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孩子的舌頭能提前告訴你很多事情,你一定要學會

2020-12-22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真圓

孩子的舌頭能提前告訴你很多事情,你一定要學會

中醫講究望聞問切,醫生給寶寶看病時,習慣性查看寶寶的舌苔,那麼寶寶的舌苔到底包含哪些健康信號呢?

症狀1:黏厚的黃白色舌苔(積食)

媽媽求助:寶寶舌頭中間跟後面舌苔很厚很黃,而且不容易刮去,沒有其他症狀,不過特別淘氣,除了睡覺沒一刻休息。

媽媽需知:如果你在寶寶的舌頭上看到一層厚厚的黃白色垢物,而且舌苔比較黏厚,不易刮去,口腔內伴有酸腐的味道,這種情況可能是寶寶飲食過量,或是油膩食物吃的太多,而導致脾胃失和的一種症狀,即是我們常說的積食。

若是寶寶出現這樣的舌苔時,媽媽要注意飲食要相對清淡點,少吃肉,多吃青菜多喝水,可適當服用一些消食的山楂食物或藥物。或者是用山藥或白蘿蔔煮粥,可以調補脾胃,滋陰養液,對小兒積食不消有療效。

症狀2:地圖舌舌體淡白(消化功能紊亂)

媽媽求助:寶寶7個月的時候長了地圖舌,坑坑窪窪的,而且不愛吃飯哭鬧不停,真是擔憂啊,後來去醫院檢查,醫生說是缺鋅引起的,不及時補鋅,影響生長發育和食慾的,後來建議我買了一些補鋅片,還說可以食療,吃什麼食物可以補鋅呢?

媽媽需知:若寶寶的舌體淡白,舌苔出現了不均勻的剝脫,而且剝脫的邊高突如框,就像一副地圖一樣。爸媽千萬不能不把它當回事,寶寶出現地圖舌多是因為消化功能紊亂,或者是寶寶患病時間太久,導致體內氣陰兩傷。

患有地圖舌的寶寶 ,往往易偏食、偏愛吃冷飲、睡不安穩、亂踢被,較小的孩子還會哭鬧、面瘦肌黃、怕冷、手心發熱等等。

患地圖舌的孩子不宜吃煎炸、燻烤、油膩的食物,以及辛辣食物,羊肉、狗肉及其他肥肉應忌口。脾胃陰虛患兒應多吃一些具有養陰生津的食物,比如:小米、麥粉、豆類以及豆製品。多吃水果蔬菜。

脾胃氣虛患兒應多吃一些能夠健脾益氣的食品,如粳米、薏米、山藥、蓮子、大棗,這些食品可以做成粥服用,一方面服用方便,另一方面可以溫養脾胃,健脾益氣。

症狀3:舌苔少舌頭髮紅(內熱重)

媽媽求助:我家寶寶兩歲多了,最近寶寶有點發燒,好幾天了,而且寶寶沒有一點胃口,舌頭還發紅,現在該怎麼辦?

媽媽需知:如果寶寶感冒發燒,首先表現為舌質發紅,舌苔黃白略厚,發熱常伴有大便乾燥,口中常有較重的氣味,這種情況說明是寶寶內熱重。如果是發熱較高,舌質絳紅,舌苔乾燥,說明寶寶熱重耗傷津液。

若是發現寶寶發燒的話,及時做好物理降溫,如果是高燒不退,建議還是去醫院看看,在醫生的指導下,好好護理,多給寶寶喝水,少帶寶寶去人多的地方。少吃油膩食物,可購買新鮮的蘆根或菊花、金蓮花煮水給寶寶喝。

症狀4:舌苔發黑(腸胃功能紊亂)

媽媽求助:寶寶五個月了,昨天晚上發現他舌苔中間是黑色的,而且很厚的感覺,便便的時候也有點硬,這幾天餵了一些蘋果泥給他吃,這個是正常現象嗎?

