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之路格外曲折。然而,「危」中也有「機」,不少畢業生在 「最難就業季」奮起追夢,收穫良多。
求職「小白」廣撒網,投出近200份簡歷
投出近200份簡歷,收到20多個面試邀請,線上面試6家公司,線下面試5家企業……歷經幾個月的求職生涯,蘇州大學王健法學院本科畢業生彭博終於成功籤約一家國企的法務崗位。
去年秋招時,彭博因為準備司法考試而錯過了就業的「金九銀十」,之後又開始準備考研。考研成績出來後,彭博和心儀的高校失之交臂。「去年,大家還是不急不慢找工作。但到了今年,心態有了變化。」一直想留在蘇州工作的彭博打聽到,蘇州今年5月開始實行人才落戶新政,本科生也可「先落戶後就業」,這給了她找工作的信心和底氣。
得知考研失敗後的第二天,彭博就開始投出第一份簡歷。「此後,在看到適合的崗位招聘時,我便會立即進行投遞。」迅速轉變角色、迅速把握招聘機會,讓彭博在時間上贏得優勢。
自稱為求職「小白」,廣撒網成為彭博的「小訣竅」。「投遞簡歷過程中,我也走過彎路。一開始只把目光集中於蘇州的國企或大型私企,但是由於蘇州此類企業對於法務招聘的需求十分有限,競爭也很激烈。」之後,彭博開始海量投遞簡歷,只要是符合要求的法務崗位,無論公司大小都會投遞。
「求職過程中要保持信心,堅持下去。」雖然簡歷大多數都石沉大海,但彭博還是堅持每天投遞,每一次收到面試邀請都認真準備,絕對不讓面試官看出焦慮,努力做到不卑不亢,「堅持和信心,最終讓我收穫令人心動的offer。」
困境少年求職難,多方合力來關心
為求學,他一直堅持打工,每天超過6個小時;為盡孝,他將患有精神疾病的母親和殘疾父親從南京接到身邊照顧。去年9月,揚州大學大四學生李東明的勵志故事引發社會關注。
去年12月,李東明參加研究生考試,由於起步晚,考試中數學拖了後腿。考研失敗後,李東明一度十分沮喪。「那些天裡,我每次登錄QQ時都能收到老師、同學的關心和安慰。」在老師和同學們的鼓勵下,李東明漸漸走出考研失利的陰霾,加入求職大軍。
「考慮到母親的身體,我上班的地方不能離家太遠,也不能上夜班,因此找工作對我來說格外困難。」李東明說,由於疫情的原因,絕大部分公司採取線上面試的方式,這給從小就性格內向的他帶來不小壓力。「視頻面試中,突然看到那麼多張陌生的臉,我緊張得連自我介紹都結巴起來。看著視頻中面試官搖頭的樣子,我的心情又跌到了谷底。面試結束後,便是焦急而漫長的等待。」
從2月初開始,李東明共面試了4家公司,卻沒有接到任何一家的錄用通知。「得知我的情況後,學院第一時間行動起來幫我求職。」李東明說,學院組織優秀學生黨員,通過「1+1」黨員結對的方式,對他進行簡歷製作、網絡求職技巧等培訓,「特別感動的是,學院黨委副書記高紅明帶著輔導員老師走訪多家在揚企業,帶著包括我在內的求職學生的簡歷,上門『推銷』。」
在大家的共同幫助下,李東明在揚州璨揚光電公司找到一份對口的工作。每天早上7點,李東明準時從家出發,下午6點不到,媽媽就到公交站臺等待他下班。「有時候加班,媽媽也會一直在公交站臺那邊等我,怎麼勸都不聽,所以我準備在單位附近找一個房子,來回也近一點。感謝學校和社會,讓我在揚州有了一個家。」在李東明的家裡,記者看到,他將所有資助人的信息都記在一張紙上,並珍藏在盒子裡。「將來我有能力了,也會回報社會,幫助那些家庭困難的學生。」
湖北籍畢業生,從「顆粒無收」到「收穫滿滿」
經歷了「顆粒無收」到「收穫滿滿」的曲折求職路後,江蘇理工學院畢業生張東籬終於獲得一份理想的工作。
張東籬是湖北宜昌人,原計劃於今年畢業後到英國利物浦大學攻讀碩士研究生,但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他的留學計劃。「當時,我只能呆在湖北家中。看著同學中有人找到工作,在微信群裡報喜,我開始焦慮起來。」他說。彷徨中,班主任周杰給他寄來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物資的同時,也告知他國家的就業政策和學校在就業方面的具體幫扶措施,並指導他如何準備網絡求職,以更能吸引企業的關注。張東籬在宜昌老家一邊準備畢業論文,一邊在網絡上尋找各種各樣的就業機會,「只要正規穩定、專業對口、有發展空間,起步階段收入低一些,也沒有關係。」
「當時,我能感受到就業環境、政策逐步向好,心態上慢慢也不那麼焦慮了。」張東籬告訴記者,央企和國企開始釋放出一大批高質量的就業崗位,同學中陸續有人接到面試、達成意向、傳來佳訊。而暫時沒有找到工作的外地同學,也可以申請先落戶,甚至一年之內都能免費乘坐地鐵。「尤其是對於湖北籍畢業生,推出了不少就業專場。」
功夫不負有心人,有兩家單位向張東籬拋出了面試「橄欖枝」。和帶著簡歷、拿著作品的面對面交流不同,在線面試,有時是看不到表情的電話交流,有時是在一間網絡會議室只看到一個個腦袋。「這樣的新情況,同學們都有點不適應。在準備面試時,周老師與我熱線聯繫,指導我從服裝到語言表達都做好準備,讓我倍感溫暖。」張東籬說,最終他選擇與中國海洋石油集團籤約。
正式籤約入職後,張東籬給周杰打電話報喜:「過程曲折、結局圓滿,我一定好好珍惜、努力奮鬥!」(王 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