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2020-12-25 瀟湘名醫

近日,我院消化內二科開展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該手術無須開刀,經自然腔道進行手術,具有創傷小、手術時間短、恢復快、併發症較少等特點,有效減少患者的病痛煩惱。

10月9日,患者李某、王某因「上腹痛、黃疸」入住我院,完善相關檢查後,診斷「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梗阻性黃疸」。消化內二科醫師在綜合評估患者病情後,決定對兩名患者行ERCP手術。10月11日在介入手術室對患者進行手術,術中兩位患者意識清醒,整個手術順利流暢且用時較短。術後兩名患者症狀均明顯好轉。

什麼是ERCP(內窺鏡逆行性膽管胰管造影術手術) 技術?

ERCP具體來說就是將十二指腸鏡經口插至十二指腸降部,找到十二指腸乳頭,由活檢管道內插入造影導管至乳頭開口部,注入造影劑後X線攝片,以顯示胰膽管的技術。ERCP不用開刀,創傷小,手術時間短,併發症較外科手術更少,住院時間也大大縮短,深受患者歡迎,已經成為目前膽胰疾病重要的治療手段。

ERCP可用於哪些疾病的治療?

1.膽總管結石:ERCP可微創取出膽總管結石,避免外科剖腹或腹腔鏡下膽管切開,不開腹,創傷小,併發症少。

2.急性膽源性胰腺炎:ERCP可置入鼻膽管引流膽道,減輕膽道壓力,提高重症胰腺炎的治療成功率。

3.梗阻性黃疸:當膽管癌、胰頭癌引起膽道梗阻時,ERCP可行膽道支架置入術解除膽道梗阻,緩解梗阻性黃疸。

4.胰腺疾病:ERCP可用於慢性胰腺炎、胰腺囊腫、胰腺腫瘤的診斷及治療。

5.胰管或膽管病變的組織活檢:當膽胰管不明原因狹窄時,ERCP可行膽胰管超聲檢查(IDUS)及活檢術,以明確性質。

6.化膿性膽管炎:此病死亡率較高,ERCP置入鼻膽引流管,可以立即緩解症狀,挽救病人生命。

科室簡介

消化內二科由原內鏡診療中心的程華主任擔任科室主任,並帶領該中心醫生承擔消化內二科的工作。目前消化內科的發展已經從單純的藥物治療為主,發展到內鏡微創及藥物治療聯合的診療模式,既往許多需要外科手術的疾病,均可以通過腔鏡下治療來解決。該科室緊跟消化發展的步伐,科室人員掌握了消化系統前沿的診療技術,對於胃腸道腫瘤的早期發現,以及早期治療經驗豐富,對於肝膽疾病的診斷及治療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該科室人員均可熟練操作胃鏡、腸鏡,並且開展了內鏡下息肉切除術,內鏡下黏膜切除術(EMR)、經內鏡黏膜下剝離術(ESD)、經內鏡黏膜下腫瘤挖出術(ESE),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肝硬化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的治療、消化道狹窄的支架治療,急診內鏡下止血、超聲內鏡、膠囊內鏡、內鏡下痔瘡治療等技術。

