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 民事爭議還是刑事犯罪?

2020-12-10 新浪財經

來源:新京報

原標題:買航班延誤險「獲賠」300萬,民事爭議還是刑事犯罪?

如果總是把刑法挺在社會治理前面,如果刑法的手總是在微觀經濟活動中亂伸,那麼這個社會就會缺乏活力,社會治理成本也一定非常高昂。

據報導,南京一位李姓女子因虛構行程,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騙保近300萬元,目前已被當地警方以涉嫌詐騙罪和保險詐騙罪刑事拘留。但不少網友都認為這樣定罪太牽強,紛紛表示「規則你定的,我利用了你的規則,你告我詐騙」「人、票、航班延誤都不是假的,用什麼騙的呢?」

復盤案情,經過大致如此:李某曾有過航空服務類工作經歷。她首先挑選延誤率較高的航班,再去查詢其航程中有沒有極端天氣。找到存在較大延誤可能的航班,李某就會使用不同身份購買機票並大量投保,一旦出現延誤,便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航班如不會延誤,她會在飛機起飛之前退票,以減少損失。

此事引發不小爭議。不可否認,法律有一定的專業門檻,而這些爭議很多都流於情緒化。但法律植根於生活,服務於生活,從頭到尾都帶著煙火氣息,對於絕大多數案件,普通人憑著自己的良知和常識就可以做出正確的判斷。

在該案中,當事人李某被刑拘的理由是:利用其親友身份信息購買機票和飛機延誤險,涉嫌在與保險公司訂立保險合同時,故意捏造根本不存在的被保險對象,騙取保險金,客觀上存在刑法評價中的詐騙行為。

但問題是,使用誰的身份購買保險並非重點,重點是這個身份信息是否真實。因為保險公司並不篩選顧客,只審查購買延誤險的人是否同時購買了某個航班的機票。因此,只要李某使用真實的身份信息購買保險並支付了足額的對價,她就完成了一次合法的締約行為。

如果每個單一行為都是合法的,那麼這些單一行為的集合怎麼就能突然一步滑向犯罪呢?被保險人是否知情或同意,或許會影響到保險利益的認定和保險合同的效力,但這種爭議仍是民事爭議,不會直接升級為刑事犯罪。

保險合同是一種射幸合同,其本質特徵是保險標的具有不確定性。結合到本案,也即,在訂立保險合同時,李某不確定航班是否一定延誤。但這並不意味著,李某不可以通過收集信息去做出自己的研判,從而做出有利於自己的決策。

這世界的規則,有的具有道德屬性,有的不具有道德屬性。不具有道德屬性的規則,實質上就是一種利益分配規則。

哈耶克就曾指出,規則本質上並非行為的障礙,而只是為人們提供了一種選擇和決策的參考。就好比在籃球場上,球員可以將犯規作為一種戰術和策略,意在謀求比賽的優勢。

李某的行為說到底,就是在利用規則的漏洞去謀取自己的利益。保險公司如不願看到類似行為,首選辦法是完善保險條款和改進投保規則,次選辦法是去法院主張保險合同無效,而不是動輒尋求警權介入。警權依賴,會維持甚至加劇市場主體的惰性、低效。

市場經濟,鼓勵人們奇思妙想,鼓勵人們賺錢致富。有些賺錢的方法可能很新奇,甚至可能不合理,但不合理不等於違法,更不等於犯罪。就李某的行為來說,社會化定性應該是 「薅羊毛」,算得上投機,但難言犯罪。

從法律層面講,刑事執法顯然不能存在泛道德主義傾向,總想把看著不合理的經濟活動關進刑法的籠子裡面。如果總是把刑法挺在社會治理的前面,如果刑法的手總是在微觀經濟活動中到處亂伸,那麼這個社會一定是缺乏活力的,社會治理的成本也一定是非常高昂的。

真正的法律人必須目光如炬,帶著對整個社會的理解和洞察去直擊案件的核心和本質,而不是被一些彎彎繞的表象給困在泥淖裡無法自拔。希望這起案件最終能得到妥善處理。

□鄧學平(律師)

