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自媒體現狀的一些思考

2020-10-20 吉恩瀚棠


對自媒體現狀的一些思考

作者:卡爾赫林

在博客上,文章和信息都是開放式傳播的。博客作者的文章基本都是公開展示,讀者在不登錄不關注的情況下,隨時可以閱讀和轉發(只要博主沒有設置限制訪問和禁止轉發的權限)。即便博主禁止一鍵轉發,但也可以通過複製粘貼來轉載博客文章(很少有博客網站,限制滑鼠右鍵的複製粘貼功能)。

自媒體公眾號,文章和信息屬於半封閉式傳播。一般情況下,讀者沒有關注公眾號就讀不到文章,並且很多自媒體平臺都沒有開放廣場(不能實時展示各公眾號最新的更新動態),而且公眾號的文章極少數的被收錄到搜尋引擎的搜索結果之中——所以,自媒體公眾號屬於半封閉式傳播。(只有個別自媒體平臺,有多個展示界面,編輯可以將文章推送到相關界面,讓沒有關注公眾號的讀者也能讀到文章。)

即便讀者可以將文章的連結,轉發到自己的微信、QQ和其他社交平臺之上,但很少有讀者再通篇複製文章的文字內容(複製整篇文章的,都是公眾號的運營者)。而轉發的文章連結,也未必會有人打開看(那些極其吸引人的標題,以及比較火熱的自媒體公眾號的發文除外)。

自媒體公眾號在註冊時,需要提供運營者的真實姓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碼、手持身份證的真實照片,所以,相對博客來說,自媒體公眾號更便於對運營者加以管控,也便於在出現謠言和負面言論後對始作俑者及時的「控制」……

各自媒體平臺的對言論的管控,都相對嚴格(比博客嚴格多了),發表文章需要通過審核。現在管得最松的就是微信公眾平臺了,所以微信公眾號文章中謠言、假新聞和軟文廣告相對較多。其他的自媒體平臺,發表文章都需要通過審核之後才能夠展示,有的自媒體平臺對文章的審核極其嚴格,甚至可以用苛刻一詞來形容。

微信公眾號和其他自媒體平臺,都具有禁言和封號功能,已經有不少公眾號折戟沉沙了。所以,發表文章還是不要觸犯相關規定和條款,以免被封號。

微信公眾號平臺開辦初期,對文章的審核並不太嚴格,致使各種謠言、標題黨和假新聞越來越多,還有那些帶有「不轉不是中國人」、「不轉發你就要倒黴」等言論的文章也越來越多。這些負面和不好的東西,起初只是極少數人在運作,後來被越來越多的運營者模仿。

伴隨這些負面東西的肆虐橫行,讀者在一次次被欺騙、被愚弄和被不良信息侵擾之後,逐漸降低了對公眾號文章的閱讀熱情。各個公眾號的文章閱讀量,已經大不如前(除了那些極其熱門的公眾號),而一些公眾號文章的閱讀量只靠刷流量,或者花錢來購買。

伴隨這些負面東西的肆虐橫行,官方對公眾號的管理也會越來越嚴格,對文章的審核會更加嚴苛,更有一些帳號被禁言或封號。

自媒體公眾號的興起,致使各大博客網站的用戶粘度和火熱程度都大不如前,很多文章作者和讀者都紛紛轉投到公眾號之上。博客網站的人氣、訪問量和文章的閱讀量,都越來越低靡,一些博客網站都在勉強維持,更有的博客網站整體下線。

運營多年的百度空間、MSN空間、雅虎空間,運營十年的鳳凰博客,還有一些較小的博客網站,都接連關閉和整體下線了。現在還健在的博客網站,也處於低靡之中——但也有極少數的博客網站和名人博客,還算比較紅火的,但也難現昨日的輝煌場面。

對於眾多博客作者來說,將寫作陣地轉移到自媒體公眾號。但由於一些自媒體平臺,沒有開放式的廣場,不能實時展示各公眾號的文章更新。各個公眾號,需要通過發表文章和依賴一些營銷手段,來吸引讀者關注帳號,才能獲取文章閱讀量。

運營自媒體公眾號的難度,要比寫博客難很多,再加上一些文章作者只善於寫作而不懂運營,由此就陷入窘境——文章發表之後,卻沒有人來讀,長此以往就降低了寫作熱情,或者在屢次受挫之後偃旗息鼓,就不再更新了。由此也讓一些有良知的作者,和比較好的文章被埋沒和冷落,而火熱的和大量傳播的文章,很多都是經過炒作的無營養的,抄襲他人或粗俗拙劣的文字。

