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見驕橫跋扈、欠德之人,不能謙卑下去,否則讓人覺得軟弱可欺

2020-12-27 點津文化

《周易》一共有64卦,每一卦有六爻,一共三百八十四爻,每日一卦,分析六爻。

《謙》卦

卦象:下艮上坤,為高山屈於卑地之下貌

卦德:下卦為艮為止,上卦為坤為順

全卦喻示:守國守家守自身的要道——謙

初六 謙謙:君子用涉大川,吉

【爻意分析】

初六在謙卦中,已是謙下之位,又處全卦最下位。初六前臨互坎(六二九三六四),坎為水,故言「用涉大川」,意為遭遇山難水險,重重阻礙,但是初六因其謙謙君子之風,即便跋山涉水,行難涉險,也可保處境無虞。

【可斷結果】

「謙」卦之初六爻,位於下卦之中的下位,一是謙下之意,同時也意為所做的事業正處於初始時期,方興未艾,此時事業尚未大成,若無謙虛謹慎之心,甘居他人之下,難以廣建人脈,樹立口碑。

對應卦爻辭義來看,「用涉」依舊踐行於「謙之又謙」之理,意為拋開眼前之「蠅頭小利,蝸角微名」,放眼未來,先自修謙卑之心以處事待人。

【自取之道】

本卦雖然身臨艱險之境地,但因其謙謙君子之風,艱難當迎刃而解,只需持續保持美德,必不至於明珠暗藏,假以時日定會受到應有的器重而大展宏圖。

六二 鳴謙:貞吉

【爻意分析】

此乃乾卦第二陰爻,在謙卦中,六二一爻是陰爻有位於陰位,居中得正,有上升之勢,意為事業成就穩步高升,前程遠大,所以爻辭中寫道:「鳴謙。」鳴為鳴放,聲名廣揚之意。

六二與全卦的主爻九十三分契合,可謂陰陽互補,得諧而鳴,意為君子謙和並非緘默不言,而是既不四處標榜自己,卻又能恰到好處地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並且能將自己的美德散播於他人。

【可斷結果】

此時凡事更需要謹慎小心,不可因急躁而輕舉妄動,當安守中正之道。這世間太多人稍獲名聲便難以自控,開始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因此而損壞了前程。

所以,人若在聲高名顯之時,還可以做到謙遜謹慎,實屬難得,自然吉祥。

【自取之道】

「鳴」和「謙」之間的分寸尺度甚為關鍵,切忌因名聲而生出驕傲自滿之心,屆時悔之晚矣。

應更加奉行謙遜之道,嚴謹身心,要使自己成為言行相同,表裡如一的真君子。切忌將己所不欲之事強加於人,而失去人心,應慎行謹言,以謙和有禮之方式令眾人敬服。

九三 勞謙,君子有終:吉

【爻意分析】

此爻乃是謙卦之主,是位於爻中第三的陽爻,三亦是陽位,是以九三乃是陽爻居於陽位,當位得正,故而十分吉祥。

九三與六二相輔相成,無應不合。九三因位於本卦的中爻,上卦下卦皆為陰爻,一陽爻居於眾陰之中,乃是下卦的上位,位高權重責任重大,自然勞心勞力,所以爻辭中寫道「勞謙」。

【可斷結果】

九三身處眾陰爻之中,孤身入險地,必定勞心勞力。然而此時之所勞,為日後成功之基業,此時也是建立口碑絕佳的時期,當以平等平和之心處事待人。

而今日若犯下紕漏,必定成為日後隱患,甚至會導致毫無建樹,勞而無功。此時正處於嶄露頭角之際,於上於下身負眾望,此時也最易惹人非議,成為眾矢之的,不可有絲毫鬆懈,更當謙虛謹慎,提防行事虎頭蛇尾,有始無終。

【自取之道】

此爻雖有尚奧爾甘心居於地下之心,但還應當有順應奔騰流水之智,不可剛愎自用,認定所付出的辛勞已經得到收穫,而沾沾自喜。應當守謙不嬌,持之以恆,聆聽眾議,警醒於心,靜待最終善果。

