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村口小賣部到大阪便利店,方便麵看消費升級

2020-12-25 天下網商

從村口小賣部到大阪便利店,方便麵看消費升級

iwangshang / i天下網商 / 2016-02-24

摘要:理論上,電商可以實現的倉儲、配送能力與傳統零售相比會高出數量級——無論是中心化的還是平臺化的。這個進程會給更多品牌、供應商提供機會,直到理論上的有效市場被無限接近。

文 / 歐陽不通
 
今年春節除了常住的北京和父母家之外,我還去了位於河北農村的爺爺家,以及日本的京都和大阪。
 
我的工作和「消費」這件事緊密相關,所以無論走到哪裡,我都會留意一些與消費這件事有關的細節。
 
家門口的小商店,該算是「消費」這件事體現在每個人生活中最瑣碎而真實的細節。我從爺爺家的小院走出來,不遠處的路邊就有一家小商店,賣的是村裡人生活的日常所需。商店一個主要的貨架上,擺的是方便麵。方便麵在這裡很流行——許多人雖然不趕時間但也經常吃;街坊鄰居串門的時候,經常會抱著一箱方便麵作為禮物表達個意思。
 
而方便麵在日本人生活中的重要性也不用我多說。在我所住的大阪一幢普通公寓的隔壁,小商店(「羅森」便利店)裡自然也賣方便麵。
 
 
村子裡的商店,賣得最好的是「白象」袋裝方便麵(因為大家通常都是在家裡煮著吃,所以不會買更貴的碗裝),每包 3.5 元。大阪便利店裡大多是杯麵,為方便比較我特意找了袋裝的,每包 105 日元(約合人民幣 6 元)。
 
其實,這兩家小商店劃定了上下兩條線。我們身邊絕大多數中國城市居民的生活和消費,就在這兩線之間。而所謂「消費升級」,就是從其中一條附近出發,逐漸靠近另一條的過程。
 
從方便麵我們能看到什麼?
 
❶ 消費升級,必然意味著買更貴的東西嗎?
 
基本上,是的。雖然我老家和大阪的居民收入相差懸殊,一袋貴一點的方便麵對大阪人來說也不算什麼。但大阪的方便麵總歸還是貴一些——即使把這兩包面不考慮額外運費和關稅的前提下一起放到第三個地方,由於品質更高,大阪方便麵也顯然可以賣得更貴一點。
 
人們春節到海外血拼跟這並不矛盾。同樣的東西到不同地方買,並不是消費升級——同樣的馬桶圈從在上海買變成到日本買並不是「升級」,從不插電的換成插電的才是。插電的比較貴。
 
❷ 「升級」不但要有更高的品質,還要有更豐富的選擇。
 
面要儘可能好吃,要安全,麵條不能一泡就爛,都是基本要求。更重要的,是喜歡冬陰功的人和喜歡炸醬麵的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心頭愛。
 
❸ 好東西有了,還要有強大的貿易和分銷。
 
羅森貨架上的方便麵來自日本各地和世界各地。這意味著背後一定不是店主和廠家直接談好進貨這麼簡單,而是要依靠各級分銷商和跨境貿易商才能實現。
 
這裡生活在國內的我們要感謝各大電商,包括跨境電商——除了香港、上海和少數幾座南方城市以外,大部分中國城市居民樓下步行 3 分鐘範圍內還沒有羅森這樣美好的便利店。但我們現在有京東,有天貓超市,有小紅書和波羅蜜。它們可能在以更高效的方式實現著羅森、7–11 和全家們在日本城市裡為居民提供著的便利。
 
逐漸,世界上任何角落的好東西只要被製造出來,就可能被我們任何一個普通人方便地買到。這有點像經濟學上的「有效市場假說」描述的場景,只是這裡重點不是信息——而是商品——可以在整個市場裡充分地流通,供賣家充分競爭,供買家充分挑選。
 
❹ 消費者面對的最大問題,從短缺變成了選擇困難。
 
而當你可以方便地觸及來自世界所有角落的同類商品時,挑選,就成了花費你最多時間和精力的事情。隨著市場越來越「有效」,它以後一定還會花費你更多。
 
這意味著我們要怎麼做?
 