但也有一些運營現狀比較好的自媒體公眾號,通過不斷向讀者奉獻優質內容,以及運用一些營銷手段,積累了大量粉絲。所發表的每一篇高質量的優秀文章,閱讀量都很高,動輒10萬。公眾號的內容已不局限於文字,還有原創的音頻和視頻,並且通過銷售課程和產品,以及通過線下運作,獲得了極高的利潤回報。

不過,還有一些人,是以賺錢為目的,開設自媒體公眾號。由此讓自媒體文章中,湧現出大量營銷軟文和廣告,而軟文和廣告太多也是導致讀者降低閱讀熱情的一大原因。更有自媒體帳號,因為惡意營銷炒作而被禁言封號。

綜合來說,謠言和假新聞,以及營銷軟文和廣告太多,也是降低自媒體公信力,阻礙自媒體健康發展的一大主因。

綜上所述,審核文章(及時屏蔽不良言論)和禁言、封號,讓一些作者知難而退(自主消亡),就是對自媒體管控的有效手段(也是消滅自媒體公眾號的手段)。官方的加強管控,讀者的不斷流失,發表的文章乏人問津,都會讓公眾號的熱度不斷冷卻,並逐步走向消亡。

那些運營多年的空間、博客網站,都關閉和整體下線了。鳳凰博客運營了十年之久,那可是「全球華人最具影響力博客」,也同樣關閉了。而現在的各大自媒體平臺的生命周期,能維持到多久呢?

現在一些自媒體平臺,其火熱程度和文章閱讀量也很低靡。不光是平臺整體低靡,那些乏人關注的公眾號,人氣也是很低,文章閱讀量都在兩位數或一位數,甚至幾乎為0。很多公眾號作者,開了帳號之後,寫了多篇文章卻沒人讀,屢次受挫之後都自行掛筆封號了。

回想當年,各大微博網站紛紛上馬,微博異常火熱,卻又都草草偃旗息鼓的場景——現在的各大自媒體平臺,其火熱程度,以及生命周期,又能夠延續到多久呢?可以說,現在的各大自媒體平臺,都沒有以前那麼火熱了。自媒體的紅利期已經過去,現在已經由第一波的高峰期逐漸滑向低谷,而第二波、第三波高峰期,也許會出現在不遠的將來…

雖然現在是自媒體時代,信息的傳播似乎更加便捷了,但對自媒體的管控不會放鬆。各種規則、條款和審核管理越來越嚴格的原因,就是總有人觸犯規則和肆意妄為。

為什麼自媒體人的處境越來越難?就是有個別人太肆意妄為了,觸犯了規則,既導致自己被封號,又牽連了大家,讓自媒體的生存環境越來越惡劣,前景也變得渺茫……

所以,在此還是要呼籲一下:廣大的自媒體從業者,還是嚴格自律吧,不要再散布謠言和傳播不實信息,不要再肆意炒作,少關心一些時事政治,少發表一些過激言論,少發一些虛假廣告……否則,自媒體的前途會越來越窘迫。

在自媒體火熱的時候,很多朋友說:自媒體已經超越了官方媒體,搶佔了言論和信息傳播的主陣地。其實不然啊,輿論導向還是始終掌握在官方媒體的手中——這一點,自媒體是無法跟官方媒體相提並論的!

自媒體的火熱,或許只是一時的,現在再好的自媒體公眾平臺,在不久的將來也可能成為明日黃花。就連運營十年的鳳凰博客,都關閉了,而那些紛紛上馬的自媒體平臺,能延續多久呢?

所以,各個自媒體公眾號的運營者,也不要在公眾號的運營上,投入和耗費太多時間和精力。找到適合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在多個自媒體平臺上試運營之後,找幾個訪問量比較理想的自媒體平臺投入運營就行了,不要妄圖在各個平臺之上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不要貪多,貪多嚼不爛啊!

除了公眾號之外,我還開設和運營著其他幾個自媒體平臺的公眾號。根據對前一段時間的試運營情況綜合統計和對比,接下來我將調整各個自媒體公眾號的運營方案,或關閉不景氣的公眾號。

百度空間的關閉,讓我損失了90多萬博客訪問量;鳳凰博客關閉,讓我損失300多萬訪問量,想想也是可惜啊。還好,我在寫作的過程中,收穫了成長……

(吉恩瀚棠新媒體原創文章,本文作者:卡爾赫林)

