綦江 以「創新、共生、成長」理念引領工業轉型

2020-12-20 中國網財經

  再過幾天,就要和綦江工業園區的幾家齒輪企業共線生產了,這讓重慶康田齒輪有限公司(簡稱康田齒輪)董事長劉彤有些興奮——共線生產,意味著資源整合,可以在生產環節節約大量成本,但這樣的嘗試以前沒有過,他多少有點緊張。

  康田齒輪與同行業企業的合作,是由綦江齒輪行業協會極力促成的。這也是綦江工業發展的新思路。

  日前,綦江相關負責人表示,根據我市實施的五大功能區域發展戰略,綦江必須全力以赴發展工業。經過梳理和總結,「創新、共生、成長」成為該區指導工業發展的新理念。

  創新:讓傳統產業煥發活力

  說起綦江工業,最出名的就是齒輪生產。作為一項傳統產業,它有著輝煌的過去,同時也面臨轉型。眼下,創新成為其轉型升級的重要支點。

  6月3日,記者在綦江橋河工業園區看到,投資15億元的中重型車用變速器生產基地正在緊鑼密鼓地進行建設。該基地建成後,每年可生產40萬臺中重型車用變速器,將成為重慶最大的變速器生產基地,為綦江打造「百億齒輪產業」提速。

  綦江區相關負責人說,該區擁有大大小小的齒輪生產企業170多家,從事汽車齒輪生產的技術工人超過2萬人。在綦江的工業體系中,齒輪產業是最有歷史底蘊的。「這既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又是技術密集型產業,我們不可能丟棄。」他說,「但必須創新,才有出路,特別是產品的創新。」

  具體而言,必須通過政策,合理引導相關企業調整產品方向,將目標對準重慶的汽車、摩託車產業,全力發展客車、卡車變速箱及車橋,進而延伸產業鏈,向汽車整車和摩託車整車製造方向邁進,釋放產能。(下轉4版)

