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產科男醫生的獨白:我被罵了一整年。|百家故事

2020-12-20 視覺志

本篇文章收錄於百家號精品欄目#百家故事#中,本主題將聚集全平臺的優質故事內容。讀百家故事,品百味人生。

感謝六層樓接受視覺志採訪

本文圖片經六層樓先生授權發布

微博:@六層樓先生

作者 | 不一

/01/

「為什麼會選擇成為一名婦產科男醫生?

這幾乎是六層樓每次接受採訪時,都避不了的一個問題。

婦產科和男醫生的組合,每每提起總要引起一番熱議。

正如郎景和院士所言:「 婦產科男醫生是男人中的特殊群體,是醫生中的特殊群體,是婦產科醫師中的特殊群體,因為特殊,人們會特殊地看待他們。 」

六層樓在門診出診時還曾被人當面詢問:「你學婦產科,心理是不是變態?」

然而他的理由卻異常簡單,只是單純覺得婦科手術更有挑戰性,更吸引人。

研究生階段,六層樓和同學要在醫院的不同科室輪轉實習。

在婦產科,他參與了一場接近12個小時的手術:病人是一個卵巢癌復發的患者,整個手術已經遠遠地跨過了婦產科這個領域,變成盆腹腔的一個綜合性的大手術,將泌尿外科、婦產科、普外科、肝膽外科等領域都聚合在了一起。

「這個手術簡直太神奇了」。

「那臺手術讓我覺得我就應該去幹婦產科這個事。」

六層樓所在的醫院泌尿外科位居亞洲第一,當時室友的大多選擇了泌尿外科,而那場手術之後,他選擇走上了婦產科的手術臺,成為一名婦產科男醫生。

婦產科的段子手六層樓

/02/

「在醫院裡,我一共哭過三次。

接受過處變不驚的高強度訓練,六層樓很少感情用事,在科室的形象也一直是帶給人歡笑的,然而仍然有些事讓他無法釋懷。

那個19歲的女孩,之前從來沒體檢過,一次運動的時候陰道出血,去醫院檢查發現是原發性絨毛膜癌,一種惡性程度非常高的惡性腫瘤。

病歷寫了兩百多頁,先後進行了三次大手術,卻還是沒把女孩救回來。

最後一次手術結果很不好,出來後面對女孩父親期盼祈求的目光,六層樓轉過身就哭了:「如果時間可以退回到一年前,我多希望可以提醒她早點兒去檢查啊。」

還有一個姑娘,高中剛畢業沒多久和男友去開房。

沒人告訴她任何無防護的同房都是不安全的,都有懷孕的可能,哪怕是蹭蹭或外射.....

懷孕之後,小情侶不敢告訴家長,拿著攢的零花錢去了一家私立小診所倉促地做了人流,術後沒有好好休養,也沒有正確用藥,後來出現肚子疼也不當回事,吃點藥就過去了。

20歲,月經越來越少的女孩去醫院做B超,結果顯示宮腔粘連存在大面積粘連,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懷孕了:我看著她往外走,眼眶又溼了,是那種憤怒中帶著一些可惜的感覺。她才20歲,如果懂得保護自己也不至於這樣......

成為婦產科醫生之後,面對不同的病人,六層樓有個很深刻的感受:其實很多悲劇是可以避免的——「有人只要多提點幾句,就不用走上手術臺了,有些人注意一些,就不用大手術只要小手術。」

/03/

「那個時候正好在豆瓣上看到一個小組:『拒絕婦科病』,就覺得我可以為組裡的女孩子做一些貢獻。」

之後的事情,就順理成章了。

他開始在網上解答女生提出的婦科問題,後來,提問的人越來越多,問題許多又很相似,他便開始自己發帖統一分享正確的婦科知識。

六層樓在豆瓣分享的帖子

看的人越來越多,分享的內容越來越多,加上醫生工作本身強度就很大,對於六層樓而言,時間也就越來越不夠用。

六層樓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動手術的日常

有兩三個月的時間,因為內容輸入要求很多,他每天都只睡三四個小時:

「門診出完寫,休息時間寫」;

「兩臺手術的間隙,就坐在地上寫」;

「值夜班的時候還挺開心,因為不用回家,老婆管不到,我可以整夜不睡覺的寫」......