相關焦點

  • 淺談自媒體的現狀
    今天我和大家聊一些當今自媒體現狀。 首先說自媒體的未來一定是美好的,但是在當今要做好自媒體,競爭也是很殘酷的。最近在我們的後臺會發現很多網友留言,說不知道拍什麼、寫什麼。其實在這裡我可以給大家一些建議。
  • 當今自媒體的現狀如何?創業者該如何把握自媒體創業的大環境?
    自媒體,我的理解是:自媒體可以是個人、團隊或組織、企業,表現為以現代科技,利用固定或行動網路,利用自身網站或其他平臺參與創作、傳播信息的行為。 曾有人說過,一般情況下多數謠言都來自媒體,不少自媒體是原創作品的搬運工。可見,我國自媒體目前的現狀,良莠不齊,罵聲尚存。
  • 美國的四大社交平臺,透視美國自媒體現狀
    雖然自媒體的概念才誕生了僅僅數10年的時間,但是依照目前的發展來看,已經達到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就國內現狀來看,微信,微博,論壇,博客逐步趨近於社交化,而諸如今日頭條百度百家等新型自媒體平臺的逐步崛起,其力量依舊不能忽視。
  • 清華CVer 對自監督學習的一些思考
    自監督學習的流行是勢在必然的。在各種主流有監督學習任務都做到很成熟之後,數據成了最重要的瓶頸。從無標註數據中學習有效信息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研究課題,其中自監督學習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想像空間。今天為大家帶來的是一位本科清華,博士港中文畢業的大佬,對於自監督學習的一些思考。如何定義自監督學習?
  • 做了一年的英語自媒體,我的困惑與思考
    雖然運營了一年的自媒體平臺,但是在這個領域,自己也只是一個新人,從我的目前思考和專業背景來看,做一個專業+新媒體的號,首先得做好內容定性,或者叫平臺定位。我開這個號是為了什麼,我要寫什麼,給誰看? 從英語自媒體角度看,我嘗試了半年的「雙語閱讀」形式。從國外網站選取文章已經很多人在做了,我知道的這方面的比較成熟的號如「英國報姐」「英國那些事兒」等等。
  • 人民日報:一些自媒體公號將真相當骰子 挑動社會情緒
    做有品質有格調有立場的內容,受眾自會慕名而來,選擇自媒體創業的人應該有這樣的信心機不離手的時代,你有沒有思考過,每天獲取的信息都從何而來?自己手機裡有多少個新聞應用,關注了多少個公眾號,每天觀看多久視頻、直播?
  • 自媒體是什麼呢?怎麼才能做好自媒體呢?
    大家都知道自媒體能賺錢,因為在頭條上天天都有很多很多自媒體人曬收益,很多人都想從事自媒體,甚至還有人想辭職專門去做自媒體,看到別人賺錢了,以為自己做做也能發財,其實這都是不明智的。上面這些短視頻和圖文都是自媒體的內容,只是分了不同的平臺注意:自媒體指的是一個行業,由自媒體人就是作者或者小編,自媒體平臺,廣告商,用戶構成。
  • 自媒體賺錢很簡單,只要學會框架,任何人都可以在自媒體賺錢!
    因為自媒體給我們帶來的投入產出比是非常高的。我在自媒體上投資的只是我的業餘時間,但自媒體帶來的回報卻是非常豐厚的。除了各種平臺給予的廣告補貼,還可以獲得其餘各種收入和附加價值。虛擬經濟價值,自媒體可以出售服務和課程。真正的經濟價值,可以從自媒體上出售商品,招代理商。
  • 《不完美的她》故事裡面有幾點值得所有的自媒體作者去思考和深思
    《不完美的她》劇照其中《不完美的她》的第二集的故事裡面有幾點值得所有作為一個自媒體作者去思考和深思。《不完美的她》的第二集講到了實力雄厚民營企業長川生物因為假藥事件被一個自媒體叫「流浪的往事」公眾號爆了料,林緒之幾番調查之後發現公眾號裡所謂受害小男孩的報導全是假的。憤怒的林緒之,黑進了自媒體人田放的公眾號,以Moggy的名義發布了一篇揭露文章,並鎖定了公眾號。一夜間,自媒體作者田放從一個人人稱頌的英雄,變成了過街老鼠。民企長川生物也以此為據,將自媒體作者田放告上了法庭。
  • 做好自媒體,這3點思考很重要
    迷茫自媒體是什麼?自媒體是指普通大眾通過網絡等途徑向外發布他們本身的事實和新聞的傳播方式。自媒體的內容運營上一定要找自己最擅長或者最感興趣的領域,這是動力的來源。自媒體的運營原則有:多樣性、真實性、趣味性、持續性。其內容的真實並不影響趣味性,需要獲得越來越多的媒體受眾。只能依靠高質量且持續更新內容,參加創意活動,才能不斷積累用戶。
