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相信 內向的孩子 自有力量 也自帶光芒

2020-08-29 吃瓜大小事

今天看到一篇關於吳鎮宇孩子自曝有舞臺焦慮症,而引出如何看待內向性格孩子的文章,不禁讓我想到自己的故事。

從小大人見我就誇我乖巧文靜,可我知道「文靜」不過就是「不愛說話」的美化詞。

春節熱熱鬧鬧,和父母一起走親訪友,卻沒有人知道那是我最煎熬的時刻。因為家中沒有年齡相近的兄弟姐妹,無論到哪位親戚家裡永遠都只有我一個人孤零零的待在一旁。而我也不太會和長輩交談,通常就是剛進門和長輩打聲招呼表示禮貌,然後就是飛快地尋找有沒有不會被逼著聊天的地方。不知道性子和我差不多的朋友,有沒有這種感覺:在群體中,只要人數一多,尤其是一兩個較活躍的人存在時,自己會有種插不上話的感覺,久而久之就變成做個傾聽的人就好了,也就越來越不會講話。和不熟的人交談時,很容易冷場,找不到話題聊天,或者說找不到有趣的話題,一副十分正經的模樣,但其實別人是覺得你很無趣的吧。

還有種情況經常發生,當和別人聊天時,會不知道應該接什麼話而不至於尬場。線上交流還好,如在聊微博的某個話題時,你想不到回答的話,還可以到評論底下看看別人的觀點回答,假裝自己是個有趣的人。可是線下不會講話的性格一下就原形畢露。即使感到無聊孤單,也不喜歡主動找人聊天,更多偏向追劇看書。所以造成當其他人都還有在和很多初高中同學聯繫時,知道很多近況。而我什麼都不知道,因為我的聊天圈子僅限於幾個好幾年友情的朋友。

有一段時間因為性格內向而自卑過,覺得這樣的性格一點都不好。交不到新朋友,很多工作也都要求性格開朗外向,自己這樣的性格是不是找不到工作,是不是註定要錯過很多機會。其實我也嘗試過去改變這樣的性格,但發現真的太難了太痛苦了。很多時候不是強迫自己那麼做就一定會取得好的效果,反而讓自己感到疲憊,因為強迫自己做不喜歡的事是不會快樂的,反而覺得失去了原來的自己。直到有一天,那是要競選部門部長的前夜,上一屆的部長們為我們幾個要競選的同學組織了一場模擬演練。那時部長問了一個問題:「你覺得你們幾個中誰適合當正部長?」 我答的是另外一位性格開朗情商較高的同學,不選自己的理由就是不擅長調動氣氛,性子悶不會說話。而其中一位部長說「我覺得你也行,調動氣氛不是每個人都要會的,反而我覺得你這樣的性子很穩重做事也很負責。」 就是因為這句話,我終於開始接納自己的性格,去發現自己的閃光點。是啊,為什麼每個人一定要是外向的,不會主動調動氣氛,那我就當個配合者,也為工作進展獻份力;不會找話題聊天,那我就當個傾聽者,試著去感同身受;不會主動聯繫他人,那就利用和別人聊天的時間來充實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人脈總歸是因為你的能力你的才華而來。

後面的生活中,我漸漸發現每當要分小組作業時,會有同學主動找我當小組成員;有問題時,也會選擇來向我尋求幫助;在撰寫推文素材和新聞稿時,部長有誇我邏輯表達能力好;社會實踐組隊時,隊長主動來問我要不要加入(因為可以負責寫稿哈哈);每次考試朋友都是預測我可以通過,因為我的踏實努力她們看在眼裡,結果是我確實通過了.......

心理學家武志紅說過:「內向是內向者的保護,外向是外向者的嘉獎 」。因為這層保護色,讓內向者在社會生存,而一旦強迫著撕去這層保護色,內向者將覺得適應這社會十分艱難。但是內向者一定就不好嗎?不,並不是這樣的。內向者也可以有自己的優點,也可以建立自己的人脈,也可以在生活中閃閃發光。因為內向的孩子,自有力量,也自帶光芒。每個人都是獨一無二的自己,做真實的自己,學會接納自己的性格,發現自己的閃光點,不必煩惱更不必因性格自卑。

