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孩子從事特殊職業,你們會支持嗎?
你會支持孩子的工作嗎?哪怕那是你不喜歡的。
我們中大多數人都會說:會的,我會一直支持他。
但是真的在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父母都是旁敲側擊或者直接說出讓孩子換個職業。
有一部分孩子被迫放棄了自己喜歡的職業,但是還有一小部分堅持了自己。
但是,話說回來,如果面對已經長大成人的孩子,我們真的有權利去幹涉孩子所要從事的職業嗎?
孩子又因此得到過快樂嗎?
所以,今天浪媽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話題。
鑑黃師真的那麼神秘嗎?
曾經有個行業,令無數男人心生嚮往。
在那裡,他們不需要具備多牛X的技能,工作內容極其簡單,但工資和福利卻超乎想像。
這就是自帶神秘及曖昧色彩的鑑黃。
在大眾眼中,一入此行,唯一的風險就是身子可能扛不住。
但是,大眾不知道的是鑑黃師的工作重點其實不在「黃」,而在於「鑑」。
要做一名合格鑑黃師,他們需要在專業知識上,吊打各路老司機,還要有豐富的經驗,比如:
文字題:「科技處女幹事每月經過下屬科室都要親口交代24口交換機等技術性器件的安裝工作」,在這句話中,一共有多少個淫穢色情詞彙?
這一題就不知道嚇退了多少人?
在2016年5月,警方曾破獲一起利用微信和百度網盤銷售淫穢視頻的案件。為了儘快量刑定罪,六名鑑黃師熬夜看片兒,他們半年刷了5萬多部淫穢視頻,看得「視力明顯下降」。
這樣的事情每天都在鑑黃師的工作中發生,而他們能做的就是恪盡職守。
而從事鑑黃師這份工作大多數都是女性。
去年,有個年輕的鑑黃師女孩,匿名接受採訪。
她是這樣說的:
起初她以為這一行挺容易的,第一天上班,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就在被不斷衝擊,每天晚上做噩夢,夢到自己被侵犯、被虐待、被殺害……
後來適應了這份工作,但她能明顯感覺到。
因為長時間面對人性赤裸的「惡」,她已經對人性充滿了失望,性格開始孤僻,害怕與人交往,看到任何場景我都能聯想到恐懼的東西……
而說起為何匿名?
因為偏見。
從業鑑黃師已有1年時光,但她對外宣稱自己的工作時,不會說自己是名鑑黃師,而是一家小公司的職員。
怕被歧視,怕被嘲笑,怕被疏遠。
後來女孩的母親知道了她的工作內容,接近崩潰,母親幾乎是恨鐵不成鋼地哭著喊著:
你一個女孩子家,做這個工作,像什麼樣子!
這也就意味著,哪怕她們看到了再難以承受的畫面,哪怕她們內心深處再痛苦,也無人傾訴,需要自己承受,自己自愈。
是的,就是這麼一個孤獨的職業。
她們大多數都得不到父母的支持,她們在孤獨中伸張正義。
我們只是
網絡的清道夫
浪媽也在網絡上看到了另一位女性鑑黃師的發聲。
她說她的這份工作,也曾在男女交往方面給房茹帶來過尷尬處境。
「之前同學聚會,還有人當眾問我,幹這一行天天看這類東西,是否會對身體產生影響,會不會找不到男朋友。答案肯定是不會!」
房茹說,雖然最初心理確實會出現不適,但是久了就像看普通視頻一樣。
「目前我正常談戀愛,男朋友也很支持我這份工作。」
「就像有人喜歡打遊戲,但如果真的送去打職業聯賽,每日的高強度訓練和比賽的壓力也容易讓人失去最初的熱愛。」
「其實我堅持從事這份行業,也離不開父母的支持。」
關於職業,她說這一職業可以是看作「過濾師」「篩選師」,總的來看是新興行業。「
我的父母思想其實也比較傳統,但在他們看來,網際網路目前比較發達,篩選掉不利的東西其實是用另一種方式為社會作貢獻。」
「其實比起鑑黃師,我們更希望被稱為網絡的清道夫,不良短視頻對青少年負面影響極大,我深知網絡清道夫的責任重大。」
房茹說,讓大眾看到更多優質的網絡內容,遠離色情、暴力等黑暗面,自己也算為淨化網絡環境貢獻了力量。
是啊,家人的支持讓她們更有力量去堅持自己。
希望他們
體面走完人生最後一程
最近,任賽男「95後女生做壽衣模特」的故事引發網友熱議,該話題一度登頂微博熱搜榜。
2017年,任賽男從河南鄭州某大學的電子商務專業學成畢業,通過招聘進入殯葬用品銷售行業,並從此成為一名「壽衣模特」。
從此身邊的「偏見」就沒再停過。
好端端一個女孩子,大好青春不應該去接觸這些死人用品。
她不怕嗎?一個女孩子,這樣會找不到男朋友的。
還有一次參加同學聚會,有人問起她做什麼工作,她有些遮遮掩掩地說自己是壽衣模特。
此話一出,大家都用很害怕的眼神看著她,坐在她前面的女孩,更是一直都不敢回頭看。
自那以後,有些同學就漸漸和她斷了聯繫。
就好像她是瘟神一樣,都離得遠遠的。。
連她的母親也這樣說:
「小姑娘做這個不害怕嗎?多不好。」
可任賽男不這麼認為。見證很多死亡和一次次莊重的告別儀式後,她感受到了幫助逝者體面走完人生最後一程的價值感,漸漸喜歡上這份工作。
我們可以看出 ,新一代的年輕人沒有像老一輩那樣忌諱死亡,以及與此相關的周邊從業服務。年輕人覺得這就是一份工作,可以體現價值,獲得報酬的普通工作。
她們是勇敢的,但是她們也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
孩子是否變得更好了
有人說:父母對孩子最明智最大的支持,就是支持他做自己喜歡的事情
每個孩子體內都蘊藏著巨大的能量,需要父母們不嬌縱,不包辦,既要精心呵護,又會善加引導,每個「小宇宙」都能爆發出驚人的力量。
看著他們開心的從事著別人眼中的「特殊職業」,他們堅守的位置是那樣閃亮,大概是他們眼裡有光。
我們常說做父母不需要考試,所以我們不知道自己做得是不是足夠好。
是否算得上稱職,唯一的檢驗標準,就是看我們的孩子是否越來越好了。
所以,作為父母,我們應該慶幸自己的孩子找到了他們的方向。
讓我們也成為能照亮他們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