相關焦點

  • 「3年間900次騙保延誤險理賠300萬」引熱議 有律師稱不構成刑事犯罪
    北京煒衡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廖睿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保險公司可以通過民事訴訟,以該合同因欺詐成立,主張撤銷保合同,要求李某退回理賠款。而將該案上升為刑事案件,不符合刑法應當謙抑的精神。300萬理賠款怎麼得來的?
  • 女子利用保險公司規則買航班延誤險獲利300萬被拘,律師說:不犯刑罪
    導讀:近日,一女子(李某)利用航班延誤向保險公司索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保險公司針對李某的行為向公安機關進行了舉報,稱涉嫌保險欺詐。但網友、律師幾乎是一邊倒,認為「合法,但不合情」。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抓!網友怒了:這也算騙保?是否構成...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導讀:6月10日,「女子利用近900次航班延誤理賠300萬」的事件引發熱議。有律師認為不構成犯罪,你怎麼看?據警方介紹,李某之前曾從事過航空服務類工作,對於飛機延誤信息及保險理賠的流程都有所了解,失業之後的她,便打起了騙取保險公司理賠金的主意。目前,李某因涉嫌普通詐騙罪與保險詐騙罪已被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購買航班延誤險獲賠也算騙保?
  • 女子利用航班延誤理賠300萬被抓!網友:這也算騙保?律師這樣說……
    ,在近900次延誤航班中獲得了高達300多萬元理賠金。每一個身份,最多購買30到40份延誤險。第三步,關注航班信息,伺機退票索賠。由於李某根本不會去乘坐這些航班,因此李某時刻關注航班動態,如果了解到航班可能不會延誤,她就會在飛機起飛之前把票退掉,儘量減少損失。一旦航班出現延誤,李某開始著手向保險公司索賠。
  • 人民日報:航班延誤險,轉移了誰的風險?
    不論是天氣原因、機械故障,還是流量控制,只要不是客人自身的原因,起飛延誤超過3小時,就能獲得最高400元的賠償。航班取消,即可獲得300元賠償。春秋航空售票人員表示,該險種只對該公司乘客出售,並不面向所有乘客。據介紹,一旦航班發生延誤將自動啟動理賠程序,最快可在2個工作日內理賠完畢,款項可以直接付至旅客提供的帳戶。
  • 飛900次賠300萬?航延險該怎麼買?(攻略)
    《女子成功預測900次航班延誤、騙保300萬》的新聞,一時間將「航班延誤險」推上了「最賺錢」保險的話題寶座。難道該女子猶如女諸葛,能觀天象、借東風?  人生只有一次,時間只過一回,因此,每位乘客每個航班只能買一份航延險,重複購買無效。
  • 2017年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怎麼理賠?中信航班延誤理賠標準是什麼?
    據金投信用卡小編所知目前很多信用卡自帶航班延誤險,比如說中信銀行的信用卡,但是只有持卡人通過中信銀行的指定渠道為本人及合格同行人訂購機票,並使用中信信用卡全額支付機票款,才可享受航班延誤保險,那麼中信信用卡航班延誤險理賠標準是什麼呢?請看下面。
  • 法學研究生索賠三百元航班延誤險一審敗訴,法院稱不構成理賠條件
    與此同時,他們也購買了3份組合險,顯示航班到達延誤3小時(含)以上賠付300元、航班計劃起飛時間後取消賠償100元等保險責任。航班延誤與取消責任不可兼賠。為合理安排登機時間,焦軍平2019年9月1日上午到達南昌。當天20時許,他收到航班取消的消息。為儘可能減少時間延誤帶來的損失,焦軍平改籤了該航空公司時間最近的一個航班,導致出行時間比預計晚了7個多小時。
  • 法學研究生起訴索賠300元航空延誤險:想打破保險業「潛規則」
    還記得那起「女子薅航班延誤險羊毛被判詐騙案」嗎?當時,圍繞航空延誤險的賠付爭議眾說紛紜。最近,因航班延誤險與保險公司較真的事件再現。這一次,主角是一位法學研究生。航班取消保險公司拒賠延誤險焦軍平,今年24歲,就讀於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是一名經濟法學研究生。去年7月23日,焦軍平與父母通過網絡購票平臺,購買三張南昌至北京機票,起飛時間為2019年9月2日早上7時,併購買了三份組合險,規定航班延誤3小時(含)以上,賠付300元,航班計劃起飛時間後取消賠償100元。兩者不可兼賠。
