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卡計劃 | Day41:符號及符號互動論、索緒爾與結構主義

2021-02-14 考新傳


作者 | 考新傳團隊

運營 | vim


符號

符號是用來指稱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徵物。它包括能指和所指,其結合具有任意性,是約定俗成的結果。

符號的特點是:具有指代性、社會共有性和發展性。符號系統內部有互補性,傳播符號系統中的各類符號互相補充、相互滲透。

符號一般可以分為信號和象徵符,人類使用的符號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

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人類傳播的介質。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功能有:表述和理解功能、傳達功能、思考功能。

概念+特點+功能


符號互動論

芝加哥學派庫利和米德最早提出,布魯默總結提出,是符號學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應用。

符號互動論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傳遞象徵符和意義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它的思想基礎是個體基於對象對於他們所具有的意義而對對象採取行動。

符號互動的前提是:對符號意義的共同理解。它有賦予行為動機和確定行為取向的功能,是一種人際關係理論,也是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該理論對傳播學的貢獻是:將傳播置於社會學解釋的中心,對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甚至大眾傳播都有啟發。

概念及起源+前提條件+功能+貢獻/意義

      

索緒爾與結構主義符號學

1894年索緒爾最早提出了符號學的概念,他的課程筆記被學生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

索緒爾指出了語言和言語的差別,語言是一種抽象系統,存在於集體心智之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別無選擇的社會慣例。而言語是社會成員運用語言能力創造的具體產物。

他的另一個貢獻是剖析了符號的結構,將它分為「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號的外形,可能是某種聲音、形象等,它是具體的、形象的;所指是符號背後指代的事物,可能是某種概念或意義,它是抽象的。比如「人」這個字的外形是一撇一捺,以及它的讀音都是這個符號的能指;它背後所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它的所指。

概念來源+兩組概念辨析

打卡方式:

1、手寫默寫打卡

2、打字默寫打卡

3、音頻背誦打卡

趕緊掃碼打卡吧~

希望小夥伴們堅持進步,一天一關,堅持打卡

1.闖10關的小夥伴將獲得最後完結版本的電子版「打卡計劃」名詞解釋;

2.闖30關的小夥伴將獲得《必背大本》一份;

3.闖70關小夥伴將獲得《專題手冊》一份。

(備註:「大本」和專題筆記不疊加的喔~)