媽媽需知:中醫認為舌苔發黑是熱極化火所致,腸胃也有毛病的人,舌苔剛開始是白色,逐漸變成黃色或黑色,不少患者還伴有便秘、腹脹、噁心、胃口不好等腸胃症狀。若是這種異常舌苔而舌邊尖上呈正常的淡紅色,無其他不適,也可能是「染色」情況,患兒可能是食用了某些著色的食物,或某種藥物。

舌苔發黑與脾胃功能虛弱、久病虛弱或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的情況有關,建議還是到醫院就診,改善飲食,遵醫囑服用藥物。

相關焦點

  • 作為媽媽你一定要教會你的孩子學會寬容
    看到這則新聞我心裡還是很震驚,我想你可以買得起三千多塊錢裙子給你的孩子,你們家庭應該是比較富裕的,不缺這三千塊,孩子很快會長大雖然她很喜歡這條裙子,但你一定要教會孩子學會寬容,弄壞這條裙子小朋友無論是故意還是無意,我們都應該接受道歉,作為媽媽眼界一定要放的長遠。
  • 孩子要上幼兒園啦,這些事情需要孩子提前學會,家長收藏起來
    孩子要上幼兒園啦,這些事情需要孩子提前學會,家長收藏起來提起熟悉幼兒園根據過往的經驗,很多孩子剛入園的時候會哭鬧,感到很害怕,和陌生,這樣是因為孩子從家這個熟悉的環境一下子進入到一個不熟悉的環境,會有陌生感。
  • 別總強迫孩子要分享了,想讓孩子學會分享,首先要允許他自私
    文章純屬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你要學會分享","你讓她玩一會兒",這句話是很多家長的口頭禪。的確,分享是一種美德,這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一樣的。而我對於自己孩子的教育,我一直認為愛和規則是平行的,我堅持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很多事。
  • 看看孩子的舌頭,這種形狀一定要注意
    舌頭形狀有啥好觀察的? 看能不能捲舌嗎?這不是基因決定的嗎? 是的,那咱先來兩張圖片觀察一下: 只不過是對某些詞語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舌頭受限制太厲害,可能對一些需要把舌頭抬到上顎或者上門齒的發音有影響,像t,d,sh的發音等。
  • 打算與孩子分床睡,這件事情比較難,父母一定要學會堅持
    最近有很多的家長開始在討論和孩子分床睡這件事情,不得不說在這個問題上,很多家長算是拼盡了全力,畢竟這件事情真的沒有想像當中的容易,為什麼說這件事情沒有想像中的容易呢?一方面是因為孩子比較害怕,目前來說年齡太小,分床睡對於孩子來講確實多了幾分壓力。有很多孩子常常由於分床睡這件事情感到害怕,夜間入睡也會覺得謹小慎微,當然對於孩子來說,這種現象是比較明顯且正常的。
  • 寶寶上幼兒園前,這些事情提前準備好,孩子少遭罪也能省很多麻煩
    並且當同事提出要送寶寶去上小學的時候,寶寶十分的牴觸,完全就不想離開家。所以這就是我想說的,逃避並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父母還是得學會放手,這樣孩子才能更快適應新環境,畢竟孩子始終是要脫離父母獨自生存的。
  • 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家長們一定要提前叮囑好這三件事情
    雖然大部分家長們的這種擔憂都是多餘的,但是對於剛上小學的孩子們來說,各位家長們還是有必要提前做好一些準備的,例如提前叮囑他們一些事情,以防出現什麼意外。第一件事情:放學後千萬不要跟陌生人走現在大部分的學生在放學後都是由父母們親自接送,有的時候父母比較忙的話,他們會選擇讓孩子的爺爺或者奶奶去學校接孩子,但是你根本無法保證自己每次都能夠準時的到學校接孩子回家,所以在孩子上學之後你一定要叮囑好他們。
  • 把你擔憂的事情告訴孩子
    很多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時候都不夠真誠,他們並不願意把自己飯友的事情告訴孩子,而只會一味地自責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苦衷,並抱怨孩子讓他們失望,但是他們從來沒有想一想:孩子是否理解他們 的內心,是否知道他們的憂慮所在?人與人之間的相互尊重和體諒,一定要建立在相互理解的基礎上,否則就是空談。父母不要自認為了解孩子,也不要誤以為孩子是父母肚子裡的蛔蟲。
  • 想讓孩子學會分享,父母要設法讓他明白,「分享」不是「失去」
    卡卡媽覺得,三歲左右的孩子,不願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是很正常的事情,並不算什麼壞習慣。,引導孩子分享很多父母都非常疼愛孩子,自己捨不得吃捨不得穿的,都要把好東西留給孩子。等孩子大一點,父母可以讓孩子為大家服務,例如,分配美食的時候,可以讓孩子進行分配;另外父母也要多鼓勵孩子參加集體活動,多與別的孩子一起玩耍,這樣他會在與其它小朋友的共同活動中,學會怎樣分享的。
