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醫療隊援漢記:屢次化險為夷

2020-12-14 北晚新視覺網

馳援武漢抗擊新冠肺炎,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迅速集結來自急診科、呼吸科、感染科、神經內科、神經外科、普外科的12名精兵強將,這支隊伍匯入到北京馳援武漢醫療隊當中,一路衝鋒陷陣,成為了重症救治戰場上的「尖刀連」。

圖為宣武醫院醫療隊阮徵、孫雪蓮、郭京(從左至右)並肩戰鬥。

永不放棄 他們與死神博弈

1月30日,宣武醫院醫療隊的肖漢醫生率先進入隔離病區開展工作。僅僅相隔一日,北京醫療隊負責的第二個隔離病區投入使用後,宣武醫院團隊的護理人員也緊隨其後,進入隔離病房。至此,全體隊員抗疫之戰正式打響。

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作為重症危重症患者的定點收治醫院,醫護人員的工作艱辛程度,要加上一個「更」字。除了常規診療外,危重症患者的各種突發情況就像是一次次無情的「突襲」。剛到武漢時,可謂「遭遇戰」頻發。患者病情加重、突發病情不斷變化,有的患者被急救車送來時命懸一線……搶救!不放棄!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團隊頂住壓力,與「死神」一次次博弈。

在孫雪蓮護士長的帶領下,宣武醫院醫療隊的8名護士迅速投入戰鬥,孫雪蓮既是指揮員,又是排頭兵,她承擔著和別人相同的護理工作量,同時,還要保障大家的安全,檢查隊員們的防護裝備,構築安全防線。在時間緊任務重的情況下,她冥思苦想,設計合理的排班機制,確保隊友勞逸結合。

呼吸科副主任醫師肖漢在這支團隊中是最特殊的。他是地地道道的武漢人,別人是遠道而來,他卻是主場作戰。面對幾乎近在咫尺的父母,肖漢醫生選擇三過家門而不入,將所有思鄉之情留於心底,毅然決然投入工作,他把從家鄉學來的一身本領、對家人的思念都化作抗擊疫情的力量。

病床上的患者也都是肖漢的父老鄉親,聽著熟悉的鄉音,既舒心又揪心。大多數醫務人員不懂武漢話,於是,肖漢就成為了病區裡的「翻譯」。「當我把患者的痛苦說給其他醫護人員聽時,我的心裡也是非常難受。正因為這樣,我一定要堅守在一線,讓我的父老鄉親們健健康康走出隔離病房!」

投入戰鬥 展現鋼鐵意志

徐躍嶠醫生在第一次進入病房時,因為承擔著最繁重的任務導致身體近乎虛脫,她迅速調整氣息、動作節奏,剛剛恢復了些體力,就又繼續投入戰鬥,展現著鋼鐵般的意志。

肖鳳豔、陳洪雲兩位護士都是呼吸科出身,具備非常強的專科知識與素養,在重症護理工作中膽大、心細,多次參與搶救,使患者轉危為安。阮徵護士在凌晨去往醫院的路上扭傷腳踝,但仍堅持完成4小時重症班次。

邢正濤、段洪超、王長亮,三位男護士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盡顯男兒本色,在重症護理的戰場上,他們勇擔重任,其他醫護人員需要支援時,再苦再累也挺身而出。

郭京是具有抗擊非典經驗的普外科護士,在這次重症患者造口護理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護理中,積極與院方造口專科護士進行溝通,指導大家傷口觀察及造口袋的使用,將本專業的能力發揮到了極致。

李豔

宣武醫院醫療隊領隊

鋼鐵之師 戰之能勝

「宣武醫院醫療隊是一支鋼鐵之師,我對大家的評價就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是一支召之能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隊伍!」這是領隊李豔對團隊的評價。

李豔多次將命懸一線的重症、危重症患者搶救回來。一次,一位重症患者全身浮腫,在輸液時護理人員很難找到血管。打通「生命通道」之路無比艱難,李豔果斷要求使用深靜脈穿刺的辦法。為了保障無菌環境操作,李豔在原本防護服的基礎上,又加了一層防護服和一層手套,在自己的感官進一步受阻的情況下,實現了近乎於「盲穿」的深靜脈穿刺操作。

李豔說,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上,每名隊員都拼盡全力。李全瑞醫生已經55歲,他像鐵人一樣屹立在重症搶救的最前沿。對他來說,這可能是職業生涯中最後一場大戰,他毅然投入到戰疫大軍中。

李全瑞醫生也是首批投入戰鬥的醫生之一。因為年齡大,很多人曾勸他不要第一個班次進入隔離病區,但是他說,正因為如此,他必須第一個上。在戰鬥初期面臨未知時,豐富的臨床經驗就是最有力的武器。