六四 無不利,撝謙

【爻意分析】

六四爻為謙卦中的陰爻,且身居陰位,象徵柔順守正。然而此爻在謙卦之中位於第四爻,四處於多懼之位,六四爻在謙卦之中又屬於小過卦,特別的是其上是位于謙卦尊位的六五爻,而其下是位于謙卦之主的九三爻,六四處於這兩者之間,動輒會有失誤之憂。

六四的爻中帶有小過,即為很小的過失,所以即便有失也非大錯。「撝」為分散分裂之意,「撝謙」意為謙遜傳播開來。

【可斷結果】

將謙虛的美德四下傳播,倡導世人皆成為謙遜之人固然好,但應當注意其中的分寸與程度,並且,這種謙虛是真心還是假意,是有迥然之別的。

真正的謙虛是能做到順勢而止,在大趨勢不利的情況之下能做到斷然而止,不一意孤行,將損失降到最低,而不是在自己能力完全可以達到的情況下,做出不必要的退讓。

前者是真謙虛,後者則是沒有掌握好分寸的假謙虛,過分謙虛便是驕傲,是虛偽,便與謙虛背道而馳了。

【自取之道】

當事業穩定,付出的艱苦辛勞小有所成並且聲名鵲起之時,還能堅持謙虛謹慎的處事之道,自然事事亨通,無不利處。

反之,若是此時因意亂生嬌而迷失謙虛謹慎的正道,便會水滿則溢,轉勝而敗,轉升而落,轉盛而衰,雖善始而不得善終。

所以需要保持謹慎之心,克己為人,不可背離謙遜之道,自毀根基。

六五 不富以其鄰,利用侵伐,無不利

【爻意分析】

六五爻為謙卦中的陰爻,居於本卦尊位,陽爻象徵殷實富庶。而陰爻象徵空虛貧窮,此卦中陰爻居於君位。意為國力不夠強盛富裕,但是有君臨天下的威嚴。所以言行能夠左右自己鄰國。

但是陰柔者居於尊位,震懾之力較弱,難免有不甘心服從者出現,因六五爻奉行的是謙恭大道,所以,但凡對他服從的國家都是信服於他的德行道義,而不服從的國家,則是因六五實力不強,難以甘心屈於其下,那麼不服從者必定是信奉驕橫的強勢之道。

所以此時,應當與志同道合的鄰國聯合,共同將不服從者制服以絕後患,爻辭上之所以說「利用侵伐,無不利」,是因為此行乃是匡正驅邪、民心所向、出師有名的正義之舉。

【可斷結果】

謙卦中的六五爻居於君位,意為此時的謙謙君子與以前已不可同日而語,事業正處於功成名就之際,此時,尤其應當注意戒驕戒躁。

六五本身是陰爻,說明內在實力尚有欠缺,若此時生出驕躁之氣,那麼與不服從者的矛盾就會激化,愈演愈烈,由懲戒變為互毆爭執,謙謙之風便消失殆盡,失去德行的同時也會喪失身邊的擁躉,這是六五爻成敗之中最為重要的一點,所以切記不可如此。

六五爻因其謙謙君子之風而成為民心所向,又有「不富以其鄰」的能力,當更加持守謙恭柔和之道,集思廣益,博採眾長,彌補先天弱點,增益己所不能,對於驕橫僭越者,當把握好懲罰分寸,既給予警示但又不可過分欺凌,這樣恩威並施,剛柔並濟,方是眾心歸附的君子,自當無往而不利。

正如南宋的著名思想家朱熹在《周易本義》所說的一樣:「以柔君尊,在上而能謙者也,故為不富而能以其鄰之象。蓋從之者眾也,猶有未服者,則禮以徵之,而與他事亦無不利。」

【自取之道】

謙卦中的六五爻,此時已經功成名就,有了一定的社會地位與名聲,是一眾人等的首腦,這意味著自身的影響力也是大幅度增加,那麼他應該更有責任帶頭去維護和推崇謙遜的美德。

六五爻自身的成就都源自謙虛謹慎,身為謙和君子行事做人便中正仁和,不爭鋒奪利,自然趨吉避兇,若是此時居功自傲,目空一切,那麼必定會迷失本性,做出種種偏激錯誤的決定,不光事業前程將毀於一旦,甚至會給自身招致災禍。

