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是一道千古難題,多少人的婚姻觸礁於婆媳關係,結果,船毀人散。不管你們的愛情有多麼真摯、感人,如果婆媳關係惡化,會大幅拉低婚姻的幸福指數,甚至,讓婚姻成為煉獄。
在古代,婆婆很大程度上可以決定媳婦的命運。
《聊齋志異·珊瑚》中,就講了一個惡婆婆欺辱兒媳的故事。
故事中,女主珊瑚不僅美麗,而且性格嫻淑,孝順婆婆,體貼丈夫。但是,為難女人的,往往是女人。婆婆是個施虐狂,喜歡珊瑚,可珊瑚毫無怨言,每天侍奉公婆。
一次,丈夫安大成有病,婆婆沈氏卻把珊瑚一頓臭罵,說兒子的病是因為她打扮得的太漂亮了。珊瑚趕緊,回房卸了妝飾,再去見沈氏。結果,婆婆反而撒起潑來,又是打自己耳光,又是把頭在地上撞。
大成很「孝順」,見此情景,舉鞭就打珊瑚,沈氏的氣這才消了點。
從此以後,儘管珊瑚侍奉得更加周到謹慎,但是,沈氏始終不和珊瑚說一句話。大成知道母親生妻子的氣,就表示和妻子斷絕關係。
但是,兒子兒媳做的一切,沒有任何效果,沈氏變本加厲。最後,大成說:「娶媳婦是為了伺候公婆,像現在這個樣,還要媳婦做什麼!」於是,寫下休書,叫人把珊瑚送回了娘家。
休了珊瑚之後,沈氏想給大成再找個媳婦,可惜,她的惡名在外,沒人敢把女兒嫁給她兒子了。而且,惡人自有惡人磨,沈氏被二媳婦折騰的死去活來,得有了應有的懲罰。
如果說,《烈女傳》是《女人行為準則》,那麼,《禮記內則》則是《婆婆的權力手冊》,《禮記·內則》中記載,兒子喜歡的媳婦,公婆看不順眼,就要休掉。兒子不喜歡的媳婦,公婆看得順眼,就要以禮相待。公婆賜予衣服,就算你覺得很醜很土,也要穿上,等公婆發話,準許你收起來,才能脫下。
在那個媳婦暗無天日的年代,婆婆是一個可以左右兒媳生死,且沒有什麼有效監督的職業,所以,中國才有一句「多年的媳婦熬成了婆」的俗語,令人痛心的是,熬成婆後的女人們,把傷害傳遞給了又一代無辜的媳婦們,結果,婆婆媳媳無窮盡也!傷害也就這樣延續了幾千年。也正因為此,古往今來,才會有那麼多美好的女子,美好的婚姻,被婆婆們輕易扼殺!
比如,詩人白居易和青梅竹馬的湘靈相愛,可惜母親覺得門不當戶不對,結果,白居易也只能在夜深人靜的時候,寫下「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聊慰相思;
陸遊更慘,他深愛著唐婉,但是,也不得不在母親的逼迫之下,寫下一紙休書。多年後,也只敢想想唐婉的「紅酥手」,想想曾經一起喝的「黃縢酒」,自言自語「錯!錯!錯!」「莫!莫!莫!」,始終不敢說母親的半句不是。
但是,儘管是在古時候,依然有勇敢的女子,面對惡婆婆們的欺辱,毅然提出離婚,比如《孔雀東南飛》中的劉蘭芝。
劉蘭芝聰明伶俐,勤勞賢惠,卻不招婆婆待見。「三日斷五匹,大人故嫌遲。非為織作遲,君家婦難為!」婆婆批評她,「此婦無禮節,舉動自專由!」
《孔雀東南飛》中劉蘭芝,是一個難得的德貌雙絕,而又多才多藝的女子,她知書達理,家教非常好,「十三能織素,十四學裁衣,十五彈箜篌,十六誦詩書」,放在今天,絕對是一個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小姐姐,她本該有一個的花團錦簇的美好未來。
可惜,和珊瑚一樣,她也遇到了一個惡婆婆。
十七歲時,劉蘭芝嫁給了一個小公務員焦仲卿,用現代的眼光看,這是一個懦弱無能到令人髮指的老公。
嫁到焦家後,蘭芝姑娘起早貪黑,操持家務,把家裡打理的井井有條。看到老婆這麼賢惠,焦仲卿當然看在眼裡,喜在心裡,他是個好丈夫,工作之餘,在妻子耳邊喃喃細語,情意綿綿,惹得一幫單身狗羨慕嫉妒恨。
看到兒子兒媳伉儷情深,婆婆心裡卻不是滋味了。
這個老太太,不僅百般挑剔,而且,指責蘭芝不懂得禮節,逼迫兒子休了兒媳。
實際上,在焦仲卿寫休書之前,是劉蘭芝率先提出離婚的,她對丈夫說:君家婦難為!妾不堪驅使,徒留無所施,便可白公姥,及時相遣歸。意思是說,你老媽太難搞了,老娘不伺候了,離婚吧!
而今,婆婆的無上權力早已灰飛煙滅,但是,婆媳關係依然決定著婚姻的幸福程度。所以,結婚前,一定要多了解對方的原生家庭。
如果,您遇到了類似於珊瑚和劉蘭芝一樣的婆婆,而自己的愛的那個人,又和安大成、焦仲卿一樣,不具備處理婆媳關係的能力,那最好離開,及時止損,否則,有的苦讓你受的。
別迷信你能輕易改變一個人,一個人的思想、言行、習慣是長久以來形成的,並不容易改變,「將心比心」很溫暖,卻不一定有用。
別迷信愛情能戰勝一切,有時候,愛情很脆弱的,尤其是,當愛情與親情針鋒相對,非要拼個你死我活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