有人問:這又不是你的工作,為什麼要沒事找事呢?少寫一點就是了,幹嘛把自己搞得這麼累?

但看著充斥著漫天謠言和錯誤信息的網絡世界,六層樓卻有自己的堅持:

「每多做一天,可能就能影響多一些人。」

「能幫助多一個,那麼受婦科病困擾的姑娘就少一個。」

但一個人的精力終究有限,一邊工作一邊科普也不是長久之計,六層樓慢慢誕生了辭職的念頭。

「在科普的過程中,我慢慢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不再是在科研方面攀登頂峰,而是竭盡我個人所能,儘可能發揮我最大的能量,去幫助更多的人。」

/04/

「知道我想辭職的時候,我爸媽覺得我瘋了。

他就業的醫院是國內著名三甲醫院,導師是業內泰鬥,而他也在手術臺上證明了自己的實力,辭職去搞什麼科普,聽上去實在是個不明智的決定。

然而導師的一段話,卻讓六層樓徹底下定了決心。

「 挺好的。

「我一輩門診看了10萬個病人,手術做了幾萬臺,我活到老活到死也差不多就這個數了,我能幫的人就這些了,但是你不一樣。你年輕,你在網絡上只要不瞎寫,你能幫到的人比我多得多,如果有一百萬人看,就能幫到一百萬人,為什麼不做呢?

「網上很多搞科普的都是微商藥代,你這個專業的不去寫,讓他們去騙人嗎?」

雖然堅定了辭職的念頭,但真正辭職後,六層樓還是哭了兩三天 —— 那麼熱愛的手術,以後就真的要說再見了

但這便是人生,選擇一條路就必定要捨棄另一道風景。

只是科普這條路,簡簡單單兩個字,卻並不容易。

/05/

「從年初被罵到年末。

前不久,六層樓整理了一份文件,裡面是2019年「被罵」得最慘的10篇微博。

「被罵」幾乎成為了六層樓科普生涯裡的一個常態。

「紅棗水不補血,紅糖水不治痛經」;

「月經期間可以吃芒果、山楂、雪糕、可樂、奶茶」;

「月經期間可以同房,但要注意清潔」;

「燕窩從臨床來說價值不大」;

「宮頸糜爛不是病」;

「『蹭一蹭』也可能懷孕」

.......

有人因為他所傳達的知識和自己的認知不同,也不查證,先罵上一通;有人因為他用的某個詞,說的某句話,用的某個比喻,斷章取義,立刻給貼上標籤,扣上帽子;還有人將他當作發洩口,反正網絡世界誰也不知道誰,怎麼難聽怎麼罵。

每天的私信裡,總會有一些觸目驚心的辱罵

——Q:那些惡意的言論會對你造成影響嗎?

——A:會影響我的思考:去思考我是否嚴謹,是否客觀,是否理性,表達的是否是我真實想法,有沒有在迎合誰?

而對於針對他傳達知識的非議,他並不介意有不同的聲音:

「我的觀點有時也會招來非議,但沒關係,科學的特點就是它允許打臉。科學就是在不斷打臉中前進的,如果我說的不對,你來指正,我一定會更正、道歉。」

只希望在各種抬槓和口誅筆伐裡,一些真的東西能傳達出去,能夠影響到一些人,能夠幫助到一些人。

/06/

「生為女性,也太太太太太太太難了。

「女權主義」是六層樓經常被貼上的標籤,認為他在討好女性,總是替女性說話,製造男女對立。

對此,六層樓的回答是:「 我也知道男性有很多不容易的地方,撇開這些,有些事情真的只有女性才需要擔心 。」

一個月來一次的大姨媽;

女性尿道更短更寬,因此更容易發生泌尿系統感染;

生產如同從鬼門關走了一遭,產後更常常面臨產後感染,痔瘡和便秘,陰部疼痛、產後抑鬱等問題......

