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門乘風破浪,衝出「最難就業季」

2020-08-22 五邑人社

「感覺工作不好找。」在BOSS直聘、前程無憂、智聯招聘等多個網站投遞簡歷後,江門應屆畢業生付同學仍然未能找到工作,簡歷回復率低、崗位與專業不對口等問題一直困擾著他。

今年,五邑大學、江門職業技術學院、江門中醫藥職業學院、廣東南方職業技術學院四所高校約有應屆畢業生1.3萬名,比去年增加了1800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企業招聘需求減少、線下招聘會開展受阻、各類型考試推遲……畢業生就業形勢比去年嚴峻得多。

面對困難,江門急流勇進。針對高校畢業生,江門發布並落實超過20項幫扶政策,今年以來發放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補貼1000多萬元,惠及高校畢業生5700人次。此外,各高校多措並舉,積極開展線上招聘會、落實「一生一策一導師」的幫扶制度,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和培訓。

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通過「邑企圓夢」直播平臺,在線上為江門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培訓。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供圖

截至目前,全市高校畢業生籤約率達72%,暫時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受疫情影響轉戰線上招聘

「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空前。」在近日舉行的江門市疫情防控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江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吳克勇回應江門市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時指出。

「往年同期我校的就業率為95%以上。」五邑大學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主任柯曉偉介紹,目前該校就業率與江門市平均水平持平,「受疫情影響,部分企業對應屆畢業生的招聘需求減少,此外,錄用公務員考試延遲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畢業生就業籤約率」。

今年,五邑大學應屆畢業生4133人,近三成學生仍在未就業的狀態。據該校就業指導與服務中心摸底分析發現,未就業的學生中,有近一半選擇考研或考公;部分學生對工作有較高的要求,被多個企業錄用,仍未最終籤約;也有少部分學生有就業意願,卻仍未找到適合的崗位。

「今年,我校畢業生考公人數有上升趨勢。往年,廣東省錄用公務員考試在4月上旬左右進行筆試,在6月中下旬面試。如果考公沒有成功,畢業生們還能在7月至9月尋找就業機會。」柯曉偉表示,「今年8月上旬才進行筆試,最終結果獲要在9月之後才能公布,相當於壓縮了考公失利的學生找工作時間。」

受疫情影響,今年8月3日江門才重啟市本級線下招聘會,以至於畢業生專場就業推介會無法像往年一樣如期舉行,不少學校紛紛轉戰線上招聘,以五邑大學為例,疫情期間開展線上招聘會21次。

「今年學校沒有線下招聘會,我只能通過網上招聘平臺投簡歷。」五邑大學智能製造學部電子信息工程專業應屆畢業生王琪琪表示,「我在BOSS直聘上投了專業較為相關的多個崗位,但是回復率相對較低。」

政府對高校畢業生補貼超20項

2017年大學畢業的廖賢勝經過兩年工作經驗的積累,於去年回到家鄉江門鶴山市成立了廣東搏勝環境檢測諮詢有限公司。截至目前,該公司已帶動就業人數27人,其中高校畢業生10名。在得知有關大學生就業創業優惠政策後,他便向人社部門成功申領了一次性創業資助1萬元,獲得創業帶動就業補貼3萬元。

為減緩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江門市通過加大政策補貼力度、優化就業服務、擴大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應屆畢業生規模、鼓勵高校畢業生服務基層和鼓勵創業帶動就業等多種方式,來提高應屆畢業生的就業率。

目前,江門市面向高校畢業生的補貼多達20餘項。其中,高校畢業生見習及留用補貼最高可達2萬元;企業吸納就業補貼1000元/人,如果是小微企業還可全額享受2年的社保補貼;畢業生到中小微企業就業可享受基層就業補貼3000—5000元/人。

