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考新傳團隊
運營 | vim
符號
符號是用來指稱或代表其他事物的象徵物。它包括能指和所指,其結合具有任意性,是約定俗成的結果。
符號的特點是:具有指代性、社會共有性和發展性。符號系統內部有互補性,傳播符號系統中的各類符號互相補充、相互滲透。
符號一般可以分為信號和象徵符,人類使用的符號分為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
符號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質載體,是人類傳播的介質。符號在人類傳播中的功能有:表述和理解功能、傳達功能、思考功能。
概念+特點+功能
符號互動論
芝加哥學派庫利和米德最早提出,布魯默總結提出,是符號學在社會心理學方面的應用。
符號互動論是指人與人之間通過傳遞象徵符和意義而相互作用和相互影響的過程。它的思想基礎是個體基於對象對於他們所具有的意義而對對象採取行動。
符號互動的前提是:對符號意義的共同理解。它有賦予行為動機和確定行為取向的功能,是一種人際關係理論,也是傳播學定性研究方法之一。
該理論對傳播學的貢獻是:將傳播置於社會學解釋的中心,對人際傳播、組織傳播,甚至大眾傳播都有啟發。
概念及起源+前提條件+功能+貢獻/意義
索緒爾與結構主義符號學
1894年索緒爾最早提出了符號學的概念,他的課程筆記被學生整理成《普通語言學教程》。
索緒爾指出了語言和言語的差別,語言是一種抽象系統,存在於集體心智之中,成為每個社會成員別無選擇的社會慣例。而言語是社會成員運用語言能力創造的具體產物。
他的另一個貢獻是剖析了符號的結構,將它分為「能指」和「所指」。能指是符號的外形,可能是某種聲音、形象等,它是具體的、形象的;所指是符號背後指代的事物,可能是某種概念或意義,它是抽象的。比如「人」這個字的外形是一撇一捺,以及它的讀音都是這個符號的能指;它背後所指代的形形色色的人,就是它的所指。
概念來源+兩組概念辨析
打卡方式:
1、手寫默寫打卡
2、打字默寫打卡
3、音頻背誦打卡
趕緊掃碼打卡吧~
希望小夥伴們堅持進步,一天一關,堅持打卡
1.闖10關的小夥伴將獲得最後完結版本的電子版「打卡計劃」名詞解釋;
2.闖30關的小夥伴將獲得《必背大本》一份;
3.闖70關小夥伴將獲得《專題手冊》一份。
(備註:「大本」和專題筆記不疊加的喔~)
往期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