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炒鞋都OUT了!賺39倍的「盲盒」來了

2020-12-22 金融界

來源:中國基金報

作者: 吳羽

比「炒鞋」更瘋狂的「炒盲盒」來了!先給大家幾個數據(資料)看看:

1.已有不少玩家入坑,並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2.「買夠100個盲盒就收手」也繼「現在出門,馬上到」、「今天一定不熬夜」之後,成功入選當代社會第三大經典謊言flag。

3.根據閒魚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

4.國內盲盒產業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瑪特(POPMART),在其登陸新三板之後,迅速扭虧為盈:一年賣出400萬個Molly公仔,半年營收1.6億,淨利超2100萬元。

盲盒是啥?為什麼會如此火爆?炒盲盒賺錢嗎?

一入盲盒深似海

從此錢包是路人

盲盒,物如其名,就是買的時候不知道是什麼,只能買完拆開後才能「一睹芳容」的盒子。

盲盒中大多為成套銷售的玩偶手辦,如索尼天使、樂高小人、 泡泡瑪特等。後衍生出幸運盒子等實用性產品,盒子裡大都是隨機的耳機、手機殼、鑰匙鏈等小物品,在商場及電影院裡鋪設廣泛。

據國泰君安證券的老師分析,盲盒背後的營銷邏輯與40年前日本誕生的扭蛋機類似,玩家投入100 日元硬幣 後就能獲得裝有玩具的扭蛋,而扭蛋中裝著的玩具樣式也需要打開扭蛋後才能知曉,這種裝置如今仍可在日本藥妝店、便利店等處見到。2007 年,日本最大玩具製造商萬代再次將扭蛋推至消費浪潮之中,針對30 歲左右消費人群推出的「機動戰士高達」復刻人偶扭蛋,銷量達 450 萬。

很多盲盒玩家都像著了魔一樣,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有網友表示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

據報導,一對來自北京的夫婦,在盲盒潮玩上4個月花了20萬,「買一個,你就想成套;成套之後,你又想集齊所有你沒有的系列;集齊之後,你又想抽隱藏款。」

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也曾透露,還有一位60歲的玩家,一年花了70多萬購買盲盒。

一個日本宅男,家裡的盲盒公仔擺滿一面牆,平均每個月花費40多萬!

知乎上還有男士犯愁:月薪7000的月光族,如何讓老婆退坑盲盒?

泡泡瑪特去年在北京西單大悅城做過一次Molly展,單場商場展收穫了10萬左右的粉絲。

炒盲盒賺錢嗎?

最高漲了39倍

幾萬元換來幾袋玩具,同時有的人甚至願意花幾千甚至幾萬元收購一個娃娃玩具。那麼,炒盲盒賺錢嗎?

根據閒魚今年年中公布的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Molly娃娃交易超23萬單,均價270元。

限定款和隱藏款被炒至上千元並不罕見,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隱藏款,原價 59 元,現在已經賣到 2350 元的高價,狂漲 39 倍。

閒魚報告顯示,去年一位30歲的閒魚用戶,光是通過轉讓盲盒就賺了10萬元,盲盒的價值可見一斑。

一年賣出400萬個Molly公仔

泡泡瑪特半年營收1.6億

Molly是目前人氣最高的盲盒玩偶之一。據悉,單個售價59元的Molly,一年能賣400萬個,實現2億多元的銷售額。而這人畜無害、可愛天真的Molly背後的推手,早已成功上市(並退市),並半年狂賺超2100萬。

資料顯示,Molly背後的公司為北京泡泡瑪特文化創意有限公司,這家2010年才成立的公司,雖然2014-2016年連續虧損,但硬是靠著無數上癮者的支持在2017年上了市,隨後迅速扭虧為盈。

泡泡瑪特8月底發布的2018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1.61億元,同比增長155.98%;實現歸母淨利潤2109.85萬元,同比增長1405.29%。也一舉奪得新三板玩具企業2018上半年業績之冠。

根據泡泡瑪特後臺統計數據顯示,購買潮流玩具最多的,是26歲剛工作不久的年輕人。

而截至2019年7月,泡泡瑪特線下直營門店已經突破了100家,擁有428臺機器人商店,深度覆蓋了全國52個城市。

去年「雙十一」POP MART天貓 當日銷量2786萬,斬獲天貓模玩類目第一名。

這背後,是潮玩品類銷售的大幅增長和潮玩消費群體的日益龐大。泡泡瑪特創始人兼CEO王寧透露,單個售價59元的Molly,一年能賣400萬個,實現2億多元的銷售額,已有成為超級IP的苗頭。

