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2020-12-23 站長之家

聲明:本文來自於微信公眾號電商報(ID:kandianshang),作者:電商君,授權站長之家轉載發布。

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

很多非常好的傳統營銷創意到了中國,見陣風就長大,成為與時俱進的網際網路營銷思維。

比如說:盲盒。

盲盒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早在日本明治末期,當時日本一些百貨公司在銷售商品時都會掛一個福袋,這個福袋也是世界商業史上盲盒的雛形:日本的福袋裡裝的東西雖然從外面看不到,但是拆開後所得的價值一般都會遠遠超過商品本身。

2016年左右,有人將福袋的營銷思維升級,開發出了盲盒這個超級物種。

盲盒的推出,是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為什麼這麼說?

首先,盲盒從一開始就「吃準」了營銷對象,找準了年輕人體驗收集的滿足感和精神層面陪伴的需求。

分析一下盲盒的消費群體就會發現,他們都是18到30歲左右,其中以女性居多——都說每個少女心中都有一個公主夢,而盲盒就是那個住著公主夢,可以給你的生活帶來驚喜,滿足你體驗收集的快樂和精神陪伴需求的東西。電商君有個女同事,她家裡就收藏了幾十個娃娃,都是她每月從幾個盲盒中抽出來的,遇到喜歡的系列,她會將一套即12個產品全買下來。

其次,盲盒所以能吸引這麼多消費者,就是利用了人性喜歡獵奇和炫耀的心理。

盲盒的主要賣點是神秘,沒打開盲盒前,你根本就不知道裡面有什麼,在真相即將揭開的心理暗示驅動下,購買盲盒的過程就像被人推進鬼屋,不知道哪個地方突然出現一個蓬頭鬼讓你興奮不已;而在得到盲盒後,通過分享最新的產品動態,還可以生發出源源不斷的社交話題。

而有了閒魚等能能夠匯聚大批志同道合玩家的平臺後,盲盒玩家們彼此之間都不會是一座孤島,因為某一款產品,玩家們在電商平臺的社區裡建立了不同的話題群;甚至,盲盒在一些二手電商平臺上還可以再估值,這就讓盲盒變得不再是單純的商品,而是一種可以賺錢的社交貨幣。

還有,在產品的設計上,盲盒對用戶心理的拿捏非常精準。

在定價上,盲盒的單個產品價格一般為59元,這個59元的定價其實就是一種心理暗示:59元,說少不少,說多不多,能讓最有戒備心的人都能夠斷然出手;當然,為了讓你繼續下單,盲盒公司一般會放出一系列產品中的一隻,有的消費者一直喜歡那套卻一直「只在此山中,林深不知處」,或者通過IP產品的不斷升級,讓你買了一次之後馬上欲罷不能。

中國人在營銷上對消費者心理的琢磨,果然遠遠超出了世界同期水平。

95後小朋友創業賣盲盒,年賺2億多

保守估計的話,如今的盲盒市場早就達到千億級。

也許有人很難理解,為什麼一隻59元的玩具,會造就這麼大的市場?

這就要說到盲盒的產品設計了:通常,一整套的盲盒有12套,每一套裡又有12個娃娃。商家會先拿出一套中的一個娃娃展開線上線下全渠道的炒作,炒火了後,很多人會將全套144個娃娃全部賣走,就算一個娃娃單價只有59元,整套的價錢最少也超過了2萬元!

龐大的一手市場之外,近年來,二手盲盒的交易量也勢不可擋地達到千萬級:去年,有超過30萬的盲盒愛好者在閒魚上進行了交易,其中有一款「潘神」的限量天使款的單價已經爆漲到2350元,是原價的39.8倍!

所以,千萬不要小看盲盒背後的潛在市場:有些公司長年在盲盒裡放一個只有巴掌大的塑料玩具,一年就可以輕鬆賣出10幾億,公司估值已經接近200億。

說一個真實的案例:一個95後小夥子在看到盲盒背後的商機後,還沒等到修完學業,就急不可待地出來創業,他在幾個電商平臺和二手電商平臺都開了自己的帳戶,賣盲盒。

作為一個曾經的盲盒迷,這個95後小夥子曾經一年在盲盒上的花費高達幾萬元,但是,他只是盲盒的輕度中毒者。

有一天他在一個朋友家做客,看到朋友這一年買下的價值高達數百萬的盲盒產品,突然意識到:在這個世界上,恐怕只有盲盒這樣的商品才能讓人一年花費數百萬還樂在其中吧?

