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臨沂市畜牧局和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的工作人員先後來到洙邊養殖場星源養殖有限公司、沂南縣順發食品有限公司等地進行了春季畜禽監督檢疫工作,實地探訪了生豬從出欄、進入屠宰場再到流入市場的整個安全檢疫流程,確保了流入市場的豬肉是經過層層檢疫檢測之後的放心肉。
生豬出欄前 進行層層檢疫
25日,莒南縣動物防疫監督檢查站接到了洙邊養殖場星源養殖有限公司的報檢電話,養殖場內有一批生豬要出欄,賣入屠宰場進行屠宰上市,需要出欄檢測檢疫。接到電話後,記者隨檢疫人員一起前往,目睹了生豬出欄一步步檢疫的全部過程。
在工作人員帶領下,記者首先走過養殖場門口的消毒盆,套上藍色的鞋套,穿上厚厚的隔離靴、從頭到腳穿上隔離服,再經過三次噴霧消毒,10分鐘的燻蒸,才進入到繁育場的辦公區和生活區。
儘管經過層層消毒防護,但記者仍沒獲得進入養殖區,隨後飼養員將需要檢疫出欄的生豬驅趕到門口進行檢疫。檢疫人員告訴記者,要想進入養殖區的豬棚,還要在隔離室隔離48小時,把體內的病原微生物完全排除才可以進去。即使是飼育員,出來後再回去也一樣走程序。這樣才可以儘量減少生豬生病的機率,減少使用藥物的可能。
檢疫工作人員將檢疫吸管、試紙、一次性消毒杯等工具從檢疫工具箱內拿出,並用消毒杯從出欄的生豬中進行尿樣檢測。取尿抽樣後,用滴管滴到試紙上進行測試。尿樣檢測無病菌後,再通過觸摸、觀察等方式進行臨床觀察,觀察無異常的生豬被挨個打上檢疫標記。
對生豬進行了檢疫後,檢疫人員又來到了養殖場的檔案室,詳細查看了生豬養殖記錄,確定沒有問題後,最後給這批出欄的生豬出具檢疫檢測報告。生豬檢疫工作完成後,再將生豬趕到運送車上,運送到屠宰場之前還要進行噴灑消毒水進行消毒處理,處理完後再運送至屠宰場。
生豬屠宰安全標準化
記者又馬不停蹄地跟隨生豬運送車來到了位於在沂南縣大莊鎮的順發食品有限公司。在經過和進入養殖場的層層消毒防護後,記者進入了生豬屠宰基地。進入場地,記者看到一套完備安全的標準化牲畜屠宰加工流程,保證了畜禽屠宰環節的安全衛生,觀察了生豬屠宰的全部過程。
為了嚴格落實檢疫制度,生豬在屠宰之前要經過嚴格的檢驗檢疫以確保衛生安全。首先對入場生豬進行查檢消毒,檢驗完畢對生豬進行尿樣抽檢,合格後進入待宰間,在生豬待宰觀察圈觀察12小時後對生豬進行宰殺。
進入生豬屠宰環節主要分為16個環節,每個環節都經過嚴格的把關。屠宰環節結束之後,進行軀體前中後三段的分割、包裝。最後,一部分進入冷凍庫,一部分流入鮮肉市場。在分割的過程中還要對豬肉進行隨時採樣抽檢檢測以確保不會出現異常狀況。
「我們的整套入場檢疫,加工屠宰流程都是在畜牧部門的有效監管下進行的,這樣就確保了檢驗檢疫工作的合格,我們在屠宰環節通過機器和人工合作的方式形成流暢的工作流程,保證屠宰過程乾淨衛生,而且我們屠宰包裝之後的豬肉產品基本上銷往全國各地,我們也保證讓大家吃到安全衛生的豬肉。」順發食品有限公司經理高則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