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歸碩士實習工資僅1300元?不被現實擊倒,你會成為更好的自己

2020-12-17 中青評論

近日,有媒體報導,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約200萬元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的濟南女孩曉曉(化名),回國後從事媒體工作,實習工資只有1300元。理想和現實之間的巨大反差,促使其辭職,準備走考博之路。

乍一看,這好像又是一個海歸回國的失敗案例,美好的期許又一次被殘酷的現實所擊敗。其實,這類事情的本質沒什麼「失敗」可言,只不過是現在的常態而已。

不光海歸碩士如此,就拿媒體行業來說,國內名校畢業的碩士甚至是博士,也逃不過見習期工資「1300元」的命運。我在國內學新聞專業出身,記不得自己經歷過多少份沒有一分錢工資的實習崗位,而且還遇到過某211大學博士實習沒工資的情況,類似案例聽到耳朵生繭。

1300元的實習工資,可能很多人還要羨慕,也沒啥可大驚小怪的。這不僅是傳媒行業的現實,也是大多數行業的現實。對於這樣的狀態,哭和後悔是沒有用的,去正視現實反而更好。當然,也不要過於悲觀,這只是實習工資,至於轉正之後的待遇和升值空間,還是要看個體的表現和能力。

在這樣的狀態下,我們也可以窺探出一點,那就是大眾認知裡的「留學生性價比」需要重新考量,留學價值也逐漸回歸常態了。

當然,這也與國內教育和接受本土教育的年輕人的崛起有關。現在留學生歸國之後,大多數還是和在國內接受高等教育的年輕人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非常激烈。這一點是不可逆的,無論是留學生,還是在國內讀書的年輕人,都得適應。這實際上是一個值得「點讚」的現象,去掉鍍金的表面榮光,大家平等競爭,在相對公平的大海裡遨遊,多好!

現在,留學真的只是一種「學習方式」而已,與其他任何學習方式之間沒有高低貴賤之分,這也算是回歸到了本質了。本來嘛,留學的真正價值在於開拓視野、提高見識、磨礪心性,更擁有了獨一無二的成長經歷,不應該與未來職業和工資高低掛鈎。

至於高額的留學成本,不能將其片面視為投資未來的成本,而應該看為「成為更好自己」的成本。否則,就在心靈層面形成死循環了,折磨的還是自己。我有很多同學都選擇出國留學,真心想通過深造多學東西的有,想混一個文憑回來好找工作的有。我更敬佩的是把出國留學當成「價值體驗」的那類群體,他們看透了,自然不會過於在意一時利益得失,讓人尊重。

講直接一點,現在無論是海歸,還是國內的年輕人,都要把姿態放低,實實在在的奮鬥為上策。我們要明確一點,腳踏實地的「鳳凰涅槃浴火重生」才是常態,靠投機、走捷徑來「鹹魚翻身」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年輕人對於理想的期待,還是要與自身實力和能力相契合,而不是漂亮的履歷。

當然,前面說這麼多並不是要針對誰,也不是要教訓誰,只是在傳遞一種常理罷了。單純就「海歸碩士回國實習工資僅1300元」來說,其實當事人對於留學的價值,看得比誰都明白,也認同留學帶給自己的收穫,並沒有隨隨便便就被1300元的現實擊倒。

那為什麼一些海歸碩士還要在意工資待遇等物質層面的東西呢?答案並不複雜,在意物質只是表象,深層次上是在意個體的獲得感,也包括精神層面的價值追求。這癥結其實不在於留學與否,而在於相關年輕人找不到堅定的生活方向。

說白了就是「迷惘」,可是誰沒有經歷過迷惘的時候呢?關鍵得看怎麼認識和對待。明確自己努力的方向,首先要有鬥志,其次要貼合興趣,最終還要付諸堅持。留學也好,考博也罷,工作也罷,方向一旦確定,大膽幹就行了,美好的未來一定會向你招手。