據介紹,今年以來,江門共發放高校畢業生相關就業創業補貼1000多萬元,惠及高校畢業生5700人次。

除了就業創業政策補貼的落實,江門還多措並舉拓寬應屆畢業生的就業渠道。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方面,今年全市公務員四級聯考招錄應屆畢業生人數比去年增加了13%,應屆畢業生可報考的職位佔了95%;事業單位將開展面向應屆畢業生的專項招聘,計劃招聘932人;「三支一扶」招募人數從去年的60人增加至140人,另外還有45個公共就業創業服務崗位,優先招錄家庭困難高校畢業生。

「職業適應是重塑自我的開端,大學生從學校走到社會,服務社會是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在江門市就業服務中心的「邑企圓夢」直播間裡,主辦方邀請了江門市人社局就業創業促進科、職業指導下基層講師團成員、人才交流中心的老師,在線上為江門高校畢業生提供就業指導培訓課程。

通過「邑企圓夢」就業服務網絡平臺、「五邑人社」「江門E就業」微信公眾號等渠道,江門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求職登記、網絡視頻面試、入職用工備案等不斷線的「雲就業服務」,為高校畢業生就業提供更多的線上渠道與崗位資源。據統計,「邑企圓夢」為高校畢業生提供民營企業崗位2000多個,有1萬多名高校畢業生參與其中。

高校「一生一策」幫扶就業

「有了學校的幫忙,我終於找到了滿意的工作。」就讀於五邑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專業的許文靜,在大四下學期開始就著手找工作,但臨近畢業,她都未能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

對此,五邑大學落實「一生一策一導師」的幫扶制度,有針對性開展就業指導和培訓,進行精準推薦和動態跟蹤。「學校開了很多動員大會,幫助我們修改和完善簡歷,傳授筆試和面試經驗。」許文靜說,「在老師推薦的就業信息中,我發現江門中港英文學校有教師崗位需求,專業對口,經過筆試和面試,我最終被順利錄取,非常感謝老師們的指導。」

為了拓寬應屆畢業生就業渠道,提供更多就業機會,江門高校充分發揮全體教職工、校友等資源優勢,做好就業形勢研判、畢業生就業期望調整、開拓就業崗位等工作,乘風破浪衝出「最難就業季」。

「8月12日,我就將正式上崗了!」曾曉佳是五邑大學生物科技與大健康學院的應屆畢業生,也是學校建檔立卡學生。此前,她一直有意尋找與專業相關工作,希望在實驗室做化妝品產品的研發,無奈多數崗位都招滿。學院老師了解她的就業意願後,便推薦她報名科研助理崗位,並順利被錄取。上崗後,她將協助學院課題老師共同推進研究項目的開展。

今年,五邑大學加大對重點群體、重點地區畢業生的就業幫扶工作力度,不僅投入4000萬元經費,在校內開發300個科研助理崗位,對有關畢業生就業託底。同時,積極動員有關畢業生參加省普通高校畢業生「助力圓夢」扶貧濟困大型網絡招聘月活動等。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焦點