科室全體醫護人員以嶄新的風貌、嚴謹的態度、精湛的技術、高尚的醫德、滿腔的熱情、熾熱的愛心,為全市人民的健康保駕護航。

諮詢電話:87627995

【來源:青島市第八人民醫院】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臨泉縣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ERCP手術
    12月8日,臨泉縣人民醫院肝膽外科成功為一名惡性腫瘤所致膽管阻塞性黃疸患者實施了ERCP手術(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避免了傳統手術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該項技術的成功開展將造福廣大膽石病患者。病例介紹患者張某,女,77歲,於11月26日因「阻塞性黃疸」入住臨泉縣人民醫院普外科一病區。患者表現全身皮膚黃染、尿黃,腹脹、納差。住院進一步檢查後明確診斷:膽管惡性腫瘤晚期,根治手術無望。
  • 恭喜你在做ERCP(內鏡下逆行膽胰管造影術)前看到這篇文章
    ERCP,是Endoscopic Retrograde Cholangiao-Pancreatography 四個英文單詞首字母的縮寫,簡稱為ERCP,翻譯成中文的意思是:內鏡下逆行膽胰管造影術。
  • 綿陽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同期LC+ERCP/EST手術
    四川在線-綿陽頻道訊(胡曉慶 記者 薛世榮)近日,市三醫院肝膽外科成功開展了首例同期腹腔鏡膽囊切除(LC)+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及十二指腸乳頭切開取石術(EST)。兩次手術合併一次完成,為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患者帶來了治療福音。
  • 寶雞市中心醫院成功施行首例內鏡下小兒ERCP治療術
    三秦都市報——三秦網訊(張瑩瑩)前不久,寶雞市中心醫院肝膽胰脾外科一科收治了一位「特殊」的患者。其特殊主要來源兩方面:一是這位患者年僅9歲,是科室收治的年齡最小的一位患兒;二是科室針對患兒病情實施的全院首例兒童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
  • 西安市胸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拍了拍你:我們上線啦!
    西安市胸科醫院消化內鏡中心擁有一支業務精湛的醫護團隊,均來自於第四軍醫大學唐都醫院,三位高級職稱,他們在唐都醫院消化科工作15年以上,具有5萬例以上的胃腸鏡操作經驗,擁有豐富的臨床診治經驗及熟練的內鏡操作技術。
  • 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危及生命 關鍵時刻ERCP來救命
    對於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患者來說,手術解除梗阻是第一位,但由於蔡阿姨血小板降低,外科手術開腹隨時可能大出血,風險更大,因而只能轉而求助創傷小的ERCP(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手術解除梗阻。鑑於蔡阿姨處於休克狀態,病情危重複雜,當地醫院未開展ERCP技術,無法處理。蔡阿姨的家屬經多處打聽,慕名急轉來羅湖醫院進一步求治。
  • 身患多種基礎疾病再遭「胰瘻」,ERCP術幫助八旬老人解決難題
    近日,82歲的李娭毑上腹部反覆疼痛,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就診。因「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並膽管炎、急性重症膽源性胰腺炎」收住肝膽外科,給予「藥物、胰周穿刺置管引流」等保守治療後,患者病情無明顯好轉,腹腔引流管持續引流出胰液200-300ml/天,確診為「胰瘻」。
  • 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胰微創外科手術直播「玩」出新高度
    女子患肝內外膽管結石10餘年,在湖南、美國做過多次手術,都未能徹底解除病痛,需終身帶著膽道支架引流管,聽聞湖南省人民醫院肝膽微創技術世界領先
  • 「熱點」首兒所首次開展ERCP技術,為13歲兒童取出20顆膽結石
    2020年6月18日,首都兒科研究所普通(新生兒)外科為13歲的小雲(化名)進行膽道鏡下膽囊結石取出、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這也是我所首例獨立開展ERCP。小雲今年13歲,體重已經達90公斤,一年前曾有間斷性的腹痛、嘔吐,經CT檢查,提示「膽囊結石,膽總管結石,膽總管輕度擴張」。醫生認為,小雲患此病與她的體重和飲食習慣有很大關係。因此提示家長,科學膳食,少吃垃圾食品,減少油膩類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保持一定的活動量,以保持攝入的能量和消耗的能量平衡,避免出現超重甚至肥胖。
