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在京發布

2020-12-23 光明網

  11月11日,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式上就《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 2.0》」)編制背景和主要內容進行了發布。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專家委員會主任李克強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1.0》自2016年發布以來,在支撐政府行業管理、引領產業技術創新及引導社會資源集聚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2019年5月,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組織修訂《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適時組織行業力量啟動《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得到了行業內眾多企業和專家的高度關注與廣泛參與。《技術路線圖 2.0》修訂工作由李克強教授擔任組長,由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創新聯盟秘書長公維潔、許豔華、吉林大學教授高振海、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公安部交通科學研究所所長孫正良、交通運輸部公路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岑晏青、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研發總院原副院長李豐軍、吉利汽車研究院(寧波)有限公司原總工程師劉衛國、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產品規劃及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楊冬生、華為技術有限公司總監胡灝等行業專家擔任副組長。通過聯合行業力量,共同梳理關鍵技術架構、組建編制團隊,形成3個應用組和15個專題組,結合行業內百餘家單位、三百餘位專家的寶貴智慧,按照不同領域方向共同開展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路徑研究。

  《技術路線圖 2.0》系統梳理、更新、完善智能網聯汽車的定義、技術架構和智能化網聯化分級,分析了智能網聯汽車的技術發展現狀和未來演進趨勢,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1.0》實現程度和實施效果進行了評估。在此基礎上,研究了面向2035年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發展的總體目標、願景、裡程碑與發展路徑,提出創新發展需求,以期為我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製造強國建設、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

  發布會上,李克強教授圍繞「編制背景及過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現狀與技術進展」「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願景、目標及裡程碑」「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四部分內容做出了介紹與解讀。

  下文將對《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 2.0》部分核心內容進行介紹。

  核心內容1:「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

  智能網聯汽車涉及整車零部件、信息通信、智能交通、地圖定位等多領域技術,將技術架構劃分為「三橫兩縱」技術架構。「三橫」指車輛關鍵技術、信息交互關鍵技術與基礎支撐關鍵技術。「兩縱」指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的車載平臺與基礎設施。基礎設施包括交通設施、通信網絡、大數據平臺、定位基站等,將逐步向數位化、智能化、網聯化和軟體化方向升級,支撐智能網聯汽車發展。

 

智能網聯汽車「三橫兩縱」關鍵技術架構

  核心內容2:智能網聯汽車發展願景和總體目標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願景是實現汽車強國偉大目標,使汽車社會朝著有益於文明進步、可持續軌道發展,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無限嚮往的需要。體現在安全、效率、節能減排、舒適和便捷、人性化等方面。

  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由於採用智能化和網聯化技術,駕乘安全性和舒適性顯著提高,交通事故和人員傷亡數量大幅降低,交通出行和物流運輸效率顯著提升,道路交通能源消耗和汙染排放有效降低。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關鍵核心技術處於國際領先水平,有效助推汽車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經濟重構和安全、高效、綠色的汽車社會文明形成,促進建設世界汽車強國的戰略目標實現。

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體目標

  在頂層設計方面,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戰略形成,並逐漸成為國際汽車發展體系重要組成部分。政策法規體系、技術標準體系、產品安全體系、運行監管體系建成並不斷完善。汽車與交通、信息通信等產業相互賦能、協同發展,新型產業生態體系形成,智能網聯汽車、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在技術和產品創新能力方面,研發體系、生產配套體系、創新產業鏈體系形成並持續優化。擁有世界排名前十的供應商企業1-2家,中國品牌智能網聯汽車以及核心零部件國際競爭力增強。「人-車-路-雲」高度協同,通信網絡、道路交通、地圖定位等智能化基礎設施覆蓋度高。

  在市場應用方面,PA、CA級智能網聯汽車滲透率持續增加,2025年達50%,2030年超過70%。C-V2X終端的新車裝配率2025年達50%,2030年基本普及,網聯協同感知、協同決策與控制功能不斷應用,車輛與其他交通參與者互聯互通。高度自動駕駛車輛2025年首先在特定場景和限定區域實現商業化應用,並不斷擴大運行範圍。

  核心內容3: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裡程碑

  《技術路線圖 2.0》圍繞乘用車、貨運車輛、客運車輛,制定分階段發展目標與裡程碑。

  (1)智能網聯乘用車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乘用車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乘用車為轎車,其功能包括城市道路自動駕駛、停車場自動駕駛等。

  2025年左右,C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開始進入市場。

  2030年左右,H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技術的規模化應用,典型應用場景包括城郊道路、高速公路以及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

  2035年以後,FA級自動駕駛乘用車開始應用。

  (2)智能網聯貨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貨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貨運車輛包括中型、大型貨車,以及目前在特定區域示範應用的新型物流配送車輛。

