窮二代?不存在。送給正在奮鬥的年輕人

2020-10-20 人生彪悍的

有多少人這個標題的時候,在腦海裡會不自主的顯現出很多來自農村人年輕人的形象,他們穿著樸素,省吃儉用,每天在忙忙碌碌的工作,到月底收穫的只是一點微薄的收入。

 
 

讓他們忍受不了的不是辛苦和加班,而是看不清楚自己是誰,自己的職業和未來的發展方向。曾經有個和我一樣來自農村的年輕人和我說過這樣一句經典的話,如果說貧窮是所學校,我們家已經世襲校長几代人啦……聽完這句話後,自己心裡感到一種莫名的觸動。在平窮的學校裡我們永遠也學不到富有的知識。

在當今高樓林立的大都市中,有一個特殊的群體,因為吃住都非常簡陋,所以,一些文人墨客給他們起了個文藝範兒的名字,叫做蝸居

一族,還有的叫做蟻族。不管哪個叫法,都在講述一個這個群體的特徵,即他們之中的大部分人來自農村,因為考上了大學,所以懷揣

著父母的祈盼和自己的夢想,來到了大城市,想通過自己的奮鬥開創一番事業。但是,受客觀因素的影響,和很多城裡的同齡人相比,

他們可以不能輕而易舉的得到穩定的工作、房子、車子。他們在羨慕別人的同時,很想用實力來證明自己。當遭遇挫折的時候,在內心

深處會抱怨社會不公,甚至很多人自卑情緒濃重,埋怨父母不能給他們創造好的起點和物質基礎。現在有社會上有很多在自卑與自負的

兩個極端之間徘徊的年輕人。

也許在很多人內心深處,一直在想幾個問題,自己作為一個城市的外來人,是不是就這麼卑微的生存下去?將來是回老家發展,還是在

城市裡繼續蝸居下去,這確實是個問題。曾經的理想是不是真的被冰封住了呢?農村出身的年輕人的發展為什麼這麼難呢?

   

  
因為自卑的原因,一般同學、同事在談到我家庭方面的時候,我都會含糊其辭或者故意繞開話

​題,不願多提及。自己是一個虛榮心很強的人,非常想和別人極力證明自己,展現自己的經濟實力。

​於是,故意在別人面前花錢大手大腳,買一些名牌衣服或者手機,以此掩飾自己內心的自卑情緒。但是,事後又感覺非常苦惱,不僅僅是浪費錢,主要是因為這種「打腫臉充胖子」的生活不是長久之計,有很大的負罪感。

​也有很多城市裡的同學因為父母有關係,要麼有親朋好友的幫助,基本都找到了穩定的工作,有公務員、事業單位,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

也有很多人通過自己的努力,雖然也嘗試過,但是,最終因為面試環節被刷下來。

也有人因為自己有點虛榮心的因素,又容易盲目樂觀,總覺得自己可以取得很大的成績,導致總想標新立異,用特立獨行來標榜自己。曾經創業,但是因為各種不足,以失敗而告終。

所以他們不得不面對自己的職業困惑。我有一個朋友就是,自己一個人在城市打拼,他說「父母現在都在家務農,弟弟妹妹都還在上學

所以,這幾年我的一切全部靠自己。工作四年多了,但還是一事無成。考慮到贍養父母、買房子等現實問題,這期間為了更快的積累財

富,也和朋友一起創業,但是,因為前期準備不足,加上自己本身本身有點高估了自己的實力,後面最終以失敗告終。不僅沒有賺到錢

,還賠了不少。現在事後想想,覺得自己很失敗,積壓在內心的自卑總是揮之不去。因此,想要發展只能完全靠自己。」

 

 
 


其實每一張臉孔都是心靈的鏡子。身為農村背景的年輕人,如果總是給自己消極的心理暗示,社會是不公平的,生活是痛苦的,工作是無奈的,發展是無望的,久而久之,無奈和痛苦就會寫上你的臉,發展更是無望。