❶ 價格為王的時代已經過去。生產者要做夠好的東西,並收取合理的費用。
 
最近人們已經普遍接受「屌絲經濟」的紅利已經過去的觀點。這麼說是否準確還有待商榷,但消費升級在商業上的最大指導,確實在於要填補逐步興起的新中產階級的品質化、多樣化的消費需求。隨著購買力的提升和意識的開明,人們越來越願意為品質和個性化付出相應的價格——只要這價格不太離譜。
 
❷ 個別品類做「基本款」可能還有市場。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品牌要充分地細分市場需求,給消費者儘可能個性、多樣的選擇。
 
做過零售的人都知道,貨架上商品的豐富多樣,在消費者那裡意味著更多選擇,在銷售者那裡意味的是更高的轉化率——會有更多的進店顧客會真正買個單再走。
 
人們喜歡 MUJI 的設計和優衣庫的價格,但假如你走到任何人家裡看到的都是全套的 MUJI 和優衣庫,會不會也太乏味了?Variety is the very spice of life.
 
人們喜歡不一樣的東西,這意味著小眾品牌和非標品將有巨大的發展空間。
 
❸ 電商兄弟們的遠大理想,應該是實現商品的「有效市場」。
傳統零售企業受到單店流量規模、店面空間和配套產業的限制,還是只能一次提供較少量的同類商品。而理論上,電商可以實現的倉儲、配送能力與傳統零售相比會高出數量級——無論是中心化的還是平臺化的。所以雖然京東和阿里現在已經很牛了,但它們還會更牛。這個進程會給更多品牌、供應商提供機會,直到理論上的有效市場被無限接近。
 
❹ 幫消費者做決策將大有可為,核心是內容。
 
消費決策的本質,是讓消費者挑選出真正適合自己的商品;同時,也意味著讓個性化的商品能真正找到適合用它的人。當零售商包括電商網站讓市場上充滿了足夠豐富的商品和信息,對信息的解讀就變得愈加重要。這裡要解決的實質問題,是買賣雙方的信息不對稱。
 
人類解決信息不對稱是有辦法的,就是靠內容的傳遞。這裡既需要媒體化、專業化的選購知識,也需要社區化、多樣化的經驗分享。總之就是儘可能高效地提供信息,幫助消費者更高效地找到更適合自己的商品。在這件事情上會催生多少優秀的創業公司還並不明朗,但無論如何這裡可做的事情很多,而且離錢很近。清單就一直走在這條路上。雖然還處於早期,但春節前也剛剛完成了新一輪融資,準備在這條道路上走得更遠。
 