  2025年左右,高速場景DA、PA級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CA級自動駕駛貨運車輛開始進入市場。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實現商業化應用,高速公路隊列行駛開始應用等。

  2030年左右,城市道路HA級自動駕駛技術開始應用,高速公路HA級自動駕駛技術實現商業化應用,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高速公路隊列行駛實現規模商業應用,典型應用場景覆蓋全國主要城市的城市道路。

  2035年以後,FA級智能網聯貨運車輛開始應用。

  (3)智能網聯客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智能網聯客運車輛發展裡程碑

  備註:路線圖所研究的智能網聯客運車輛包括用於城市公交、城際客運、社會團體等客車,以及目前在特定區域示範應用的新型通勤小巴。

  2025年左右,限定場景公交車(如BRT)CA級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限定場景接駁車HA級自動駕駛技術商業化應用。

  2030年左右,HA級自動駕駛接駁車規模化應用,限定場景HA級自動駕駛公交車(BRT)商業化應用, HA級自動駕駛城市道路公交車開始進入市場。

  2035年以後,實現城市道路公交車HA級自動駕駛技術規模化應用,高速公路客運車HA級自動駕駛商業化應用。隨技術發展,逐步實現全路況條件下的自動駕駛。

  智能網聯汽車具有全新的產品形式,與之帶來的是創新性的商業模式與產業生態,新一代移動互聯技術,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多領域技術都已經與智能網聯汽車深度融合,將對產品發展和開發模式產生巨大影響。當前,智能網聯汽車發展正處於關鍵期、攻關期,《技術路線圖 2.0》的制定將支撐政府自動駕駛產業規劃、推動行業技術創新、引導社會資源集聚,為中國汽車產業緊抓歷史機遇、加速轉型升級、支撐製造強國建設指明發展方向,提供決策參考。

  下一步,編制團隊將把握產業技術發展脈搏,持續更新完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支持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實踐。同時詮釋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應對國際發展態勢,加強國際合作,提升影響力。(辛聞)

[ 責編:張蕃 ]