  • 我市多措並舉助力高校畢業生「穩就業」讓「最難就業季」不再難
    □文/江門日報記者 彭曉玲就業是民生之本。從「六穩」到「六保」,就業都是擺在首位的關鍵詞,重要性不言而喻。而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是一頭連著國家社會,一頭連著萬千家庭。那麼,今年我市1.6萬名高校畢業生又有哪些就業新動向、新趨勢?江門各級政府在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方面又有哪些高招?近日,記者在基層一線採訪到的一個個就業故事,折射著這座城市社會經濟發展的活力與潛力。多項政策提供不間斷就業服務「歷史新高」疊加經濟下行壓力、疫情等因素影響,2020屆高校畢業生遭遇「最難就業季」。
  • 最難就業季,化學化工學子去哪兒?
    (來源:化工設計Club)又雙叒到了一年一度的最難就業季。前段時間,南京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的一封官方「求助信」上了熱搜,在這個疫情影響下的就業季,學校開始向各用人單位請求幫助解決就業。除了一貫對「生化環材」的吐槽之外,我們更多可以看到的是今年畢業生也太太太太太太難了吧。連華五之一的南大學子都面臨就業難,這讓更多其他學校的學子怎麼辦呢?小企業在縮招,外企也在裁員,但就業人數卻創下了史上最多,今年找工作的大多數人想必是迷茫的,那麼到底該如何選擇呢?
  •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
    2021畢業生突破900萬,教育部推出「組合拳」緩解最難就業季近些年來,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增加,畢業生數量一再突破記錄。大學生數量多得益於高考不斷擴招,可是,大學生數量的日漸增多也凸顯出一個問題,那就是「就業難」。
  • 2021年,900多萬大學生將畢業,最難就業季,即將到來?
    明年,會不會是史上最難的畢業季?這麼多大學生湧入就業市場,競爭該有多激烈呀!總之,各種擔心,不絕於耳。那麼問題來了:明年所謂的最難就業季,真的會來嗎?因為在過去二十多年間,幾乎每一年的畢業季,都會有:關於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討論。記得以前,我們的大學畢業生,是包分配的,畢業之後,不用擔心找不到工作,自然會有公家,給你安排工作。但是後來,大學就業制度改革之後,大學畢業生就業之後,需要自謀出路,自己到市場,尋找工作。
  • 史上最難就業季?景航教育助力畢業生精準就業
    每年畢業季便是史上最難就業季,在疫情的影響下,2020年畢業季更可謂是難上加難。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下如何才能找到工作,成了今年的一個熱門話題。即便如此,在景航教育接受過培訓的李天峰(化名)仍然拿到了幾家公司的高薪offer。
  • 「乘風破浪」的畢業季
    @ 鐵錚(北京林業大學教授):2020年的畢業季因新冠肺炎疫情而非同尋常,各高校都在為畢業生的大學生涯畫上一個圓滿句號。「乘風破浪」的畢業季過後,值得高校深思的有四點:一是處理好形式和內容的關係。既要注重形式、有儀式感,更要重視內容,使畢業生、在校生及其家人受到正向的激勵和鼓舞,在社會上產生積極、健康的輻射和影響。二是處理好眼前和長遠的關係。
  • 最難就業季 上海服裝設計學院就業啟示
    最難就業季 上海服裝設計學院就業啟示 2013-08-05 14:48:17 來源:網上輕紡城 今年畢業季,上海大學巴黎國際時裝藝術學院的畢業生曹盧健選擇參加畢業生時裝秀
  • 援企穩崗並舉,迎戰最難就業季
    日前,教育部印發《關於為2020屆離校未就業高校畢業生提供不斷線就業服務的通知》,要求各地各高校通過精準的政策幫扶和不斷線的就業服務,幫助2020屆離校未就業畢業生儘早實現就業。其次,要促進高校畢業生的市場化、社會化就業,通過增加研究生招生規模等措施,來更好地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問題。再有,就是加強就業幫扶,鼓勵新業態就業和靈活就業,帶動更多農村勞動力就地就近就業。
  • 最「難」就業季 蚌埠如何搶先一步
    真難高校畢業生遭遇最難就業季因為疫情的關係,小C沒有迎來期待中的畢業儀式,而是在網絡「雲典禮」之後,等到了郵寄回家的畢業證和學位證。也是因為疫情,小C原本列好計劃要跑的幾場校招都泡了湯,只能改為線上投簡歷,通過視頻面試。為此,他還專門購置了「直播神器」環形光圈,希望端坐電腦前的自己看起來更精神,好在眾多求職者中脫穎而出。事實上,小C的努力收效甚微。
  • 大學生衝刺最難就業季:英語等專業連登失業榜
    大學生衝刺最難就業季:英語等專業連登失業榜 步入5月,2012—-2013年度高校畢業生求職周期已逐漸走向尾聲,但今年大學生的就業形勢不容樂觀。受多方因素的影響,對部分應屆生而言,如何順利度過這「最難就業季」仍然是個難題。
