歷時,卻發現腦海裡一片空白。
越是匱乏的東西,就越會被反覆叨念。沒有人想要擁有一潭死水般的人生,於是「做自己」成了一句快被喊爛了的口號。
這反而更證明了,「打破沉默,選擇表態」已取代「中庸」,成為更被這個時代需要的品質。只是真正做到,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在姜思達的訪談中,這4位獨特有個性的女性大方地表示了自己的人生態度。她們坦率而真誠,拒絕模糊不清的灰色地帶。
一個人,每天要做數十個甚至上百個選擇。從早上睜開眼睛開始,你就要為今天穿什麼、吃什麼、先回復哪封郵件、晚上看什麼書而思考。就算是世界上最聰明的頭腦,也不能保證每一個選擇都是正確的。
和姜思達的對話中,範湉湉說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她說,人生須盡歡。姜思達問她什麼是「盡歡」?她回答:「是極致。就是把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做到極致,就是『盡歡』。」
把這句話反過來理解就是:從不選擇,何來「盡歡」?在很多人眼裡,視頻裡的4位女主角已經是走在自我實現道路上一路順風的幸運兒,但正是因為她們選擇表現自己、選擇表態、選擇「選擇」,才在人們心中留下濃墨重彩的身影。
否則,你又怎會記住她們的名字?
如果讓小編總結:
人生須盡歡
活出自我
愛所愛
靜好
真
那麼你呢?來分別用五個字、四個字、三個字、兩個字和一個字來形容理想中的人生,會是什麼?大膽表態吧,說出來的那一刻,駛向目的地的那輛車才真正啟動了!
來源:一條 小編:李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