因此,不能僅僅想著你要成為誰或者埋怨誰,更應該抽空想想你是誰。因為你越想成為誰,不僅成不了,反而最終連你是誰都不清楚,那才是最可悲的事。

相關焦點

  • 拼命工作,正在讓年輕人越來越窮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經清醒地認識到,拼命上班不能讓一個人脫貧致富,反而會越來越窮。為錢工作,讓人越來越窮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這輩子都不可能打工的因偷電瓶車而走紅的周某某受到無數年輕人的追捧,不是沒有原因的。雖然不勞而獲不對,但他的一句話說出了很多年輕人的心聲:打工沒有前途。
  • 360°旋轉燈臂,這盞「奮鬥燈」送給正在奮鬥拼搏的人
    這是一盞「奮鬥燈」,送給正在奮鬥路上拼搏的我們;在新的一年,送上光明與希望,溫暖每一個拼搏的夢想,給予前行的力量。它採用了三檔調光模式,符合室內、戶外、工作、學習全場景照明需求,燈身輕盈易攜,光滑細膩,不褪色,抗腐蝕,適合隨身攜帶,讓奮鬥者們在奮鬥路上,說走就走。「奮鬥燈」的由來據彭新宇介紹,現在所有的燈具品牌都在關注如何讓燈更加美觀、更加新潮,但他始終認為燈的價值應該回歸人性關懷。
  • 「二代現象」背後存在社會結構固化風險
    窮二代進入中產階層的機會應該有很多。問:目前一個普遍感覺是,中產階層在分化,大量的中產階層在往下掉。陸學藝:進入新世紀以來,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變遷兩種趨勢同時存在:一種趨勢是以中產階層加快崛起為特徵。另一種趨勢則是社會階層分化的加劇。目前來看,這兩種趨勢在一起,使中國社會階層結構變動表現出一定的不確定性和複雜性。中國目前中產階層佔的比重還遠遠不夠。
  • 中國古代五首勵志詩詞,送給所有正在奮鬥的人
    中國古代五首勵志詩詞,送給所有正在奮鬥的人。一、《少年行·其一》王維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王維寫《少年行四首》時,唐王朝正值盛世,如日之中天,許多人尤其是年輕人都抱有建功邊陲的雄心壯志,王維自己也正當盛年,人生的坎坷挫折巨痛沉哀還是安史之亂前後之事,所以他當然也不免意氣風發。「少年行」,屬樂府《雜曲歌辭》,多寫少年任俠慷慨以立功名的精神。青春奮發,是所謂盛唐氣象或盛唐精神。
  • 說說當今社會的窮二代和富二代
    大家好,近來社會存在一個普遍現象,那就是當今的窮二代和富二代的問題! 如今這個話題跟過去的意識和現實截然不同,結果卻恰恰相反。現在的社會現象是富人家的孩子過著窮二代的生活,而窮人家的孩子倒成了所謂的富起來代。先說說有錢人家的是怎樣教育孩子的,他們不希望孩子不勞而獲,沒有真本事,只知道啃老,他們會教導孩子適應社會,自己有生存能力,要憑自己的才華和不怕吃苦耐勞的毅力在以後的人生中找到立足之地,原本衣食無憂的他們,從小在這樣的家庭教育下,在努力的為自己打拼,不依仗上輩的經濟條件來生存,學習上輩的創業精神。
  • 窮二代真的是一個問題嗎?階級固化是否說明中國社會正在趨於穩定...
    窮二代真的是一個問題嗎?階級固化是否說明中國社會正在趨於穩定,反觀歐美發達國家,階級都相對固化,階級固化應該是常態吧。,不是每個人都能有階級流動的機會 我覺得對這個社會穩定的解釋可以這樣看:在法制相對健全,政府政策相對穩定的社會,想要發生大的階級跨越的難度會遠大於一個法制相對不健全,政策相對不穩定的社會。
  • 富不過三代,窮也不會窮三代
    一位書生家中從祖父那一代到他這一代一直很窮。這位窮書生不甘願這樣的命運,聽說??神仙通常會在一個海上的小島顯現降臨,窮書生打包行李往這個小島,親自要問神仙他家三代窮困的原因。途中路過一個村莊,窮書生因飢餓而昏倒在一個富翁家門口。富翁很有愛心的將他帶入家中,騰出一間客房讓他住,叫僕人煮營養的食物給他吃。幾天後,書生恢復體力,富翁問他為何會昏倒。
  • 貧窮世襲,二代分化
    窮二代現象,是財富、資源分配失衡,機會不夠公平造成  據人民日報  窮二代、富二代、體制外的二代與體制內的二代……因家庭出身不同帶來的代際分化已成為轉型期中國的突出問題。造成二代分化的原因是什麼?記者走進「二代」群體,揭示代際分化的深層原因。
  • 「年輕人多勵志」送給正在上大學的你
    「年輕人多勵志」送給正在上大學的你!學習是不斷完善自身的過程,是相伴終生的能力!大學是掌握新知識的一個新起點,莫鬆懈!以至於有的孩子就說啦!不做泛泛之輩,只有積極上進的孩子們,才有機會步入社會高層。畢竟人的青春只有一次。你一旦走錯了,就無法重來。人生能有幾回搏?此時不博待何時?機會就在你的面前,在學好本科之餘,可以再修一門學科,讓你的人生閱歷更加豐富,也是步入社會的有效資本!
  • 俗話說:「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過後不了了」,你知道為什麼嗎?