  • 航班延誤最高可賠2000 中信白金信用卡又升級了
    ,持卡人使用中信白金信用卡購票乘機,航班延誤2小時最高可獲賠1000元,航班延誤4小時最高可獲賠2000元。與此同時,根據交通運輸部發布的《航班正常管理規定》規定,從2017年1月1日起,由於天氣、突發事件、空中交通管制、安檢以及旅客等非承運人原因,造成航班在始發地出港延誤或者取消,承運人應當協助旅客安排餐食和住宿,但費用需由旅客自理。這意味著旅客需要自行為航班延誤所產生的時間損失來買單。
  • 女子薅延誤險羊毛900次騙保300多萬,你一次理賠就遭拒,問題出在哪
    近幾年,很多保險公司都提供了航班延誤險,如果飛機延誤就能獲得理賠。一份航空延誤險的費用僅幾十元,賠付金額400-2000元不等,國際航班賠付額可達7-8千。本是一份便民保障,卻有人打起了薅羊毛的歪主意。
  • 航班取消款全退 我的延誤險還賠不?
    周先生要求獲賠旅程延誤險,保險公司卻稱其已獲全額退款,合同就應已解除 。於是"較真兒"的周先生將保險公司告上法庭,請求法院判令保險公司賠付保險賠償金及車旅費、誤工費共計1487.82元。近日,上海靜安法院一審判決由該保險公司賠付周先生保險金807元。  2014年6月初,周先生通過攜程網預定了「馬爾地夫+香港7日5晚自由行」的旅遊產品,並支付旅行費用23104元。
  • 使用銀行信用卡購買機票 免費獲得航班延誤理賠
    更讓小秦頭痛的是,每次在機場換登機牌時,他都會花20元買一份航空意外險,但這份意外險並不會對航班延誤進行理賠。  記者多方採訪了解到,如果要轉嫁航班延誤帶來的損失,可以在保險公司網站選購航空延誤保險,也可以通過某些銀行的信用卡購買機票,免費獲得航班延誤高額理賠。
  • 雷雨頻發季節 航空延誤險到底該不該買?
    多數延誤險需提前1—2天購買,延誤時間一般以小時計算,理賠次數和理賠額度有限制      「雷雨季節坐飛機遇上延誤是大概率事件,不僅耽誤時間,還可能損失不少錢。」最近,在北京某事業單位工作的小郝坐飛機到昆明出差,又遇到了航班延誤。   他說,有了上次延誤白白浪費幾小時的教訓,這次飛之前就買好了延誤險。
  • 北航法學研究生起訴保險公司索賠300元航空延誤險:想打破保險業賣...
    還記得那起「女子薅航班延誤險羊毛被判詐騙案」嗎?當時,圍繞航空延誤險的賠付爭議眾說紛紜。最近,因航班延誤險與保險公司較真的事件再現。這一次,主角是一位法學研究生。去年7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研究生焦軍平購買了三張機票併購買了三份組合險,用於賠付航班延誤和航班取消。
  • 女子利用九百次航班延誤騙保近三百萬,故意挑選延誤高航班
    從2015年至今,李某遇上延誤航班近900次,獲得理賠金高達近300萬元,真可謂「航班延誤,發家致富」。然而,這筆「財富」卻是李某通過購票虛構行程,之後利用飛機延誤騙取理賠金獲取的。4月29日,南京警方將犯罪嫌疑人李某抓獲歸案,並依法對其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 信用卡達人:這些信用卡有免費延誤險 別花冤枉錢了
    賠付條件:按起飛計算,延誤2/4/8小時分別賠付300/500/1000元,單次上限1000元,年上限3000元。額外需要注意的是,中行銀聯白金卡首年免年費,次年年費800元,不過可以刷滿12次且滿2萬元免除,或者用10萬積分兌換,相較下還是比較便捷的。
  • 銀行信用卡延誤險權益 讓你出行無憂
    華龍網8月4日09時訊(何琴)夏季雷暴多發,因天氣等原因十有六七都會遭遇延誤。不少銀行看中此間商機,為推廣自家信用卡,開始給持卡人贈送航班延誤險,但這一增值服務你都知道嗎?記者從重慶多家銀行了解到以下增值信息,助你在旅行途中少一些煩惱。
  • 利用航班延誤險薅羊毛賺300萬,2020年各行延誤險回血攻略
    航空出行因惡劣天氣和航空管制的原因,帶來航空延誤是很正常的現象。就需要航空延誤險來一定程度上保證我們的基本利益,當然除了經濟補償外,更多的不過是起到心理安慰的作用,今天羅列下有航空延誤險的各大行,及其賠付標準。
  • 銀行信用卡延誤險賠付「挑瘦揀肥」
    而在7月6日,北京首都機場因雷雨天氣共取消進出港航班600餘架次, 7日上午又取消航班126架次,航班大面積的取消也讓航班延誤險再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  此外,今年初開始施行的條例,也讓航空延誤險成為出行必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