消費是整個社會經濟運行的最初推動和最終目的。消費升級不僅意味著我們身邊的每個人即將過上更舒適美好的生活,也意味著若干產業的進一步勃興。花錢的人和賺錢的人都會很開心,這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文章來源:清單 h
ttp://www.eqingdan.com/mobile/articles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接地氣」便利店,小賣部都能開15000家,有何「魅力」?
    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超市、便利店、小賣部滿足了生活和工作的各種消費需求。一般在這些地方買東西的時候,便利是首要的,其次就是實惠。隨著人們消費需求的持續上漲,我國的便利店數量也多,這些便利店主要就是為了迎合人們追求便利的需求,只不過在很多人看來,便利店方便是方便了,就是店裡的商品價格普遍比較貴。因此,相比之下,人們更願意去小賣部。
  • 家居行業必讀|讀懂中國的消費升級 先看40年前的日本
    在全球範圍內,網際網路創業和投資是近20來年的事,消費升級要古老得多。它已經存在了40年甚至更久。中國當下正經歷的、被視作新鮮事物的消費升級,在美國、日本等國家都發生過。美日兩國既是人口大國,也是製造大國,之後成為消費大國。從微觀上看,經濟發展到相似程度,會有相似的公司出現。這是我們研究其他國家消費升級發生過程的意義。
  • 華創:方便麵消費升級 「鼻祖」日清帶來什麼啟示
    從結構上看,全球範圍內杯麵佔比22%,袋面佔比78%,日本杯麵佔比達69%,但中國等多數亞洲國家杯麵佔比低於全球平均,杯麵售價及盈利水平高於袋面,且更能滿足年輕消費群體便捷化需求,預計杯麵佔比提升是一大趨勢。全球範圍內,日清在日本、中國香港、美國、墨西哥及巴西等市場份額領先,在中國大陸市場,雖整體份額遠不及統一康師傅,但在杯麵高端市場份額居首。
  • 便利仔便利店,便利店如何應對消費升級
    便利店由於便利性、應急性的特點能快速滿足當下快節奏生活中的顧客需求,因此在全球範圍內快速擴張,成為城市生活的一大特徵。據相關數據統計,截止到2019年我國便利店的門店數接近14萬家,但對於龐大的便利市場需求,便利店行業仍未達到飽和狀態。
  • 2020國民便利店報告:社區店不可或缺「悅己」消費再升級
    超9成消費者認為「便利店能解決吃、穿、住、行、用的各類需求」;有三位數的「90後」消費者化身便利店「打卡狂人」;「悅己」類消費再升級,同比整體增長15%左右;新增「乾飯人」群體中,大多來自來自95後和00後(「Z世代」)消費者。
  • 科技,讓便利店更便民(消費視窗·生活性服務業如何升級③)
    應運用新技術撬動便利店服務升級,推動品牌化發展、創新智能化經營、提升連鎖化水平,讓便利店更加便民。便利消費方便省心有報告顯示,我國便利店門店數量已達12.2萬家清晨,北京朝陽區京旺家園居民陳冬梅到小區門口的「便利蜂」便利店買早餐,「包子、油條、燒餅什麼都有,不僅種類多,還離家近,買著方便。還可以在便利蜂APP(手機應用)上點餐,由店員送餐上門,居民足不出戶就能享受美食。」
  • 消費升級時代 無人便利店不應只做升級版自動售貨機
    無人導購收銀、自助取貨、人臉識別、自動掃碼、手機支付……黑科技、低成本、新趨勢,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新型零售模式不僅引發了消費者的好奇心,也獲得了資本的關注。但在無人便利店火熱的概念背後,仍存在諸多短板,有待完善。更重要的是,無人便利店的使命不應在於取代傳統零售業,而是將新科技充分融會貫通,優化產業形態,推動消費升級。
  • 消費升級時代,日清食品逾10年首次加價有何影響?
    2013年之後,我國方便麵銷售量整體呈下滑趨勢。據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13年我國方便麵銷量為432億包/桶,到2018年降至387億包/桶,減少了45億包/桶,降幅為10.4%。造成這一現象的根本原因是方便麵市場經歷著消費升級的時代,隨著消費的升級,消費者越來越注重健康消費,傳統方便麵已不再受到中國消費者們的追捧。
  • 太原便利店加速度「領跑」
    本土便利店競爭激烈受經濟下行壓力和電商網購的衝擊,實體零售行業增速放緩,但分業態來看,便利店仍然保持高速增長態勢。根據相關數據顯示:未來五年裡,中國消費總量增長的81%將來自於中產階層,消費升級趨勢日益顯現。
  • 吃貨最愛——日本大阪方便麵博物館