    但是,在如此重視宗親的農村,為什麼還流傳著一句「一代親,二代表,三代過後不了了」這樣的俗語,這句話又當怎樣去理解呢?顧名思義,「一代」是指的是同一對父母或者同一輩分的人所生的子女,在現代遺傳學上講,基因最為相似,「二代表」是指父母同輩分兄弟姐妹所生子女,指的是堂兄表親之間的關係,在遺傳學上講,基因相似,有關係,但卻不是最親近,,而到了三代一過,雖然後輩之間還會有認祖宗,但實際上彼此之間聯繫很少,各過各家的生活,基本上行親走戚的關係就沒一代二代那樣密切了。
  • 現在的年輕人為什麼會越來越窮,時代的原因還是因為自己?
    現在的社會年輕人越來越懶,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所謂的窮很正常,在家靠父母,出門只能靠自己,從來沒有受過苦的年輕人,不會知道其實父母賺錢也不容易,自己踏上社會後才知道自己其實很窮,不過網絡上流傳一句振奮人心的話,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窮,
  • 十句經典勵志名言,送給正在堅持奮鬥的朋友們!
    今天分享十句勵志名言,送給正在遭遇不順,但還沒有放棄或者已經放棄的朋友,希望大家繼續鼓足勇氣,繼續奮鬥前進。一,青,取之於藍而勝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荀子.勸學》我們做一件事之前,經常習慣問問別人做得怎麼樣,別人做得好不好。
  • 心靈雞湯勵志經典語錄,送給那些正在努力奮鬥奔跑的人!
    這句話送給你:我有夢,有遠方,我會為了它們奔跑,奮鬥,直到成為連我自己都佩服的人。2. 用自己的努力換取成功,然後成功就會像一個大巴掌,打在那些曾經看不起你的人臉上,要多響有多響,要多爽有多爽。3.不要在該奮鬥的年紀選擇去偷懶,只有度過了一段連自己都被感動了的日子,才會變成那個最好的自己,共勉。4. 努力的意義:不要當父母需要你時,除了淚水,一無所有。不要當孩子需要你時,除了慚愧一無所有。不要當自己回首過去,除了蹉跎,一無所有。5.
  • 當代年輕人到底該不該「精緻窮」?
    反正我是忙忙碌碌一整年,快到年底了,依然很窮不知道從何時開始,「精緻窮」逐漸成為這屆年輕人的主流生活方式。但是「窮精緻」就不一樣了,雖然聽起來和「精緻窮」很接近,但卻是完全兩個概念:精緻窮可以說是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節衣縮食地滿足自己的精緻;而窮精緻卻是在自身經濟能力完全不夠的情況下,通過借貸或超前消費等行為,來滿足自己所認為的精緻。
  • 港龍中國地產|致南京「王漫妮」們,年輕人「精緻窮」有錯嗎?
    最近《三十而已》火了,奢侈品櫃姐王漫妮,將「精緻窮」發揮到了極致:買新高跟鞋要貼底膠,只為了穿久一點;公司獎勵郵輪遊,信用卡分期也要升艙。
  • 20萬的上岸之路,給正在奮鬥的年輕人一個忠告
    要從2016年開始說起,這是一個漫長的故事,這幾年一直在還款的路上,日夜煎熬,幾乎每個晚上都睡不好覺,煙不知道抽了多少根,身體也慢慢廢了,最重要的是心裡慢慢的跟著腐蝕了,今天我終於要上岸了,心裡舒坦了很多,讓我看到了未來的希望。
  • Z世代旅行新勢力:精緻窮的年輕人都把錢花哪兒了?
    於是,在放肆去玩這件事上,他們似乎有種「咬定青山不放鬆」的堅韌精神。「精緻窮」、「逃跑青年」、「奶奶青年」……越來越多的標籤在他們身上出現。誰說旅行只屬於那些有準備的和經濟實力充沛的人?這屆年輕人告訴我們,就算經濟實力不高,也要超前消費、享受生活。你要問何謂「精緻窮」?簡單說就是那些現在掙錢不多,但花錢也不少的年輕一代。
  • 【經典閱讀推薦】5本高分經典勵志書籍,送給正在奮鬥的你!
    希望這5本書能帶你走出心靈的牢籠,送給正在奮鬥的你!通過本書,作者想告訴大家這樣一個道理:你之所以會受到如此的「傷害」,很多時候並不意味著你自身存在什麼問題,歸根結底,造成這一切問題的根源在於——人與人實在是太不一樣了。
  • 順德「企二代」如何更好參與高質量發展
    目前,他正在考慮把企業交給29歲的兒子來經營。「大企業有完善的企業架構和管理體系作支撐,企業二代接班相對比較順利。中小企業缺乏完善的架構和管理體系,接班就顯得很困難。」對此,羅兆波認為,從小培養的過程中要埋下「接班」的種子,經過深入的溝通,讓年輕人對父輩的事業有興趣、有幹勁,從而去接班,這才是順德企業傳承發展的希望。
  • 年輕人多不會排輩 「六親不認」現象普遍存在
    新年伊始,歡度節日,中國人少不了親友相聚,共同慶祝。可令很多年輕人尷尬的是,他們大都分不清輩分,面對滿屋親屬不知該叫啥。  近日,記者調查發現,如今年輕人「六親不認」現象普遍存在,對妯娌、連襟、五服、九族等傳統詞彙更是鮮有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