  • 一定要學會認真傾聽孩子的「廢話」
    每天等孩子放學後,又回到了 「雞飛狗跳」的作業輔導現場。小神獸會迫不及待的回家和你分享一下,作為家長也很想了解寶貝在學校發生了什麼情況?一見到孩子,就開始連環追問:  你會發現有很多的問題裡充滿了焦慮:  「今天有沒有跟同學打架?」
  • 寶媽不可大意:幼兒園前,這些一定要提前告訴寶寶
    在幼兒園開學之後,很多寶媽們在將孩子送去幼兒園之後不能時刻關注著孩子的情況,也都會出現非常擔心孩子在幼兒園的相處,以及擔心孩子在幼兒園會不開心。 主要原因就是寶寶不能勇敢的說出自己的需求和想法。如果寶寶學會了這幾句話,相信寶寶在幼兒園一定能過得很好。
  • 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
    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所以孩子,你一定要慢慢來!允許孩子慢慢成長,這恐怕是當前最著急,最不能慢慢來的事。別讓孩子跑錯方向。例如,5-6歲學齡前兒童,只需「能通過實物操作或其他方法進行10以內的加減運算」,並沒有標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須認字,只說明「在閱讀圖書和生活情境中對文字符號感興趣,知道文字表示一定的意義」。
  • 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的50條小規矩
    相信很多家長一定遇到這些場景:孩子做事拖拉,你越大聲吼叫,越著急,他越拖拉剛收拾好,他就把玩具弄的到處都是邊吃飯邊看電視玩遊戲不遵守遊戲規則,輸了就哭鬧得不到想要的玩具,撒潑打滾甚至有說謊的行為以上情形是否讓很多父母都焦頭爛額、無計可施
  • 一個很有趣的事情:你的舌頭遇到了麻辣燙就變成了大舌頭
    生活中有趣的事情有很多,不經意間的小事就可以讓我們哈哈大笑。但是最近發生在小編身邊的事情真的很有趣,就是當自己的舌頭遇見了這家麻辣燙之後就變成了大舌頭,無法用語言來形容,只能盡情的去想享受其中的美味,這樣才算是對得起自己的舌頭。
  • 如果你有女兒,這4件事情,一定得告訴她
    女兒就是掌上明珠,很多家庭裡面養女兒的人都知道,從擁有女兒的那一瞬間就想要給他全世界最好的愛,想要保護她,想讓她不受到傷害,可是孩子總有長大的時候,總要自己去面對世界。所以就要教她怎樣保護自己,如果你有女兒,這4件事情一定要告訴她。
  • 做到這幾點,你的寶寶就學會分享了
    點擊查看乾貨分享~ 日常中,我們總是會遇到這樣一幕,別人家的小孩來自己家裡玩,一眼就看到自家小孩的某個玩具,自家小孩卻抱得緊緊的,不願意分享。 很多寶媽寶爸們就很費解,為什麼寶寶老是不願意分享玩具給別人玩呢?要怎麼樣才能讓寶寶學會分享呢?
  • 12歲之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幾件事,孩子早晚會感激你
    很多父母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中就萬事大吉了,其實並不然,許多生活當中的事情,老師並不能教給他。往往父母才是孩子生活當中最重要的老師,父母的那份親切感安全感是旁人給不了的,常常告訴孩子一些人生道理是十分有必要的!
  • 12歲前,父母一定要告訴孩子這四個人生道理,會讓他受益匪淺
    孩子們甚至會變得叛逆,習慣性反抗父母,這時候家長應該做的不是一味斥責孩子,而是把孩子視作成人,與他們平等交流。與此同時,家長要提前把自己的人生經驗與孩子分享,避免他們走彎路。這句話告訴人們,不要把失敗視作洪水猛獸。現在很多孩子都渴望勝利,一旦失敗就會很沮喪難過,覺得丟人,其實大可不必這樣。
  • 如果你的孩子被欺負了,請一定告訴他這幾點!很多家長都弄錯了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會經歷各種磕磕絆絆,由於原生態家庭不同,每個孩子,成長的社會環境不同,當然還有遺傳因素的差異,造就了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對事情的認知也不同,有的孩子習慣動手,用武力解決事情,有的孩子就比較內向,膽小,不善表達
  • 心理學:經常被忽視的舌頭居然這麼有意思,你能讀出其中的含義嗎
    舌頭被我們的口腔包圍住,很少能夠被我們注意到。但是當舌頭運動起來時,是非常有深意的,如果你能讀懂其中的含義,就能及時的了解對方此刻的情緒。舌頭在偶爾暴露在外面的瞬間,同樣可以作為一個語言的媒介,蘊含著大量的信息。舌頭在吞吐之間,其實是大有學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