  • 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 折射社會熱點的的民意特徵  原標題:自媒體網絡熱詞特徵探析   自媒體的繁榮興盛,帶來的不僅僅是傳播渠道和方式的改變,在語言表達上也出現了新的特點和趨勢,每時每刻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都有自媒體網絡熱詞誕生,一些經典的熱詞藉助即時通訊工具得以迅速傳播,並以常人無法想像的速度更迭改變著。
  • 個人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新人適合做哪些自媒體平臺
    或許別人就已經用自媒體賺到腰纏萬貫了。說起自媒體,可能許多小白不懂,自媒體的平臺有很多,阿里的大魚號,騰訊的企鵝號,今日頭條和百度百家號等等。下面小編就給大家分享個人自媒體怎麼賺錢:自媒體新人適合做哪些自媒體平臺首先要說,所謂組成自媒體矩陣,就是所有內容在各個平臺都發一遍,是對的,但不同平臺,因為其已有數據量不同以及ai算法不同,所以同一個東西,在不同平臺有不同表現,這是有規律可尋的。
  • 為什麼你做不好自媒體?做自媒體的真相,你知道幾個?
    自媒體從興起到今天經歷了十幾年的歷程,有人說,不是這幾年才剛剛出現嗎?那是你這幾年才剛剛知道而已,每一個階段都會有很多人乘著自媒體的風實現了人生逆襲,同樣也會有人黯然離場。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距,究其原因,就是沒有掌握到做自媒體的本質,到底什麼是自媒體的本質?
  • 自媒體原創素材怎麼找
    在做自媒體的過程中,經常會因為沒有素材就只能去搬運,還有很多運營者會因為選題質量不行流量低而選擇放棄的,那麼怎樣尋找熱門素材提高文章的閱讀量,這一直是自媒體都比較關注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多看多聽多思考,還要保持隨手收集有熱度有價值的內容,建立一個自己的素材庫。
  • 自媒體完全指南
    2、自媒體人必備素質3、自媒體必備平臺4、自媒體必備工具5、選擇領域=選擇人生6、自媒體表現形式: 於是我就想著把我做自媒體這三四年的經驗、經歷和觀點寫給需要的人。對於新進入自媒體的人,是一篇很好的指點,對於在自媒體從業多年的人,也許會得到很不錯的不同的觀點。
  • 奶爸朋友們,如何做好自媒體創業?
    客觀上這也使得家庭收入減少,夫妻二人不得不承受巨大的生活壓力,尋求兼職創業,以期獲得一些額外收入來補貼家用,就成為了當下奶爸們最為迫切的需求了。那今天我就有關於奶爸朋友們,如何做好自媒體創業,談談自己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夠給眾多要創業的奶爸朋友們一些啟發和參考。
  • 企業自媒體如何運營
    自媒體對於企業來說就是一種玩具,隨性和個性化的表達就是所有社會化媒體所強調的,其中的自媒體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這一切必須要圍繞用戶、服務用戶,只有這樣才能最終成就社群的商業模式。第二,要分析目標人群。要分析社會化自媒體的目標人群,即要分析我們的核心受眾。
  • 給自媒體新手的一些忠告,希望大家不要入行就入坑
    ,或者準備開始做自媒體的朋友們,如果你抽點時間看完我的這個文章,一定會對你有幫助的。  我做自媒體的原因:  我是因為從12月開始,我們小區封閉,所以在家無所事事,就研究起了自媒體。希望可以在網上賺點小錢,不用出門也不累,還是挺好的。當時也是上網看很多資料,了解自媒體,也看很多視頻有講解怎麼做自媒體的。但是,我想說的是「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 外包公司「線框仔」的一些思考
    總結了幾個可能的原因:1.專業不相關但很想做互動設計相關工作,去大公司暫時無望,先從小公司做起;2.普通院校畢業生,即使專業相關,在簡歷關就被卡在大公司門外;3.找工作的時候不順利,先做著這一份工作;4.說是自主產品的公司招進來,被轉做外包項目…這幾個原因不能完全概括,卻是很普遍的現狀
  • 自媒體「奇葩說」 燒腦3小時論道長隆會
    自媒體「奇葩說」 燒腦3小時論道長隆會 發布時間:2017-05-26 09:22:52.0環球網       5月23日,由克勞銳和廣州長隆度假區聯合主辦「逐鹿自媒體對戰長隆會——2017自媒體High享會」在廣州長隆如期舉辦,三百多位行業嘉賓大咖及從業者齊聚現場,從原創重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