公司於2017年1月25日在新三板掛牌,2019年3月29日該公司發布公告稱決定自2019年4月2日起終止其股票掛牌。掛牌2年便退市,有傳言稱是為了去美國上市。

天眼查信息顯示,公司退市後,已經變更為外商獨資企業,一家名為POP MART(HONG KONG)HOLDING LIMITED 的主體持有公司100%股權。王寧仍繼續擔任公司法定代表人。

盲盒經濟:好奇不僅害死貓

還能掏空你的錢包

盲盒中商品的不確定性給予消費者無可比擬的驚喜感,商品的成套性激發玩家進行收藏的欲望。

國泰君安此前曾分析過,盲盒營銷緊抓當下用戶消費心理,滿足炫耀及收藏需求 :

1.系列產品滿足收藏癖好

氪金族千千萬,收藏癖佔一半。

收集盲盒的單價不高,但種類繁多激發用戶收藏欲望。收集是銘刻在人 類基因裡的天性,從小浣熊乾脆麵裡的卡牌,到麥當勞套餐中的玩具, 商家充分抓住消費者的收藏癖好展開營銷。而那些方便購買又價格低廉的產品則在這方面具備先天優勢。

盲盒單價並不高,一般在39-69元之 間;但新品不斷,每個系列都會按照季節發售,而一個系列中又有十幾 個款式,每個款式中的人設動作、表情、服裝上都有細節變動,產品復 購率也因此大大提升。可見,對於大部分消費者來說,入門毫無門檻, 而一旦踏入,則很容易陷入不斷購買的陷阱。在不斷購買、收集的過程中獲得滿足感。

2.未知誘惑激發賭徒心理

盲盒之所以能成為當下如此風靡的娛樂產品,除了本身「萌趣」、「酷炫」 的外表對當下年輕人具有吸引力之外,購買時充滿未知、打開後驚喜連 連的機制也對消費者具有極強的吸引力。從銷售商品到銷售情感。期待、滿足、驚喜、失落,由於事先對盲 盒裡的內容毫無了解,用戶在交易過程中產生的這些感情是商家可 以預期的,而這些都被視為是佔領消費者心智的設計。消費者購買和拆盲盒的過程中,與商家建立起一種娛樂化的情感關係,從而讓整個購買過程更加有趣。

隱藏款帶來驚喜營銷。每個系列中未知造型的「隱藏款」也常是最令 盲盒消費者期待的,商家推出的盲盒中,常使用「固定款+隱藏款」的 模式。同時與其他品牌的合作而更具收藏價值,這除了加重盲盒愛好者的好奇之外,也吸引許多非盲盒愛好者抱著投機的心態加入其中。不少限定款甚至被炒至上千元。

3.作為炫耀與交流的社交貨幣

盲盒愛好者組建社群,打造專屬社區,進行炫耀、交流以及交易。

由於盲盒購買具有強烈不確定性,獲得限量款、隱藏款也十分不易,歷經千 辛萬苦得到的玩家也樂於在社交平臺分享炫耀拆盲盒的戰果。在微博、 B 站等社交、視頻網站搜索盲盒,會發現不少拆盲盒的視頻,播放量多達幾十萬。

此外,據悉,泛二次元人群已增至 3.46 億,Z 世代、女性為盲盒的主力消費軍。

Z 世代是在 ACG 伴隨下成長起來的一代,以盲盒為代表的手辦是泛二 次元市場的下遊衍生。艾瑞數據顯示,Z 世代文娛消費支出佔比為 28.9%,娛樂習慣和為興趣付費的能力都已經得到充分培養。天貓發布的《95 後玩家剁手力榜單》顯示潮玩手辦的燒錢指數位列第一, 成為 95 後年輕人中熱度最高、最燒錢的愛好,90/95 後的貢獻度亦首屈一指,在天貓國際潮流玩具品類中消費額佔比達到 40%。