病區剛剛投入使用,一位40多歲的女患者被送了進來,憋喘相當嚴重,血氧飽和度只有80%多,情況十分危急。

在治療其他患者的間歇,李全瑞多次跑到這位女患者床前,幫她調整供氧設備,在病區首日開放經鼻高流量還不能完全匹配的情況下,旁人束手無策,李全瑞則採用鼻導管和儲氧面罩同時使用的辦法,幫這位患者渡過了最初的艱難時刻。

來源:北京晚報 本報特派記者 景一鳴 王雅賢

本版攝影 特派記者 和冠欣

流程編輯:tf10

相關焦點

  • 援地壇醫院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醫療隊今早出徵
    自6月11日,北京市報告了有新發地活動史的第一例本地確診病例開始,隨後幾天的北京新發報告病例均收治到北京地壇醫院。為應對疫情,北京多家醫院先後支援地壇醫院。6月15日下午,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接到組隊通知後,迅速行動,有序組織,組建了涵蓋醫療、護理、放射及檢驗多個專業的醫療隊。6月16日清晨,按照北京市醫管中心的統一部署,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北京地壇醫療隊出徵。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北京地壇醫療隊再次出徵
    圖為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北京地壇醫療隊出徵前的合照中國網迅 6月16日清晨,按照北京市醫管中心的統一部署,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援北京地壇醫療隊出徵。6月15日下午,醫院接到組隊通知後,迅速行動,有序組織,組建了涵蓋醫療、護理、放射及檢驗多個專業的醫療隊。在送行儀式上,院長趙國光首先宣讀了醫療隊名單,他們是血液科蘭曉曦、呼吸科王洪振、神經外科李繼鐸、綜合科尚婷、放射科禹煊、檢驗科陳典典,蘭曉曦任隊長,王洪振任副隊長兼任護理組長。其中,王洪振是此前支援地壇的醫療隊隊員,剛返院不久就再次出徵。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韓玫掛號
    去醫院看病的話都需要提前掛號,但有很多醫院每天去排隊的人很多,甚至有人從凌晨就開始排隊到最後都不一定可以掛得到號。不過現在網際網路科技發達。掛號的途徑也有很多。接下來就介紹一下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韓玫掛號怎麼掛。一、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韓玫掛號1、通過微信公眾號進行掛號。2、在專家就診的醫院官網進行預約。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榮獲「全國文明單位」
    全國精神文明建設表彰大會20日在京舉行,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獲「全國文明單位」榮譽稱號。宣武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趙國光參加了接見和表彰大會,並上臺領取獎牌。宣武醫院黨委副書記、院長趙國光領取獎牌多年來,宣武醫院在校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秉承「扶傷濟世,精勤修業」的辦院宗旨,弘揚「誠、勤、嚴、精」的醫院精神和「敬畏生命,厚德仁愛」的服務理念,積澱了深厚的文化底蘊和人文情懷。
  • 中國第28批援幾內亞醫療隊成功實施微創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術
    來源:新華網新華社阿比讓12月9日電(記者鄭揚子)科納克裡消息:中國第28批援幾內亞醫療隊日前在中幾友好醫院成功實施了該院建院以來第一例微創頸椎前路椎間盤切除術。一名重度殘疾的幾內亞男子經手術治療後7日步行出院。
  • 北京市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同意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6家醫療機構...
    西城區、海澱區、豐臺區、昌平區衛生健康委,經濟技術開發區社會事業局,各有關醫療機構: 根據原衛生部《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管理辦法》(衛辦醫政發〔2010〕194號)和《北京市衛生局關於印發北京市醫療機構臨床基因擴增實驗室技術審核相關文件的通知》(京衛醫字〔2012〕160號),我委委託市臨床檢驗質量控制和改進中心組織專家對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
  •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返回:當思念變成擁抱
    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援鄂醫療隊返回:當思念變成擁抱 2020-04-12 20: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上海援鄂醫療隊、中山醫院朱疇文榜上有名!
    委託上海市總工會向上海援鄂醫療隊和援鄂醫療隊第五批領隊朱疇文轉授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湖北五一勞動獎章。6月24日,上海市總工會受湖北省總工會委託,在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舉行湖北五一勞動獎章、湖北省工人先鋒號授獎儀式。
  • 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學院-北京第二醫學院-北京醫專)歷史沿革
    首都醫科大學(首都醫學院-北京第二醫學院-北京醫學專科學校)歷史沿革 2020.9.11 1960年北京第二醫學院創建1970年北京市衛生學校併入北京第二醫學院1971年北京第二醫學院改建北京醫學專科學校1971年北京市
  • 北京市領導對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等4家醫療機構進行約談