這是生理層面的,還有更多精神層面的壓力,很多攻擊只針對女性。

催婚催生;

懷孕時,長輩盼男不盼女的壓力;

患婦科病遭受輿論的非議;

職場男女不平等的現象始終存在......

「前幾天看到一條微博大致是在說生孩子不要打無痛,女性就應該經歷疼痛,那些疼痛都是女性的光榮勳章,並且表示女性先天就比男性更扛疼

一些女性分享自己生育後的故事

有些痛只有女性才懂

六層樓自詡「沒有感情的科普機器」,但做科普的過程,糟糕的性別觀不斷推到他面前。

提倡對女性的關注不是爭取特權,而是替不公平發聲。

「他們認為我對女性關注地太多了,但其實是因為太少,所以他們會覺得我是個異類。」

當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去正視擺在我們面前那種種不公平的性別觀,人與人之間才能有更多理解和呵護。

/07/

「 聽眾沒聽明白,不是他們的錯,是科普者沒講明白。」

最開始科普的時候,六層樓回答的最多的是「宮頸糜爛」的問題,5年後,依然每天會收到很多和宮頸糜爛相關的問題。

——Q:一遍遍重複回答相同的問題,會心生倦怠嗎?

——A:偶爾會覺得無力,但持續保持熱情。

他說:做科普就像西西弗斯推石頭,說了很多遍的事,還是沒有改變,那就只有再說一遍,換一種更容易理解,更容易接受的方式。

之前寫的內容有讀者反饋太嚴肅,那就重新寫,寫得更通俗易懂,用更簡單的語言更有趣的比喻講明白一個知識;

文字不夠,就用圖片表現,於是硬核食物科普應運而生。

利用水果解讀【何為子宮肌瘤】

利用甜甜圈說明【宮頸問題】

圖片不夠,那就做視頻;

視頻也有不足的地方,那就做線下的脫口秀,見面會

.......

利用視頻講解【同房出血】

今年7月,他還出了自己的書——《女性呵護指南》:將女性會面臨的問題,將那些晦澀難懂的專業名詞,以最通俗易懂的語言一一說出來。

出書的初衷很簡單:女性不是弱者,但因為承擔更多的問題和壓力,所以需要呵護,尤其是要懂得自己呵護自己。

和六層樓聊天時,他還談到未來的很多規劃,想要去嘗試更多的方式將正確的知識傳達給更多的人。

/08/

「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做科普5年,原創文章寫了1200多篇,累計字數超過200萬字…....

每一篇文章的結尾,六層樓都會寫下這樣一句話:「我是六層樓,我愛這個世界」。

別人誇讚他做得了不起,他卻看得透徹:我就是一個普通人,在用普通人的方式去愛這個世界,你有多大力量,就做多大事。

此前還有人問他:目標是什麼?是微信,微博達到多少粉嗎?

六層樓回答:「我的目標不是一個節點,就是想把科普這件事做得儘量久一點,每天堅持做,不要停,每多做一天,可能就影響多一些人。

他的微博簡介永遠是一句話:

做一件有價值的事,一直做,不偷懶,不犯渾,不計回報。

這個世界是殘酷的,不美好的,但總有那麼一少部分人,在儘自己的全力,將這個世界變得美好一點,再美好一點。

六層樓是其中一位,希望我們也可以成為那個傳遞美好的普通的存在。

最後,僅以六層樓寫在《女性呵護指南》扉頁的兩句話做結:

