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工作不好找。」在BOSS直聘、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多個網站投遞簡歷後,江門應屆畢業生付同學仍然未能找到工作,簡歷回復率低、崗位與專業不對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今年,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廣東南方職業技術學院四所高校約有應屆畢業生1.3萬名,比去年增加了1800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招聘需求減少、線下招聘會開展受阻、各類型考試推遲……畢業生就業形勢比去年嚴峻得多。
面對困難,江門急流勇進。針對高校畢業生,江門發布並落實超過20項幫扶政策,今年以來發放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補貼1000多萬元,惠及高校畢業生5700人次。此外,各高校多措並舉,積極開展線上招聘會、落實「一生一策一導師」的幫扶制度,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和培訓。
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通過「邑企圓夢」直播平臺,在線上為江門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培訓。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全市高校畢業生籤約率達72%,暫時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受疫情影響轉戰線上招聘
「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空前。」在近日舉行的江門市疫情防控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吳克勇回應江門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時指出。
「往年同期我校的就業率為95%以上。」五邑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柯曉偉介紹,目前該校就業率與江門市平均水平持平,「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需求減少,此外,錄用公務員考試延遲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畢業生就業籤約率」。
今年,五邑大學應屆畢業生4133人,近三成學生仍在未就業的狀態。據該校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摸底分析發現,未就業的學生中,有近一半選擇考研或考公;部分學生對工作有較高的要求,被多個企業錄用,仍未最終籤約;也有少部分學生有就業意願,卻仍未找到適合的崗位。
「今年,我校畢業生考公人數有上升趨勢。往年,廣東省錄用公務員考試在4月上旬左右進行筆試,在6月中下旬面試。如果考公沒有成功,畢業生們還能在7月至9月尋找就業機會。」柯曉偉表示,「今年8月上旬才進行筆試,最終結果獲要在9月之後才能公布,相當於壓縮了考公失利的學生找工作時間。」
受疫情影響,今年8月3日江門才重啟市本級線下招聘會,以至於畢業生專場就業推介會無法像往年一樣如期舉行,不少學校紛紛轉戰線上招聘,以五邑大學為例,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招聘會21次。
「今年學校沒有線下招聘會,我只能通過網上招聘平臺投簡歷。」五邑大學智能製造學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屆畢業生王琪琪表示,「我在BOSS直聘上投了專業較為相關的多個崗位,但是回復率相對較低。」
政府對高校畢業生補貼超20項
2017年大學畢業的廖賢勝經過兩年工作經驗的積累,於去年回到家鄉江門鶴山市成立了廣東搏勝環境檢測諮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帶動就業人數27人,其中高校畢業生10名。在得知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後,他便向人社部門成功申領了一次性創業資助1萬元,獲得創業帶動就業補貼3萬元。
為減緩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江門市通過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優化就業服務、擴大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應屆畢業生規模、鼓勵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和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等多種方式,來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
目前,江門市面向高校畢業生的補貼多達20餘項。其中,高校畢業生見習及留用補貼最高可達2萬元;企業吸納就業補貼1000元/人,如果是小微企業還可全額享受2年的社保補貼;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可享受基層就業補貼3000—5000元/人。
據介紹,今年以來,江門共發放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補貼1000多萬元,惠及高校畢業生5700人次。
除了就業創業政策補貼的落實,江門還多措並舉拓寬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方面,今年全市公務員四級聯考招錄應屆畢業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3%,應屆畢業生可報考的職位佔了95%;事業單位將開展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專項招聘,計劃招聘932人;「三支一扶」招募人數從去年的60人增加至140人,另外還有45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優先招錄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
「職業適應是重塑自我的開端,大學生從學校走到社會,服務社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在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的「邑企圓夢」直播間裡,主辦方邀請了江門市人社局就業創業促進科、職業指導下基層講師團成員、人才交流中心的老師,在線上為江門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培訓課程。
通過「邑企圓夢」就業服務網絡平臺、「五邑人社」「江門E就業」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江門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求職登記、網絡視頻面試、入職用工備案等不斷線的「雲就業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線上渠道與崗位資源。據統計,「邑企圓夢」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民營企業崗位2000多個,有1萬多名高校畢業生參與其中。
高校「一生一策」幫扶就業
「有了學校的幫忙,我終於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就讀於五邑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許文靜,在大四下學期開始就著手找工作,但臨近畢業,她都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對此,五邑大學落實「一生一策一導師」的幫扶制度,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和培訓,進行精準推薦和動態跟蹤。「學校開了很多動員大會,幫助我們修改和完善簡歷,傳授筆試和面試經驗。」許文靜說,「在老師推薦的就業信息中,我發現江門中港英文學校有教師崗位需求,專業對口,經過筆試和面試,我最終被順利錄取,非常感謝老師們的指導。」
為了拓寬應屆畢業生就業渠道,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江門高校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工、校友等資源優勢,做好就業形勢研判、畢業生就業期望調整、開拓就業崗位等工作,乘風破浪衝出「最難就業季」。
「8月12日,我就將正式上崗了!」曾曉佳是五邑大學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也是學校建檔立卡學生。此前,她一直有意尋找與專業相關工作,希望在實驗室做化妝品產品的研發,無奈多數崗位都招滿。學院老師了解她的就業意願後,便推薦她報名科研助理崗位,並順利被錄取。上崗後,她將協助學院課題老師共同推進研究項目的開展。
今年,五邑大學加大對重點群體、重點地區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力度,不僅投入4000萬元經費,在校內開發300個科研助理崗位,對有關畢業生就業託底。同時,積極動員有關畢業生參加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助力圓夢」扶貧濟困大型網絡招聘月活動等。
來源:南方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