  • 「最難就業季」裡的優質就業故事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的高校畢業生就業之路格外曲折。然而,「危」中也有「機」,疫情影響下的畢業生求職就業迎來前所未有的機遇。江蘇省不斷拓寬就業渠道,促進畢業生多元就業,多措並舉解決就業之困,不少畢業生成功突圍「最難就業季」,湧現出一個個精彩的「優質就業」故事。
  • 最難就業季:2016年高校畢業生人數達756萬
    5月20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會議召開,會議提出「多方拓寬就業渠道,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畢業生期望月薪平均值低於5000元對於首份工作的薪資,很多畢業生的期望薪資都低於5000元。據報告,2016年高校畢業生期望月薪的平均值為4985元。據悉,也有不少大學生主動「降低身價」,這類人主要傾向於先實現就業,後續再做職業規劃的可能性。
  • 大學生遇史上最難就業季,讀大學到底有沒有意義?
    今年不僅是畢業生最難就業季,也是大學生遇史上最難就業季。不要拿大學生出氣,也不要拿農民工出氣。今年有約874萬畢業生需要就業,除開中專、技校生外,還有大量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加之疫情期間失業的大學生群體,初步預計不少於1000萬人次的大學生找不到工作。我們靜心想一想,大學生找不到工作,那讀大學到底有沒有意義?歡迎留言。
  • 喊了幾年「史上最難就業季」 這次是真的嗎?
    每年9月,「史上最難就業季」的說法就開始此起彼伏,今年同樣如此。  「經濟放緩的確是今年一個大的環境,就業形勢可能比較嚴峻,但是根據2014年大學生就業情況來分析,有一個很明顯的特徵就是自我緩解,大學生就業有一個分流機制。」
  • 面對最難就業季,職業規劃師對就業大軍的幾點建議!
    #史上最難就業季更加艱難的是,就業大軍不止2021應屆畢業生的909萬,比如2020屆沒有就業的畢業生,還有職場中流動的就業人員,再加上歸國留學生,可以說就業的規模非常龐大。新增上千萬的就業人員,按理說就需要新增對應數量的就業崗位。
  • 讓「最難就業季」不再難
    就業是民生之本,廣大高校畢業生的就業情況牽動人心。今年以來,東莞持續推出系列政策,多舉措全力推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力爭讓高校畢業生在「最難就業季」,也能順利就業。隨著經濟企穩回升、政策紅利不斷釋放、穩就業舉措全面發力,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正在持續好轉。
  • 當「最難就業季」撞上「最短畢業季」
    當「最難就業季」撞上「最短畢業季」,身處其中的畢業生們,面臨著時代出給他們的考題。對於未來的就業情況,他表示了擔憂,「整個就業市場是一個完整的生態圈,牽一髮則動全身,恢復起來自然需要時間。況且,有些受疫情影響的企業,影響的作用力反而會隨著時間被疊加,就算一些沒有被直接影響的企業,也會受到間接的影響。」不過孫力陽並沒有把自己的遭遇單純地歸咎於疫情。「我很清楚,雖然疫情加劇了就業競爭,但對於身處就業市場頭部的尖子生而言,影響並不大。
  • 【最難就業季】2016年756萬高校畢業生該何去何從?
    據了解,2016年應屆生數量為756萬,高校畢業生人數創歷史新高,再加上今年經濟下行壓力仍然較大,被稱為「最難就業季」。 對於這種情況,5月20日,全國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在京召開,給出一顆「定心丸」——會議明確「多方拓寬就業渠道,確保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水平不降低」。
  • 「後疫情」就業季:衝擊 「就業難」與「求賢若渴」
    萬象「後疫情」就業季909萬,這是教育部剛剛給出的2021屆高校畢業生總規模。對於正在找工作的大學生來說,籠罩在新冠肺炎疫情下,今年的就業季顯得更加具有挑戰性。提早規劃職業生涯、積極參與招聘活動,不少大學生選擇在秋招時就提早拿下offer;也有大學生不再盲目跟風追逐「鐵飯碗」和「一線城市」,希望用自己的能力在基層創出天地。
  • 「史上最難就業季」解讀珠海人才密碼
    今年號稱「史上最難就業季」。春節前後,歷來是企業聘才用工的旺季,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亂了企業用工節奏,按計劃節後返崗的員工遲遲不能到崗,招聘會計劃也不能如期實施,不少企業陷入「返崗難」「招工難」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