相關焦點

  • 《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2035年中國方案全面建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訊(記者 陳維城)11月11日,在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開幕論壇上,清華大學教授、 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智能網聯汽車發展總體目標為,到2035年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技術和產業體系全面建成,產業生態健全完善,整車智能化水平顯著提升,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智能網聯汽車大規模應用
  • 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服務平臺在京發布
    2020-12-11 第04版:地方新聞 大 | 中 | 小
  • 最新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簡稱「路線圖2.0」)正式發布。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在國內廣泛運行,中國方案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智能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智能網聯汽車方面,2025年HA級智能網聯汽車開始進入市場;2030年,實現HA級智能網聯汽車在高速公路
  • 智能網聯將成汽車行業競爭焦點
    本報記者 於大勇近日,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發布《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這是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之後,又一份定調未來15年汽車技術發展路線的頂層設計。
  • 首批智能網聯汽車示範應用牌照頒發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市場前景如何...
    根據《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智能網聯汽車包含了汽車智能化和汽車網聯化兩大技術路徑,協同實現「信息感知」和「決策控制」功能。國務院在2015年5月印發的《中國製造2025》中首次涉及智能網聯汽車,並制定了明確的技術路線圖:「2020年,初步形成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政產學研用緊密結合、跨產業協同發展的智能網聯汽車自主創新體系,先進駕駛輔助系統自主份額達5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10%,DA、PA整車自主份額超過40%;2025年,基本建成自主的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鏈與智慧交通體系,ADAS自主份額達60%,網聯式駕駛輔助系統裝配率達到
  • .| 李駿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
    歡迎大家來到上海參加2020年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及展會,下面我代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汽車產業技術創新支撐能力顯著提升,從《技術路線圖1.0》發布至今國內相關汽車產業研發投入持續大幅度攀升,據統計年度科研應收比已經達到了3.5%左右,過去到2%都是很難的,有些企業投入力度更大,汽車科技人才數量與質量雙雙提升,汽車產業發明專利年度公布量五年翻番,多部門協同覆蓋相關汽車產業的產業間的協同創新機製得到不斷健全。
  • 新版智能網聯汽車藍皮書發布
    本報訊(融媒體中心記者 田豔軍)12月17日,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在經開區召開發布會,正式發布了《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以下簡稱「藍皮書」),為經開區推進智能網聯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啟動建設北京市高級別自動駕駛示範區指明了方向。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即將在京發布
    本書由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聯合組織40餘家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相關單位、100餘位行業專家,歷時近一年,共同編寫完成,是一部較全面論述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技術發展的權威著作。藍皮書從宏觀層面綜述了2019年以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現狀和面臨的挑戰,提出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建議;介紹了近年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進展及趨勢;評價了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在國際競爭中所處地位。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釋放了什麼信號?
    2.0》(以下簡稱技術路線圖2.0)在2020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年會暨展覽會開幕式上發布。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理事長李駿發布《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技術路線圖2.0進一步研確定了全球汽車技術「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發展方向,對技術路線圖1.0發布以來的技術進展和短板弱項進行了評估,提出了面向2035年我國汽車產業發展的六大目標:我國汽車產業碳排放將於2028年左右先於國家碳減排承諾提前達峰
  • 東北證券: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發布 關注商用車ADAS的法規...
    本周在北京舉行的《2020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正式對外發布了《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全面推進自動駕駛網聯汽車的大規模應用,應用場景包括城市道路、城郊道路、高速公路和特定場景,應用領域包括乘用車和商用車。
  • 2019CES Asia | 智能網聯汽車時代來臨,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評價...
    6月11日,2019年上海CES Asia開幕當天,由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牽頭,百度Apollo等國內權威機構企業參與制定的《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評價測試技術規範》徵求意見稿正式發布。這一技術規範的推出,或充當起面向車企的完整汽車信息安全評測「指南」,為智能網聯新藍海的各個入局者引領發展方向。
  • 汽車智能網聯是未來競爭焦點
    本報記者 劉 瑾攝當前,汽車產業正發生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智能網聯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焦點。隨著汽車信息通訊、人工智慧、網際網路等行業深度融合,智能網聯汽車已經進入技術快速演進、產業加速布局的新階段。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之後,近日發布的《智能網聯汽車技術路線圖2.0》成為又一份定調未來15年技術路線的頂層設計文件。當前,汽車產業正發生百年來最深刻的變革,電動化僅僅是序幕,智能網聯則被認為是未來競爭的焦點。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
  • 「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發布,核心要點最全解讀
    >正式發布。國家強國戰略諮詢委員會、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作為代表現場發布了路線圖內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研究」是500位專家歷時一年完成的大型聯合研究項目,總體框架為「1+7」結構,包括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總體技術路線圖,節能汽車、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燃料電池汽車、智能網聯汽車、汽車製造技術、動力電池技術、汽車輕量化技術等七項專題技術路線圖。
  • 智能網聯汽車周報(12月第一周) | 深圳將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
    繼續推進智能網聯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示範應用,包括建設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基礎設施,研究建設車路協同等新一代道路基礎設施,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推動智能網聯汽車的落地應用。 本·周·目·錄 國內動態 ● 深圳將率先開展智能網聯汽車立法 ● 廣汽集團合作科大訊飛打造智能座艙 ● 蔚來汽車發NIO OS 2.8.0新增副駕記憶
  • 小鵬汽車關聯公司成立智能網聯研究院
    天眼查信息顯示,近日,智華(廣東)智能網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為賴斯楷,註冊資本550萬。經營範圍含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諮詢、技術交流;汽車零配件批發;五金產品批發;五金產品零售;物業管理等。
  • 德賽西威:共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搶佔網聯汽車戰略高地
    事件:2018年3月10日,惠州市德賽西威(40.400,-0.60,-1.46%)汽車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宣布擬與第一汽車等十家公司共同出資設立國汽(北京)智能網聯汽車研究院(以下簡稱「國汽汽車」)。點評:國汽汽車的設立將作為國家級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服務於國家戰略需求和引領行業發展的基礎、共性問題。
  • 新造車企領跑,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影響力Top50榜單出爐
    在新的技術路線下,企業如何擴大產業影響力?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的發展已進入實質階段,擁有智能化、網聯化的汽車產品正在逐漸被推向消費者。  通過近幾年發展,中國智能網聯汽車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  智能網聯汽車整車智能化水平進一步提升。
  • 智能網聯汽車的商業模式疑慮
    好機遇千載難逢,但讓智能網聯汽車給「碰」上了。在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技術快速發展並加速向各領域滲透的當下,發展智能網聯汽車已成共識。而伴隨著全球汽車產業紛紛將智能網聯汽車作為重點布局方向,這一市場的誘人前景已依稀可見。
  • 《中國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發展報告(2020)》(藍皮書)正式發布
    清華大學教授、國家智能網聯汽車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李克強就「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發展現狀及展望」做主題發言,介紹了各基礎平臺的建設進展並系統性地闡述了基礎平臺之間的協同創新關係。藍皮書的指導專家、編寫成員及參會的行業企業代表共同就汽車產業對於智能網聯汽車基礎平臺的產品需求、如何建設基礎平臺以及協同開展基礎平臺的研發和應用等主題展開討論交流。
  • 360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
    3月24日,360春耕行動推出智能網聯汽車專場,以線上發布會形式邀請近20家媒體共同參與,正式發布《2019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年度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從智能網聯汽車網絡安全發展趨勢,新興攻擊手段,汽車安全攻擊事件,汽車安全風險總結和安全建設建議等方面對2019年智能網聯汽車信息安全的發展做了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