所以此時定當時刻警醒自己,不可做功虧一簣之事。

上六 鳴謙:利用行師,徵邑國

【爻意分析】

此爻是謙卦中的第六爻,是最上一爻,主身居高位之意,而爻辭上又道「鳴謙」,意為此時雖然身份顯赫,卻未改初衷,依然秉持和宣揚謙遜之道。

「徵邑國」中的邑是封地之意,「徵邑國」意為動用軍隊去徵討臨近小國。謙卦的核心要義便是謙遜,但是有些驕橫跋扈的人是無法用欠德之心去感化的,那麼此時只有用更強硬的方式解決問題了。

這種做法並不與謙和之道相牴觸,因為在六五爻中已經顯示出來,這個將要出兵前去徵討國家,挑釁侵犯在先,再不作出抉擇會給人軟弱可欺之感,此時出兵乃是順勢之舉,況且爻辭上帶有「鳴謙」,就是說此行一路都會宣揚謙道,能避免殺伐就會避免,即使是徵伐也會盡力採用兵不血刃,所以並無不利。

【可斷結果】

此次的徵戰應注意以告誡為主,並要設法緩和引起敵對的矛盾,不可將懲戒變為殺伐,否則定會招惹事端。

但是也不可優柔寡斷,放任挑釁者進犯,謙者乃仁義之人,這種仁和是出自於內心的慈悲,並非膽小怕事,懦弱無能,當有保家衛國的勇氣。

孔子道:「仁者靜而智者動。」謙謙君子乃是仁德兼備之人,以德行撫眾,以智慧取勝。那些所謂恃才傲物之人,便是典型的有才而無德無智的人。

謙和的君子應是既有真才實學,又能恭謹謙讓的人,這樣的人必是深孚眾望的首腦,人人追隨的領袖。

【自取之道】

謙卦至上六這裡,之前所付出的辛勞努力都已經見到成果了,由某某無聞到名聲鵲起,此時實力漸強,可以適當向他人展現,但切記其把握其中的分寸,令別人了解到自己的優秀與能力便可,不能無故炫耀,如此行事便毫無不利。

此時的事業雖然有所成,但身邊還有僭越者,說明大志尚未實現,所以要努力將眼前優越的局面長久保持,並繼續上升,最終達到心中所祈願的大同。

那麼就要遵循《老子》所說:「一慈,二儉,三不敢為天下先」。因為物極必反,所以應當明白,運不可用盡,能不可使盡,勢不可逞盡。這樣再加上由內心而發的謙恭謙遜,必然事事和諧,人人敬重,事業亦會漸入佳境。