他回去後重新審視自己買回的盲盒產品,發現無論在設計還是產品質量上,這些產品都不敢恭維,也就是說:裝在盲盒裡的產品本身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夠探索出幽微的人性。只要你具備「電商網際網路思維」,即使產品不入流,這個市場同樣會給你足夠豐厚的回報。

所以,這個聰明的95後很快找到了自己的創業方向:用非常便宜的材料製作了一批外觀有特點,比如說,萌萌噠或者醜醜噠、酷酷噠的玩具,總有一款能擊中你的心,並且通過和網絡達人的合作瘋狂安利這些盲盒產品。

這麼小的一個娃娃,如果不是弄成盲盒的概念,別說59元一隻,19元都很難賣得出去。

搭上盲盒這個概念後,不到一年,他們公司的產品很快打出了知名度,聖誕那天,他們一天直接賣出了50萬個產品。

每年的新年和聖誕節,他們公司都會推出特別版盲盒,這個特別版有什麼特別?新品、收藏版、全球限量發行,當這些詞語集中出現在一個商品身上時會發生什麼?

有一年的新年,他們公司推出特別版盲盒時,凌晨兩三點,一堆人都跑到線下實體店排隊購買,比麥可·傑克遜演唱會的門票銷量還瘋狂!

他們公司的營業額不斷放大,三年後,公司一年可以賺到2億多。

都在開發人性,誰來開發產品?

從開發到上市,盲盒高度符合經濟學中包括了觸發、行動、多變的酬賞、投入全過程的「上癮模型」。

也就是說,從你只因為在人潮中多看了一眼盲盒後,一個精心謀劃的營銷計劃已經朝你撲面而來,基本很少有人能逃脫這個計劃。

從恰到好處的定價到無窮性的產品IP的開發,從降低消費者的準入門檻到培養用戶的習慣,你邁出的每一步,以及你在每一步中會有什麼反應,都是一步步精心設計過的,讓你輕易陷入買買買的無限循環。

這種商業心理,就像吃瓜子:很多人吃瓜子時都會口乾舌躁,並且一次次對自己說:就吃最後一顆了,但是最後一顆後面永遠有下一顆,最後,只有當所有的瓜子都吃完了,才覺得整個過程的索然無味。

盲盒,就是用「永遠的下一個產品」讓大批玩家上癮的。

而從心理學角度而言,任何一種讓人上癮的東西,玩的都是人性的弱點。

這其實是很多中國企業的現狀:如今,很多企業只會拿別人的科技應用來武裝自己的產品,卻從來不去做基礎研發,最後,那些認真做基礎研究的企業因為認真做事受到別人的嘲笑,而那些利用人性缺陷展開營銷的公司卻能迅速獲利。

因為人性的缺陷是無止境的,所以,任何時候,利用人性缺陷開發產品的公司都能各領風騷兩三年。

就像這個95後創業賣盲盒的年輕小夥子,創始不久就年賺2億多,在很多人眼中,他算得上是成功人士了。但是,如果有人問他成功的秘訣,原因卻難以啟齒。事實上,現在很多網際網路企業都喜歡深度挖掘中國人愛佔小便宜和隱私窺探的心理,從而利用人性的缺陷開發賺快錢的營銷套路。