往期精彩



相關焦點

  • 符號 | 2021打卡記詞day079
    新傳土撥鼠的打卡記詞專欄第5年年年都迭代,每次都升級這一版名詞解釋會更好
  • 【專研】符號互動論
    txt/萌山符號互動論(SymbolicInteractionism),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側重於從心理學角度研究社會的社會學理論流派。「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符號互動論認為,事物對個體社會行為的影響,往往不在於事物本身所包含的世俗化的內容與功能,而在於事物相對於個體的象徵意義。事物的象徵意義源於個體與他人的「互動」(包括語言互動、文化互動、制度互動等)。在個體應付他所遇到的事物時,總是會通過自己的解釋去運用和修改事物對他的意義。所以,符號互動論進而認為,社會是由「互動」著的個體構成,對於諸種社會現象的解釋只能從這種「互動」中去找尋。
  • 符號互動論
    他在總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礎上,首次系統地論述了符號互動論思想。他以進化論思想作為鋪墊,指出「精神和人類之間的符號溝通可使人類能夠進行對於生存來講十分必要的合作;從持續進行的社會過程開始,精神、自我和社會產生於這一過程」。
  • 索緒爾的符號學理論
    符號學理論強調連接微觀的符號意義建構與宏觀的社會權力運作,因此,破解傳播過程中符號的流變十分富有價值和意義。談到符號的表意過程,必然會令人想起瑞士語言學家、符號學之父索緒爾,是他最早對符號的結構進行了論說。索緒爾反對傳統語言學把語言看作是指代客觀現實的工具,這樣一來,語言學就會淪為社會學和歷史學的附庸。索緒爾把語言當作獨立的系統。他作了四個著名的區分,即四組二元對立概念。
  • 索緒爾語言符號的「能指」是什麼?
    〔12〕將索緒爾的語言符號是能指與所指的結合體,說成是語音與語義的結合體,這不僅僅是一個術語不同的問題,它是關涉語言觀的根本問題。我們雖然用的是索緒爾的「符號」術語,但其內涵卻並非索緒爾的符號觀,而是索緒爾批判的語言觀。
  • 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
    索緒爾符號學的認識論基礎 ——《普通語言學手稿》研究 2016年07月21日 09:10 來源:《社會科學研究》 作者:肖婭曼 字號 內容摘要:摘要:
  • 每日真題 133|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英語:symbolic interactionism)又稱象徵互動論,是一種主張從人們互動著的個體的日常自然環境去研究人類群體生活的社會學和社會心理學理論,由美國社會學家米德(G. H. Mead)創立,並由他的學生布魯默於1937年正式提出。「符號」是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象徵意義的事物。
  • 符號互動論|新傳理論25
    下面以時間順序,對符號互動論的相關學者和思想進行梳理。早期代表人物及其思想詹姆斯、鮑德溫、杜威等人從哲學、心理學角度為符號互動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但他們的理論還不等於符號互動論。符號互動論基本原理的提出以及理論的創立,應歸功於美國早期社會學者庫利、託馬斯、米德等人。
  • 索緒爾:關於語言符號的特點
    20世紀上半葉是現代語言學時期,這一時期佔統治地位的結構主義語言學,其創始人是瑞士語言學家費爾迪南.徳.索緒爾。
  • 符號互動論 | 新傳理論25
    詹姆斯、鮑德溫、杜威等人從哲學、心理學角度為符號互動論的產生奠定了基礎,但他們的理論還不等於符號互動論。符號互動論基本原理的提出以及理論的創立,應歸功於美國早期社會學者庫利、託馬斯、米德等人。美國社會心理學家庫利在1909年出版的《社會組織》中提出初級群體與次級群體、「鏡中我」的概念。
  • 傳播學釋疑:象徵性互動理論和符號互動論究竟有什麼區別?
    真題連結:2019南開大學專碩440:名詞解釋:符號互動論2019湖南師範大學專碩440:名詞解釋:象徵行為2019清華大學學碩史論682:名詞解釋:符號互動論2019陝西師範大學學碩專業二:名詞解釋:象徵互動理論2019雲南大學學碩638、專碩334簡答:符號互動論對傳播學的影響
  • 阿布的社會學複習筆記 之 符號互動論
    一、 基本概念 1.符號:符號在符號互動論中是基本的概念,指所有能代表人的某種意義的事物。即事物本身並無意義,因人賦予其某種意義,而這意義又是大家所公認的,於是它能成為人們互動的中介。 2.情境:在符號互動論中,情境指人們在行動之前所面對的情況或場景,包括行動主體、角色關係、人的行為、時間、地點和具體場合等。
  • 符號互動論視角下的微信朋友圈
    人們在朋友圈中「曬出」的是什麼,他們為什麼要「曬」,「點讚」又是出於什麼目的,本文選擇從傳播學經典理論符號互動論的角度來對這些問題做出解釋,洞察人們這些行為背後的深層動機。 關鍵詞:微信;朋友圈;符號互動論 一、微信研究緣起 微信(英文名:wechat)是騰訊公司推出的一個為智能終端提供即時通訊服務的免費應用程式,微信支持跨通信運營商、跨作業系統平臺通過網絡快速發送免費(需消耗少量網絡流量)語音簡訊、視頻、圖片和文字。
  • 日斬一詞計劃 | Day9 新聞生產&象徵互動論
    加入銳志新傳社群,第一時間學習最新乾貨▼歡迎添加學長微信 | 銳志浪哥(fm921lang)銳志新傳考研QQ群:486832681各位小夥伴們,2021年1月3日是銳志新傳考研創辦的第一天,從今天開始,銳志將帶領各位準研究生們一同開啟2022新傳考研的日斬一詞計劃
  • 帶讀知識點丨信息、符號、象徵性社會互動(符號互動論)
    符號是信息意義的外在形式或物化載體,它包括「用什麼來代表」和「代表什麼」兩方面內容,索緒爾將符號本身的形式和符號所能指代或表述的對象事物稱為「能指」和「所指」。沒有符號,人類的一切傳播活動和社會交往都無從進行。
  • 北大新傳考研440真題詳解 | 名詞解釋:符號互動論
    繼米德之後,芝加哥學派的赫伯特·布魯默和愛荷華學派的曼德福·庫恩分別繼承和發展了米德的互動論學說。布魯默和庫恩的理論探討發展到後來最終構成當代符號互動論的基本理論框架。並形成了以布魯默為首的芝加哥學派和以庫恩為首的衣阿華學派,他們在研究方法等問題上形成了不同的看法。 布魯默最先開始使用「符號互動論」一詞。
  • 徐克丨日本符號學的發展與中日符號學界的交流
    ,與結構主義的糾纏階段,以及跨學科融合階段。在日本的符號學研究初創階段,主要圍繞索緒爾的語言學模式展開。《普通語言學教程》被引入日本以後,首先在日本的國語學界引起了強烈反響。森岡健二曾在《言語過程說的開展》一文中提到,「在當時如果不學習索緒爾的語言理論,就無法進入國語學的領域」(1968,p.214)。當時的日本國語學家幾乎都受到了索緒爾理論的影響。
  • 傳播理論精讀第4期:人際傳播之「人際信息」(上)符號互動論
    符號互動論1. 核心內容2. 前提假設3. 關鍵概念4. 歷史發展5. 整合與批評1. 韋斯特在理論概覽中用三句話描述了「符號互動論」(也譯為象徵性互動論),可以說很好地概況了理論的核心內容。簡單來說:(1)行為由意義驅動;(2)意義經由象徵符號(語言)互動得以形成,包括與自身的互動及與他人的互動;(3)語言使得人可以建構自我、與社會中的其他人交流。
  • 索緒爾:現代語言學之父、結構主義的先驅和符號學的創始人
    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Saussure
  • 索緒爾哲學
    語言符號可能起源於契約,帶有任意性,但符號規則一旦建立起來,便成為一種「強制性的分牌」:「你選擇罷」,但隨即又加上「你只能選擇這樣的符號,不能選擇別的」的指令。索緒爾說,語言是「已經選定的東西,不但個人即使想改變也不能絲毫有所改變,就是大眾也不能對任何一個詞行使主權;不管語言是什麼樣子,大眾都必須同它捆綁在一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