願我們都擁有知識組成的鎧甲,

願我們都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

相關焦點

  • 我和婦產科男醫生的故事
    又過了幾天,我爸用自行車馱著我媽又去了,好巧不巧還是那個男醫生,我媽還是拽著我爸回來了。回家路上我媽跟我爸說,事不過三,如果下次還是那個男醫生,就把孩子留下來。結果,爸媽第三次去了醫院,果真還是那個男醫生,最後就把我留了下來。
  • 婦產科男醫生:天天都是「三八節」
    男醫生為女患者檢查傷口。  「那是一位60多歲老婦人,因發熱、腹痛伴下身出血從附近鄉鎮衛生院緊急轉診過來,來了以後,看見我是一位男醫生,堅決不讓我進行檢查。」覃小敏告訴記者,當時的情況必須要進行婦科檢查,得知出血原因才能對症治療。「由於是夜班,只有我一個醫生值班,也沒有其他女醫生可以替代,但那位大媽硬是和我僵持了一夜。」
  • 婦產科檢查,面對男醫生顯尷尬,聽聽男醫生怎麼說
    因為不只是女朋友排斥他做一名婦產科醫生,家裡就沒有一個人支持的。工作的時候,病人一看見是個男大夫,就會嫌棄他,那種被人嫌棄並翻白眼的樣子,小林已經見怪不怪了。女病人看見男醫生的反應上次有一名女士,進到婦產科門診房間之後,看見是小林這樣一名男醫生,瞬間臉色面露尷尬,不過還是硬著頭皮回答了小林問的一些隱私問題。可是需要做檢查的時候,小林讓那名女士躺下,誰知道女士立馬驚了一下:「什麼?躺下?你開什麼玩笑?你一個男的怎麼能給我做檢查?
  • 婦產科的男醫生
    「婦產科」「男醫生」,這兩個關鍵詞的碰撞,讓人忍不住「好奇」。滄州市人民醫院婦科主任、頤和院區常務副院長孫金豹,從事婦產科工作已近30年,他為數不清的女性患者解決了難題。在他眼中,醫學裡沒有性別之分,只有病情的輕重緩急。
  • 婦產科男醫生何閏華:患者的信任給我成就感
    婦產科男醫生何閏華:患者的信任給我成就感 來源:2020-09-16 16:34:00 作者:嚴謹是醫生的特點,採訪一開始,何醫生就向我們解釋了很多人對婦產科認識上的一個誤區,就是婦產科僅僅是管生孩子的。其實婦產科包括婦科和產科兩塊,生孩子只是產科的一部分工作。
  • 婦產科的男醫生郎景和談論對醫學的理解
    他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婦產科學界首屈一指的專家。他這些「高大」的頭銜,每次一看到,就讓人想起張愛玲的話,「見到了他,她變得很低很低,低到塵埃裡去……」  然而事實並不是這樣,他其實非常和善。
  • 婦產科男醫生:別緊張,我們真實想法是這樣
    本想裝作若無其事的樣子應付完檢查,可當男醫生開始動手時,她的臉還是不由自主地紅了,為了不影響檢查結果,一直努力做深呼吸,保持心跳的平穩。其實,像小文一樣遇上男婦產科醫生的情況並不少見,尤其是一些一二線城市。
  • 婦產科檢查碰到男醫生,你們會拒絕嗎?
    婦產科因涉及私密且敏感部位的檢查,很多人可能會覺得尷尬不敢接受男醫生的檢查,也有的人是因為家屬不能接受而拒絕男醫生的檢查。前段時間,就在在網上看到了一條信息,說:故事說的是一個孕婦晚上臨產了,到醫院檢查宮口已經開了6指,但因為當晚值班的婦產科大夫是個男醫生,家屬怎麼樣都不能接受,最後冒著危險把孕婦轉走了。這種極端情況在現實中並不多見,但是萬一發生了就真的很危險,因為孕婦宮口已開大6指,有可能很快就會分娩,需要及時入院待產。