但是另一方面,因為開發能力不足,近年來國內的盲盒公司也頻頻陷入質量、抄襲、盜版等爭議:今年2月,某知名盲盒公司就因為涉嫌抄襲不得不召回某系列所有產品。

在這種只開發人性,不開發產品的浮躁商業氛圍下,我們會湧現很多成功的商人,但是難有偉大的企業家,我們會出現很多風口上的企業,但是也離百年企業的目標越來越遠。

相關焦點

  • 你在地鐵站隨意買下的盲盒,讓這個95後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
    作者|電商君  來源|電商報(ID:kandianshang)當你在地鐵站的自動販售機隨意買下一個盲盒時,你可能想像不到,有人靠著盲盒這個不起眼的生意,一天賣出50萬隻,年賺2億多!一盲盒,中國營銷史上的空前勝利!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
  • 一年賺4.5億,95後為之瘋狂,盲盒正在悶聲發大財
    你開過盲盒嗎?就是下面這個 POP MART(泡泡瑪特),在去年突然火遍全網,無數年輕人,特別是 95 後如同中毒一般為它瘋狂。狐妹想,應該有很多人和我一樣,總是見其影卻不知其為何物,於是今天就來做一些關於盲盒的,簡單的科普。所謂盲盒,顧名思義,就是靠盲猜,來猜這盒子裡到底是啥東西。反正你在買之前,只知道裡面的東西屬於哪個系列,但是絕不可能知道具體是哪一個的。
  • 1000億的泡泡瑪特和盲盒裡的95後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18年12月21日,北京的冬天一如既往的寒冷。 但在這天清晨6點的西單大悅城門外,卻有兩千多人排起了長龍,他們打算在寒風中再等4個小時,等大悅城一開門就衝進去買一款玩具:泡泡瑪特的新款公仔。 這些來買玩具的人,不是需要哄孩子的父母,而是以95後、00後為主的年輕人。 這種場面,對泡泡瑪特來說已經不算新鮮。
  • 85後創業賣盲盒,年賺4億:揭秘盲盒經濟,如何掏空年輕人的工資?
    3年時間,泡泡瑪特淨利潤暴漲近300倍,估值已經超過了175億。 了解的人都知道,2016年以前,泡泡瑪特一直都是虧本經營。2016年後,泡泡瑪特卻整個鹹魚翻身,僅用三年時間,就華麗轉身成港股上市公司。
  • 盲盒背後:有人買的是開心,有人倒賣盲盒一年掙8萬
    (健康時報記者 毛圓圓)12月15日,#買盲盒算是衝動消費嗎#一直佔據微博熱搜;12月11日上午,以出售盲盒而流行的泡泡瑪特(09992)上市,首日開盤漲超100.26%,市值1065.20億港元;6月1日,拼多多發布的數據顯示,在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而在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中就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 這屆95 後|炒鞋暴富夢碎:輝煌時月入 15 萬,如今一雙賺 50 元
    為了解答這些問題,騰訊新聞聯合眾多優質創作者,圍繞 95 後這個 " 年輕群體 ",通過行業觀察、人物故事、市場報告等一系列的內容,試圖為大眾揭開這個新興群體的真實群像。騰訊新聞獨家策劃《這屆 95 後》這屆 95 後年輕人,除了熱愛盲盒、bearbrick 等潮流玩具,還愛炒鞋。這些流行的背後,有熱愛,也有年輕人的孤獨和對自身身份認同的構建,還有對一夜暴富的嚮往。
  • 從盲盒、手辦到潮鞋 95後玩家跨入消費分級時代
    生於1994年的李曉曄,平時吃住在家裡,沒什麼開銷,但今年已在盲盒上花費兩萬多元,最多的一次,一口氣買了50多盒,「一個個拆開盒子的過程,特別滿足。」近期,天貓發布的首份《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手辦、潮鞋、電競、Cosplay和攝影成為95後年輕人中熱度最高,也最「燒錢」的愛好。
  • 賺39倍的「盲盒」來了
    3.根據閒魚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4.國內盲盒產業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瑪特(POPMART),在其登陸新三板之後,迅速扭虧為盈:一年賣出400萬個Molly公仔,半年營收1.6億,淨利超2100萬元。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
