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階層固化,是當前討論比較多的話題。對此,著名學者吳軍博士認為:「你不可以控制的,是生在哪,但你可以控制你能做的事,你能把握的你的命運就是這樣的。」由此也能看出吳軍博士的觀點:「社會階層是不會固化的,雖然上升的通道很窄,往上通道還是有,就看你的見識有多高,往下的大門永遠是敞開的。」
吳軍博士對「見識」是很看重的,還出版了一部非常有名的著作——《見識》。
見識對孩子的重要性,無論是寒門家長還是高淨值人士,都心知肚明。選擇提升孩子見識的途徑,可能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不少家長帶孩子出國定居,就是要讓孩子接受國外優質教育,增長見識。現在,除了歐洲教育、美式教育受到推崇,深受歐美影響的馬爾他教育也引起廣大中國家長的注意。
馬爾他有「地中海心臟」之稱,因處於重要的地理位置,再加上歷史悠久,使馬爾他在保留其歷史文化特色的同時,也吸收了歐洲其他國家的文化,甚至非洲和中東文化。馬爾他在歷史上與歐洲、美洲與非洲的廣泛聯繫,教育也受到各國的不同影響。馬爾他的學生來自全球,有加拿大、波蘭、巴西、葡萄牙等,文化多元,孩子在這裡可以開闊眼界,增長見識。
在馬爾他的私立學校之中,不僅包含了大眾熟知的英國與美國私立學校,還包含了針對俄羅斯學生、穆斯林學生等不同學生群體的學校。2019年,專門針對華裔學生群體的學校也在這裡隆重推出。
為了給旅居馬爾他的華僑華人後代創造良好的中文教育環境,由多方合作籌辦的馬爾他中文學校本月13日在馬爾他知名景點——位於桑塔露琪亞市的中國古典園林「靜園」正式成立。
學校由馬爾他華聯會與馬爾他大學孔子學院、桑塔露琪亞市聯合籌辦。桑塔露琪亞市副市長弗雷德裡克·丘塔亞爾任中文學校榮譽校長。
中國駐馬爾他大使姜江在成立儀式上致辭時說,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根基,相信每個孩子能夠通過學習中文提升文化自信,自覺地傳承和弘揚優秀中華文化,在兼容並蓄的基礎上成為中馬兩國溝通的橋梁、友好交往的小使者。
馬爾他教育部副部長克利夫頓·格裡馬表示,希望學生們學好漢語這門美麗的語言,成為促進兩國文化交流的紐帶和使者。
據馬爾他中文學校校長李民介紹,目前學校主要面向華僑華人子女招生,分為初級班和中級班兩個班級,共有學生21人。孔子學院提供初級班教師師資和教學材料,並根據學生情況制定教學計劃;中級班由在中國國內擁有18年小學教學經驗、現居馬爾他的老師授課。
「馬爾他華聯會搭建這個平臺,為華僑華人的下一代尋求更長遠、更持久的中文學習途徑。我們希望把學校永遠做下去,讓我們的後代更加深入地了解祖(籍)國的語言和文化。」李民說。
未來介紹馬爾他的時候,可以說「馬爾他除了吸收歐洲、非洲、中東文化,還從中國文化中汲取養分」。從今年開始,馬爾他的文化又多了一元。
馬爾他教育除了讓中國孩子長見識,還可以作為去歐美留學和工作的跳板。馬爾他留學費用僅是英國的1/3,馬爾他大學又與歐美許多學校有交換生項目,整個國家都以英語和馬爾他語為官方語言,念完本科再跳到歐洲其他學校就不用考核英語語言成績。
不過,定居馬爾他的華人都說,在馬爾他生活過的孩子,即使考核英語語言成績也不怕,因為馬爾他官方語言是英語,連歐洲本土的外國人都選擇馬爾他作為學習英語、旅遊度假的勝地。中國孩子到這裡來,受到全英文環境薰陶,英語怎麼會不好?
有了見識,無論出生在哪裡,都可能改變自己命運,走向更高的社會階層。出生於高淨值家庭的孩子,只要選擇得當,會更輕鬆、更早地走向上升的通道。
吳軍博士建議國內的孩子有機會一定要到國外接受教育,這也是大部分家長的心聲。綜合來看,文化多元的馬爾他真是個不錯的選擇。
本文圖片來自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