    北京衛健委官網6月22日消息,6月21日,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醫療救治保障組組長、副市長盧彥同志第四次主持召開約談會,就市級督導組檢查發現醫療機構違反《傳染病防治法》和院感防控存在的問題,對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豐臺中西醫結合醫院、房山區第一醫院
  • 北京派出首支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河北
    ↑1月9日,在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工作人員在搬運援冀核酸檢測醫療隊的物資。 當日,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天壇醫院援冀核酸檢測醫療隊馳援河北省南宮市。醫療隊由20名隊員組成,攜帶5套檢測設備和儀器,5萬份核酸檢測試劑和30天使用防護物資。
  • 「病房圖書館」開進北京宣武醫院
    輕鬆籌「微愛1+1」公益行活動10月25日走進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北京微愛公益基金會聯手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共同開展「病房圖書館」公益項目,向醫院各病房捐贈數個病房圖書車,並根據科室的不同,配備了種類不同的圖書。
  • 2052萬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採購儀器設備
    儀器信息網訊 近日,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發布招標信息,針對衰老醫學轉化中心研究型病房設備購置項目,採購一批儀器設備。本採購項目預算2052.12萬元,共8包18項,意向採購質譜流式細胞儀、PCR、毛細管電泳等。
  • 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支援大連檢驗醫療隊再出徵
    12月22日凌晨,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接到遼寧省衛健委通知,要求該院選派10名具備核酸檢測資質並有較豐富檢測經驗的隊員,組成應急檢測隊伍,前往大連支援當地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報名、組隊、集結、設備物資準備……短短幾個小時內,由趙敏領隊的十名醫護人員組成的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援大連檢驗醫療隊組建完畢。這十名醫護人員自疫情發生以來一直工作在核酸檢測第一線,曾經作為大連「722」疫情支援大連檢驗醫療隊奔赴大連,積累了豐富的檢測經驗。
  • 生日蛋糕、特色飲食、貼身服務「太暖心」,援漢醫療隊:武漢把我們...
    打破建制融為一體 優先供應防護物資醫護人員在愛心超市收穫暖心能量補給2月8日,中南大學湘雅醫院第三批援鄂國家醫療隊接管了武漢協和醫院西院區。隨後,醫療隊再次主動向醫院提出建立戰時狀態實行聯合救治工作模式,全院10個病區20位科主任和護士長都由四川醫療隊專家擔任,原來的科主任和護士長進行輔助。「市紅十字會醫院的領導和醫護人員配合得非常好,也讓我們很感動」,四川省第二批援鄂醫療隊隊長黎旭說。
  • 【院校專題】首都醫科大學
    二、附屬醫院介紹學校現有20所臨床醫學院暨附屬醫院,包括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第一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友誼醫院(第二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朝陽醫院(第三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第四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天壇醫院(第五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安貞醫院(第六臨床醫學院)、附屬復興醫院(第八臨床醫學院)、附屬北京佑安醫院(第九臨床醫學院
  • 四川高校援鄂醫療隊速寫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目前,我省已相繼派出了八批近1200人的醫療隊。其中,四川大學華西醫學院、西南醫科大學、川北醫學院、成都中醫藥大學、西南交通大學、成都大學、成都醫學院等高校及附屬醫院積極響應,紛紛派出精幹力量緊急馳援湖北。
  • 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骨科:高齡骨科患者圍術期多學科評估及快速康復
    為了更好保障高齡骨科患者手術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推動和規範高齡骨科患者圍術期的管理及快速康復進程,建立全面的高齡骨科圍術期診療數據平臺,制定高齡骨科患者圍術期評估及診療規範,宣武醫院骨科和麻醉科共同牽頭開展了以下幾項工作:1.
  • 學醫報考首都醫科大學好不好?看看有多少家三甲附屬醫院就知道了
    首都醫科大學創建於1960年,僅僅為市屬院校,校長是著名分子神經生物學家饒毅教授。在名校遍地的北京,這所大學似乎非常低調,在全國重點醫學院排名中,首都醫科大學甚至排不到前十位。然而不可否認,其實力不輸國內任何一所醫科大學。在中國北方地區,是僅次於北京協和醫學院的醫科大學。專業情況在2017年學科評估中,臨床醫學和護理學被評為A-,即全國前10%行列。學校有8個一級博士點和1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
  • 四川省腫瘤醫院抗擊「新冠」援鄂醫療隊赴武漢
    四川新聞網成都2月3日訊 接四川省衛健委統一部署安排,四川省腫瘤醫院抗擊「新冠」援鄂醫療隊已於2020年2月2日中午集結完畢,14點30分正式出發。 圖為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郎錦義攜院黨政領導班子為援鄂醫療隊送行四川省腫瘤醫院黨委書記郎錦義說:「作為腫瘤專科醫院,我們的醫護人員面對的都是患大病、重病的腫瘤病人,危重症病人的處置是我們的強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