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似乎是婚姻生活中的一道難題。
但我相信,不管是婆婆還是兒媳,一開始都想要跟對方親密相處,讓家庭溫馨有愛。
可往往都是事與願違,婆婆或兒媳,只要跟同輩在一起,就會有吐不完的苦水,說不完的委屈。
如今,不僅有人調侃:「婆媳是天敵」,甚至還有數據統計,有47%左右的夫妻,因婆媳關係緊張而選擇離異。
如何處理婆媳關係、該不該因為婆媳關係緊張而離婚,已經成為很多夫妻不得不思考的問題。
01婆媳間的矛盾,因何而來?
婆媳間的矛盾,本質上來說,就是讓兩個本來毫無關係的陌生人,一下子變成「同住一個屋簷下」的親人,在生活觀念與方式上的相互碰撞所產生的。
首先,是生活觀念的碰撞。
在情感節目《愛情保衛戰》有過一對嘉賓,妻子一上臺,不是抱怨跟丈夫產生了什麼矛盾,而是聲淚俱下的哭訴婆婆對她的「掌控」。
在妻子的口中,婆婆掌握家裡的經濟權、人情權、做主權,幾乎家裡什麼事,都是婆婆說了算,而最讓妻子受不了的是:丈夫每個月的工資,都是上交給婆婆保管。
作為觀眾,我一聽,這婆婆咋回事兒啊?合著媳婦兒不是人呀,家事做不了主就算了,丈夫賺的錢,憑什麼也得給婆婆管?
但當婆婆也上了場,哽咽地道出其中緣由。
原來兒子和兒媳,自結婚以來(碗都沒洗過的這種),家務事從沒做過、孩子自出生也都是婆婆在帶,這些在婆婆心裡,委屈就委屈了下,也沒什麼怨言。
但讓婆婆不放心的是,小兩口一個月工資加起來也有六七千,可從來都沒有存到什麼錢,這孩子馬上就要讀書了,當父母的一點存款都沒有,以後怎麼辦?
於是婆婆就想著讓兒子把工資交給自己保管,存起來以後給他們用,婆婆說兩三年,存了6七萬呢!
媳婦對此頗有異議,但婆婆用一個問句,問住了在場的所有人:「這錢,我存著,我老了還能帶走嗎?這錢以後還不是都給你們嗎?」
媳婦兒儘管眼睛裡依然還有委屈,但對婆婆的問話,無言以對。
看到這裡,我們就會感覺到,這對婆媳,媳婦兒委屈,但婆婆更委屈啊!
可是,雙方有誰真的做錯了什麼嗎?
沒有。
媳婦是服務員,每天朝五晚九的上班,累但也是為了讓這個小家庭過的更好。
婆婆呢,所做的一切,更是為了讓這個家更好。
明明兩人的目標是一致的,但還是產生了難以解決的矛盾,但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兩人思考問題的方式不一樣。
妻子無法理解丈夫把錢給婆婆存著的做法,感覺自己在家裡,就像個外人,沒有經濟權就沒有話語權;
婆婆就覺得,年輕人花錢大手大腳,不知道以後用錢的地方多著呢,還是自己先幫著存。
其次,是生活方式的摩擦。
其實在日常生活中,婆媳間因為生活方式不同產生的矛盾,是最多的。
比如妻子覺得吃剩菜不健康,吃不完的菜就倒掉,下次少做點就好了;婆婆卻覺得糧食來之不易,不應該浪費。
在媳婦的心中,婆婆什麼都捨不得扔的生活方式,根本就沒有質量;在婆婆的眼裡,媳婦總是在買新東西,難怪存不住錢。
諸如此類的生活細節,在每一對婆媳家庭中,都或多或少的有所上演。
恰恰就是這些看起來很瑣碎的生活方式上的摩擦,在日積月累中,讓婆媳兩人,心中都裝滿了對彼此的不解和不滿。
最後,是婆媳認不清自己位置,導致的家庭失衡。
說回節目中那對婆媳,他們的矛盾,除了兩人對存錢觀念上的不同,更本質的原因是:婆媳兩人,都沒有正確認清自己在家裡的位置,造成了一個家庭的失衡。
婆婆沒有認清對兒子一家三口而言,自己只是個「外人」,不應該對這小夫妻的事,事事做主。
正是因為她要求兒子和媳婦全都聽她的,哪怕她的出發點是好的,時間久了,也會引起媳婦的委屈和不滿。
媳婦也一樣,沒有承擔住做媽媽、妻子和兒媳的責任。
媳婦自結婚以來,不做家務不帶孩子,事情都讓婆婆做了,但往往誰付出了,誰就想掌握話語權。
家裡事情都讓婆婆做了,然後還想自己做主,當然也很難。
02婆媳關係緊張,該離婚嗎?
很多人都說,既然跟婆婆處不好,不如離婚,要不然,在婆家也是受氣。
但我覺得,這個決定,不僅草率而且還很不負責任。
結婚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不管是從經濟和感情上來說,都是如此。
我想我們每個人結婚,都是抱著跟對方攜手一生的美好願望而去,如果因為婆婆就選擇離婚,那請問:你對老公的愛,去哪兒了?
該不該因為婆婆而選擇離婚,我覺得,得看老公的態度。
在婆媳關係中,最重要的就是老公的態度做法。
女人要時刻記住,我們嫁給的不是婆婆,而是躺在你身邊的那個男人。
在婆媳發生矛盾時,丈夫的態度,決定了婆婆和媳婦兩個人受委屈的程度。
通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已經知道,婆媳之所以會產生矛盾,並不是因為兩人一開始就互相看不順眼,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摩擦造成的。
而丈夫要做的,就是如何去處理這些摩擦。
當婆媳發生矛盾時,丈夫首先要做的,不是去講道理,評判誰對誰錯(很多時候,其實也沒有明確的對錯),而是去安撫雙方的情緒,讓她們都能感受到,你的關心和愛。
我想,當妻子感受到來自丈夫的愛意時,在婆婆那兒受到的委屈,就會化解一大半吧。
所以,婆媳關係緊張,要不要離婚?
作為妻子,還是先看丈夫怎麼做吧!
03如何處理婆媳關係,才能家和萬事興?
首先,婆媳間,應該做到換位思考,將心比心。
換位思考,可以解決60%以上,因為觀念和生活方式問題,所產生的矛盾。
作為媳婦,看到婆婆某些做法,可能自己無法接受,但也可以學著理解,比如常吃剩菜剩飯,要想到她們那一輩是苦過來的,勤儉節約已經成為一種習慣,自己作為年輕人,要尊重他們的習慣。
作為婆婆亦然,要尊重兒媳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時代在進步,很多新的教育方式也許自己過去並未見過,但卻是對現在的孩子來說,更有利於其健康成長,要學會接受新的事物。
其次,婆媳間,要親密,更要有度。
不管是婆婆還是媳婦,都要認清自己在家裡的身份和位置,婆婆對於兒子小家的事不過分插手,兒媳對涉及到小家之外的事,不過分參與。
做媳婦的,對婆婆要做到尊重孝順,但不拿婆婆和媽媽做比較;
做婆婆的,對兒媳關懷體貼就足夠了,不要讓她跟兒子一樣聽話;
婆媳間遇到其他問題,就讓丈夫出面做和事佬。
最後,我想說:婆媳關係緊張,夫妻離婚是下下策,更好的是正確處理婆媳關係,真正做到家和萬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