相關焦點

  • 讓男人心心念念的女人,自帶光芒
    每個人自帶的氣場是不一樣的,有的人一出現,就給人溫暖療愈的感覺,讓人感覺親切和溫暖,給人帶去希望,可是有的人,只要一靠近,就感覺理不清說不明的不舒服,讓人想要逃離。只因前者自帶的是光芒,是給他人希望的,而後者是剝奪他人希望的。
  • 怎樣賦予內向性格孩子成長的力量
    父母怎樣賦予內向性格孩子成長的力量積極看待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內向孩子的父母,首先要破除那種認為外向性格優於內向性格、內向是性格缺陷的認識誤區;認識到內向孩子的性格優勢,接納並從內心欣賞他們;相信內向性格的孩子同樣可以獲得良好的人際關係、豐富的內心、自信而成功的人生。
  • 告訴孩子:內向不是缺點,而是一種天賦和契機
    相信不少家長會有這樣一個煩惱——覺得自己的孩子性格內向,對將來的生活和發展影響不好。家長們也不用擔心孩子孤獨,他自有一方天地,所以,內外向只是人一種心理狀態,沒有優劣之分,內向者更不是異類。家長不要因為偏見,一直標榜外向的優勢,而忽略了內在性格獨特的力量。
  • 安靜的力量:如何幫助內向的孩子成功?
    內向的人如何成功? 內向的人在創造力和思辨方面更有優勢,這是因為在獨處的環境下人們才不會受到他人意見和想法的左右,才更可能進行深度的思考。也許他們不會成為振臂一呼的政治領袖,但他們絕對是學術界與智囊團的中堅力量。蘇珊在書中就以比爾 蓋茨和沃倫 巴菲特為例,講述了內向的人是如何取得成功的。
  • 無需光源自帶光芒
    陽信縣第三實驗小學 楊國芹似乎好久沒有這樣的經歷,坐在臺下靜靜地聽老師講,兩天之內,聽了兩個縣外大咖精彩的報告,聽了八位優秀三名人的發言,類別豐富,用心良苦,價值斐然,每一個發言人走上臺的須臾後,你會發現他們的眼睛裡滿是光芒,進而他們身上將會有一股向上、熱烈的力量在湧動,在散發,
  • 自信的孩子原來真的會自帶光芒……
    他們不再害怕嘗試沒做過的事情,洗衣服,在藕塘裡打滾,還成了把「法國姐姐」寵成「小公主」的小暖男……孩子的成長空間是無限大的,如果父母相信孩子,孩子便會越來越相信自己,反之,則很容易導致孩子自我價值感偏低。
  • 相信孩子:《相信相信的力量》
    《相信相信的力量》>不是從孩子身上看到了希望你才相信孩子而是你相信了孩子孩子才有責任不是孩子聽話了你才尊重孩子而是你尊重孩子了孩子才聽話不是孩子長大了你才信任孩子而是你信任孩子了孩子才能長大不是孩子優秀了你才接納孩子而是你接納孩子了
  • 性格內向怎麼了?內向的人厲害著呢!不要總認為孩子內向就丟人
    聽到別人這樣說自己的孩子,相信多數父母心裡都怪不好受,會感覺很丟人。為什麼父母親會害怕自己的孩子成為內向型性格呢?但其實她又認為這對世界而言是一種損失,因為人們忽略了內向者的力量與優秀,他們一樣具有改變世界的能力。那麼,內向者到底優秀在哪裡呢?
  • 內向並非羞怯:30%的人內向但蘊含強大力量
    內向的人在社會中並不少見,然而要準確地理解「內向」這個標籤究竟意味著什麼,還得花一番工夫。  一則統計數據顯示,約有30%的人天性內向。而這些內向者在謹慎、膽小的外表下,所蘊含著的強大力量。  內向不等於羞怯  據《時代周刊》報導,人們常常認為內向的人很害羞,不過內向與害羞並不能完全畫上等號,儘管兩者之間確有重合的部分。害羞是一種焦慮的情緒,帶有行為上的抑制性。害羞的人往往害怕社會對他們做出負面判斷,因而會儘量避免社交活動,儘管有時候他們也想加入其中。內向的人也會躲避社交活動,但躲起來的理由則是——他們更想一個人呆著。
  • 善良的人,自帶光芒!因為越善良越被珍惜!越有好福報!
    親愛的讀者朋友們,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的情感勵志美文,今天,和大家分享的內容是:善良的人,自帶光芒!因為越善良越被珍惜!越有好福報!很多人都想知道,善良到底是什麼呢?其實,善良是我們做人的良心,更是做事情的品行!同時,善良也是我們人生中福氣的來源。
  • 「父母課堂」內向的孩子是個寶,父母別再逼孩子外向了
    生活中,我們常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場景,當孩子和媽媽見到熟人後,媽媽要求孩子向人問聲好,孩子會拽著媽媽的手腕,怯生生的問聲好,甚至有的孩子乾脆躲到媽媽的身後,這時媽媽一臉抱歉又擔憂地解釋:「他太內向了,多包涵。」緊接著說一句「唉,很擔心他以後會吃虧」。相信很多家長也有這樣的煩惱,覺得孩子內向不好。