撰文/默城

相關焦點

  • 海歸女碩士實習工資1300塊,不奇怪
    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約200萬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的濟南女孩曉曉(化名),回國後的實習工資只有1300塊。原本以為「出國就鍍一層金」,但是事與願違,回國之後的曉曉才發現,未來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無從下腳。
  • 海歸女碩士為留學花費了200萬,回國後工資只有1300
    過年的就業現狀實在是太嚴峻了,「實習期間一個月的基本工資拿到手的不到2000,確切點說是1300。」小張(化名)頗有點自嘲地告訴記者,按照這個工資,自己不吃不喝乾20年,正好可以抵上在澳大利亞一年的研究生學費。辭職後的小張思來想去還是決定去考研,於是他便在山大附近租了房子準備考博,希望能在山大攻讀文學博士。
  • 留學花200萬,實習工資1300?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留學花200萬,實習工資1300?這是很正常的事情。濟南女孩曉曉(化名)賣掉大明湖畔的小花園,花了約200萬日元的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回國後的實習工資只有1300元,雖然想著「去國外的話會明顯增多」,但是回國的時候,未來看起來像是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怎麼去才好,對於未來,她表示「請先放心考慮,我覺得博士畢業後就業會比較容易」。
  • 海歸女碩士花200萬留學,實習工資僅1千多,已辭職考博……
    曉曉說,當初出國也是迫於自己的高考成績一般。在澳大利亞讀完了本科後,曉曉考入了昆士蘭科技大學攻讀傳播學碩士。曉曉出國5年,學費加生活費大約花費200多萬人民幣,雖然200萬在現在已經算不上一筆巨款,但以工資計算想要「回本」,卻不啻於一筆天文數字。
  • 如何看待海歸女碩士月薪1300元,辭職繼續考博
    今天在網上瀏覽新聞,突然看到一則消息說,山東濟南一個姑娘花了200多萬人民幣自費去澳大利亞念了本科和碩士,回國找工作很困難,月薪只有2000元,扣掉一些雜七雜八的費用,到手的錢只有1300元。決定辭職專心考博,希望博士畢業可以留高校任教。
  • 賣房留學花費兩百萬,海歸女碩士實習工資一千多:決定再考博
    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約200萬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的濟南女孩曉曉(化名),回國後的實習工資只有1300塊。原本以為「出國就鍍一層金」,但是事與願違,回國之後的曉曉才發現,未來看似金光大道,但是不知道如何走下去,眼前無從下腳。
  • 花費200萬去澳洲留學,回國後實習工資只有1300?辭職打算繼續考博……
    就在前幾天,齊魯晚報的一篇報導在網上引起了留學黨的激烈討論,一名濟南的女生因要去澳洲留學,父母以70萬的低價賣了大明湖畔的老房子,沒成想畢業回國後實習工資僅僅只有1300元人民幣。   2013年,高中畢業的曉曉(化名)來到了澳大利亞這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
  • 海歸女碩士回國後工資只有1300
    賣掉了大明湖畔的小院花費了約200萬學費去澳大利亞留學的濟南女孩曉曉(化名)回國後的實習工資只有1300塊2013年,高中畢業的曉曉(化名)來到了澳大利亞這個陌生的國度,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作為比較節儉的孩子,曉曉出國5年,學費加生活費大約花費200多萬人民幣,雖然200萬在現在已經算不上一筆巨款,但以工資計算想要「回本」,卻不啻於一筆天文數字。實習期工資1300理想和現實反差巨大曉曉(化名)已經不喜歡發朋友圈來記錄自己的日常生活了。
  • 海歸女碩士起薪四千 笑稱自己是工資「白領」
    部分行業,比如行政管理、文秘等崗位起薪紛紛下調,從2200元降到1800元,使得不少大學生的稅前起薪僅有3000元左右,到手2000多元,與包吃包住的農民工相比並無優勢。  海歸碩士女 24歲  已籤約韓資化妝品企業 起薪4000元  「廣州最近一直下雨,溼漉漉的天氣一如我的心情。」
  • 報導稱中國海歸求職遇尷尬:起薪最低僅3500元