相關焦點

  • 都2020了,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與此同時,大量與炒鞋、炒盲盒相關的App、創業項目也隨之誕生。當那些「瘋狂炒鞋月入百萬」、「盲盒最高可賺39倍」等消息不斷出現時,聰明的朋友已經開始在喧囂中嗅到了一絲「韭菜」的芬芳……進入2020年,那些炒鞋、炒盲盒的年輕人怎麼樣了?
  • 從「炒鞋」到買「盲盒」,是商機還是套路?
    一雙鞋能賣到幾萬元、一個玩偶因為「盲盒」的噱頭能賣到上千元。從「炒鞋」到買「盲盒」,「錢包是路人」成了當前部分年輕人的一種消費狀態。業內人士認為,多元消費需求催生了各類創新業態,但並非「萬物皆可炒」,消費者應理性對待,避免「踩雷」。「盲盒」是個啥,一年砸幾萬不稀奇?
  • 比炒AJ更囂張並且利潤高達近40倍的玩具盲盒,究竟是何方神聖?
    炒鞋的內容之前說的太多了,有點膩味,也沒有必要站在道德制高點去指責炒鞋的人,只要身為人就會愛錢,因為沒錢也活不下去。在鞋市經歷了衝衝日後(二級市場大幅度漲價)後,歸於平穩,甚至有小規模降幅的趨勢,於是讓炒鞋的人緊張不已,讓買鞋的人興奮不斷,前者賺的少了虧本了,後者降價了但還是不入手。
  • 今年收益最高的「資產」竟是盲盒,Z世代主導39倍飆升
    一些限定款盲盒被炒至上千元已經不是什麼罕見的現象,像泡泡瑪特的潘神聖誕款,原價 59 元,現在已經賣到 2350 元的高價,價格攀升了39倍。在盲盒消費、炒作熱的背後是,是數量龐大的z世代,95-05年的年輕人,他們每月可自由支配收入超過全國人均,娛樂消費、明星周邊、IP手辦和潮品服飾等成為他們的最愛。
  • 比炒鞋還燒錢的盲盒,如何讓人「中毒」1年花70萬?
    有意思的是,前兩天套路編輯部小姐姐們在研究盲盒套路時,還一不小心入了坑,從此就一發不可收拾……   盲盒是啥?為什麼會如此火爆?炒盲盒會像炒鞋那麼賺錢嗎?   除了盲盒模式,泡泡瑪特圍繞產品開發了不少玩法,比如搖號購買限定款、玩手機遊戲收集虛擬碎片換取實體娃娃等。   炒盲盒賺錢嗎   盲盒讓這麼多人上癮的套路是不是很熟悉?沒錯,盲盒的狂熱讓人不禁會想到球鞋,抽籤、派號、排隊、收藏,這一套操作下來簡直和炒鞋一模一樣。   盲盒迷們的瘋狂,絲毫不輸球鞋迷。
  • 從盲盒、手辦到潮鞋 95後玩家跨入消費分級時代
    一些限量款的溢價動輒數十倍,比如潘神SatyrRory聖誕系列,擁有新奇甜萌的外形,全球限量發布3000套,目前其隱藏款盲盒價格甚至狂漲39倍,在閒魚上賣到2350元。數據顯示,2018年閒魚上約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盲盒交易已成千萬級的市場。群友相互調侃:「一入盲盒深似海,一盒接著一盒買。」
  • 閒魚上的盲盒經濟:最受追捧的盲盒狂漲39倍
    因為這種未知性,盲盒才這樣令人慾罷不能,因此,年輕盲盒愛好者收藏之餘,交換和轉讓成為他們的另一大訴求,閒魚上的盲盒交易隨之火爆。如今閒魚上的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盲盒已然成為年輕愛好者的一種社交貨幣。
  • IP小站(IP Station):盲盒手辦首選之家
    近年來,盲盒行業的急速發展影響著每一個熱愛盲盒的盲盒迷,也潛移默化地影響著非盲盒圈的受眾群體。在這場火爆的生意戰爭中,盲盒之戰也從線上燒到線下,其自動售賣機開始出現在各大商場和地鐵站中,成為抓娃娃機、口紅機之後的又一大風口。
  • 「瘋狂」的球鞋:一雙潮鞋兩年漲價45倍,炒鞋真這麼賺嗎?
    中新經緯客戶端7月16日消息,最近網上流行著一句話:「炒房不如炒股,炒股不如炒鞋。」近幾年,炒鞋市場中湧現出的暴富現象似乎也證實了這一點。體育用品 中新經緯 高曉鍈 攝「一雙鞋在中國能按照比發售價高十倍的價格熱炒,依舊市場火爆。」
  • 「盲盒」在閒魚上漲價39倍 有玩家為購盒投入幾十萬
    比炒鞋還刺激!你知道「盲盒」嗎?最高可賺39倍,有人已投入幾十萬每經記者 張鍾尹 每經編輯 陳星 盧祥勇 杜恆峰 肖勇 「不吃飯可以,不買盲盒不行。」95後的愛好又催生了新的故事與風口。盲盒,一般是指以系列推出的玩偶,以盒為單位,裡面裝著不同樣式的玩偶手辦,外包裝上不顯示玩偶外觀,在拆封前永遠不知道裡面是什麼,何時能集齊全套全憑運氣。盲盒的單價並不高,一般在39元到69元之間,一個系列也只有幾百元。但因為新品層出不窮以及「隱藏款」、特別版的稀缺性,往往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掏空錢包。
  •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