  • 《深度影響》:給內向孩子的父母的75條建議
    經研究發現,批評和妄圖改變一個孩子的內向性格,這樣的想法和做法所帶來的破壞性,遠比內向性格本身的劣勢還要嚴重得多得多。 而家長對於孩子"太內向,無法在集體中獲得關注或機會"這件事情的在意程度也會對自己和孩子本身造成壓力。內向孩子的家長如果想要對孩子做一些影響和引導,對內向本身做一些了解和接納還是非常必要的。事實上,一個人的性格是內向還是外向,這根本是一種生理現象。
  • 內向與社恐,不要讓它們再互相背鍋了
    很多人容易給那些不愛社交、不愛說話、或者不善言辭的人貼一個內向或者社恐的標籤。 他們也容易犯一個低級的錯誤,就是認為內向和社恐是同一個心理方面的缺陷,其實內向與社恐本質上是不相同的。,跟我們長期以來的習慣性偏見有關,跟內向本身無關。
  • 內向不是病,你最好不要幹涉內向的孩子!
    內向,是人與生俱來的一種性格特徵。內向不是病,逼孩子改的家長才最要命!很多內向孩子的家長有這種煩惱,擔心孩子沒朋友,擔心孩子在學校受欺負,擔心孩子以後找不到工作……內向的孩子被貼上了懦弱、孤獨、社交障礙等一些負面標籤。其實,性格哪有好壞之分,只是與生俱來的不同罷了。
  • 《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性格不分優劣,只有不同
    馬蒂·蘭妮是一位心理學博士,也是當代美國最重要的內向個性研究權威之一。在《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一書中,馬蒂·蘭妮與讀者一起探究如何判定一個孩子是否為內向性格、如何欣賞他們潛在的優勢以及如何培養內向性格者的自信並幫他們創造美好的未來生活。
  • 沉得住氣的女人,都自帶光芒
    或許你沒有看到過沙漠當中的樹,但想來你也聽過,沙漠當中的樹想要生長,就必須要將自己的根深深地扎進地底下,待到站穩腳跟並且能夠保證存活的時候,他們才會開始長大,壯大自己的軀幹,繁盛自己的枝葉。想來做人也應當如此,不要急於求成,在還沒有羽翼豐滿的時候就想著飛翔,要懂得沉澱自己,在尊重自然規律的前提條件之下,讓自己蓄勢待發,破繭成蝶。而在此之前,還是應該要正視自己自身的能力,看看當下的自己是否能夠衝破阻礙,迎向成功?
  • 內向性格的孩子就一定要改變嗎?
    反觀內向的孩子就顯得不是太受歡迎,很多內向的孩子很容易就被定義為不愛說話,不愛動,不愛和別人交流和交往等,其實這樣的形容對於內向的孩子並不是足夠公平的。那孩子到底有沒有內向和外向的區別呢?許多孩子被「判定」為內向的孩子的家長認為這個性格對孩子以後將來的發展是不好的,都想著怎麼去改變孩子的這種性格,怎麼能夠讓孩子從不愛說話變得愛說話,怎麼讓孩子從不愛打招呼到愛打招呼,於是不斷的去和家人、老師去溝通和交流,去詢問該怎辦?我相信得到的答案應該類似如下:鼓勵孩子多說話,讓孩子多跟愛說話的小朋友一起玩。
  • 如果你的孩子性格內向,一定要告訴他這4點
    換句話說,我們被社會系統告知,好的性格就是要勇敢、快樂、善於交際。毫無疑問,人際交往中,外向性格備受推崇。難道,就沒有內向者的一席之地嗎? 如果你的孩子是性格內向者,請告訴他以下這幾點。外向者有屬於他的光芒,而內向者也有屬於自己的獨特的魅力。 性格內向者可別忘了——內向者也有自己的競爭力。
  • 自帶光芒,過於優秀的星座,易招人妒忌,惹人討厭
    他們身上散發著耀眼的光芒,招人喜歡的同時也容易招來一些小人的妒忌,惹人討厭。那麼在十二星座中的這幾個星座,天生優秀,自帶光芒,常惹人妒忌,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自帶光芒,過於優秀代表星座:射手座、天蠍座火象星座的射手座追求自由,身處變動宮的他們,聰明機智。他們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好奇,喜歡探索發現新事物,能快速地適應新的環境,所以就算變來變去他們也不會因此不安穩。
  • 正能量的人,總是自帶光芒!
    可以自帶光芒,猶如一種磁場,給對方的心靈以強大的吸引力。圖片配有一句話說:「相互欣賞,相互鼓勵……曉慶姐對我說:『人要活的精彩,最後靠的還是實力!』」我們感慨這對好姐妹成為傳奇的來之不易,更感慨她們之間那份真誠而又可貴的友誼。和一個能讓你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很重要;而和一個能讓彼此都變得更好的人在一起,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