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手瓜,因形似佛手而得名,故名。但是各地的名字不一樣。還有虎皮瓜,洋瓜,手瓜等等。你那裡叫什麼?
佛手和佛手瓜是同一種東西嗎?
從外觀上看,差別也挺明顯的。佛手長得很像佛祖的手指,細細長長,也因而得名;
佛手瓜則有梨的輪廓,像是厚厚的兩掌合起,五指錯落,指縫緊密,讓人忍不住跟著念一句:阿彌陀佛。
而且,佛手雖然也可以做蜜餞果乾,但一般是作為觀賞植物,供文人雅士賞玩;
佛手瓜則是南方常見的蔬菜。它清脆多汁,還有一絲甘甜。嫩瓜可以直接當水果生吃,做菜也可燜、可炒、可醃、可涼拌、可做湯。
而且,佛手瓜熱量低,營養價值卻遠高於其他瓜類,對心臟病、高血壓病患者很友好,還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想吃清脆的,就切成細絲來涼拌,或者切薄片來清炒,也可以搭些肉絲、蝦滑。
蝦滑兩面煎香,和佛手瓜煸炒,加蠔油、生抽、糖調味即可
家有老人小孩,想吃軟爛一點的,那就切滾刀塊和雞爪,或者排骨一起煮湯。
簡單又香甜鮮美的一鍋佛手瓜雞爪湯,下火、潤燥,隔三差五多喝不胖。
焯水雞爪、佛手瓜、玉米、胡蘿蔔、花生一同煮製
當然還少不了一招制敵的招牌下飯菜——佛手瓜燜雞翅
[ 準備便利蜂購買的食材 ]
雞中翅8隻 佛手瓜1個 姜1小塊 蒜瓣4顆 香蔥2根 醬油1大勺 紅燒醬油2小勺 蠔油1大勺 冰糖1小勺 花雕2大勺 白胡椒粉1/2小勺 紅尖椒1個 食用油2大勺
[ 食譜 ]
1.雞中翅洗淨瀝乾水分,對半剪成兩塊
加入1/2大勺醬油、1/2小勺蠔油、1/2小勺花椒粉、1/2大勺花雕、薑片捉醃均勻,醃漬30分鐘以上
2.蔥姜切大顆粒,紅尖椒切片,香蔥切小段
3.把佛手瓜削一下皮,切記佛手瓜削過皮後會比較滑手,最好用個袋子裹住已削皮的一端再來削皮。或者直接戴上手套,又或者可以把佛手瓜放到流動水下面,一邊衝洗一邊削皮,利用流動水衝走佛手瓜表面的汁液。佛手瓜不是平整的,那些縫隙中的皮,要用小刀慢慢地挖和片除,切記操作時要小心。
削皮後的佛手瓜也不是整個就可以吃的哦!把佛手瓜切開兩半後,就會看到裡面有個核,它是比較硬的。
4.起鍋加入2大勺食用油,煸香蒜粒、姜粒,撈起待用
加入雞翅,用底油煎香,再加入煎香蒜粒、姜粒、蔥白翻炒均勻
5.鍋邊淋入2大勺花雕去腥,加入1/2大勺生抽、1小勺紅燒醬油、1/2大勺蠔油、1小勺冰糖調味,翻炒均勻後加入比雞翅多1倍的熱水
大火煮沸後加入佛手瓜燜煮5-10分鐘入味,起鍋前撒上紅尖椒和蔥綠調色即可
燉煮時間可按個人喜好調整,若喜歡吃軟爛一點的佛手瓜,可適當延長燜煮時間
1,佛手瓜削過皮的一端會很滑,一定要用袋子裹住一端再削皮。
2,佛手瓜中的營養全面又豐富,富含蛋白質、維生素、鈣、鋅等物質,熱量低,又是低鈉食品,適合老人和小孩吃。
這道菜看著家常,吃著卻有隱秘的驚喜。尤其是燒得軟爛入味的佛手瓜,還留有一些韌性,清清朗朗的,比冬瓜黃瓜萵筍要香很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