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樓道燈變形、手上長小人兒、還有大批牛羊馬,說這些話的人莫非神經錯亂了?並不是,他只是吃了一種叫「見手青」的野生菌,導致中毒而出現了幻覺。
當下正是野生菌大量上市的時節,特別是在雲南,幾場暴雨過後,各種菌子破土而出,如此天賜山珍怎不讓人垂涎欲滴?但千萬別忘了,菌子雖美味,不少品種卻是有毒的。而且每年這個時節,總是有人禁不住肚裡的饞蟲頻頻中招。
雲南:女子野生菌中毒 病床上手舞足蹈
最近有個視頻在網上流傳很廣,視頻中,一名女子躺在醫院病床上,不僅手舞足蹈,口中還念念有詞,說自己看見了小人、雲彩還有小精靈。這名女子就是食用野生菌中毒後被朋友送進醫院的。
還有雲南曲靖的一名男子,日前被人發現其不停地在公路上轉圈,見車就攔,見人就問:我是誰?家在哪兒?這也是一位野生菌中毒者。最後,民警幫他找到了家人。
貴州貴陽:採摘食用野生菌 一家五口險喪命
食用野生菌中毒除了出現幻覺,大多數患者還會噁心、嘔吐、腹瀉,嚴重者甚至會引發臟器功能衰竭,導致休克或死亡。前兩天,貴州省職工醫院接診了一家五口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者,五名病人就診時肝腎功能已出現衰竭現象,命懸一線。
中午記者來到省職工醫院,血透中心主任易豔紅告訴記者,目前食用野生菌中毒的五名患者已經全部脫離生命危險,一人在ICU,其餘患者在血透中心接受治療。而導致患者中毒的正是圖片中的這些白色野生菌。
醫生說,就診時患者告訴她,之所以拍下這張野生菌的照片,是因為當時患者對這種白色的野生菌並不熟悉,由於前一天吃了以後身體沒有不適症狀,於是第二天還叫來了家人一起吃。
從照片中可以看到,患者一家食用的野生菌大部分呈白色,其中有一朵的菌柄微微泛紅。經過與貴州省疾控中心發布的貴州省常見毒蘑菇圖譜比對,疑似為劇毒的假淡紅鵝膏菌。在醫院,患者告訴記者,剛吃完野生菌後只是頭暈嘔吐,並沒有意識到是野生菌中毒,所以剛開始她只是就近在診所輸液。由於沒有及時到醫院就醫,也給治療帶來了難度。目前經過救治,病人情況趨於平穩。
雲南昆明:兒童野生菌中毒頻現 最小的只有幾個月
相對於成年人,兒童由於身體發育不完全,一旦食用不明野生菌中毒,症狀可能比成年人還嚴重。
7月以來,昆明市兒童醫院幾乎每天都會接診一到兩例食用野生菌中毒的患兒,截至目前已經接診了20多例。
昆明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英萍:「年齡的話,小的幾個月的孩子都有,大的十多歲、上中學的孩子都有。大部分是食用了家長自己撿的不明確種類的雜菌,還有的患兒是吃了牛肝菌以後出現中毒症狀過來就診的。」
兒童肝腎功能發育不全,一旦出現野生菌中毒,症狀比成人更為嚴重。
昆明市兒童醫院急診科主任王英萍:「因為小朋友肝臟、腎臟這些重要器官發育都還沒有完全,所以遇到中毒的情況下,他會比成人可能進展更快,損傷會更嚴重。有些孩子可能表現為嘔吐、腹痛、腹瀉,甚至出現一些幻覺、頭暈或者比較煩躁這類型的精神症狀。更嚴重的一些可能會出現皮膚黃疸,解醬油色小便,甚至出現快速死亡。」
雲南三部門聯合發布"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
據云南省疾控中心統計:雲南每年都會發生超300起因誤食有毒菌子而中毒的事件。所以就在不久前,雲南省衛生健康委、食品安全辦、市場監管局三部門就聯合向公眾發布了「野生菌中毒防控預警」,要求市民不隨意採摘食用不熟悉、不能辨別的野生菌類,嚴禁生吃涼拌野生菌,提示吃菌的同時不宜飲酒,如出現中毒症狀要第一時間到最近的醫療機構就醫。
銀針試毒?生蟲無毒?這些鑑別方法不靠譜
預警當前,卻總是有人認為,自己吃菌這麼多年,早已練就一副火眼金睛,絕不會踩毒蘑菇的坑。甚至還總結出了一套鑑別菌子有沒有毒的方法,我們來看看這些方法究竟管不管用。
首先就是從顏色判斷,很多人認為鮮豔的菌子有毒,不鮮豔的無毒。但其實有些色彩不鮮豔、長相平平的野生菌也有毒,比如白毒傘。還有人認為,毒菌會使銀器、大蒜、大米等變黑,只要用銀針一試就知道有沒有毒了。這基本上是電視劇看多了,事實上毒菌和這些物品接觸並不會產生反應。
此外,還有說法認為生蟲的蘑菇沒有毒,然而很多劇毒蘑菇成熟後也會生蟲。所以以上這些鑑別毒菌的方法都不靠譜。
專業人士:正規渠道購買安全有保障
那如果想要享受野生菌的美味該怎麼辦呢?專業人士提示: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可食用的野生菌。其實從6月下旬開始,雲南的各種菌子就大量上市了,各個野生菌交易市場也是顧客絡繹不絕。松茸、雞樅、牛肝菌、竹蓀、蟲草花,粗略統計,市場裡有超過200種可食用野生菌出售,絕對能夠滿足你的需求。據了解,雲南省木水花野生菌交易中心這一個市場,目前每天的菌類銷售量就多達400噸左右,而且隨著上市的菌子越來越多,價格也是越來越親民。
【新聞提示】一旦野生菌中毒 應立即催吐並就醫
我們也要再次提醒大家,一定要通過正規渠道購買野生菌,切莫擅自採食。一旦發生中毒,要趕緊進行催吐,並立即就醫。畢竟菌子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莫要隨意亂吃菌,親人淚兩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