  • 婦產科男醫生遭暴打,因為欺辱患者?嫌疑人:他,偷窺欺負我媳婦
    現在不少醫生會選擇啟用男醫生,而婦產科的男醫生就會處於一個被額外關注的位置。婦產科男醫生的出現,讓不少女人們覺得很難為情:畢竟男女有別,自己的私處怎麼能隨便讓其他男人看到,就算是醫生心裡也不舒服。婦產科男醫生被暴打?錯到底在誰?《天天故事會》中就報導過這樣的案例。江蘇某婦產科醫院的一名年輕男醫生被三個男人暴打,產房走廊的監控攝像頭拍下了全過程:三個男人在產婦附近晃悠,然後找了地方坐下,不久後一個穿著白大褂的男醫生從辦公室走出來。一個男人看見後悄咪咪地快速跟著醫生,揮起拳頭就從背後突襲,把人打趴下。
  • 兩類人做了婦產科的男醫生,你屬於哪一類?
    一名男醫生選擇婦產科的確會令人不可思議。對我來說,選擇婦產科也確實是機緣巧合。2005年我剛剛碩士畢業,當實習醫生,當醫院徵求去向的時候,我填寫了外科和婦產科。當時擔任婦產科主任的林大夫有一個習慣,會在每一屆的新實習生裡挑一個男醫生,對我而言,婦產科可以做手術,很能解決實際問題:孩子得生出來、腫瘤得切除去,這是我喜歡的當機立斷的感覺,慶幸最終被林大夫挑中,我很是開心,從此我便成為了一名婦產科醫生。
  • 嫁給一個婦產科男醫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聽聽過來人的心裡話
    嫁給一個婦產科男醫生,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呢?我的一個粉絲,梅女士,她的老公就是某大醫院的婦產科醫生。聽聽她是怎麼說的:一、誤會是免不了的。大家都知道婦產科醫生,要接觸很多女性,而且會接觸女性的**部位。我是一個比較敏感的人,在這方面也比較介意(至於我為什麼嫁給他,那是另外一段故事了,就不展開了),所以我經常也會對他提出一些疑問,比如,他當時為什麼選擇這個專業呢,是不是有什麼企圖?也是對他的一種警示,不要動了什麼花心思。
  • 廈門一婦產科男醫生從醫經歷被拍成電影 獲無數好評
    ­  在婦科這個崗位上,男醫生馮繼良默默耕耘了30載。曾經,他被誤解、被家屬打、被跟蹤,而如今,他改良了傳統腫瘤手術法,為廣大婦女減少痛苦,深受歡迎。­  進婦產科被男家屬暴打­  30年前,在婦產科看到一名男醫生是很新鮮的事,而讓一名男醫生看婦科病,也很難以啟齒。不過,當時剛畢業的馮繼良被分到婦產科時並沒有多想。
  • 婦產科為什麼會有男醫生?專家:男醫生的好處你們想不到
    前幾天在看私信的時候有一位寶媽給我留言:自己在分娩的時候遇見的就是男醫生接生,當時尷尬的她滿臉通紅。 就問能不能換一位女醫生,但是值班的護士卻告訴她給她接生的這位醫生是整婦產科醫術最好的醫生。這位寶媽覺得這個護士是在忽悠自己,在婦產科男醫生怎麼會比女醫生醫術精湛?
  • 揚州| 現有18位婦產科男醫生 稱電視劇細節不靠譜
    【走出電視劇】看看現實中婦產科男醫生啥樣數據三大醫院共有18名婦產科男醫生提到婦產科男醫生,一些市民就會心存顧忌。就像電視劇裡一個演員說的「產科男醫生沒有男子漢氣概,長期幹下去可能是中性人。」對於這樣的說法,市一院婦產科副主任李士華不這麼認為,他幹了25年婦產科工作,如今這一科室的男醫生越來越多,已經發展為7人。李士華介紹,他1989年走上工作崗位,1997年去山東省人民醫院學習,發現那裡的婦產科泰鬥級人物都是男性。「男性幹婦產科也有優勢,也可以幹得很出色。」面對病人的不理解,李士華覺得,應該從自身找原因。他認為,如果產科男醫生的醫技高超、醫術精湛,自然無人質疑。
