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妍樺
知乎:http://www.zhihu.com/people/niggy-niggy
作者授權早讀課發表,轉載請聯繫作者
歡迎投稿到早讀課,投稿郵箱:mm@zaodula.com
前些日子閱讀了寺主人最近的一篇文章「如何成為互動設計師」。
我對裡面關於「互動設計師崗位薪資和常見生存狀態」的描述深以為然,特別是「<10k俗稱「線框仔」,出沒於小公司和外包公司,沒有設計決策權,專門配給不會畫圖的產品經理使用。門檻低,只需要熟練使用原型軟體,會看著其它APP抄設計即可。無發展前途,看到此類崗位請遠離。」這一段話讓我感觸最深。
這段時間,我剛好從「<10k」這類崗位辭職,並且重新入職一個比較大的公司,暫且到了狀態二「10k-15k除了畫線框圖外參與一定的產品層面的工作,有一定設計決策權,通常為知名院校應屆畢業生,可以對設計決策提出異議,但不一定被接受。」走過這兩個階段的我,深知「無發展前途但又無法馬上遠離」這個心理狀態十分難度過,它讓我在過去一年半的工作崗位中糾結、難過甚至否定自己。
總結了幾個可能的原因:
1.專業不相關但很想做互動設計相關工作,去大公司暫時無望,先從小公司做起;
2.普通院校畢業生,即使專業相關,在簡歷關就被卡在大公司門外;
3.找工作的時候不順利,先做著這一份工作;
4.說是自主產品的公司招進來,被轉做外包項目…
這幾個原因不能完全概括,卻是很普遍的現狀。也許我們都清楚問題之所在,並且知道只要想做好互動設計師,就不能在這類崗位繼續下去。只是我們恰巧處於了這麼一個狀態,亟待改變卻又不是說變就變的,換工作又是一件需要慎重考慮的事。
我開始反思一個問題:正在處於此類崗位的我們,該如何從日常的重複性的看似沒有創造性的畫線框工作中,得到真正的知識增長或經驗積累?
我想分享一下自己在外包公司時的做法:
1.面對客戶時
既然是做外包項目的,很多時候客戶的需(要)求代表了一切。他們通常不是客戶端的用戶,但是卻對整個客戶端如何設計有決定權。大到框架小到線的大小顏色,他們都有可能提出意見。有時候提供了四五套互動設計稿,項目開始時他們也許暫時定了其中一套,但是在反覆的修改過程中,交互稿面目全非。慢慢的你自己都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從互動設計師,成為了客戶畫線框圖的工具。
在這負能量滿滿的過程中,我們還能學到東西嗎?能!
1)理解並學習客戶的業務知識。客戶提出的需求,多數是基於他們對業務本身的理解。理解並學習他們的業務,這樣不僅有了思考的過程,也明白了為什麼他們會這樣想,畫起線框圖會更得心應手。
2)學會在跟客戶溝通的過程中抓住需求。客戶也許不是用戶,但對於他們自己的用戶有一定的了解,很多時候客戶說的需求,也許就是用戶的需求。而客戶所習慣的表達方式,你不一定能馬上理解到關鍵點,要儘量站在他們的角度理解他們所想要真正表達的意思。
3)發現客戶中的大牛。我們的客戶一般是傳統行業中的有相當工作經驗的人,他們的行業經驗、知識見解、工作方式都是我們能學習的地方。有時候他們對網際網路的理解並不比我們少,有時候多交流,才能發現他們的建議一點也不過時,甚至能啟發我們。曾經有一個客戶畫的線框圖草稿的整潔度讓我自愧不如,默默地向他學習。還有一點就是他們對文檔的管理、表述清晰度要求十分高。這更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地方。
2.面對團隊時
項目經理:「客戶說這裡的需求跟他上次說的不一樣!你的交互稿沒有跟著改嗎?「
前端:」這一頁返回到哪裡的?交互稿沒有說誒。怎麼返回到首頁了?會很奇怪啊!「
後臺:「這部分功能客戶他們沒有提供接口啊!數據怎麼獲取?」
視覺:「這麼的內容都擠在這一頁,怎麼設計都很奇怪,能不能跟客戶說把這個按鈕不要了?」
上面這些問題,在過去的一年半裡,幾乎每天都會遇到。項目迭代周期短,需要緊跟客戶提的要求進行改變;再加上同時幾個項目交叉進行,整個公司就只有我這麼一個交互新手,經常手忙腳亂。
1)對於前兩個問題,解決方法是:交互稿及時根據客戶要求更新並記錄每個版本的修改點;線框圖要有標註及說明,跟前端溝通,了解文檔的說明關鍵在哪幾個地方。
2)第三個問題,我的做法是了解客戶提出的功能要求,是否有相應的接口提供?還是暫時不能提供,需要我們這邊的後臺工程師進行配置?