  • ERCP取石術:膽管結石患者的「救星」
    日前,上饒市第五人民醫院肝膽胰外科副主任周寧傑巧行ERCP取石術,為一名膽總管結石患者微創解憂。「不用開刀就把石頭取掉了,恢復挺好的,很滿意!」臨出院前,朱先生激動地說道。  59歲的朱先生是福建浦城人。2年前,他曾接受過膽囊切除+膽總管切開取石T管引流術。
  • 「新技術」漢川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首例高難度胰管取石聯合副胰管...
    近日,漢川市人民醫院肝膽脾胰外科成功實施了醫院首例經十二指腸副乳頭切開取石聯合副胰管支架植入術。患者術後恢復良好,現已康復出院。半個月前,一位48歲的男性患者,因持續性上腹脹痛入院,經檢查初步診斷為慢性胰腺炎急性發作並伴有胰管結石。
  • ERCP術顯身手
    近日,90歲的路爹爹因「進行性加深的黃疸」,來到長沙市第一醫院就診,以「胰頭癌、梗阻性黃疸、肝功能不全」收住肝膽外科。醫院肝膽外科熊立新主任帶領診療團隊分析病情後,為路爹爹實施了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ERCP)術,成功放置了膽道金屬支架,膽道順利疏通,術後第二天,路爹爹便下床活動,術後患者黃疸明顯下降,肝功能很快恢復,目前已康復出院。什麼是ERCP?
  • 【運城首例】市人民醫院成功完成運城市首例雙鏡聯合手術
    近日,市人民醫院成功實施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經內鏡逆行胰膽造影取石術,實現了一次麻醉同時完成兩個手術。這也是人民醫院首次開展雙鏡聯合微創手術。目前為止,為全運城市首例,標誌著市人民醫院微創手術水平邁上了一個新臺階。
  • 急診消化內鏡如何做|復旦大學...
    在疫情期間,開展消化內鏡診療屬「高危」操作,如何在保護醫患雙方,避免接觸感染的前提下,安全、有效地開展消化內鏡診療是目前消化內鏡醫師面臨的問題。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內鏡中心主任周平紅教授、時強主治醫師團隊根據臨床經驗及實際情況,總結出疫情期間在急診開展的胃鏡、腸鏡、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術(ERCP)等內鏡診療項目和適應證的選擇,患者的就診、接診流程,操作過程的注意事項及個人防護,急診診間及內鏡清洗的要求等,相關論文於3月1日在線發表於《中華消化內鏡雜誌》。2月26日,內鏡中心接診了一位79歲的老奶奶。
  • 膽管內的結石用消化內鏡就能解決!
    北京友誼醫院消化科 李婕琳副主任醫師消化系統幾乎涉及腹部所有臟器,大家通常以為消化系統就是從食管到胃部,然後再到腸道,實際上,肝膽胰腺與消化系統也有直接關係,也是消化內科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不過,當膽囊排毒、排膽汁出現阻礙的時候,可能存在膽囊結石、膽管結石、膽囊息肉等疾病。5、維持壓力平衡當膽汁分泌的時候,肝內外膽道會有壓力產生,如果這種壓力得不到控制就會出現肝內外膽管失調。膽囊則發揮著調節壓力的作用,確保膽管道的壓力平衡。
  • 渭南市第二醫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開展...
    近日,市二院微創介入血管外科聯合消化內科、麻醉手術科,成功為82歲高齡患者開展我科首例ERCP術。真正從某種意義上達到了不開刀不打孔,微創解決膽總管結石的效果。ERCP是經內鏡逆行胰膽管造影的英文首寫字母縮寫,是目前公認的診斷胰膽管疾病的金標準。這種技術創傷小、併發症少,無遠期併發症及後遺症,可以不改變解剖結構,術後恢復快,一般3~5天就可出院。
  • 40家醫療機構通過口腔種植技術臨床應用能力評估
    昨日,自治區衛計委公布了呼吸內鏡診療等6項醫療技術臨床應用能力審核的結果,其中公布40家通過口腔種植技術臨床應用能力評估的醫療機構。
  • 301醫院令狐恩強團隊再次榮獲世界消化病學最高獎項
    這是這個團隊在2013年度第78屆ACG年會以「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賁門失弛緩症的隨機對照研究」,從31個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與加拿大)參會代表中脫穎而出,榮獲唯一一個國際獎之後再獲此項殊榮。    行走在消化內鏡領域的令狐恩強,一直依照「治未病,預防為先」的宗旨開展臨床研究,取得了多項國際國內第一:創建消化內鏡隧道技術治療學