相關焦點

  • 綦江將打造三大特色產業園
    華龍網5月15日15時20分訊(記者 廖春豔)今日下午,記者在綦江區舉辦的「工業發展推介會暨項目籤約儀式」上了解到,綦江區將著力打造以橋河裝備製造產業、北渡鋁銅加工產業、和食品工業三大特色產業園。
  • 創新驅動 綦江工業跑出「加速度」
    這五年期間,綦江迎來飛速發展,老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日起,本報開設「『十三五』我們的故事」專欄,通過各行各業一個個故事,生動展現我們身邊的變化。預計到今年年底,全區可實現工業增加值180億元,較2015年底增加65.3億元……今年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市人大代表、綦江區長姜天波——驅動支柱產業創新發展 跑出高質量...
    重慶日報訊 (記者 周尤)對於綦江這樣的老工業基地來說,如何實現工業轉型升級,實現高質量發展?1月28日,市人大代表、綦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天波在接受重慶日報記者採訪時說,綦江在工業轉型過程中緊扣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這3個關鍵詞,克服產業換擋焦慮,聚焦汽摩整車產業、鋁精深加工、建築產業現代化三大支柱產業,力爭把綦江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新的增長點。據了解,綦江去年地區GDP實現400億元、增長6.8%,工業增加值實現144億元、增長6.2%。
  • 綦江:循環經濟啟動綠色發展新引擎
    在橫向耦合共生和縱向閉合循環中,綦江走出了一條循環經濟發展路徑,既帶來了金山銀山,也留住了綠水青山。    產業生態:共生與循環    清澈的清溪河靜靜地匯入綦河,在兩水交匯不遠處,正是業內知名的綦江北渡鋁產業園區。在這裡,匯集了旗能、匯程、遠程、德運、北方等14家鋁生產加工企業。
  • 【主流媒體看綦江】加快智能製造步伐 產業轉型升級正提速
    綦江,作為重慶老工業基地,產業基礎雄厚。今年以來,綦江以全市實施大數據智能化為引領的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行動計劃為契機,堅持創新驅動,以智能製造為方向,加快推進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培育發展新興產業,全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 綦江工業園區轉型升級乘風而上
    2016 · 綜述    2016年,綦江工業園區88家規上企業預計完成工業總產值258億元,同比增長31.85%;完成固定資產總投資71億元,同比增長44.89%;實現到位資金45.3億元,同比增長0.44%,實現進出口總額1.1億元,同比增長3.8%。
  • 綦江工業園區:新興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
    作為主城都市區的重要戰略支點,綦江全力打造「一點三區一地」(即打造主城都市區重要支點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綜合服務區、渝黔合作先行示範區、轉型升級發展試驗區、知名休閒旅遊目的地),圍繞提升產業能級、創新能級、開放能級、服務能級等方面興業興城,讓「綦江答卷」更有厚度……這為發揮好「南向支點」產業支撐作用、推動工業園區升級、爭創國家級高新區指明了發展方向。
  • 老工業基地煥發新活力——探秘綦江三大良方
    「綦江是重慶典型的老工業基地,過去工業以煤炭、冶金、齒輪等傳統製造為主,結構『又黑又重』。」綦江區委書記袁勤華說,前些年,由於資源優勢逐步減弱、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綦江的傳統產業尤其是傳統製造業一度陷入困境。為此,綦江開出三大良方,讓老基地煥發新活力,賽之源正是受益於此。
  • 綦江工業園區
    2018發展方向及重點    綦江工業園區定位於打造國家循環經濟示範園區、重慶交通用鋁產業基地、重慶新能源汽車產業基地和重慶建築產業現代化基地。2018年是綦江工業園區全面提升年,園區堅持以智能化、投資便利化、採購循環化、人才專業化、效益最大化為發展方向,緊緊圍繞工業轉型升級提速工程,貫穿高質量發展主線,以智能化引領創新驅動發展。2018成績    園區實現了鋁產業上、中、下遊及循環經濟產業鏈條全覆蓋。
  • 讓敢擔當善作為成為綦江轉型升級的堅強保障
    讓敢擔當善作為成為綦江轉型升級的堅強保障   重慶日報:幹部的擔當作為是新徵程的迫切需要,綦江如何通過幹部作風建設強化擔當意識?   袁勤華:幹部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綦江是一個老工業基地,儘管有深厚的產業底蘊和發展基礎,但轉型升級的壓力更大。
  • 姜天波:加速將綦江打造成為全市重要的戰略型新興產業新的增長點
    人民網重慶1月30日電(劉政寧)綦江有著深厚的工業底蘊,工業是綦江的立區之基,一業定乾坤。1月28日,重慶市人大代表、綦江區委副書記、區長姜天波在接受人民網專訪時表示,近年來,綦江克服了「速度情結」和「換擋焦慮」,始終聚焦「高質量、供給側、智能化」,推動工業經濟穩健發展。
  • 【科技創新引領工業經濟轉型發展】聯盟成立大會主題演講
    ,工信部電子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作為第一屆聯盟理事長單位李新社當選為聯盟理事長,在大會致辭中提到「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等技術已隨著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在各行業中不斷得到運用,同時,也是我國工業轉型升級的原動力。
  • 安平以創新驅動引領產業轉型升級
    近來,河北省衡水市安平縣深入學習貫徹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堅定走創新引領、科技支撐、綠色發展之路,大力推動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平縣構建以政府為主導、高新區為平臺、企業和科研機構為主體的創新體系,進一步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河北安平鶴煌絲網有限公司堅持走創新發展之路,對原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擴大專業研發隊伍,產品質量達到國際同行業水平。
  • 綦江讓企業輕裝上陣
    作為首屆智博會籤約項目,這家半導體企業從籤約到試生產,僅用了半年時間,幾乎創造了綦江工業項目達產的最快速度。  高速的背後是高效。尤其是在當下,區域競爭已從拼政策、拼資源轉到了拼服務、拼環境,發展軟環境成為區域競爭力的核心硬體。
  • ——韶關市加快工業轉型升級
    在廠內隆隆的機器聲中,轉運原材料及成品的各式車輛來回穿梭,廠區新項目工地上高聳的塔吊正在有條不紊地調運建築材料,工人們在烈日下忙著澆築地基,組裝鋼結構物件,新一輪的綠色發展正在這個厚植綠色發展理念的工廠內拉開序幕。  「綠色丹冶」的冉冉升起是韶關這個老工業城市轉型蛻變的一個組成部分。  「舉目已是千山綠,宜趁東風揚帆起。」
  • 綦江工業園區參評 十大重慶經濟年度創新園區
    (原標題:綦江工業園區參評 十大重慶經濟年度創新園區)
  • 賽迪觀點:發揮信息化創新引領賦能全域作用,推進產業數位化轉型
    「十四五」時期,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帶來的影響前所未有,信息化發展面臨重大機遇,加速步入智能互聯、融合創新、全域賦能階段,引領創新、驅動轉型、助推高質量發展的主導作用更加凸顯。依託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大力發展面向重點工業領域工業軟體。二是強化戰略性前沿技術布局。著眼長遠發展,建立關鍵共性技術體系,加快提升人工智慧、虛擬實境、無人駕駛、區塊鏈、量子通信等自主創新能力,穩步推進量子計算、衛星網際網路、類腦計算等新技術布局。三是建設先進的信息產業體系。
  • 英特爾推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協同創新引領智造未來
    英特爾宣布推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並打造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攜手產業生態夥伴,以協同創新引領能源與製造業智能化轉型。「針對當前工業領域推動技術創新所面臨的挑戰,僅靠單方面的實力是遠遠不夠的,還需要生態鏈的高度合作與共享。秉承『水利萬物而不爭』的生態之道,英特爾推出工業網際網路賦能計劃,並打造了工業網際網路創新中心,助力產業合作夥伴培育、模擬、論證其新理念,將其落地為面向用戶需求的整體解決方案,充分釋放智能邊緣和雲的數據價值,引領產業智能化轉型。」
  • 創新奇智攜手中冶賽迪成立「賽迪奇智」,搶跑工業AI轉型
    賽迪奇智於今年3月份,由創新奇智和中冶賽迪合資成立。通過整合兩家公司的優勢及資源,打造以人工智慧行業解決方案為核心的創新型科技企業,用AI賦能工業效率及價值提升,助力流程製造客戶實現數位化轉型和智能化升級。  伴隨供給側改革和「智能+」等國家頂層政策的推出,以及人口紅利減弱、產業轉型和AI技術成熟等現實性引擎的推動,中國工業開始戰略進入智能化階段。
  • 卡奧斯COSMOPlat:全球工業網際網路引領者
    在技術創新方面,作為卡奧斯COSMOPlat科技創新的源動力,海爾工業智能研究院構建了「產研一體」的引領科技創新體系,卡奧斯COSMOPlat以用戶需求為驅動,實現研發與落地虛實融合,技術和模式的集成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