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高校紛紛迎來開學季,但仍然有一些畢業生在為找工作發愁。這個畢業季,一張新聞截圖在傳媒學子的朋友圈「刷屏」。
「教育部公布近兩年就業率較低的本科專業名單」,其中包括廣播電視編導、播音與主持藝術、動畫、表演、藝術設計學等15個專業。一些中國傳媒大學的同學調侃說:「這不就是我們學校嗎?」
雖然是開玩笑的話,但2020年「最難就業季」的現實確實就擺在眼前。
難,但也有人情味
「今年的畢業就業都是線上完成的,許多投遞出的簡歷都石沉大海,不得回音。」來自中國傳媒大學數字媒體技術專業的畢業生黃博晨感慨道。
很多畢業生和面臨著和黃博晨同樣的境況。「雲畢業」、「雲答辯」、「雲找工作」,但是遲遲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崗位,「在求職期間也誕生了一些負面情緒,包括焦慮、猶豫和不自信。」黃博晨說。
作為畢業班的班主任,於然的體驗很深。「今年的畢業生確實面對了很多常年沒有的困難,但我也發現他們其實還是非常積極樂觀的。他們會比較努力積極的爭取各種各樣的機會,所以我們當老師的也想盡一份力量。」
於然是中國傳媒大學電視學院的專業課老師,他平時很喜歡和同學們交朋友,也一直和各單位工作的校友以及創業的同學保持比較密切的聯繫。「大家非常有感情,熱血沸騰地想要給這一屆畢業生解決難題,在這個過程裡也想了很多的方法。」
於是,「小白楊畢業季」活動應運而生。該活動由包括於然在內的中傳教師代表共同發起,由中國傳媒大學黨委宣傳部、學生工作部(處)和校友工作辦公室聯合指導支持,作為中國傳媒大學「雲幫扶」就業服務的收官活動,充分依託中國傳媒大學校友網絡,為1000名左右畢業生提供招聘信息,提供就業和成長機會。
需要求職的中傳學生可以通過關注「小白楊畢業季」公眾號獲取不斷更新的招聘信息,有招聘的需求的校友也可以看到參與活動的學生簡歷。如果任何一方看到了心儀的崗位或求職者,都可以通過「小白楊助手」取得聯繫。簡而言之,「小白楊畢業季」是畢業生和校友之間的「媒人」。
截至9月14日,共有近1000人關注「小白楊畢業季」,30餘校友企業參與招聘,提供了1000多個崗位。後臺收到近百份學生簡歷,成功幫助到40餘人次的學生或企業獲得聯絡。
「事實證明方法還是很有效的,因為同學們可能在找工作的時候是一個比較迷茫的狀態,大家只能尋找各種信息、打聽各種消息,然後海量的投遞自己的簡歷。」於然說。而和校友網絡之間的聯動,不僅使崗位更加集中在傳媒學子所擅長的領域,也為招聘增添了很多人情味。
「讓校內外的力量都團結起來,不僅是學校學院在幫助大家就業,大家也非常願意幫即將畢業這些同學來獲得更好的前途和機會。」於然從傳媒大學畢業過三次,「我最了解畢業生的心理,所以以我作為這個橋梁是最合適的一個機會,我們當然希望能盡全力給大家,無論是這個結果是什麼樣的,我們都希望能搭起這樣一座橋梁。」
視頻簡歷,坦誠的見面方式
打開抖音,搜索「小白楊畢業季」,就能看到來自學生和校友們豐富多彩的短視頻。
這種「視頻簡歷」正是小白楊畢業季的創新之處。同學們可以製作視頻簡歷介紹自己,校友們也能通過視頻簡歷表達自己的需求,並為師弟師妹們送上祝福。雙方通過抖音視頻進行互動,是以往招聘不曾有過的形式,使影像成為凸顯傳媒畢業生優勢的舞臺。視頻風格各異,一些簡歷頗具創意。
截至9月14日,「小白楊畢業季」抖音號共獲贊1.1W,抖音話題#小白楊畢業季#播放量達47.4W次。而於然和中國傳媒大學的「科普up主」劉青(OEASY)老師也先後在B站上助力活動,為小白楊畢業季發聲。
於然認為與其說這是有趣的,不如說是感動的。「這是極其坦誠的一種見面的方式,我想可能只有在校友和校友之間才能完成。我不知道你是誰,你不知道我是誰,我就把自己拍給你看,讓你見到我。而且坦誠的跟你交流溝通,告訴你我要什麼,你來吧,這是陌生人之間基於學校的傳承和情感紐帶的一種無條件的信任。」
路漫漫其修遠兮
為期兩周的小白楊畢業季活動接近尾聲,但仍會有工作人員對後臺進行定期的維護和回復。之後有求職和招聘需求的企業和個人依然可以聯絡「小白楊助手」。看來,中傳的師生想把「小白楊畢業季」作為一個可以持續溝通校友和畢業生的平臺。
參與了小白楊畢業季活動的黃同學表示,目前需要就業的學生大多是考研失利,未提前準備校招而為就業頭疼的學生。建議今後可以針對這些群體做一個問卷調查,再根據統計結果,開放足量的、特定的崗位。
也有同學表示,就業的成功與否除了與大環境息息相關外,歸根到底是實力問題。希望大家在就業時能果斷出手,不留遺憾。
談到對同學們的期待,於然依舊滿懷信心:「每一個從學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的傳媒大學畢業生,都是一棵挺拔的棟梁,我的期待其實是對整片樹林的期待。我希望大家無論如何,無論經濟環境是怎樣的,交給我們責任是怎樣的,我們都能像我們考取這個大學時,拿到那份錄取通知書的時候一樣,帶著那份驚喜、那份快樂、那份夢想實現的真誠的喜悅。把每個人的創造力發揮到極致、把這一代人的凝聚力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