    要聞 還沒看懂「炒鞋」又來了盲盒 Z世代的嗜好有多大市場空間?根據閒魚今年年中公布的官方數據,過去一年閒魚上有30萬盲盒玩家進行交易,每月發布的閒置盲盒數量較一年前增長320%,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39倍。很多玩家不惜壕擲千金抽盲盒,而且一旦入坑便欲罷不能。國內盲盒產業的最大「推手」之一泡泡瑪特(POPMART)在其登陸新三板之後,業績一路長虹——2018年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155.98%,淨利潤同比增長140倍。
  • 想靠炒幣炒鞋財務自由?沒傾家蕩產就燒高香吧
    「25 歲學生炒鞋月入百萬」、「炒盲盒最高溢價近 40 倍」、「23歲炒幣賺了一個億」……網上有段子稱:炒房是 70 後的狂歡,炒股是 80 後的瘋狂,炒幣是 90 後的荒誕,炒鞋、炒盲盒是 00 後的盛宴……這似乎是一個「萬物皆可炒」的時代。
  • 炒鞋、炒盲盒能賺錢?業內:愛好就好,切勿盲目-炒鞋 球鞋 扭蛋 風險...
    原標題:炒鞋、炒盲盒能賺錢?業內:愛好就好,切勿盲目  「炒鞋」「炒盲盒」「炒扭蛋」「炒裙」……隨著潮流文化的興起,在部分資本追捧之下,相關風險已讓監管發出預警。  監管部門提醒警惕「炒鞋」風險  一個隱藏版的「盲盒」動輒售價千元、一雙限量版的球鞋價格動輒5位數、一條二手的蘿莉裙更是被掛出十萬元的高價……今年以來,類似的信息頻繁出現,也讓不少市民感到疑惑,「炒鞋」或者「炒盲盒」真算一種投資手段麼?  還沒有等多數市民弄清楚「炒鞋」和「炒盲盒」背後的潮流文化,監管已提前介入預警風險。
  • 燒錢堪比單反、比炒茅臺還賺,瘋狂的盲盒與被低估的心癮
    這裡的手辦,指的是「盲盒」。 盲盒是啥?「人生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滋味。」很多人覺得用《阿甘正傳》中的這句經典臺詞來形容盲盒,恰如其分。 盲盒的概念起源於日本,最初叫做 Mini Figures,後來因為種類越來越多,市場越來越大,大家稱其為Blind Box。
  • 盲盒:是成年人的玩具,還是年輕人的「智商稅」?
    其中最受歡迎 Molly 娃娃的交易就超過 23 萬單,均價為 270 元,而這些盲盒的零售價一般在 39~69 元之間。▲圖片來自:閒魚而一些限量的隱藏款的漲價幅度遠不止幾倍,其中最火爆的一款玩「潘神天使洛麗」從 59 元被炒到 2350 元,漲了 39 倍,還有用戶通過轉讓盲盒一年賺了 10 萬元。
  • 盲盒是啥?為何半年營收1.6億?盲盒裡隱藏款售價竟然高達3000元?
    9月16日,#炒盲盒最高溢價近40倍#登上微博熱搜榜,引發廣泛討論。炒盲盒正代替炒鞋、炒幣,成為新一代割韭場。也許你還沒有聽過這個名字,那麼盲盒到底是個啥?為何這般火熱?今天筆者就來聊聊盲盒。一、什麼是盲盒?
  • 普通人炒股能賺到錢嗎?為什麼炒股的人都是虧?
    普通人投資股票賺錢本來是非常容易的事,只要國民經濟正常發展,就能賺到高於銀行利息或高於通脹的錢。股票的本質是用來投資不是用來炒的。股票的實質是上市公司的資金不足,讓出公司一部分股份給需要投資的人,利益和風險同擔。但現在的人基本上是為了賺差價、賺快錢,也就是炒股票。
  • 「萬物皆可炒」的符號學原理
    從炒股、炒房、炒期貨、炒藝術品到炒幣、炒茅臺,再到炒鞋、炒盲盒,毫無疑問,我們正在步入「萬物皆可炒」的時代。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1月3日,作為歷史一款成功的去中心化加密數字貨幣,他的總量恆定為約2100萬枚。
  • 價格最高狂漲39倍?隱藏款盲盒隱藏千萬級市場
    日前據南方日報記者從各大電商平臺和二手交易平臺了解到,盲盒交易已經是一個千萬級的市場,而最受追捧的盲盒價格狂漲了數十倍。  盲盒市場巨大:從80後到00後通吃  據南方日報記者了解到,盲盒的概念並不新鮮,80後童年瘋狂收集的小浣熊水滸卡就是盲盒的初代形式。為了一張宋江卡,有熊孩子把一整箱一整箱泡麵往家裡搬。
  • 天價潮鞋背後:玩家兼職炒鞋兩年賺30萬 僱人排隊搶
    天價潮鞋背後:玩家兼職炒鞋兩年賺30萬,僱人排隊搶鞋  球鞋「江湖」上,小君(化名)有一個特殊身份——炒鞋玩家。  2017年,他僱了20個人排隊購買AJ(Air Jordan)一款新鞋,並由此踏上「炒鞋」之路。兩年間,掙了近30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