3)第四個問題,跟視覺設計師保持溝通,步伐高度一致,交互稿跟著視覺稿同步更新。客戶對UI界面最容易提出修改意見,特別是顏色。但同時他們又會因為業務需求、領導的意見,犧牲頁面的美觀性,只為加一個大的按鈕。甚至有些客戶只對UI界面提出各種交互修改,在線框圖階段卻說可以了,先這樣吧。這時候一定要頂住客戶大多數的需求變動,用自己的專業知識說服客戶儘量不改變,否則會影響項目的開發進度,一些改變可以在迭代版本的時候體現。
4)在多方問題一起來臨時,怎麼跟團隊各方進行有效的溝通,是最能鍛鍊人的地方。直到現在,我仍需要在這方面繼續學習。
3.面對自己時
首先必須承認自己在當下這個階段,大多數時候就是「線框仔」;但是絕不能覺得自己只是個「線框仔」,並且以這個為藉口偷懶,不思進取甚至放棄自己當互動設計師的想法。
是的,我就曾經不敢承認自己是「線框仔」,覺得自己就是個「線框仔」,不思進取,甚至想放棄當互動設計師。
在這崗位一年後,職業新鮮感消退、感覺可以學習的地方差不多學到了,我陷入了瓶頸,對目前的工作崗位、對自己的人生定位都十分迷惑。不斷懷疑自己的能力,否定自己,線框圖再整潔也感覺沒有成就感。
我知道不能這樣下去,就逛知乎看看一些互動設計大牛是怎麼做的;跟不同的朋友聊天、出去旅遊,調整自己的心態,看事情樂觀一些。也重新開始看關於互動設計的書:《啟示錄》、《用戶體驗要素》、《About Face3 互動設計精髓》、《微交互》、《破繭成蝶》等。略帶思考地看完《啟示錄》、《用戶體驗要素》等書只要兩三個小時,我就知道自己的閱讀能力沒有下降;讀這些書,好像每一個內容步驟都很熟悉,而且看到就很興奮,我就知道我還很喜歡互動設計;日常工作中經常遇到或者經常使用到書中的一些原則理論,重讀這些書又獲得了一些新的感悟,拾起了很多遺漏的知識點。
靜下心來看書的這半年多,讓我重新有了信心,從瓶頸中走出來。我整理了過去的作品集、設計一份新的簡歷去找新的工作,到現在順利入職新的公司。
回想這一年半的「線框仔」工作經歷,並不是毫無可取之處。也正是因為這一年半打下的基礎,無論是主動還是被動獲取的經驗,讓我在重新選擇的時候更加理智;在面對新困難的時候,心理狀態更耐磨練;對思考、對創新更加地渴望;對未來的互動設計之路更加堅定。
網際網路早讀課,每天八點,風雨無阻
專注產品、設計、交互、運營
微博:@網際網路早讀課
QQ 10群:215027395
加群密碼:地區-職位-暱稱
網際網路早讀課是WeMedia自媒體成員之一,
WeMedia是自媒體第一聯盟,覆蓋5000萬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