  • 婦產科為什麼會存在男醫生?
    對女人來說,這也是一到坎,得承受許多的痛苦,在這層痛苦之上有時還會多出來一層尷尬和疑慮。我們都知道有些醫院為了避免在醫療過程中的性侵隱患,在治療某些具有敏感性疾病的女性患者時,必須由女性醫生執行治療任務或者男醫生在女護士的陪同下進行,不會允許男醫生單獨給女性患者治病。
  • 婦產科醫生的病患故事:年輕舞女郎的血淚辛酸史|百家故事
    文/南極企鵝導讀:農村女孩兼職跳舞,月薪數萬,遇騙子賣房還債造人唾棄|百家故事無論故事多麼讓人心痛,還好它只是一個故事,所以無論是真實的事件,還是虛擬的故事,我都希望通過故事的題材去呈現我有一個朋友是婦產科醫生,每天接觸的大多是女性,尤其是年輕的女性,接觸的多了,見得自然多了,感觸自然也多了。不久前,她講述了一個讓我感觸頗多的故事。
  • 有些醫院安排男醫生進婦產科,看到產婦的隱私咋辦?真相是這樣的
    但是很多產婦在生孩子的時候,會遇到男醫生,當時會感到特別尷尬,不知所措,但是時候回頭想想,會非常感謝婦產科裡的男醫生。我生孩子的時候,選擇了瀋陽一家比較出名的公立三甲醫院,雖然要貴一些,但我覺得還是大醫院比較靠譜,生孩子不是小事,寧肯多花錢,也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
  • 今日819中國醫師節 聽聽婦產科男醫生的酸甜苦辣
    婦產科的女醫生笑著告訴記者,還有一位二胎媽媽曾經指定了一定要讓徐醫生幫她接生。「這個高人氣,簡直是把我們這些女醫生的病人都搶走了!」聽著雖然都是玩笑話,但是也從側面證明了徐磊是婦產科裡的「魅力擔當」。但要想贏得病人的信任,肯定不是光靠顏值就能成功。尤其是一名婦產科的男醫生,更是得表現出專業的態度、過硬的技術,才能讓準媽媽們放下心防。
  • 婦產科男醫生的從醫經歷被拍成微電影 收穫無數好評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宗琴)在婦科這個崗位上,男醫生馮繼良默默耕耘了30載。曾經,他被誤解、被家屬打、被跟蹤,而如今,他改良了傳統腫瘤手術法,為廣大婦女減少痛苦,深受歡迎。  進婦產科被男家屬暴打  30年前,在婦產科看到一名男醫生是很新鮮的事,而讓一名男醫生看婦科病,也很難以啟齒。不過,當時剛畢業的馮繼良被分到婦產科時並沒有多想。
  • 湖南人的一天丨他是婦產科男醫生,一天最多接待70多名孕婦
    其實,每一個生命的個體都值得敬畏尊重,每一個平凡人都有自己的故事。 手術室內,賀鑫與同事在為一名雙胞胎媽媽接生。哇的一聲啼哭,孩子平安降生了。 人物婦產科,男醫生。 電視劇《金太狼的幸福生活》道出了大眾對這份職業的誤解:男主角金亮,是一名婦產科醫生。一開始,金亮的職業問題就成為了他與丈母娘宋丹丹矛盾的導火索。宋丹丹說:「那婦科還不如肛腸科呢,肛腸科起碼男女老少都看,婦科,他一天到晚,他……哎呦喂,這,這,這,他這不是流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