    我們吃的康師傅、統一,最初都是學習於日清,誕生於日本大阪! 旗下有很多品牌,比如大家熟知的合味道、UFO、拉王! 作為一個方便麵忠實粉絲,來到日本一定要去方便麵聖地打卡一波!方便麵博物館,又叫拉麵博物館、安藤百福發明紀念館。 這個博物館為紀念方便麵發明者安藤百福而設立,可以自己動手製作方便麵的學習平臺,還有完全複製的最初發明方便麵小木屋,全部可以免費參觀!!!
  • 在農村開一個便利店,一年能有多少收入?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我們都知道要在城市裡面開一家便利店是很簡單的事情,但是開的便利店要想實現盈利卻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雖然現在城市中的便利店大部分都是連鎖的,但是便利店的競爭都比較激烈,再加上房租等費用,要想在城市中開便利店賺錢還是比較難的。於是又很多人就打算在農村開便利店,那麼在農村開便利店一年能有多少收入了呢?說出來你都不一定信。
  • 開便利店一月能賺五六千,那麼農村小賣部能賺多少錢?
    現在很多人創業都喜歡開便利店,因為規模不大投資小,很容易就可以回本了,有了固定的客戶後更是收入穩定,雖然賺不了大錢,但是至少可以賺個溫飽的。不過城裡叫便利店,而在農村這樣的店鋪就是叫小賣部了,城裡的便利店一個月能夠賺個五六千塊,那麼農村的小賣部能夠賺多少錢呢?
  • 傳全家便利店封殺統一方便麵 商家回應沒有
    昨天更有消息稱,多家全家便利店近日已悄然下架「統一」方便麵。  昨日本報記者通過調查採訪,發現目前杭州大型超市的方便麵貨架,格局未變。而一些遠離市中心的小超市的確難覓統一方便麵的蹤影。杭州一位方便麵代理商告訴記者,兩家企業的爭奪戰近期才被曝光,其實競爭由來已久。
  • 從「僅供參考」到真材實料 方便麵多樣化發展滿足消費需求
    致力多元加速破圈隨著消費升級深入,消費者需求愈加多元化、個性化,僅滿足某一群體的消費需求已然不符合方便麵類快消行業的大眾性、服務型、方便性。企業需要致力於產品全方位多層次的創新,來滿足不同消費圈層的多元化需求。
  • 消費的B面|全球化進程中的方便麵消費
    方便麵在中國中國長期以來一直是方便麵消費大國,根據世界方便麵協會(World Instant Noodles Association)的最新估計,即使在2016年出現小幅下滑,中國市場對方便麵的需求量長期處於世界第一位,2019年的需求量超過了
  • 內蒙古1.3萬夫妻店小賣部變身超市便利店
    內蒙古1.3萬夫妻店小賣部變身超市便利店來源:聯商網2014-03-03 09:45  得益於2005年實施至今的「萬村千鄉市場工程」,內蒙古自治區1.3萬多個農村夫妻店、小賣部變成農家小超市、便利店,已覆蓋全區99%的旗縣區、90%的鄉鎮蘇木,農民也能像城市居民一樣享受方便、舒適的購物環境,假冒偽劣商品在農村得到遏制。
  • 朝鮮街頭有很多「小賣部」,裡面都賣些什麼東西?
    提到小賣部,不少人會想到童年時光。在我們小時候,不管在村裡還是在鎮上,都能見到小賣部。那時候因為物質緊缺,生活條件有限。兜裡能揣著幾毛錢到小賣部買上幾包零食,就會樂上好長時間。現在小賣部已經越來越少了,便利店越來越多了,商品也越來越豐富了。各種各樣的零食也是讓人眼花繚亂。
  • 方便麵多樣化全方位滿足消費需求
    致力多元加速破圈百度近日發布2020年輕人消費搜索大數據顯示,奇特試吃和矛盾養生等也在成為當下悄然崛起的消費方式,即便是宅在室內,也並不能阻擋年輕人「不安分」的心,「什麼樣的方便麵適合用板藍根泡?」等問題成為2020年購買相關問題熱搜Top5。
  • 女孩去中國看到便利店的這一幕,就喊著:中國方便麵這麼豪華嗎?
    女孩去中國看到便利店的這一幕,就喊著:中國方便麵這麼豪華嗎?由於國情不同,各國的物價也不盡相同,因此當面對兩國人民的生活時,會有一些誤解,這些誤解是真實的人逗笑。日本的女人們來到中國,在便利店裡坦率地說:中國人的方便麵都這麼豪華嗎?便利店的方便麵能有多奢侈?事實上市場只增加了一項,對於中國人,這真的沒什麼,另外,午餐的時候,還真是胸有成竹,日本的女兒很震驚,但她把中國人的香腸放進了奢侈品,但她基本上在日本吃麵條,什麼也沒加。
  • 中國沒有真正的便利店?
    便利店也不再是僅僅提供便利生活的消費場所,更是一種城市文化現象,也孕育出日本新一代的生活和消費模式。日本導演新海誠的《秒速5釐米》不僅是一部少女心爆棚的動畫片,其中對便利店極為寫實的描寫,也是日本世代生活的一個隱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