相關焦點

  • 你可以柔和善良,但不能軟弱可欺
    你可以柔和善良,但不能軟弱可欺。初入職場,你一直小心翼翼,凡事盡力而為,和氣友善,同事間的忙能幫就幫,熱忱待人。你以為自己的主動熱情會讓身邊的領導同事看得見,殊不知幾何時自己竟成為了別人眼裡的「便利貼女孩」,無關緊要的人,聚餐團建都不會特別關照的透明人。後來,你幡然醒悟,職場不是做好人,不是多做事,而是好人心可能誤以為常,多做反而會多錯。你開始學會了拒絕,學會了精簡,畢竟疼過,方知成長的意義。
  •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朵蓮花,測你是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人?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朵蓮花,測你是不是一個軟弱可欺的人?你性格溫和,不喜歡公開,但事實上,你是一個頭腦清醒、意志堅定的人。你知道如何回應內心的感受,不要選擇為了安慰而欺騙自己。每個人都可以看到你的成就,所以沒有人敢冒犯你。所以你總是生活在一種超然的本性中。你的生活圈是你最安全的堡壘,與陌生的人幾乎沒有衝突的機會。
  • 大漢奸陳璧君的最後歲月:在監獄仍驕橫跋扈!67歲被病痛折磨而死
    這位頭號女漢奸便是陳璧君,自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後,陳壁君隨身攜帶的貴重物品就全部被收繳了,人也進了寧海路25號看守所,不過陳璧君進了監獄,卻依然驕橫跋扈,因此她曾是汪夫人,是汪偽「第一夫人」。但是在後來,汪精衛的思想就完全變了,抗戰時期甚至投靠了日本人,在南京成立了汪偽政府,陳璧君始終跟隨在汪精衛的身邊,為汪精衛出謀劃策,狼狽為奸。
  • 「性格軟弱,不是你錯」:努力學會這三招,讓自己強大到無人可欺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老一輩們常講:性格軟弱之人,是很容易遭人欺負的。所以,他們也常常告誡道,做人不能過於老實。話雖然很糙,但卻驗證了一個很現實的道理,一個性格過於軟弱的人,是不懂得為自己爭取利益的,他們往往外表不冷不熱,其實心地善良,為人考慮過多,總是讓自己受到傷害,久而久之,被人剝削久了,也就難有福氣了。
  • 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人若欠你,天必還你。1、善良之人,上天佑之說起大衣哥朱之文,相信大家都會想起善良、厚道,而與大衣哥相伴的話題,總是離不開鄉鄰的惡意刁難,人性的貪婪、醜惡。登上星光大道的人有很多,但能如大衣哥般一直保持高熱度,高流量的人少之又少,儘管鄉鄰的刻薄讓大衣哥苦惱不堪,但上天從沒欺過大衣哥,反而對他青睞有加。這不,大衣哥又因為人性的醜陋而登上了熱搜。
  • 驕橫跋扈功高蓋主,兔死狗烹鳥盡弓藏,自立為帝計劃敗露,你認為...
    (年羹堯畫像)年羹堯是清康熙、雍正年間人氏,進士出身,官至四川總督、川陝總督、撫遠大將軍,還被加封太保、一等公,高官顯爵集於一身。他運籌帷幄,馳騁疆場,戰功顯赫,曾配合各軍平定西藏亂事,率清軍平息青海羅卜藏丹津。
  • 人善真的被人欺嗎?孔孟:功利心在作怪
    但是「人善被人欺」這句近乎「約定俗成」的話,有時候也會被有心人利用,作為自己自私的擋箭牌。於此,顏小二覺得有必要來議論一下,真的是人善被人欺嗎?為了讓論證更有說服力,顏小二特地請來了孔子老人家和孟子老人家坐鎮,期待以他們的經典理論,來展現「善」的真正模樣。
  • 人惡人怕天不怕,人善人欺天不欺!
    ,人善人欺天不欺,上天神明看眼裡,心存良善有福氣。一個善良的人,心胸坦蕩,為人本分,不會欺天瞞地,不耍陰謀詭計,坦坦蕩蕩,品行端正,待人真誠,做事靠譜。一個善良的人,再醜也有人靠近,再窮也有人喜歡。因為善良是最好的品質,善良之人,不做傷天害理的事,善良之人,不做卑鄙無恥的人。
  • 人善被人欺,人好被當傻
    人生真諦,職場圭臬:人善被人欺,人好被當傻。
  • 「人善被人欺」:這3件事不要軟弱,做到的人活得硬氣
    當與人發生衝突爭執時,我們總想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作家餘華有一句話說的挺好的,「當我們兇狠地對待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突然變得溫文爾雅了。」善良是好的品德,但是如果善良不帶點鋒芒,則只會被人欺負。一個人再善良,也別在這3件事上軟弱,否則就是若怒無能。善良不是認慫,該硬氣的時候應該硬氣。