    港媒稱中國「海歸」求職遇尷尬:起薪最低僅3500元核心提示:根據內地媒體的一項隨機調查顯示,大多數海歸對工資和待遇並不滿意,其中28%的人收入不足6000元,40%的人收入在6000到8000元之間。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港媒援引內地媒體報導稱,海外留學一度被中國年輕人視為可以找到更好工作機會的黃金門票,但如今從海外留學回來的學生的平均起薪已從一萬元人民幣下降到6000元,這與在中國國內接受教育的學生相比優勢已不那麼明顯。 。據香港《南華早報》9月6日報導稱,雖然工資較低,但同時近年來從國外回國的人數也在增加。
  • 留學200萬月薪1300,這位海歸女碩士錯了嗎?
    一名海歸女碩士,賣房留學花費200萬,回來找了份工作,月薪1300元。 記者問她是否後悔出國留學,她說:「在海外讀書的收穫不是錢能衡量的,確實是開闊了我的思路,學到了很多知識,也認識了很多好的導師、同學。知識是無價的。
  • 海歸碩士月薪3000元?沒有做到這4點|這篇文章手把手教你職業規劃
    於是,芳芳的表姐有點想不通自己,作為一個海歸的碩士研究生,難道就只能拿到3000元的月薪嗎?看到這裡,相信不少人都會認為一個海歸的碩士研究生,入職一份到手月薪3000元的工作,有點大材小用。但其實我想說的是,應該值多少工資其實跟教育背景沒有多大的關係,主要是看他的工作能力。
  • 港媒稱中國「海歸」求職遇尷尬:起薪最低僅3500元
    參考消息網9月8日報導 港媒援引內地媒體報導稱,海外留學一度被中國年輕人視為可以找到更好工作機會的黃金門票,但如今從海外留學回來的學生的平均起薪已從一萬元人民幣下降到6000元,這與在中國國內接受教育的學生相比優勢已不那麼明顯。 。
  • 留美學生面試被群嘲,學費100萬工資7千,海歸已不值錢?
    根據數據統計,企業招聘海歸的平均薪酬為10996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30%左右;而大部分受訪留學生表示在回國三個月內都找到工作,順利上岸。但這畢竟只是一份僅供參考的數據,在現實中,海歸留學生碰壁的概率也不佔少數。
  • 海歸碩士在入職事業單位,月到手才3000元(不算年終獎),咋辦?
    看到這個問題,一開始有點扎心,海龜碩士有時候還是挺難的。但你見多了之後,就會發現這樣的學歷高配工資低配的情況,還是蠻常見的。先說海歸的難點,回國吧,總有人會說你回國肯定是因為在國外混不下去,不然為啥會回來。不回國吧,總有人說你是白眼狼,培養出來去給別人的國家添磚加瓦了。加上國外疫情影響,為了生命安全考慮,今年就要回國了。
  • 海歸碩士:回國被開價1600元!細數3個海歸優缺點!
    所以「海龜」已經成為比較普遍存在的群體,曾經海龜們的就業優勢一去不返,相反,由於出國機會更便利並且留學人數增加,海龜的就業競爭壓力會更大。今天我們就來簡單說說海龜碩士在國內就業有哪些優勢與劣勢?國內的很多研究生在讀研期間,會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參加實習為自己積累豐富的工作經驗。所以海龜碩士在就業中面臨的競爭壓力巨大。
  • 澳洲留學生電視求職被群嘲,學費100w工資7K,海歸越來越不值錢?
    根據數據統計,企業招聘海歸的平均薪酬為10996元,高於全國平均水平約30%左右;而大部分受訪留學生表示在回國三個月內都找到工作,順利上岸。但這畢竟只是一份僅供參考的數據,在現實中,海歸留學生碰壁的概率也不佔少數。澳洲留學生上電視求職,慘遭群嘲兩年前,看過一期《非你莫屬》。
  • 一年制海歸碩士就業緣何被低看一等
    謠言在流傳,也引發了有關學制長短與學位含金量之間的討論,這甚至成為留學生群體口中的「月經貼」,引起社會廣泛關注。一年海歸碩士面臨就業難題「為什麼你的碩士只有一年時間?一年時間能學到什麼?」這是最讓張航尷尬的面試問題。
  • 找實習,要不要看重工資?
    👆👆👆長按識別二維碼進行【簡歷評估】實習生,在不少行業,都已經成為「廉價勞動力」的代名詞,大學生實習,通常是領著較低的補貼,卻幹著正式員工的活;當然也有一些實習生的工資比正式員工還高,享受和正式員工一樣的待遇。同樣是實習生,為什麼會有這樣良莠不齊的情況呢?實習工資應該是多少?工資高低和哪些因素有關呢?
  • 留學花費100W+,現月薪4K,晚上擺地攤還債,28歲海歸:我太難了
    現在很多初高中的孩子就已經開始規劃自己的留學之路了,覺得在大學畢業後可以出國留學深造一下,為自己「鍍個金」,回國後可以憑藉「海歸+碩士」的身份,一定會收到各大知名企業的入職邀請,為自己爭取到更好的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