    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依據公開信息,泡泡瑪特發行價為38.5港元/股,上市首日開盤漲幅100.26%,市值一度超1100億港元。
  • 你待盲盒如熱戀,盲盒只想賺點錢?
    這個85後和他創辦的泡泡瑪特,能迎來今天的「華麗轉身」,締造出一個龐大的盲盒帝國,讓千萬年輕人心甘情願為之買單,不可謂不讓人驚嘆。時間回到2017年,當時泡泡瑪特的全年淨利潤為156萬元。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
  • 靠轉賣玩具年賺10萬,盲盒到底有多瘋狂?
    盲盒,都是誰在買?2018年雙11當天,泡泡瑪特的天貓店鋪賣出了超過2700萬元的盲盒,銷售額名列前茅,遠遠超過了傳統的玩具公司。據調查,近一個月淘寶盲盒的點擊熱度達19萬之多。那麼,是誰在線上買泡泡瑪特?
  • 「盲盒」千億巨頭泡泡瑪特上市!賣盲盒一年賺4.5億 85後...
    別小看盲盒這個小玩意,它已經形成了一個千億市場經濟。  2019年8月,天貓發布的《95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95後最燒錢的愛好中,潮玩手辦排名第一。  每年有20萬硬核玩家,一年在盲盒上花費超過2萬塊。  有些瘋狂的消費者,一年甚至要花上百萬。  2020年兒童節,拼多多數據統計顯示,十大熱銷商品榜上,盲盒排第二。
  • 泡泡瑪特憑什麼年賺16億?盲盒生意是怎樣榨乾你的錢包?
    不久前,泡泡瑪特通過了港交所的聆訊,並披露聆訊後資料集。而在近日,市場傳出消息,泡泡瑪特定價區間為每股31.5港元-38.5港元,發行1.357億股,籌資至多6.74億美元,預計12月11日上市。
  • 幾十年前香港這套房才值15萬,後來他花1億買下,如今卻賣出15億
    這棟百年歷史的老宅最終賣出了全球第一天價。幾年之前李嘉誠居住的深水灣賣出一套別墅,買家是香港新晉富豪潘蘇通,他花了25億買下了這套別墅。來自內地跟外國的富豪湧入香港,也進一步推高了香港豪宅的價格,現在香港的頂級豪宅動輒都是超過了十億。幾年之前有傳聞說馬雲在香港山頂買下一套豪宅,這套豪宅位於香港的白加道,出售的價格高達15億。
  • 85後夫妻靠賣玩具年入16億,盲盒的有多暴利,你們永遠不懂!
    再加上獨特新穎的商業模式,「格子店」很快成為了學校周邊月銷過萬的小店。 周邊的人看到「格子店」賺了錢,於是紛紛效仿。不出2個月,學校附近就出現了12家同樣的「格子店」。隨著競爭的加劇,王寧的格子店最後也不了了之。 但王寧依舊不願放棄自己的零售夢。
  • 讓90後瘋狂的盲盒,一年血賺 4.5 億
    你玩過盲盒嗎?就在前不久,靠著賣盲盒發家致富的泡泡瑪特不是在港交所上市了嗎?好傢夥,上市第一天,泡泡瑪特的市值直接突破了 1000 億港元,股價高開超了 100%。泡泡瑪特到底是什麼?一個賣盲盒的,憑啥能血賺成這樣?
  • 盤點四款價值驚人的隱藏盲盒!價格翻番22倍,轉手賣出就能暴賺?
    你知道哪些價值驚人的隱藏盲盒呢?在盲盒界,好看的盲盒多種多樣,但真正有價值的卻沒幾個,其中最著名的當屬泡泡瑪特這個品牌,2019年的時候泡泡瑪特就憑藉著隱藏盲盒的設定,瘋狂賺取了16億,成功上市!那麼,究竟哪些品牌的隱藏盲盒價值最高呢?
  • 「生意小子」6歲做銷售 12歲賺50萬
    靠著母親給他的50美元現金和計算機、印表機,他開始踏上創業之路,從街坊鄰居的生意開始做起。這一年,他9歲。賀卡生意讓他賺了不到600美元。但接下來的第三年,他卻在一年內賺進人生的第一個50萬美元。
  • 賣盲盒一年賺4.5億,85後創始人火了,投資圈懵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在95後00後年輕人中流行開來。12月11日,靠賣盲盒起家的泡泡瑪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功掛牌上市。這個85後和他創辦的泡泡瑪特,能迎來今天的「華麗轉身」,締造出一個龐大的盲盒帝國,讓千萬年輕人心甘情願為之買單,不可謂不讓人驚嘆。時間回到2017年,當時泡泡瑪特的全年淨利潤為156萬元。而到2019年,泡泡瑪特營收已達16.8億,淨利潤是4.5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