  • 人厚道,天不欺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厚道的人,為人實誠不欺騙,待人誠懇不刻薄,做事坦坦蕩蕩。這樣的人,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幫助。01厚道,是一個人的最大底牌。人最大的底氣,源自於自身的品德。就像《周易》中那句話說的:「 君子以厚德載物。」
  • 早讀:人厚道,天不欺
    小勝靠智,大勝靠德。 世界上最聰明的人,從不是精明的人,而是厚道的人。 厚道的人,為人實誠不欺騙,待人誠懇不刻薄,做事坦坦蕩蕩。 這樣的人,不僅能贏得別人的好感,還能夠獲得更多人的幫助。
  • 人善人欺天不欺,堅持下去老天自有饋贈!(深度好文)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互害模式更容易擴散傳染,因為大多數人都是見不得他人好,當自己有了汙點,也總要想方設法把他人拉下水,並以此求得心理上的平衡……《道德經》云: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也;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也。
  • 古風宅鬥小說:她一改嬌蠻跋扈,對未來的權臣溫順謙卑百般奉承
    文案:南寶衣自幼錦衣玉食嬌養長大,沒想到所嫁非人,落了個家破人亡的悽慘下場。重活一世,她咬著小手帕,暗搓搓盯上了府裡那位卑賤落魄的養子。只有她知道,看似落魄的少年,終將前程錦繡,權傾天下。她一改嬌蠻跋扈,對未來的權臣溫順謙卑百般奉承,可惜他如高嶺之花,始終對她愛答不理。
  • 很走心的句子,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善良過了頭,就缺少心眼
    二 * 人不能太善良,如果事事太大度和寬容,別人不會感激你,反而會變本加厲。人就應有點脾氣,過分善良會讓自己丟失自己的價值和尊嚴。有句話: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凡事適可而止,善良過了頭,就缺少心眼;謙讓過了頭,就成了軟弱。
  • 「你是欠男人什麼了嗎?」那怎麼你會在男人面前軟弱,害怕分手
    我們在戀愛的時候也要做好準備,如果你很幸福能夠遇見對的人,那你就會比別人少了一點分手的風險,反之,如果你遇到了錯誤的人,分手就成了你們最後的必然結果。害怕戀愛被分手,你可以選擇不戀愛,嚮往戀愛的人,你就要有心理準備,很多人在分手後傷心的死去活來,就是因為沒有事先想到這個壞的結果,因為最初在一起的承諾是需要時間來決定它是否能夠兌現的。
  • 一位老僧說:人若欺你,天必護你,人若欠你,天必償你,天意難違
    對這個問題,我一直也沒有答案,書上都在說叫我們一定要為好人,行善事,可是結果呢,好人經常被人欺負,還會被人冤枉,不免讓人寒心。於是我帶著這個問題去請教我們這邊寺廟裡的一位老僧,他對人性的善惡研究得很透徹,也會用最簡潔的言語講述出來。一位老僧說:人若欺你,天必護你,人若欠你,天必償你,天意難違!
  • 「家不和,外人欺」:這3件「家事」,不能告訴外人,否則被欺負
    那麼,都有哪些不和的事不能讓外人知道呢?"家不和,外人欺":這3件"家事",不能告訴外人 否則被欺負。1、第一件"家事":父母不和。而在這個時候,如果讓外人知道家裡的這件"醜事",很多人就會接縫插入,不懷好意的人會更加挑撥彼此兩個人之間的關係,很容易導致第三者的插足,使家庭關係徹底破裂。所以,"家不和,外人欺",父母不和這件"家事",不能告訴別人,否則會被欺負。
  • 人不能太善良,否則別人不僅不會感激你,反而會變本加厲!
    之所以這樣說,不是我對社會有什麼偏見,也不是我心胸狹窄,而是事實如此——我們雖然都需要看到人性的真、善、美,我們雖然都需要每一個人都是善良的,我們雖然都希望自己或者是所有人都可以被溫柔以待,然而,現實生活告訴我們,這只是我們的美好希望,我們的美好祝願,我們的渴望罷了。因為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過於善良的人,總是面臨著被人欺負,甚至是無法生存的尷尬狀況。
  • 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
    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大家好,小編又來推薦優質文章了,今天給大家推薦5本古言嫡女文,她身為驕橫嫡女,必定要尋得願為她放棄一切的夫君。《嫡重》作者:墨涵元寶她是將軍府最受寵的嫡女,也是京城最有名的驕橫之女。他說,我就喜歡你的小脾氣。他說,讓我執你之手,為你青絲綰到老可好?他說,若他日我能登帝,必廢除後宮,只寵你一人。於是她為他賠上家族勢力,他卻賜她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